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中秋時 同享月圓家國情

2020-12-12 江門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譚海波中秋佳節堅守崗位。


中秋節當天,侯春燕還在上班,為市區環境保潔。


尹偉國在工作中。


歸國華僑黃尚民回到江門後就不願再出國了。


熱依扎·巴依居馬和同學們一起開心過節。


今年中秋節恰逢國慶,個人情懷與家國意識完美契合。這一天,多少遊子念家思團圓,多少人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他們犧牲小家為大家,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如急診科崗位上的醫護人員、歸國再不願離家的華僑、堅守崗位的民警和環衛工人。而那些在江門求學的新疆學子,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裡,體會到了僑鄉人民的熱情和大愛,絲毫沒有「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

蓬江交警大隊一中隊民警譚海波

十五的月亮好圓

遠方的家人也看見了

我叫譚海波,蓬江交警大隊一中隊民警。年初因為一場疫情,我和兄弟們陷入了日復一日的忙碌,還未待我反應過來,今年的中秋節已悄然而至。我從警26年,一眨眼,已在蓬江主城區一帶執勤11年了。今年國慶、中秋雙節同慶,節日期間我一如既往地在路面執勤,守護市民的出行安全。

臨近節日,車多人多,路面的交通壓力逐漸大了起來,輕微刮擦事件時有發生。有時候雙方車主的損失其實不大,但發生事故難免會讓人心情浮躁。為了讓路面交通儘快恢復通暢,我們在認定事故責任的同時,安撫當事人情緒也十分重要。

記得9月29日晚,我們接連接到兩宗輕微交通事故需要前去處警。第二宗事故發生在一個小區門口,兩輛小轎車在停車入庫時不小心發生剮蹭,都擦花了一點車漆,雙方車主在路邊僵持不下。其實這次糾紛的癥結不在於經濟損失,兩人心中都憋著一口氣,互相不服。當時已經晚上11點多,當事人捫心自問,自然是不願意這麼晚在路邊爭吵。如果大家保持理智,互相體諒,是不是就能多一分善意、少一分爭執了呢?我處理完這宗糾紛後回家躺下時,已是夜裡凌晨2點,第二天早上6點還得起來執勤,所以倒頭就睡著了。

睡夢中,我夢到了兒子。大兒子從小生病,需要人在身邊照顧,可是我和妻子工作都忙,他只好和爺爺奶奶在江西老家生活。因為職業的特殊性,逢年過節我都很少回家,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大兒子幾回。在我和妻子心裡,對他一直抱有愧疚。父母今年也七八十歲了,原計劃今年元宵可以回去瞧瞧他們,一家子坐下來好好說說話。然而,因為疫情,直到現在我也沒回老家,有一年沒見著他們了。他們三個過得還好嗎?是否勞累?我好想他們呀!

8歲的小兒子足球踢得不錯,前不久被選上去外地集訓,妻子也跟著過去照顧他。他倆國慶節前一天回來和我見了見,又得外出參加比賽了。今年中秋團圓之日,我們一家人分散三地,真是有點惆悵呢。十五的月亮好圓,他們一定也看見了。我想,今年年後,我一定要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

(文/圖 凌雪敏 陳雪芬)

市人民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尹偉國

守護群眾健康

是節日主題

花好月圓人團圓,又是一年中秋時。在這個萬家團圓的節日裡,總有一些人因為工作需要不能回家過節,要在崗位上堅守,比如我和我們科室的醫護人員。不論平常或是節假日,醫院都是一個忙碌的地方,急診科更是片刻都不能鬆懈的科室。長假第一天,正趕上我值班,和我一起的還有10多位同事,大家一起在崗位上過節,守護群眾健康,成為我們的節日主題。

作為急診科醫生,國慶中秋等假期對我們而言,不但不比平時輕鬆,反而會變得更加忙碌和辛苦。因為假期期間,很多人會因為飲食不當或者休息不好誘發疾病,如感冒發燒的、醉酒的、吃壞肚子的,還有呼吸系統疾患、心腦血管疾病等重症患者。在中秋、春節這種假期裡,誰也不想節假日跑來醫院,所以送到醫院的都是急症、重症,因此只有我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才能讓來就診的病人得到有效治療。

下午,我們接診到一位73歲的阿姨,她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秋節早上突發頭暈,來到我們醫院。我們給她做了頭顱CT後提示有腦梗死,不吸氧時血氧飽和度只有88%,並有呼吸衰竭,上了呼吸機。她的情況很嚴重,隨時都有生命危險,但是患者本人不願意住院。我的同事做了很久的勸服工作後,她和家人才終於同意住院了。

今年是我當急診科醫生的第18個年頭,算了一下,我已經有十餘年沒有在節假日正常休假了,但早已形成了習慣。我們急診科醫生是與時間賽跑的人,病人的生命交到了手上,就要全力以赴去救治每一位患者,這樣才能對得起肩膀上的這份責任。而且現在是疫情防控時期,我們更應全力做好節日期間急危重症患者救治、突發公共事件應急、後勤服務保障等安全生產工作,確保各項診療工作正常進行。

在中國人的觀念裡,中秋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節日,它代表著團圓,代表著溫暖。雖然這個中秋節要值班,但我還是忙裡偷閒,和同事們吃了月餅,互道祝福,大家一起說說笑笑,也挺熱鬧的。下班後回去陪下妻子、老人和兩個孩子,和他們吃個飯,喝點茶,聊聊天,舉杯邀明月,對著一堆人,也其樂融融。

(文/圖 蔡昭璐 曾冬怡)

環衛工人侯春燕

創造乾淨整潔的環境,開心!

我叫侯春燕,和老公潘雲峰都是環衛工人。他在布道班,每天開車用水清潔地面;我是京環環境有限公司北郊中心嘉福班班長,和工友們一起負責五邑華僑廣場、院士路、育德街等地段路面清潔。

對我們環衛工人來說,中秋節和平常日子沒什麼區別,沒有特別情況,都要正常上班。中秋節前,公司給我們發了紅茶、月餅等節日慰問品,還給我們發了節日福利獎金,我們覺得很開心。

今年中秋節我和老公都要上班。早上5點多,我就從家裡出發了,6點鐘開始上班。老公8點上班。

昨日早上7點15分左右,我們做完所負責片區的打掃工作,然後幾個工友相約一起去吃了個早餐,算是聚個餐。說是聚餐,其實很簡單,就是一起吃個粉。因為7點半開始,我們要分頭去做保潔,不能像放假的人那樣可以一起飲茶慢慢聊。

一直到上午11點半,我和老公都下班了,才回到家裡一起吃中午飯。下午2點鐘,我們都要上班,中午只是隨便做點飯。吃完簡單休息一下,就去各自崗位了。我老公下午是2點鐘上到5點鐘,我是從2點到6點。

我和老公都是哈爾濱人,在我們那裡,過節一般都是要吃餃子的。今年中秋節,我們做了幾個簡單的小菜,還備了月餅,和孩子的爺爺、孩子一起過節。

雖然過節還要上班,沒有時間陪家人去旅遊,但是我們覺得很開心。放假了,不管是江門本地人出去玩,還是外地人來江門玩,都喜歡一個好的衛生環境。城市、景區有個好的衛生環境,大家看著也開心。

說實話,環衛這份工作挺辛苦。特別是蓬江區環衛一體化改革後,我們的工作範圍、工作量都比以前增加了不少,但是我覺得,通過我們的付出,能夠讓市民在假日出門看到乾淨的環境,他們的心情會愉快,我們也為他們高興。同時,也能讓外地來江門旅遊的人看到江門乾淨整潔的環境,留下一個好印象。

(文/圖 嚴建廣)

歸國華僑黃尚民

月是故鄉明 情是家鄉濃

我在哥倫比亞度過了30多個中秋節,去年回國後,我選擇留在家鄉江門,今年是我回國後度過的第二個中秋節。我想告訴大家,當年我曾經以為「國外月亮格外圓」,但現在我要告訴大家:月是故鄉明,情是家鄉濃。

我出國的時候將近40歲了,當時我的一個大姐在哥倫比亞開餐廳,她讓我趁著年輕出去拼一把,我就開始辦出國手續出去了。初到哥倫比亞,我到大姐的餐廳做收銀。起初,我在桌面上寫著1到10的阿拉伯數字,客人給錢時指給我看是多少錢,我再找零,同時記住他們的發音。晚上,我拿著字典,聽著磁帶,開始學西班牙語。就這樣,過了一兩個星期,我就能熟練地完成收銀工作了。

哥倫比亞人不過中秋,過中秋的是華人。一般都是等餐廳停止營業後,大家一起開一張桌子,吃月餅、柚子,加幾個菜。月餅是從華人商店裡買的,很貴,所以我們格外珍惜。身在異鄉,華人過中秋並不能像國內一樣一家團圓,更多的是在工作的地方,老闆和夥計們一起過。賞月也不方便,只能大概找一個方向,遙遙寄託。出國前以為國外的月亮格外圓;出國後,看到了月亮,我才醒悟過來,國外的中秋是孤獨的。

隨著年紀的增長,對家的懷念越來越深。孩子對我說:「爸,要不你回去看看吧。」於是我就回來了。後來我決定,乾脆留在江門了。回江門後,侄女像親生女兒一樣照顧我。我告訴哥倫比亞那邊的家人,於私,侄女十分照顧我,很貼心;於社區,工作人員也很關心我,經常上門探望我,社區裡許多有趣的活動也邀請我參加;於養老,江門的社區養老、居家養老都開展得不錯,讓我過得很安心、快樂。

今年的中秋很特別,和國慶節是同一天,家國兩團圓。我為自己能趕上這個日子感到很榮幸,身在哥倫比亞的老友們也都很羨慕。我對他們說,不用羨慕,有想法,可以回來,不過要做好防疫措施。

現在年齡大了,不能多吃月餅,也就淺嘗幾口。但我很滿足,哪怕是同一個地球,同一個月亮,同一個口味的月餅,在家裡吃,就是比在別的地方吃更好吃、更甜。

(文/圖 張華熾 鄧淑芬)

培英高中新疆班學生熱依扎·巴依居馬

我們像在「家」過節

10月1日是祖國母親71周歲的生日,也是傳統的中秋佳節,我們學校舉行了「國慶·中秋」雙節新疆班聯歡活動,讓我這個來自新疆的學子倍感溫暖,沒有「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覺。我叫熱依扎·巴依居馬,是培英高中高三(10)班的學生,這是我在江門度過的第4個中秋節。

自從2017年來到培英高中讀高中預科班,我便與江門僑鄉結下了不解之緣,這裡成了我的第二故鄉。在這裡,我認識了很多江門的朋友,還有了一位可敬可愛的「爸爸」——我的導師馬瑛,讓我在這個離家萬裡的地方有了家的感覺。每逢節日,「爸爸」會帶我和其他幾位新疆班同學出去吃飯,去江門周邊景區或教育基地參觀,讓我們更了解江門僑鄉這個地方。每次外出都很有意義,他會給我們講做人的道理,教我學習的方法,真的很感激他。疫情期間不能外出,他和其他導師幾乎天天來看我們,帶好吃的給我們,還給手機讓我們跟家人視頻,撫慰我們想家的心。

我的小夥伴阿依尼尕爾·阿不力克木比正在讀高二,我們倆的導師經常一起組織活動。她說最喜歡江門人,在這裡找到了家的感覺。她還說,班級就像一個小家庭,同學們就像兄弟姐妹一樣,在這裡讀書非常開心。

不僅如此,學校非常重視我們新疆班學生,每年中秋節都會舉行聯歡活動,學校領導、班主任、新疆部老師和導師一起陪我們過節。今年國慶和中秋同一天,因為疫情防控的原因,學校分年級分地點舉行聯歡活動,但感覺節日氣氛依然濃烈。在聯歡活動上,學校準備了月餅、柚子等應節食品,我們一邊看表演一邊品嘗美食,不少同學都表演了民族歌舞,歡呼聲一浪接一浪。聯歡活動節目由我們自編自導,我也上臺表演了唱歌和跳舞,同學們的掌聲和歡呼聲讓我激動不已。

聯歡活動結束,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剛剛開始的高三學習任務越來越重,我的導師馬瑛工作很忙,但一直非常關心我的學習。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大學,不辜負學校、老師和家人的期望。 (文/圖 梁麗琴)

相關焦點

  • 「社科網評」又是一年中秋至 月圓人圓家國情
    本文轉自【中國社會科學網】;又是一年中秋至。暑退九霄淨,皓月麗天,澄如玉宇。 中秋節又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到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有著獨特的民族精神內涵,蘊藏、流淌著民族血脈的傳統文化基因,積聚著中華民族豐厚的情感意蘊,牽引著中華兒女的情感歸依,塑造著中華兒女共同的精神追求。它是中華民族的基因紐帶,承載著國人對團圓美滿的期盼,飽含著深沉濃厚的家國情懷,激起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文化情愫。
  • 新華時論:家國情,讓中秋底色更厚重
    「當我們仰望明月時,家就在那裡。」「哪怕現在看到的是豔陽高照,但那一輪明月早已掛在心中」……在交匯點新聞客戶端「天涯共此時,遊子心交匯」直播間裡,像這樣他鄉念親的思、依戀家國的情俯拾皆是。縱然時間越過千年,「月是故鄉明」依然如斯,「一夜鄉心五處同」依然如斯。中秋,是文人騷客寫不盡的詩,是中華兒女道不完的鄉愁和家國。
  • 「盧溝月家國情」 北京園博園上演中秋詩會
    「盧溝月家國情」 北京園博園上演中秋詩會 出處:北京商報
  • 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時
    每當桂花香飄滿城時,又到一年中秋月圓日。 中秋佳節不僅是賞月的節日,也是品嘗月餅的節日。月餅——這個自古流傳的美食早早佔領了各大甜品店、超市、副食品店。
  • 2020年中秋節祝福語精選|中秋節朋友圈語|中秋節朋友圈說說語
    2020年中秋節祝福語精選|中秋節朋友圈語|中秋節朋友圈說說語1、朝陽迎皓月,皓月伴中秋。在中秋將至之日輕聲提醒:母盼兒歸,兒思母,團圓之日即至,遠在他鄉的你給父母的驚喜,回家看看,讓皓月當空微笑!6、流星划過天際,我錯過了許願;江河奔騰入海,我錯過了祝福;又到中秋,不能錯過給你的問候,祝中秋節快樂,永遠幸福!7、分分喜悅無憂,刻刻高興歡喜,時時活潑開朗,日日蒸蒸日上,月月事事順心,年年吉祥如意!金秋佳節,祝您人圓家圓,業順事興!8、伴著教師節的深情,把美好送給園丁;迎著中秋節的來臨,願好運陪著你旅行;對你的祝福不曾停,衷心祝願你天天好心情!
  • 中秋月圓時 共話家國情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恰巧相逢,「小家」的團圓情與「大家」的富強夢溫暖交融。光明智庫邀請學者從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中探尋傳統節日豐厚內蘊,共話家國關係,激蕩血脈情懷,積蓄奮鬥動力。同時,請4位節日期間仍將值守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奮鬥者,提筆寫一封書信,問候遠方的親人。藉此,向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熠熠生輝的人們送去誠摯祝福,表達滿懷敬意!
  • 中秋國慶「團圓」時 感悟習近平的家國情
    又是一年中秋時。一輪月好,人間團圓。 中秋,承載了在外遊子的思鄉之情,也飽含著闔家團聚的美滿之意。 今年,國慶與中秋再「團圓」,億萬國人在與家人歡聚的喜悅之上,又增添了一份為國慶生的榮光。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今時今日,小家的幸福,已深深與國泰民安的願景相融相盛。
  • 又是一年月圓時 中秋情暖老人心
    又是一年月圓時 中秋情暖老人心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9.24 星期一 巧手學做月餅 歡樂開懷   又是一年月圓時,又是一年中秋月。中秋不但是團圓之際,更是弘揚傳統文化,尊老敬老助老之時。
  •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
    三秋桂子,十裡荷花,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 2019-09-13 20: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祝朋友中秋快樂的句子短語 把祝福分享給自己的好友
    1.中秋時節月兒圓,月蟾嫦娥舞玉桂。兒望萬裡把家歸,亭臺與親賞燈會。月圓人圓家也圓,人旺財旺前途旺。中秋夜,千裡一起共嬋娟。祝所有不能歸家的天涯遊子中秋快樂,似月餅豐富美滿,甜甜蜜蜜。   2.秒秒開心無憂.分分嘻哈喜樂,刻刻輕鬆愉快,時時順心逍遙,日日蒸蒸日上,月月越來越好,年年事事順利!
  • 國慶中秋祝福語|中秋節國慶節雙節朋友圈祝福語
    中秋節國慶節雙節朋友圈祝福語|中秋國慶雙節朋友圈說說句子1、在這個國慶和中秋,雙節同慶的日子裡,衷心的祝願你:好事成雙月滿 人滿 盆滿 缽滿2、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更深情。今年中秋伴國慶,雙重祝福送給您。祝您月來越健康,月來越幸福,月來越快樂。明月皎皎,喜悅無限,樂樂樂不停!
  • 又到一年花好月圓時 PP助手中秋節APP推薦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中秋節最新資訊 > 正文 又到一年花好月圓時 PP助手中秋節APP推薦
  • 月滿中秋迎國慶,這些故事講給孩子們聽~
    中秋國慶喜相逢家國團圓情更濃斯沃德校服祝您和家人中秋快樂 、闔家幸福「中秋」這一詞最早記載於《周禮》。在我國古時曆法中,農曆8月15日正值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稱為「中秋」。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個月名為「仲秋」。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節才成了固定的節日。中秋傳說中秋節的傳說,幾乎都與「月亮」有關。
  • 2019江蘇中秋戲曲晚會 名家薈萃共話家國情
    今晚,「2019江蘇中秋戲曲晚會」在江蘇廣電荔枝大劇院上演。   2019江蘇中秋戲曲晚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晚會主題定為「梨園夢・家國情」,展示江蘇戲曲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掘傳統戲曲中蘊含的偉大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情懷,以戲曲向時代致敬!
  • 國慶、中秋雙節之際,看看黃巖文化禮堂裡的家國情
    在國慶、中秋雙節之際,黃巖各文化禮堂舉行繽紛活動,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祝福,情滿月圓,舉國同慶,氣氛分外濃烈。北城街道后庄村文化禮堂后庄村文化禮堂舉辦「邀明月,共此時」我們的節日中秋進禮堂活動,孩童身穿漢服,暢遊江畔、賞月、吟古詩、做月餅,體驗古老而浪漫的中秋傳統。
  • 中秋節不能回家的心情句子 今年中秋你團圓了嗎
    溫馨是中秋的味道。桂花樹下,古樹庭中,一家人圍坐在石桌旁,小孩子在庭中瘋趕嬉戲,為了一個月餅,為了一個禮物,管他呢?只要快樂就好。   中秋月已圓,情深人亦孤單。是殘月縫補了思念,是物與景觸動了傷感。相思真如歌,唱盡人間的悲歡離合,相思也如酒,醇香飲枯心沉醉。獨獨樽滿清澈的月色,迷戀朦朧淚纏綿。
  • 中秋| 又是中秋月圓時
    也只有此時,你才能領悟到「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一年好景君需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意趣。據歷史學家推斷,中秋賞月最初是古代宮廷文人興起,然後擴散到民間的。早在魏晉樂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裡光」的《秋有月》傳世。而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唐書·太宗記》記載就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之說。
  • 月餅 月亮 又到一年中秋時!
    據說清代康熙皇帝在一次南巡到杭州時,有糕點師傅做了榨菜月餅,康熙吃過之後評價很好,而榨菜鮮肉月餅的配料也不金貴,從此在更大的範圍流傳開來,成為杭州人老底子裡的記憶。除了吃月餅,中秋節離不開賞月!【中秋哪兒賞月最美?十佳賞月航線給你參考】2019年中秋節十佳賞月航線最新出爐!
  • 「北京時間」全球共話家國情
    (原標題:「北京時間」全球共話家國情)
  • 又到一年中秋時,你知道的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嗎?
    家人賞月這得感謝老祖宗們為我們留下了那麼多美好的節日,哪從中秋節到底怎麼來的呢?慶豐收第二個:農民慶豐收是因為秋季這個季節,中國自古就以農耕為主,到八月中旬,地裡的莊稼基本都成熟了,一年裡最開心的就是有個好收成,所以農民為了慶祝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