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胡潤研究院首次發布《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
榜單顯示,上海浦東新區、深圳龍崗區、北京朝陽區、深圳寶安區、北京海澱區、廣州天河區、深圳南山區、北京西城區、深圳福田區、廣州黃埔區排名前10位。
胡潤研究院方面表示,本次榜單評選以國家「十三五」規劃提出的19+2城市群為基礎,對全國570個區域進行了區域投資潛力的綜合評估,包括經濟實力、人口數量、教育醫療、環境生態、特色文化和科技創新等方面,最終選出最具投資潛力的100強區域,其中前10名排名分先後順序,其餘上榜區域排名不分先後。
這也意味著,在此榜單評選中,深圳龍崗區高居榜眼,僅次於上海浦東新區,排名高於北京朝陽、廣州天河、深圳南山等人們印象中的老牌明星城區。
當提起深圳,人們最先想到的是前海、南山,「黑馬」龍崗是「何方神聖」?
龍崗地處深圳東部,1993年建區,作為原特區外地區,龍崗經濟底子薄、歷史欠帳多。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後發展地區,不僅在由胡潤研究院發布的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上逆襲排名第二,在同步發布的經濟發展、人口發展、科技創新、文化發展潛力區域Top 10等分項榜單上,分別拿下全國第8、全國第2、全國第1、全國第2的好成績,實現了全面領先。
●南方日報記者 崔璨
機遇空前、利好頻出的產業政策
一個區域的投資潛力不等於一個區域曾經取得的發展成績,也不簡單是一個區域的GDP競賽。它著眼於未來,更強調的是自身還未發掘的發展潛力以及社會投資者對一個區域的看好程度和投資興趣。
從這個角度觀之,龍崗在這份榜單中位居全國第二,一方面說明了龍崗本身具有非常良好的發展稟賦和產業基礎;另一方面,也說明社會投資者對龍崗這座位於深圳東部的城區長期持有的發展信心。
龍崗的潛力在哪兒?
從地理位置上說,龍崗區位於深圳市東北部,東鄰坪山區,南連羅湖區、鹽田區,西接龍華區,北靠惠州市、東莞市。龍崗距香港30公裡,距廣州150公裡,位於深莞惠城市圈幾何中心,是深圳輻射粵東粵北地區的「橋頭堡」。
如今的龍崗,已從昔日深圳的邊緣地區蝶變為全市的城市副中心,成為一個經濟發達、社會和諧、宜居宜業、活力迸發的嶄新城區,作為落實深圳市東進戰略的核心區和主戰場,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引領作用的重要支撐點。
從經濟上看,龍崗已成為產業大區。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85.8億元,增長8.1%,絕對值全市第二、增速全市第三;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888.62億元,增長10.3%,絕對值、增速均全市第一。2020年以來,面對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龍崗經濟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433億元,增長5.2%(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全市4.5個、4.5個和2.6個百分點),總量及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二;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2055.2億元,增長9.1%,絕對值、增速均全市第一,充分展現了龍崗經濟的強大韌性。
從政策紅利上看,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引擎。深圳毗鄰香港,深圳河是深港合作的最前沿地帶。深圳河從西到東,具備口岸功能的潛在深港合作區域包括河套地區、羅湖口岸、文錦渡、蓮塘/香園圍口岸和沙頭角,這些區域可以聯動成為深圳河流域深港跨境合作經濟走廊,並有機會帶動周邊功能區域協同發展。隨著東部過境高速、深大城際等交通網絡的全線貫通,龍崗和外界的連通效率將得到更進一步提高。
此前,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相關評論人士指出,中央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力度很大、含金量很高,將再掀新一輪改革浪潮。
「這是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歷史機遇,也是海內外優秀企業乘勢而上的重大歷史機遇。投資深圳、淘金龍崗,恰逢其勢、正當其時。」龍崗區區長代金濤在一次招商推介會上表示。
鏈條完備、門類齊全的產業基礎
提起龍崗,華為是其產業發展的傑出代表,創新驅動是其產業發展的閃亮名片。
龍崗是全國工業第一強區,完整的上下遊產業鏈、活躍的科技創新鏈,為企業創造了無限可能。作為企業成長發展的一片沃土,這裡誕生了全球知名的華為、比亞迪等龍頭企業,以及雲天勵飛、艾尼爾等一大批行業翹楚,也助力兆馳科技、深南電路等優秀企業實現了更大發展。
目前,龍崗區全區已形成以工業為主導、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撐、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區集聚了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物聯網、新能源、生命科學、電子元器件等產業集群。產業配套能力強,絕大多數企業的本地配套率超過60%,其中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本地配套率超過90%,增加值佔全市的75%,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信息通信技術產業聚集地。
其中,坂雪崗科技城聚集了眾多世界領先的電子信息產業鏈企業,是全球第三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承載區,是亞太地區ICT技術研發中心、生產示範中心和供應鏈管理中心,2019年坂雪崗科技城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營收總額約佔全球市場規模的3.2%。
龍崗現在已經形成具有顯著優勢的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電子元器件、新能源、生物醫藥、創意生活六大產業集群。全區GDP從1993年的52.1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685.78億元,增長88.8倍。全區共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超過2200家,規上工業企業1833家,其中超千億元企業1家,百億元企業4家,十億元企業36家。
目前,全區89.6平方公裡被納入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佔全市的1/4;46.54平方公裡被納入深圳國家高新區,佔全市的近1/3。坂雪崗科技城等作為「一核五節點」納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規劃,節點數量居各區之首。
近年來,龍崗區建成3家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2家市十大基礎研究機構,以及高等信息科學研究院、深圳龍崗智能視聽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究機構,各類創新平臺超過200家,形成以平臺匯聚人才、技術、項目的發展格局。2019年,龍崗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保持在11%以上。全區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21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9000億元。PCT國際專利申請量佔全市的1/3,並第16次蟬聯全國第一。2019年,龍崗躋身「中國創新百強區」前五。
今天的龍崗,已從昔日深圳「關外」郊區轉變為灣區發展引擎,經濟總量穩居全市第二,連續3年排名全國工業百強區榜首,是全市唯一榮膺國家產城融合示範區的城區,崛起的大運新城、坂雪崗科技城等是支撐全市乃至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城市極核,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蓄滿十足的底氣。
氛圍濃厚、制度健全的創新環境
都說深圳是一個年輕的城市,龍崗也同樣是一個年輕的城區。龍崗人口從1993年的72萬人到2019年實際管轄人口達502.8萬人,增長近6倍。
數據顯示,龍崗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只有33歲,來自世界各地、五湖四海的年輕人成就了龍崗活躍的創新氛圍,也為龍崗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後備力量。
堅持以人為本,匯聚八方英才。龍崗區在民生領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常年保持八成以上,「十三五」期間舉全區之力加速補齊教育、醫療、交通等民生短板。新增公辦學位6.2萬個、增量位居全市前列;22家公立醫院建設、41個社康中心改造全速推進,質子腫瘤治療等特色專科在國內處於一流水平……「民生七有」正逐步在龍崗成為現實。
與此同時,龍崗營商環境持續優化,114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秒批」,廣東省大數據試驗區試點有序推進,數字政府改革獲評中國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最優營商環境,最美生態環境,引得「鳳凰」紛紛來栖。截至2019年,龍崗擁有省、市創新創業團隊累計44個,總量全市第二。城市化關鍵在於人口發展現代化,坐擁巨大人口紅利,完善優化人才結構,為龍崗跨越式發展助力賦能。
作為擁有3.16萬家工業企業的產業大區,龍崗下好科技先手棋,打好創新主動仗,大力淘汰低端企業,引入高端創新資源,在實現「騰籠換鳥」的同時,更實現「換道超車」。
2019年,全區規上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9155.48億元,佔工業總產值比重超八成。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連結諾貝爾獎得主實驗室等大批創新資源,已經成為驅動龍崗乃至深圳創新發展的「智核」。在創新這個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力驅動下,龍崗由「製造強區」向「智創強區」邁進的腳步蹄疾步穩。
在鼓勵社會創新的同時,龍崗區大力推動政府層面的制度創新,探索建立了全生命周期企業服務機制,對企業的合理訴求儘可能予以幫助。「龍崗土地面積全市第二,空間廣闊,土地成本較低。龍崗實行最嚴格的產業用地保護政策,讓各類好企業、好項目在龍崗都能落地生根。只要你有項目、有創意,就有機會在龍崗落地生根、發展壯大。」龍崗區投資推廣署相關負責人表示。
環境優美、配套完善的宜居城區
龍崗是一座宜居之城。環境優美、配套完善是龍崗的競爭優勢,作為全國首批產城融合示範區,龍崗每年投入八成以上財力用於民生。「只要你在龍崗工作或者生活,都可以近距離擁抱自然、公平地享受公共服務。」龍崗區主要領導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
龍崗的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都有品牌名校,可以提供從幼兒園到博士的全序列教育。全區三甲醫院有4家,可以提供優質的醫療健康服務。擁有全市規模最大的公共住房,能保障各類人群住房需求。
11月30日,龍崗區不負眾望,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既是「中國工業第一區」,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龍崗實現了經濟高速發展和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雙贏。放眼龍崗,50.56%的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公園233座,綠道474公裡,62條幹支流縱橫交錯,42座水庫星羅棋布……山環水潤,宜居宜業。
值得注意的是,龍崗區是全國聞名的文體高地,龍崗大運中心擁有世界級場館設施,不定期上演高端賽事。
文化百花齊放,實現均衡發展,這是龍崗有別於其他區域的一個顯著優勢。深圳文博會是全國乃至全球矚目的文化產業盛會,而龍崗分會場數量連續11年領跑全市,成為文創強區的最鮮明註腳。尤其是作為「中國油畫第一村」的大芬油畫村,享有「世界大芬」的美譽,藉助文博會、大芬國際油畫雙年展等平臺,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先鋒。
近年來,華僑城文化集團、開心麻花華南總部、深圳文交所等一批國內文化產業龍頭企業爭相落戶龍崗。深圳聲樂季、龍崗喜劇節、天貓「11·11」晚會精彩紛呈,龍崗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文化盛宴。
與此相得益彰的是,NBA中國賽、WTA及ATP網球賽、CBA、中超等全年不斷的高水平賽事,使擁有大運中心、體育中心等一流場館的龍崗區成為全國承辦高端賽事密度最大的城區,更吸引中國桌球隊、中國女子冰球隊、中國西洋棋隊等國家隊訓練基地落戶。
文體高地的勃發與工業強區的厚積,共同構成龍崗均衡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如果說工業是骨架,文化便是血肉,它們一起成就了魅力十足、動力澎湃、活力四射、創新力強勁的大美龍崗。
■記者觀察
逆襲的龍崗追夢人的詩與遠方
近段時間,龍崗好事連連,屢屢拿獎。
從實現「全國工業百強區」三連冠到在「2020胡潤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區域百強榜」中位居全國第二,這座城區正以高曝光度在中國城市競合的新戰場上加速出圈。
作為深圳經濟特區下轄的一個行政區,龍崗發展先天獲得了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等多重政策利好的加持。對於經常拿獎的龍崗來說,增加一些獎項並不令人驚訝。但如果細細考量,仍能窺見一座城區向上發展的升騰力量。在強手如林的城市競爭舞臺上,龍崗可以脫穎而出,在「全國工業百強區」「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等評比中持續領跑,龍崗的「硬核密碼」到底是什麼?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回顧龍崗發展歷史不難發現,這個位於深圳東部的行政區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總能走到時代的聚光燈下。
建區27年,龍崗歷屆區委、區政府緊抓發展「牛鼻子」,牢牢把握住「三來一補」、舉辦大運、深圳東進、「雙區驅動」四大歷史機遇,廣大幹部群眾披荊斬棘、埋頭苦幹,用火熱激情和滾燙汗水,在一張白紙上演繹精彩非凡的奇蹟。龍崗從「一窮二白」「默默無聞」到誕生華為、比亞迪等大批知名企業,形成具有顯著優勢的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電子元器件、新能源、生物醫藥、創意生活六大產業集群。
善於搶抓機遇,敢於謀大發展,這是一個區域的發展品格,這份已然根植於城市基因深處的發展熱情會時刻湧動,讓龍崗不會錯過前進道路上的任何一次機遇,不會畏懼發展道路上的任何一個考驗。
或許,僅憑一個獎項、一份榜單,不足以全面呈現和說明一座城區的發展實際情況,也並不能遮蔽一座城區在發展道路上尚未解決的問題和可能面臨的挑戰。
但用發展的眼光看龍崗,向實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蕩漾在龍崗的大街小巷。這片奮鬥的熱土,有追夢人的詩與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