點擊上方「荷蘭微生活」可快速關注我們
點擊上方「荷蘭微生活」可快速關注我們---生活網原創活動:Batavia打折村,點擊報名--
2017年11月29日,荷蘭海牙國際刑事法庭,一名滿頭白髮的前南斯拉夫軍事戰爭犯正在焦急不安地等待著法官對他的宣判。
他叫斯洛博丹-普拉亞克(Slobodan Praljak)、今年已經72歲,他與其他5人一起,已經在4年前因為在波赫內戰中「永久驅逐波赫穆斯林」等20多項罪名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
他們不服,提出上訴。
29日這一天,是二審的宣判日。
最終結果並沒有得到改變:法官駁回了6名被告的絕大部分上訴內容,並緩緩吐出那幾個熟悉的字眼:普拉亞克,依法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
法官依然在宣讀著剩下的判決內容,然而就在這時,普拉亞克突然打斷法官,以一種悲傷的腔調說到:
「我不是戰犯!」
他一邊說,一邊從身上拿出一瓶液體,打開蓋子,遞向嘴邊。
法官大喊:「Stop please ,please don't...」
法官還沒說完,普拉亞克已經將瓶中的黑色液體一飲而盡,他繼續喃喃說道:
「我剛剛喝了毒藥。我不是戰犯,我反對對我的定罪。。。」
普拉亞克被緊急送往醫院,但最終不治身亡。
有人說,他這是以死明志。克羅埃西亞總理安德烈·普連科維奇也在新聞發布會上痛心疾首地說道:「他的行為是在為六名克羅埃西亞族人在道義上受到的不公正控訴。。。我們對裁決表示不滿和遺憾。」
也有人說,他根本就是畏罪自殺。當年的波赫戰爭裡,無數人因為他們的煽動而慘遭屠殺。。。
那,斯洛博丹-普拉亞克究竟都做了些什麼,以至於人們無法對他的評價和裁決達成一致?
============================
斯洛博丹-普拉亞克於1945年出生于波黑南部克族聚居區的查普利納的一個軍人家庭。
普拉亞克是個學霸,一開始的職業計劃是電機工程師:以4.0分(滿分5.0)的加權平均成績畢業於薩格勒布電機工程學院。。
但比起與油膩膩的電機打交道,普拉亞克更嚮往文藝高雅的生活:
他繼續學習,拿到了哲學、社會學、和藝術類學位。
他先後在波赫的幾大城市裡當上劇院導演,80年代時他還執導了幾部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有一定影響力的電視劇。
他還是個作家,大學裡也聘請他去當教授。
他可以在藝術領域繼續有所作為,也可以在技術領域貢獻力量。然而啊。他生長在波赫,生長在風雨飄搖中的南斯拉夫聯邦。一個有抱負的人處於這樣一個早已暗潮湧動的社會環境中,註定要有不平凡的一生。
1991年,矛盾日益激化的前南斯拉夫內戰爆發,毫無軍事教育背景的普拉亞克志願參加了新成立的克羅埃西亞國軍。
他向上級表示,他可以領導軍隊。然而軍官們怎麼都不相信這樣一個文藝界大亨可以上戰場指揮廝殺。。。無奈拗不過普拉亞克的堅持,克羅埃西亞國軍給他分了一隻由知識分子和藝術家組成的「雜牌軍」。。。
就是這樣一隻別人都認為是去打醬油的非專業軍隊,在普拉亞克的領導下,竟然在前線成功擊退了兵力和裝備都佔有壓倒性優勢的南斯拉夫人民軍和「克拉伊納塞族共和國」軍。
經此一役,這位名導演成為了克羅埃西亞家喻戶曉的傳奇英雄。
前南斯拉夫內戰只是這場90年代悲劇的開端,1991年6月起,這個有著社會主義理想的聯邦國家開始解體,前南斯拉夫的八個聯邦構成單位在選擇前途時都各自發生了不少分歧,其中,波赫國內更是氣氛緊張得如同隨時要噴發的火山——
波赫的穆斯林、塞爾維亞族和克羅埃西亞族三個主要民族就波赫前途發生嚴重分歧:
穆斯林:南斯拉夫玩廢了,我們獨立吧,建立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克羅埃西亞族(簡稱克族):嗯,跟著南斯拉夫是不好混了,我同意獨立,但我希望是建議鬆散的邦聯制國家。
塞爾維亞族(簡稱塞族):說好的一起建設社會主義呢?你們這些忘掉初心的傢伙!我反對獨立!
塞族在這種情況下便顯得有些勢單力薄。1992年2月19日,波赫在境內塞爾維亞人抵制的情況下,就獨立問題舉行公投。公投結果是約佔人口62.8%的穆斯林族和克族支持獨立。
3月3日,波赫議會在塞爾維亞人議員缺席抵制的情況下宣布獨立。。。
塞族人懵了:這是把我們當小透明??
但一切都晚了,4月6、7日,歐共體和美國相繼承認了波赫獨立國家的合法性。
這時候,被無視的塞族人幹了件大事來怒刷了存在感:宣布成立「波赫塞爾維亞共和國」,脫離波赫獨立。
至此,波赫3個主要民族間的矛盾驟然激化,波赫內戰全面爆發。
在波赫內戰中,1993年,普拉亞克與他的盟友們曾試圖建立「黑波克族共和國」,將莫斯塔爾市設為首都。在這期間他一直扮演著波赫克族軍事力量的總指揮人物:
克羅埃西亞國防部駐「黑波克族共和國」國防部和「克族防衛委員會」的代表、「克族防衛委員會」的總參謀長。。。
普拉亞克任職期間,民間評價對他褒貶不一:
他放行聯合國難民問題署人道主義車隊進入莫斯塔爾,受到輿論讚揚;
而同時,譴責聲也不斷:大肆破壞莫斯塔爾古蹟、以及所謂的「迫害克族聚居區的穆斯林族平民」。。。
這場讓20萬人死於非命、200萬人流離失所的波赫內戰一直持續了近4年,這其中還不乏西方國家的軍事幹預。。。
而三個參與戰爭的族裔在戰爭中的位置、以及國際對此的輿論也有著微妙的變化。。。塞族曾在穆斯林聚集的斯雷布雷尼察製造了大屠殺事件;克族、穆斯林也與幾起駭人聽聞的屠殺事件逃不了干係。但也許是由於西方勢力的介入,最終國際輿論更多地傾向於同情穆斯林族。
1995年12月,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北約以空襲來制止戰爭。。。
北約的轟炸聲迫使塞族籤署了代頓和平協議,這場血雨腥風的波赫戰爭終於結束。之後,海牙國際法院向犯有戰爭和種族滅絕罪的塞族戰犯發出通緝令,在全球範圍內緝拿。
離開戰場的普拉亞克又開闢了新的領域:商界。
他創辦自己的公司,收購一家重要菸草公司的股份,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做到身家數億。。。
可是,他卻沒法從波赫內戰的夢魘中逃離:
作為波赫內戰時期克族的主要指揮人物,他受到了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的通緝。。。
2004年,普拉亞克向該法庭自首,他受到的指控是:
於1993年5月到11月在「黑波克族共和國」任職期間,對穆族平民進行了種族清洗、永久驅逐波赫穆斯林、破壞古蹟、故意殺人、不人道待遇等20多項罪名。
最終,普拉亞克被判罪名成立,獲刑20年。
他不服法庭判決,繼續上訴。
後來,就出現了文中開頭的那一幕。
那,這些加在普拉亞克頭上的罪名是否真的成立?
有一種說法是這樣的:
普拉亞克在克羅埃西亞國軍任職期間的行為並沒有受到任何的指控,前南國際刑事法庭對其所有的指控都集中於1993年5月到11月在「黑波克族共和國」任職期間。
而這個時期,正是波赫克族與塞族結盟,共同圍攻穆斯林的時期。
而前南國際刑事法庭的立場是「親穆反塞」,因此,普拉亞克可以說是作為「塞族盟友」被起訴的,由此他便感到冤枉。
而最大的罪名「種族屠殺」,這個就更複雜了。
由民族矛盾引發的戰爭,往往意味著不可避免的種族屠殺。而這樣的種族屠殺通常有三種主要因素在相互作用:
各自立場政治家的野心,流氓暴徒的趁虛而入,以及,冤冤相報的無盡仇恨。
一旦被捲入之後便難以脫身,只得無奈向前。
在這股洪流中,普拉亞克或許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或許是一顆被高層政治家利用的棋子,亦或許只是一個替罪羊。
而對於他的評價,波赫境內的穆斯林們視他為冷血劊子手,而克羅埃西亞人依然奉他為民族英雄。
只能說,歷史是勝利者決定的吧。
(轉載自:新歐洲,微信號:xineuro)
更多精彩 請用食指長按以下圖片選擇識別二維碼
提醒:如需轉載我們文章可回復「轉載」查看最新規則
【點讚的都是套路,轉發才夠真誠,求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