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秦廣王 審核|無常
自古以來,從華夏文明在各地的星星火焰,到秦始皇掃八荒六合統一天下,費盡數千年組成了中華龐大的領土。華夏兒女對於任何外族的入侵行為,一向是誓死捍衛的,一是璀璨的華夏文明,是數千年來先輩們宏圖偉志的心血,用千萬將士的性命換來的江山,不允許出現被侵略的字眼。二是民族氣節與尊嚴,不允許有骨氣的中華兒女眼中容下任何一點沙子。
但眾所周知,清朝晚期的腐敗無能,導致我國對外流失無數領土,其中蘇聯所侵佔的最多,而中國作為對領土問題一向不能容忍的國家,為什麼在蘇聯解體之後,中國沒有收回曾經屬於我華夏的領土呢?
一.乾隆、雍正時期就已經開始籤訂領土協議
首先,沙俄趁火打劫是不爭的事實,鴉片戰爭前後,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籤署,讓我國前前後後損失領土高達150萬平方千米。
但其實自乾隆年間,沙俄就已經開始不斷地蠶食我國周邊領土, 並在清朝年間與沙俄的幾次邊界戰爭中,由於邊緣防線的設置、周邊領土歸屬權等問題,讓清朝籤了《尼布楚條約》、《恰克圖條約》等多個割讓領土的協議,再加上鴉片戰爭後所吞噬領土面積,沙俄前前後後總共侵佔我國領土五百八十八萬平方千米。
清朝中期的清軍實力還算強勁,為什麼要與沙俄作妥協?其實,乾隆時期、雍正時期籤訂所謂的割讓領土協議,並不是因為打不過沙俄,或者是受到沙俄威脅,而是受限於當時政府的認知問題,出於雙贏的前提,清朝才選擇割讓出一部分領土。
比如雍正時期,最大的敵人就是準葛爾,雍正一門心思只想著如何快速解決與準葛爾的拉鋸戰,選擇妥協,割讓貝加爾湖等領土的原因,就是因為怕沙俄與準葛爾呈現出裡憂外患的局面。當時沙俄已經在歐洲戰場上,肆意橫掃,先後擊敗瑞典等多個歐洲強敵,論實力而言,當時的俄軍確實要比清軍更強。
而準葛爾佔領的地方,作為清軍視線所及的區域內,對於清朝統治威脅最大的敵人,而且在西北地區的幾次戰爭中,導致清軍節節敗退的原因,就是因為有沙俄支持,這就是乾隆、雍正時期割讓領土的原因。
二.文化認同、所處時期,導致無法要回土地
在將近兩百年後,雍正、乾隆時期贈予給沙俄的領土裡,所居住的已經大多數都是俄國人,在文化認同,地域風俗上,都已經被俄國同化了,而且當時清朝與沙俄籤訂的條約,算是出於雙贏的考慮,這一部分領土,於情於理是要不回來。
而晚期清政府所割讓的領土,距離蘇聯解體也就一百年左右的時間,為什麼在蘇聯解體後,中國不去要回來?
蘇聯解體後,讓世界最為擔心的就是會不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因為蘇聯解體再度在世界戰場引起波瀾,由於當時核武器的普及,對於世界經濟的恢復、百姓們的安居樂業將是不可逆的影響,至少拖延許多國家要花費數百年的心血。
而當時的中國,正處於經濟恢復時期,向解體後不穩定的蘇聯提領土歸屬問題,是不理智的行為。
而且,無論是數千年以前,還是數千年以後,要回土地的方式都只有戰爭這一條路,中國在當時的經濟發展都需要一定時間來推動,更何況軍械儲備、科技實力方面。在蘇聯解體的那個年代,中國與俄國有很大差距,再加上此時中國與俄國外交已經是相當和諧的關係,打破這種美好,重塑一個自我,花費的代價太大。但是,現在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可是一句字字鏗鏘的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