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沒有擴音器,觀眾能聽清唱戲的聲音?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說起古人的娛樂方式,許多人都會想到看戲,戲曲是中國的傳統藝術之一,從古至今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各大影視劇中,我們時常能看到古人看戲的場景,讓人不解的是,古時候並沒有音響和麥克風這種擴音設備,那麼戲臺上的人是怎麼聽到人唱戲的聲音呢?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首先,古代的戲臺建成三層,人們在最底層戲臺的舞臺下方挖一個地井,當舞臺上的演員在唱戲時,他們的聲音就會通過這口井的共鳴回聲不斷的進行放大。有的戲臺會在旁邊放一個大水缸,這樣也能起到回聲的效果。
其次,古代有很多戲臺都設計在水面上,這種架空的設置,不僅看起來美觀,還能利用水面起到擴大聲音的作用。並且這些戲臺的上方會設計成螺旋形狀,這種結構能使聲音環繞,聽起來更加清晰。
此外,古代的戲子必須要練就一把好嗓子,嗓門的聲音和穿透力是一個戲曲演員最基本的技能,所以古代的戲曲演員聲音比普通人要高出許多。雖然古代沒有擴音器,但古人有很多種方法來達到擴大聲音的目的。不得不說古人真的是太有智慧了。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閱讀,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