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武術家,年近七旬武功仍出神入化,三招打倒日本第一高手

2020-08-25 珍姐說歷史

中國武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絕不是什麼花拳繡腿,而是能在實戰中發揮驚人傷害的真正武功,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即使中國武術不是全世界最厲害的武術,也是世界最厲害的武術之一。

在近代因為攝影技術的出現,後世得以看到很多歷史人物的真容,包括一些武術家。在清末民初,中國人飽受外國人欺凌,連東亞島國日本也欺凌中國。當時日本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都領先中國,唯獨日本武術沒有超過中國武術,因此日本武術家經常挑戰中國武術家,企圖打敗中國武術神話。

不過我們中國清末民初那些武術家為了國家和民族,個個為國爭光,一次又一次打敗那些日本武術家,其中孫祿堂是代表人物。

孫祿堂生於公元1860年,即清朝同治年間,河北保定人,自幼喪父,靠年邁的母親撫養成人,因家中一貧如洗,過著食不果腹的貧苦日子,還經常被富家子弟欺負,也總是目睹了惡霸欺負弱者等不公平的事情,因此孫祿堂立下決心要學武術,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為弱者出頭。

也許是孫祿堂的決心感動了上天,他9歲那年遇到了一名遊歷江湖的拳師,這名拳師把自己的畢生所學都教給孫祿堂,由於孫祿堂天資聰穎,短短一年時間就把這名拳師的武學全部練到家。

原本孫祿堂練武是為了自保和保護弱者,但是他得到了那名拳師的點化,那名拳師告訴孫祿堂,只要他勤加練習和鑽研,他日一定會成為名滿天下、流芳百世的武術大師,而且那名拳師告誡孫祿堂,不能恃武凌弱,要心存武德和俠義精神。孫祿堂謹記那名拳師的教誨。

不久之後,那名拳師就離去了,孫祿堂從此以後再也沒有見過那名拳師,那名拳師從未告訴孫祿堂他姓甚名誰,孫祿堂曾經多次問過,但那名拳師一直守口如瓶,孫祿堂也就沒有再問了,因此那名拳師在史料上沒有姓名記載,也許他自己也未曾想到,自己教出來的孫祿堂,會成為近代中國最偉大的武術家之一。

公元1871年,孫祿堂11歲,他帶著武術啟蒙師父——那名拳師所教的武術,踏上了成為武術大師的道路。孫祿堂一邊替人打零工賺取生活費用,一邊訪尋名師,提高自己的武學造詣。13歲那年,孫祿堂終於拜在形意拳大師李魁元門下,李魁元認為孫祿堂的武術天賦奇高,直接把他推薦給自己的師父郭雲深,即由師公郭雲深直接教徒孫孫祿堂。

郭雲深是形意拳集大成者,他的半步崩拳是絕學之一,打遍天下無敵手,至今未有敗績。當郭雲深看到孫祿堂之後,認為他是自己見過的武術天賦最高的年輕人,因此把畢生所學教給他。短短數年,孫祿堂已經是青出於藍勝於藍的武林高手。

孫祿堂已經把形意拳學到家,但還不滿足,他要把中國各門各派的武術都研究和學習,因此隨後多年,他又學習了八卦掌、太極拳等等武術,而且每次與人決鬥都鮮有敗績,是近代中國少見的集百家所長的武術家,此時已經年過半百的孫祿堂已經名滿天下,在武術界享有很高威望,世人稱之為「武聖」,武功已經出神入化,無人能敵。

清朝滅亡後,中國陷入軍閥混戰的混亂時期,當時很多外國大力士、拳擊手來中國挑戰,包括日本。當時日本第一高手是一個叫板垣一雄的武士,他多次取得日本武術大賽冠軍,被當時的日本第123代大正天皇授予「第一高手」的稱號,並派板垣一雄到中國打敗中國武術神話。

這個板垣一雄確實有點實力,先後打敗了中國多個門派的掌門。面對日本人來勢洶洶的耀武揚威,孫祿堂不能忍受中國人被日本人欺負,因此已經年近七旬的孫祿堂挺身而出,與板垣一雄比試武功。

雙方到了約定時間和地點,比武正式開始。

這是一場事關中國面子的民族之戰,孫祿堂深知自己承擔的責任,只許勝不許敗。

板垣一雄首先向孫祿堂發起攻擊,只見孫祿堂左閃右避,板垣一雄連孫祿堂的毛髮都碰不到。說時遲那時快,孫祿堂主動反擊,只用了短短三招就把板垣一雄打倒在地,完全沒有任何拖泥帶水。

板垣一雄雖然是日本人,也算是有武德,他輸得心服口服,公開承認日本武術不如中國武術。隨後,板垣一雄以十萬元賄賂孫祿堂,希望他離開中國,到日本教授中國武術,並保證他的子孫後代都能在日本安定生活下去,但是孫祿堂卻堅定地說:「莫說十萬,就算二十萬也不教日本人,中國人是不容被欺負的!」

近代中國武術家孫祿堂打敗和怒斥近代日本武術家板垣一雄的故事,成為近代中國不畏列強、愛國愛民的佳話。

公元1933年,孫祿堂因病在家中去世,終年73歲,葬在家鄉河北保定。

儘管孫祿堂仙逝,但是他的徒子徒孫早已遍布華夏大地,發揚中國武術。直到今天,中國各地仍有很多孫祿堂的徒子徒孫,孫祿堂的威名將永存史冊。

相關焦點

  • 此人號稱日本第一武士,挑戰中國武術,卻被中國一60歲老頭打倒
    「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集八卦掌、形意拳、太極於一身,試問誰是清末民初武林第一?不少人定會以為這是給霍元甲、黃飛鴻。實際眾人遺漏了一位武林高手——孫祿堂。孫祿堂,出身於河北貧苦家庭,年幼時拜一江湖老拳師學習少林拳,天資聰穎,又尤其鍾愛武術,勤修苦練。
  • 此人號稱日本第一高手,奉命挑戰中國武術,被一花甲老人幾招打趴
    20世紀初,日本加緊從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入侵中國,企圖實現其稱霸的野心,不僅如此,日本還企圖在武術上打敗中國,徹底擊潰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因此派了一位號稱「日本第一高手」的武術家來中國挑戰,這個日本武術家叫板垣一雄,但幾招之內,就被中國一位花甲老人幾招之內打趴下,這位中國花甲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孫祿堂
  • 他是清末民初武術家,跟隨國父加入革命黨,為革命成功作出了貢獻
    在清末民初,中國出現了一大堆耳熟能詳的武術家,霍元甲、黃飛鴻、孫祿堂等等,他們不僅武功高強,還很愛國,由於滿清政府腐敗無能,他們當中的有些人毅然投身到革命中,為推翻滿清政府而努力,今天要介紹的人物就是其中代表,他就是杜心五,他跟隨國父孫中山先生加入了革命黨,也曾擔任孫中山先生的貼身保鏢
  • 中國真正的三大武術高手,其中兩人是師徒,霍元甲都進不了前三
    中國真正的三大武術高手,其中兩人是師徒,霍元甲都進不了前三   中華武士博大精深,從古到今,都出現了非常多的武術宗師。但如果我們能夠脫口而出的,應該就是黃飛鴻或者霍元甲,畢竟有關於他們的電視劇都非常有名,深受觀眾喜愛。而在一些武俠小說中,喬峰,楊過,郭靖這些人物也是武功蓋世,深不可測。
  • 他是清末民初三大英雄之一,被稱為「清末民初三大英雄」
    霍元甲一生中三次擊環,1901年第一次,一名俄羅斯大力士聲稱「擊中中國無敵之手」,尋找霍元甲單挑。 霍元甲很高興地接受了挑戰,但俄羅斯大力士是一個空繡枕頭,在了解到霍元甲力量的價值後,他溜了出去,在報紙上犯了一個錯誤。
  • 民國那麼多武術大師,為何沒殺幾個鬼子?
    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武術大師也多如牛毛。隨便翻翻一些書籍雜誌的民國武林軼事,大批身懷絕技、飛簷走壁的武術高手,經常在擂臺上痛揍日本、俄國、西洋高手。  難道,民國的武術大師都是花架子?  和今天的嘴把式「大師」不一樣,清末民初時,武術家是有嚴格師門傳承的,一個人的名氣,基本和他的實力劃等號。傳統武術就是技擊術,注重實戰能力,那時的武術家憑的是師授,靠的是苦練。
  • 清末民初的七大武術高手
    從此破了霍家拳「傳內不傳外」的先例。元甲俠肝義膽。光緒二十四年(1898),譚嗣同變法遇難,「大刀王五」避難津門,與元甲一見如故,遂成至交。後王五在京遇難,被八國聯軍梟首示眾。元甲與劉振聲潛入京城,盜回首級,並取得《老殘遊記》作者劉鶚協助,將義士身首合葬。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農勁蓀等武術界同仁協助下,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後改名「精武體育會」)。
  • 民國時的日本武術冠軍,來華挑戰中國武術,被一中國老人幾招打敗
    民國時期,日本趁中國衰弱,從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入侵中國,甚至連武術方面,日本也要擊敗中國,所以派了所謂的「日本武術冠軍」來到中國,要挑戰中國武術,想把中國人引以自豪的中國武術徹底擊敗,以打擊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但日本人忘了一點,中國武術有幾千年的沉澱,豈是日本武術可以輕易擊敗的?
  • 近代真實存在的五大武林高手,個個武功不俗,第一完爆霍元甲
    我們看過的小說或電視劇中有許多武林高手,其實真正存在的也有很多武術家,自清代以來的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很多武林高手,很多都是武術大成者,有些戰爭年代,外邦欺辱中國,來中國茬架的可不算少,最後都一一敗走,可見中華武術的魅力,揚我國威,振我中華!
  • 中國真正的四大武術高手,全部都有實戰經驗,第一無人能及!
    很多人都認為,中國傳統武術主要是套路,耍起來好看,但是沒有實戰能力。遠遠比不上跆拳道,泰拳,空手道這些武功。其實民間有真正的武術高手,而且他們都經歷過戰場廝殺,和擂臺比鬥,具有實戰經驗。今天就說說這三位中國真正的武林高手。
  • 民國那麼多武術大師,為何沒殺幾個鬼子?金庸揭曉過答案
    和今天的嘴把式「大師」不一樣,清末民初時,武術家是有嚴格師門傳承的,一個人的名氣,基本和他的實力劃等號。傳統武術就是技擊術,注重實戰能力,那時的武術家憑的是師授,靠的是苦練。比如形意拳光一個站樁就要練一輩子;練扎大槍每天空扎500下,兩年後才開始學下一個技法。
  • 民國武術大師那麼多,為何都沒殺幾個鬼子,金庸告訴過我們答案
    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武術大師也多如牛毛。隨便翻翻一些書籍雜誌的民國武林軼事,大批身懷絕技、飛簷走壁的武術高手,經常在擂臺上痛揍日本、俄國、西洋高手。難道,民國的武術大師都是花架子?和今天的嘴把式「大師」不一樣,清末民初時,武術家是有嚴格師門傳承的,一個人的名氣,基本和他的實力劃等號。傳統武術就是技擊術,注重實戰能力,那時的武術家憑的是師授,靠的是苦練。比如形意拳光一個站樁就要練一輩子;練扎大槍每天空扎500下,兩年後才開始學下一個技法。
  • 民國第一高手孫祿堂,70歲能打贏5名日本高手,最後結局如何?
    然而,在清末民初那個激蕩的歲月裡,還存在許多真正的武術大師,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與實力來證明了中國武術的真正厲害之處,這才是民族的脊梁。孫祿堂,號稱天下第一手,就是這樣的一位武術名家。他的70歲的時候,打贏了日本的五名高手,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
  • 他是晚清第一武術人,曾輕輕鬆鬆打敗日本第一高手
    今天我們要講的故事的主角是晚清第一武術人,他曾用這3招打敗日本第一高手,秘訣只是幾個穴位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位高手的經歷!孫祿堂老年的時候,出現了一位號稱自己是「日本第一高手」的板垣一雄,他一直在四處找人挑戰,當聽說了孫祿堂之後,就來到中國,想跟孫祿堂過招,打敗他,就能號稱自己是中國和日本的第一高手了,不過最後的結果出人意外,孫祿堂只用三招就打敗了板垣一雄。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清末民初的武術教育,武術在當代的傳承發展
    早在清末民初的時候,中國傳統武術就被納入現代教育的範疇,成為學校體育內容的一部分。清末民初中國城市化發展,受軍國民教育思想影響,武術認知價值的轉變和武術教學手段、方法以及教學內容的變化為中國武術納入學校教育體系成為可能。由於師資的緊缺和教材的匱乏成為清末民初中國武術教育發展的瓶頸。
  • 清朝末年四大武術家,霍元甲,黃飛鴻,董海川,誰是江湖第一高手
    1.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清末著名愛國武術家,字俊卿,生於天津靜海縣。霍元甲出身鏢師家庭,繼承家傳「迷蹤拳」絕技【清朝末年四大武術家,霍元甲,黃飛鴻,董海川,誰是江湖第一高手】2.黃飛鴻是清末民初有代表性的洪拳大師,嶺南武術界的一代宗師。
  • 民國武術大師那麼牛,為何沒殺幾個鬼子?
    武術再高,一槍撂倒!民國是個大師輩出的時代,武術大師也多如牛毛。隨便翻翻一些書籍雜誌的民國武林軼事,大批身懷絕技、飛簷走壁的武術高手,經常在擂臺上痛揍日本、俄國、西洋高手。和今天的嘴把式「大師」不一樣,清末民初時,武術家是有嚴格師門傳承的,一個人的名氣,基本和他的實力劃等號。傳統武術就是技擊術,注重實戰能力,那時的武術家憑的是師授,靠的是苦練。
  • 「民國第一高手」孫祿堂:13歲遇名師,70歲吊打5位日本高手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武俠的夢想,一手「開碑碎石掌」威力無窮,一腳「凌波微步」盡顯武術奧秘。雖然在很多書籍中,對高手的武功都有所誇張,但是中國的武術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真的是強大的殺人技。在清末民初時期,中華大地上就出了一個公認的武學高手,他曾經打遍天下無敵手,又能夠博取百家之長,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學習武藝是為了報效國家,在面對外國人侮辱祖國的時候挺身而出,以70歲的高齡迎戰多名對手,並且還能夠吊打。他就是被譽為「民國第一高手」的孫祿堂,13歲偶遇名師,學成之後一生無敗績。
  • 他是民國第一高手,60歲打敗日本武術高手,70歲同時挫敗5名高手
    文/九歌我們經常能從影視劇中看到那些武術高超的人,武俠小說成為90後的不可磨滅的回憶。武俠小說裡面的各種花式武功也吸引了我們,從而使得我們對武術也非常的著迷。孫祿堂是民國時著名的武術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在民國的武術江湖有著很高的地位,他被後人稱為武聖,武神,萬能手。從世人對他的稱號來看,孫祿堂的武術進入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 武術是假把式?張作霖貼身保鏢,清末最後一位大內高手告訴你答案
    導讀:武術是假把式?張作霖貼身保鏢,清末最後一位大內高手告訴你答案文|鳥鳴山更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