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蕭衍:最信佛的皇帝,為佛教搬空了國庫,最後卻被餓死

2021-01-07 青史兩行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的影響力非常的大,影響了不少的朝代。而在我國歷史上有這樣一位皇帝,在他晚年的時候狂熱的熱衷於信佛,不僅經常給佛家出錢修建寺廟用來積累「功德」,甚至還偷偷地跑去寺廟裡面當起了和尚。整個朝廷因為皇帝的消失而亂作一團的時候,他還在菩提樹之下念經打坐呢。這位皇帝,就是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梁武帝蕭衍出生於大明6年(公元646年)。因為自己的家族血緣關係和當時的皇帝齊高帝非常近,所以家族得到了皇帝更好的關照。有了皇帝作為背景的蕭衍家族在當時十分的強盛。因為生活富足,蕭衍從小便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也是一個博學多才的少年公子。蕭衍不僅僅在文學方面非常有造詣,而且膽量十足。這就為以後蕭衍可以成就一番大業建立了非常好的基礎。

後來的蕭衍拜在當時的權臣蕭鸞門下。齊高帝病逝,他的皇太孫繼承了皇位,這個新帝每天只知道飲酒作樂,不問政事。這讓權臣蕭鸞萌生了廢掉皇帝的想法,蕭衍給蕭鸞提出了不少非常有用的建議。於是蕭鸞先是廢掉了這個皇帝,改立他的兄弟為新皇,後來又把新皇廢掉,自己登基做了皇帝。蕭鸞深知:能當上這個皇帝與蕭衍的計謀有著直接的關係,在登基後給蕭衍升職加薪,使他的地位變得顯赫。

蕭衍給蕭鸞立了不少的功勞,官至雍州刺史。蕭鸞僅僅當了五年的皇帝就因病去世了,他的兒子蕭寶卷繼位。蕭寶卷是一個十足的大昏君,被後世稱為「東昏侯」;以殺人為樂,蕭衍的兄長也被蕭寶卷這個昏君殘忍的殺害。齊朝很快就上下亂成一團。憤怒的蕭衍趁機起兵奪權,建立了梁朝,就是我們後來所熟知的梁武帝。

梁武帝蕭衍即位之後吸取了前朝的治國經驗與一些教訓,勤於政務,每天早早的起來處理公文,就算再冷的天氣也會批改奏摺;梁武帝知道宋朝、齊朝的內亂與衰敗都是因為王族內部的互相懷疑與猜忌而引起的,所以他就儘量避免王族之間的摩擦與爭執。為了可以聽到底層百姓的聲音,還放了一個信箱,誰有什麼意見與建議都可以往裡面投擲書信。

梁國在梁武帝的治理下變得越來越好。可到了晚年的時候,梁武帝開始信奉佛教,並且十分的虔誠;在都城建康,梁武帝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寺廟,名為同泰寺。每天他都要去上香,因為梁武帝覺得這樣可以讓他的國家太平,人民消災。皇帝引領了佛教的普及,在他的影響之下,他的兒子和大臣們都成了佛教的信徒。佛教在梁朝的時候進入了非常鼎盛的時期。

蕭衍在位期間,在佛教典籍之中找到根據;要求信佛的人必須不能殺生,吃素菜;因為自己不近女色,也要求所有信佛的人不能近女色。

當時的梁朝佛教可以說是「全民信佛」。光在都城建康,寺廟就有上百個,而僧人尼姑也有數萬之數。有一天,梁武帝收到消息。印度的佛教高僧達摩來了,梁武帝熱情的招待達摩,不敢有絲毫的不敬。梁武帝對著達摩說:「大師,我自從信了佛教以後,一直在修建寺廟、佛塔,整日上香念佛。您可以看看我積累了多少的功德嗎?」達摩搖了搖頭:「你現在雖然做了那麼多的事情,當時並不是真正的功德。」梁武帝聽了之後連忙請教佛教的真諦。達摩只留下了八個字「佛在心裡,心裡有佛。」

梁武帝感到摸不到頭腦,便去請教自己的師傅。梁武帝對他複述了一遍達摩的話。他的師傅急忙問達摩大師哪裡去了?梁武帝答到:「因為我得不到明確的答覆與解釋,我就讓他離開了。」他的師傅一聽,急得臉都紅了:「達摩大師說的話句句都是佛教的精髓與真諦,你怎們可以這麼不尊敬達摩大師呢?」可是梁武帝再要追回達摩的時候,達摩已經走遠了。

梁武帝信奉佛教同時也愛好下棋,其中還發生了一件軼事;梁武帝聽說有一位和尚的佛法精深,便邀請他來到宮中為自己講解佛法。在等待的時候梁武帝與大臣下棋。這時候高僧已經過來了,侍從過來問是否召見高僧。可是梁武帝痴迷於下棋,說了一聲「殺」。侍從以為是要殺掉那位高僧,便交代了士兵。等到梁武帝下完棋之後才發現高僧已經被自己的口誤給殺掉了。他悔恨不已,為高僧做了一次非常大的法事。

梁武帝愈發痴迷於佛教,最後竟然不顧一切偷偷跑到了同泰寺裡當起了和尚。朝中的大臣們發現皇帝竟然沒了身影,急忙四處尋找皇帝的下落。最後在同泰寺之中找到了皇帝;急忙把他接了回來,皇帝回到朝中之後一想:普通的和尚還俗之後都需要報答寺廟給寺廟一筆錢,那自己身為一國之君、梁朝的皇帝不需要給的更多嗎?便出資一億錢給了寺廟,這件事情漸漸平息下來。

可是這件事情沒過多久,梁武帝又跑回同泰寺之中去了。每次梁武帝回來,都需要大臣們拿出大量的錢財來將自己贖回去。就這麼一來二去之後,國庫的資金已經所剩無幾。可是梁武帝的心思卻仍在出家上面,因為沒有人處理國事,朝廷最終亂成了一團。

梁武帝在早期的時候不乏是一位明君,勤於政務、兢兢業業的為了處處為了國家著想。可晚年因為一心向佛而耽誤了治理國家。在86歲的時候,因為口渴得不到水喝死在了靜居殿之中。

相關焦點

  • 梁武帝蕭衍:最信佛的皇帝,為佛教多次捨身,最後卻被餓死
    這首詩雖然是杜牧的詠史之作,但是側面上反映出了南朝特別是梁朝的過度發展佛教的情況。中國歷史上如果說有最信佛的皇帝,那麼一定非梁武帝蕭衍莫屬了。梁武帝時期,南北朝的佛教達到了鼎盛,當時在梁朝的京城建康城內,最多時佛寺達到五百多座,僧人達到十萬有餘,寺廟僧侶廟產豐厚。
  • 佛教:因果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信佛出家的梁武帝,還會被活活餓死
    梁武帝之所以問祖師功德之事,就是因為梁武帝在位後,極力宣揚推崇佛法,建立無數的寺院、並供養了數以萬計的僧人,捐獻了上億的錢財並且三度出家。如果論起來做善事培福報的行為,我想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夠超越梁武帝吧。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篤信佛教,並極力做善事的一位皇帝,晚年卻被活活餓死。
  • 菩薩天子梁武帝篤信佛教,為後世三武滅佛埋下伏筆
    南京之所以有那麼多千年古剎,不得不提及中國歷史上最奇葩的一位菩薩天子蕭衍。梁武帝蕭衍,南北朝時期梁國的開國皇帝。他執政初期還是一位好皇帝,改革弊政,從諫如流,整頓吏治,任用賢明。蕭衍的節儉也是出了名的,史書上說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可以是洗過好幾次的,吃飯也是蔬菜和豆類,而且每天只吃一頓飯,太忙的時候,就喝點粥充飢。
  • 他是歷史上被餓死的皇帝之一,沉溺佛教無法自拔,享年86
    梁武帝一生可謂是跌宕起伏,他對佛教近乎痴迷,作為皇帝的他不近女色、不理朝政,沉溺佛教無法自拔,最終也因此去世。梁武帝蕭衍是南北朝時期開創梁朝的皇帝,蕭衍在初期為朝廷作出了很多貢獻,他撥亂反正、改革政事,減少百姓的賦稅,興修水利設施,國家朝廷一片穩定,百姓也安居樂業。
  • 梁武帝幾度捨身佛寺做和尚 梁武帝蕭衍生平介紹
    梁武帝出家是真的麼 梁武帝蕭衍,史上關於梁武帝的一生概括和記錄的最多的莫過於蕭衍和佛教的關係,梁武帝更是在公元527年來到同泰寺出家,做了三天的和尚。相傳梁武帝信佛,為了自己的信仰,不近女色,不食葷腥,這在中國歷代的皇帝中是僅此一個。梁武帝多次脫下皇袍換上僧袍出家,難道此舉,真的是因為他對佛教的信仰?
  • 南梁第一任創業皇帝蕭衍,英明一世,為何最後淪落到被餓死的地步
    梁武帝蕭衍,出生顯赫,憑藉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皇帝,在位期間也是勤政愛民,國泰民安,又為何會活生生的餓死呢?當時蕭衍洞察時局,審時度勢,招募了很多士兵,聯合南齊康王蕭寶融一起攻打齊國,剷除了昏君蕭寶卷,擁護蕭寶融登基,蕭衍也因此立了大功,提升為了大司馬,掌管著國家的軍事大權。之後更是在眾人的擁立下滅掉了齊國,成為了梁國的開國皇帝,在他在位期間,國家繁榮發展,政局穩定,國庫充盈,百姓也安居樂業,可以說他算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 梁武帝蕭衍,四次出家當和尚,並非崇拜佛教,其實別有用心
    而且由於沙門僧尼不需要繳稅,國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少,最後竟入不敷出,還使得經濟倒退,百業凋敝,甚至導致政府不得已下達了滅佛的命令。 就是在這樣一個佛教空前繁盛的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一個皇帝,他在位四十餘年,在位期間曾經四次遁入空門,出家當和尚,這位皇帝就是南朝的梁武帝蕭衍。
  • 信佛信到頭髮昏——南朝梁武帝蕭衍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來,頗受統治者的喜愛。而南朝梁武帝對佛教的虔敬和崇信,用「痴迷」來形容也毫不為過。身為皇帝的他竟不惜親自受戒,不吃肉、不近女色,長年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
  • 沉溺於佛法的梁武帝蕭衍,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最終竟然被餓死
    南北朝時期的梁武帝蕭衍原來是南齊的官員。曾經做到雍州刺史。後因南齊皇帝蕭寶卷殘暴無道,而起兵反叛建立了梁朝。武帝繼位後,吸取南齊滅亡的原因,他提倡節儉,而且勤於政務,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是到了晚年,因看破紅塵醉心於佛教而不理政事,最終導致侯景之亂,活活被餓死在自己的皇宮中。蕭衍在繼位之初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但與封建社會很多皇帝一樣,他猜疑心很重,害怕其他人奪他的皇位,這是所有帝王的通病。因此,他將蕭鸞的兒子幾乎全部殺掉,對一些功臣也不加以重用,逐漸削減他們的權力。
  • 歷史上惟一被餓死的皇帝
    有被餓死的老百姓,也有被餓死的地主,有被餓死的皇帝?還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於是在公元502年,蕭衍在公爵大臣們擁護下,正式登基為帝,並改國號為「梁」,年號「天監」,這一年也是梁天監元年。早在蕭鸞大殺蕭道成後代時,蕭衍因為自己和齊高帝血緣甚遠而逃過一劫,而又目睹了南齊典籤制度的弊病,他在上位的時候就廢除了這個制度。本來也是一片好心,想讓諸侯王在亂局之中可以起兵保衛皇帝,不至於落得像個劉準和蕭寶融被大臣篡國的下場。
  • 【名人百科】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色戒皇帝」——梁武帝蕭衍
    賞析:南朝柳慶遠治兵有方,梁武帝蕭衍在還沒當皇帝前就很賞識他。蕭衍做了皇帝後,封他重安侯,食邑千戶。公元505年,又封他為雍州刺史,並在新亭為他送行。蕭衍說,你這次衣錦還鄉,有你鎮守西部我也就可以無憂了。
  • 篤信佛教,四次捨身出家的梁武帝,最後為何在寺廟活活餓死
    南朝梁國的開國之君,梁武帝蕭衍。是一位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氣的皇帝。他的名氣並非來自於他勵精圖治,也不是來自於他荒淫無道,而是來自於他對佛教的篤信。千年歷史,喜歡佛教的皇帝不在少數,但是能夠達到他這個程度的,沒有第二人。
  • 這位皇帝對佛法痴迷,40多年不近女色,最後竟被餓死
    這首千古佳作,生動的描寫了南北朝時期佛教的興盛,而造成當時佛教受到推崇原因就是出現了一位信佛的狂熱皇帝,他就是梁武帝蕭衍。在建國之初的時候,蕭衍還算得上是一個好皇帝,勤於政務,廢寢忘食,關愛百姓,勤儉節約,重用有識之士,儼然是一代明君。如果一直這樣,蕭衍必將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其政績堪比秦皇漢武。然而歷史沒有如果,晚年的他身為一國之君卻沉溺佛教怠於政事,做出了諸多荒誕至極的事。
  • 身為一朝皇帝有九五之尊,最後卻餓死在宮中,背後原因是什麼?
    我國古代的皇帝擁有國家最高的權力,享受著常人享受不到的榮華富貴,人人都敬畏他,但是在古代有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間也勵精圖治,可是最後卻餓死在宮中,這又是為什麼呢?
  • 沉迷佛法,梁武帝蕭衍四次天價「賣」身
    這哪像皇帝過的日子。他很重視官吏的選拔和任用,經常召見、訓導他們要為國為民、清正廉明。對於那些有能力的官吏,升升升!一定給你個合適的位置發光發熱。如此,皇帝聖明,政通人和,國家就興盛。然而,在他老年時,突然迷上了佛教,成了個虔誠的佛教徒。
  • 梁武帝蕭衍真的是被餓死的嗎?一代雄主為何落得如此下場
    南朝是改朝換代如同家常便飯一樣的時代,一個一個皇帝如走馬觀花一樣上臺下場。但在南朝皇帝中,有一個人在位時間最長,即使是放在大一統王朝裡也能排得上號,此人就是梁武帝蕭衍,他在位時間長達48年。梁武帝年輕時簡直可以說是開掛的人生。
  • 梁武帝一生功過,後期出家為僧,被軟禁活活餓死
    詩中『南朝四百八十寺』,指的是南朝梁武帝蕭衍溺佛。梁武帝的前半生是個有道明君,後期因為溺佛導致侯景之亂,自己被軟禁,活活餓死。45年的皇帝有10個,梁武帝就是其中之一,在位48年。圖9 影視插圖07 崇尚佛教梁武帝信佛是認真的,並不是一時衝動
  • 「菩薩皇帝」梁武帝如何發跡的?他為何40年不近女色,最後又餓死
    餓死在寺廟,不近女色,這兩件事放在皇帝身上,簡直是天方夜譚,可它真實地發生在了梁武帝身上。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他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菩薩皇帝」,甚至漢傳佛教不近女色的規定,都是由他創建的。不過,早年的梁武帝蕭衍可不是「吃素」的。
  • 「名人百科」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色戒皇帝」 ——梁武帝蕭衍
    蕭衍見了很奇怪,問左右侍從,侍從說是侯丞相的衛兵。蕭衍生氣地喝道:「什麼丞相!不就是侯景嗎。」侯景聽說了,非常生氣,於是派人監視蕭衍,蕭衍的飲食也被侯景裁減。蕭衍口苦索蜜,未得實現,憂憤成疾。五月,梁武帝蕭衍被活活餓死在臺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今江蘇丹陽市陵口)。諡為武帝,廟號高祖。
  • 從南朝四百八十寺到梁武帝滅佛,南梁與佛教的蜜月期,為何結束?
    佛教的來世今生和南北朝激烈碰撞民族階級矛盾,裹挾在一起,成為了極其富有特色的南梁時代象徵,而梁武帝蕭衍對佛教的痴迷,更是時代畫卷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這個終年八十六歲的老人雖然貴為皇帝,一生經歷卻頗為坎坷,早已看破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