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很多地區的房子由於政策的原因還處於無證的情況,對於無證房屋的徵收問題是很多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那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無證房子徵收賠償標準,哪年建的房無證但合法以及無證房拆了有補償嗎方面的相關問題。
無證房子徵收賠償標準
無證房子徵收賠償標準是很多人都比較關心的問題,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詳細說一說這個問題。
每個地方的拆遷補償標準是不一樣的,政府部門會根據當地的拆遷管理辦法進行估算、賠償。可以查看拆遷公告的具體規定,也可向當地土地部門諮詢。
房屋拆遷補償一般包括兩類: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哪年建的房無證但合法
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我國不少地區房屋是沒有證的,那哪年建的房無證但合法呢?
在2008年以前,許多地方政府為了搞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的居住生存環境,設置了很簡單便捷的宅基地審批手續單。如果農民想申請宅基地,只需要向村委會申請,村委會審批通過後,政府就會加蓋公章。至於建房手續如何申請、如何審批,各地幾乎都沒有相應的規定,一般都是宅基地批下來就可以自行建造房屋了,房屋大部分都是沒有證件的。
不過,在08年之後,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的實施,規範了農民申請宅基地及建房的手續,即房屋所有權人必須擁有土地使用權證和宅基地證,其建造的房屋才是合法建築。
所以,因歷史原因致使房屋缺少相關證件及手續。因為這些房屋修建的時間較早,而當時國家也未規定相應的建房審批手續,而這些房屋的建造在當時的環境是符合國家建房的程序,如果被拆遷人有且僅有一處房屋,也是不能被認定為違法建築。此種情況下形成的無證房屋,房屋所有人可以依據相關法律規定補辦相關建房等手續。
無證房拆了有補償嗎
對於無證房屋拆除之後,很多人都關心有沒有補償,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問題。
無證房屋拆遷有補償,下面是無證房可以獲得全額補償的情況:
歷史存留的房屋。法律上有法不溯及以往原則,這是我國法律制度基本原則之一,也可擴充至行政時效原則。一些建築形成於70年代,或是更早至五六十年代,在當時很少的手續就可建成,如果用現在法律要求分析可以歸為違章建築,這顯然不行,所以,必須結合建築物形成時法律規定確定合法與非法。
農村的房屋和城市中的農建房。最開始農村建房管理較松,對產權這方面也沒有管理到位,因此農村有很多無證房。無證房屋不等於違章建築,只要是依法建造的房屋,即使沒有產權證明,在拆遷的時候依舊可以拿到全額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