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後沙)
前南斯拉夫問題國際刑事法庭(ICTY)設在荷蘭海牙,1993設立,專審有關南斯拉夫內戰當事人的罪行問題,開創了由國際法庭審理國內戰爭罪犯先例。
法庭由美國等西方國家一手推動和操作成立的,想通過審判別人的方式,從而不知不覺地開脫自己的罪行,並立於輿論道德高地。
如果不是這名克羅埃西亞將軍當庭服毒自殺,大家可能已經忘了這個法庭。
ICTY審判的一張王牌,就是1995的斯雷布雷尼察「屠殺」事件。
由於西方控制著話語權,關於此事,包括中國網絡都是採用了西方媒體描述,動不動就管人家叫戰犯,而塞爾維亞人卻發不出聲音。
在前南戰爭中,西方人是沒有負罪感的,包括1999年炸毀我駐貝爾格勒大使館,炸死三名中國人,一句輕描淡寫的「誤炸」為搪塞過去。
就算是「誤炸」,相關人員被押上法庭了嗎?沒有,因為他們認為這根本不算罪。他們給中國人多大的傷害知道嗎?
法庭問題
從法庭本身來說,整個機構工作人員大約是一千一百左右,也是全世界年輕法官實習場所。
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既然法庭是打著聯合國旗號,我們也派出了法官。不過,中國法官從事純粹的法律事務,沒有預設立場,也不帶任何傾向,盡力在這種環境之中,做到公平,公正。
法庭最重要的任務當然是審理案件,然而更重要的是,誰來決定把誰押到這裡審判?這才是真正的權力。
法庭能傳喚柯林頓出來對質嗎?能傳喚科爾出來對質嗎?不管他們死了還是活著,都不能,因為這意味對一個國家的羞辱。
米洛舍維奇作為塞爾維亞合法總統,一個維護主權國家統一的合法總統,他被押上戰爭法庭,對塞爾維亞人意味著什麼?
在親西方評論者筆下,當這位克羅埃西亞將軍服毒身亡後,馬上使用了戰犯一詞,預設立場的心態是很明顯的,幾乎是條件反射。
這二十多年來,世界不是沒有是非,而是以美國是非為是非。
這二十多年來,世界不是沒有思想,而是以美國思想為思想。
既然是三方混戰,總不能一直判塞爾維亞人,克羅埃西亞人有罪吧?而穆族武裝是清白的?但法庭就是這麼幹的。
在這名被逼死的克族老將,以及無數名被判有罪的塞族人之外,臭名昭著「科索沃解放軍」領導人卻逍遙法外。
塞爾維亞人也將科索沃領導人告上法庭,就問聯合國你審不審?那就審吧。結果2008年科索沃前總理拉穆什·哈拉迪納伊被判無罪。 哈拉迪納伊等3人都是前「科索沃解放軍」高級領導人,他們謀殺、虐殺的塞族人不計其數。
塞爾維亞人不服,再起訴,2012年再判無罪。那麼就出現個很奇怪的問題,在波赫戰爭,科索沃戰爭中,別人殺人有罪,穆族殺人就是合法的?
為什麼審判會如此荒唐?因為如果判穆族有罪,那麼就證明在戰爭時,美國,德國一心支持穆族的行為,就是在支持犯罪,所以要讓他們無罪離開。
美國,德國是如何支持穆族武裝的?
一,對塞族實施制度,在宣布軍火禁運情況下,偷偷給穆族提供武器。
二,穆族戰鬥力太渣,北約就劃下「安全區」,其實就是穆族反攻基地。
三,在媒體輿論上,引導全球民眾單方面同情穆族遭遇,將塞族武裝形容為屠夫。
ICTY在審判時,關於穆族死亡數據也是極不準確,這本身就不符合法律的嚴謹原則。
第487號判決書,判前南斯拉夫將軍克裡斯蒂奇有罪,說他們 斯雷布雷尼察「屠殺」了大約7000到8000人,法庭承認不清楚具體人數。
到了493號判決書(判前南將軍波波維奇),又說死亡人數是5336.
718號判決書,判的是前南情報部門首長託利米爾,這時穆族死亡人數又變成了4970.
什麼樣的人會被輕判,就是跟法庭達成私下協議,指控自己戰友的人,會被從輕發落,這些人是不敢回國的,美國就安排他們到西方居住。
這位年青人是第一位被判的戰犯(判決書23號),叫阿爾戴莫維奇,他是克羅埃西亞人,妻子是塞爾維亞人,原屬南斯拉夫人民軍,後編入塞爾維亞軍隊。
內戰開始,他先是加入穆斯林武裝,又回到克羅埃西亞,又加入塞族武裝,法庭從他這裡打開「屠殺」缺口。他承認他所在部隊在斯雷布雷尼察殺害了70多名穆族,後來又改口說是殺了1200名。
法庭為了讓他更配合,就給了條件,1996年6月27日體檢報告稱他患有精神病,這就是一張「護身符」,精神病橫著走哦。
可笑的是,既然是「精神病」患者,他在7月5日卻能出庭作證,在別人給他編好的臺詞中,說得漏洞百出:
一,他給法官帶路到事先地點,結果挖出的遺體為127具,根本不是1200人。
二,他一會是少尉,一會是中士,一會是列兵,哪裡需要就用哪個身份。
三,誰命令他槍決穆族,他說不出名字。
對穆族戰俘行刑,到底存不存在?他又說了四個共同參與行刑人的名字,塞爾維亞把那四個人找到,結果,海牙法庭不讓那四人來對質,不讓他們出庭。因為設計好的臺詞,經不起對質。
阿爾戴莫維奇他不是壞人,他的家庭應當是南斯拉夫民族融合範本,結果西方為達到政治目的,扭曲他的人性,最終他因為「精神病」被輕判五年。
法庭一開始就走向荒謬,既然他承認殺了七十多名穆族,那五年怎麼夠?
既然他是精神病,那他的證詞怎麼能採信?
說白了法庭就是件工具,他只是個道具。
像姆拉迪奇這些將軍,本身也沒有下令槍決穆族戰俘,而且還將兩萬多名穆族婦女和兒童放回安全區,卻因為他們有指揮權,所以有罪。
而科索沃解放軍指揮者,卻無罪。
隱患未消
挑起民族仇殺,將問題國際化, 是西方國家介入前南斯拉夫問題有效手段,國家解體,波赫夾在克羅埃西亞和塞爾維亞之間,而它的人口結構又如此複雜,只要扔根火柴就能引發戰爭。
克羅埃西亞族以克羅埃西亞為依託,塞族以塞爾維亞為母國,而人口最多的穆族卻想要完全獨立。
巴爾幹半島從歷史上看,它是伊斯蘭勢力與基督教勢力之間的防火牆,隔離帶,南斯拉夫更是重中之中。
美國為了自身戰略利益,德國為了自己的影響力擴張,硬生生地拆毀了這道牆,那麼它們可能在將來懲罰到自己頭上,911是在科索沃戰爭兩年後發生的。
穆族想獨立建國,但他們戰鬥力很弱,而中東國家又將穆族在波赫之戰視為聖戰,給錢給物,還有大批自發的「聖戰者」來到波赫參戰。
這些「聖戰者」基本都是極端主義分子,與當地穆族矛盾重重,雙方就互殺互砍,而西方媒體從不報導穆族之間的派系互屠。這種內鬥,死的至少有幾千名,但只要是穆族屍體,都要扣到塞族人頭上。
波赫穆族到底有沒有可能單獨建國,現在看也不可能,只能在美國策劃下搞出一個「穆克聯邦」(波赫聯邦),首都還是塞拉耶佛,卻還有另一個政治實體——波赫塞族共和國。
波赫現在對外是一個主權國家,中國1995年與之建交,戰亂之後,這個國家用二十多年時間慢慢恢復。
塞拉耶佛很美,如果沒有戰亂,這裡的人民本來應當過得很幸福。
1995年11月21日,波赫,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三國領導人在美國一手主持下,於俄亥俄州代頓草籤了和平協議,這就是有名的《代頓協議》。 12月14日,米洛舍維奇(塞),伊澤特貝戈維奇(穆),圖季曼(克)在巴黎正式籤署協議,波赫戰爭結束。
這個協議如果不是米洛舍維奇和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的靈活和退讓,穆族還會沒完沒了的打下去。美國為了在最佳時機達成停火,也向圖季曼施加了很大壓力。
美國收割了介入巴爾幹半島紅利,接著將手伸向科索沃。現在科索沃雖然聲稱獨立,但中國,俄羅斯,西班牙等國都不承認它的獨立。
波赫戰爭大背景是什麼?蘇聯垮臺,東歐社會主義陣營倒戈,二戰後建立的雅爾達體系被破壞,美國單極世界的野心展現。
德國策動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獨立,其實已經破壞了二戰以來歐洲國界不可變更的原則,但英國和法國這兩個傢伙,選擇了退讓。
ICTY帶著立場的判決行為,本身就是對穆族的一種鼓勵,隱患仍然沒有消除,波赫的平靜,不等於就不會再次爆發戰爭,只是扔火柴的人暫時不想扔了。
一戰導火索就在塞拉耶佛,整個巴爾幹半島是眾所周知的歐洲火藥桶,它需要的是清湯冷水,而是不是乾柴烈火。
美國主導的全球秩序,從ICTY就可以看出,它一直是用虛偽來代替正義,真正的戰爭製造者,根本不會出現在審判席。
中國的「一帶一路」建設,巴爾幹半島地區也是重要組成部分,而巴爾幹地區重建和經濟復甦也需要中國來帶動。
中國的道路,才是真正的解決問題之道,然而,主導世界秩序多年的西方國家卻慌了手腳,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甚至警告巴爾幹國家切勿在政治以及經濟上過於依賴中國。
西方在怕什麼?一邊口口聲聲說要巴爾幹半島繁榮發展,一邊卻怕中國的到來。因為西方不習慣自己領導權被替代,這是何等虛偽?
波赫戰爭的教訓難道還不夠嗎?如果阻擋不了中國道路,它們在巴爾幹半島會怎麼做?故伎重施並非不可能。
美國要的是北約壯大,北約東擴,中國說要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北約再大,它也是個軍事組織,而「一帶一路」構想卻是為全人類謀求福祉。
「祝願世界和平」對某些國家來說只是口號,而中國卻腳踏實地在行動。
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西方怕失去全球領導權,但是,歷史潮流無法阻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