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去世後,為何還要停屍3天?停屍的習俗真的是扁鵲提出的嗎?

2020-08-14 史社性也

古代對於人們的後事是非常重視的,人們對於死亡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對死者十分尊重。古人沒有那麼發達的科技,也沒有那麼好的科學觀念,自然就會有一些迷信的習俗。比如在辦後事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奇怪習慣。比如像古代人們在去世之後,就有一個停屍的習俗,意思是人死了,屍體不能立即下葬,而是要停放一段時間。停屍的時間也不太一樣,不過大部分的習俗都是停屍三天,一些地方也有停七天這類的習俗。

為何會有停屍的習俗呢?

很多學者認為,這點與扁鵲有著極大的關係。這位先秦時代的名醫,極大程度影響了後世無數人,扁鵲有一次在虢國,正好就得知了虢國太子剛剛死去,屍體還沒有入殮。扁鵲就表示自己有辦法讓太子起死回生,聽到他有這樣的能力,虢國國君也趕緊請他進來為太子診病。果然在扁鵲的一番治療下,虢國太子真就起死回生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不過這個故事確實與停屍的習俗有關。

醫學上確實存在著假死的說法,有時候人由於一些病症,就好像已經死了一樣,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可能真判斷不出來人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古代基本都是用土葬的方式,死者需要入殮,然後找個好日子安葬。這樣的話就需要確定人已經死了,否則要是沒死的話,等已經入殮再醒過來,那可就死得太憋屈了。

歷史上也曾有過這樣的事情,比如著名的晉文公,他在死後下葬的過程中,他的棺槨就發出了像牛一樣的叫聲,這也嚇壞了當場的人們。這件事在後世也有著諸多的爭議,有人就認為,晉文公其實是沒有死,他可能是假死的情況,就這樣被活著裝到棺槨裡面。

這樣的事情對死者實在太殘酷了,為了避免這種悲劇出現,適當的停屍確實是有用的。

我認為扁鵲的這個故事是虛構的,畢竟他只是剛到虢國,都沒有診病,怎麼就能確定虢國的太子是沒有死呢?這未免也有些玄乎了。可這件事所表達的意思是沒問題的,人死之後確實要好好確認一下,避免上面的悲劇出現。適當停放屍體,要是能活過來肯定是更好的,古代的醫學也沒有那麼發達,對於很多醫學上的現象不夠了解,因此對人們的死亡出現誤判概率是比較高的,這就更需要好好確認了。

此外,停放屍體還有三個原因,比如很多死者走得是非常突然,因此壓根來不及立即下葬,就只有先停放屍體,等準備好了再下葬。

像著名的秦始皇,他就是死得非常突然,根本來不及下葬,為此就一路上停放了很長時間,屍體都已經臭了。這種情況是比較罕見的,古代是有衝喜的習慣,看到人快不行了,就準備好後事,可還是會有這樣的情況出現。

還有一個因素,是為了盡孝道,很多時候死者去世,他們的親人不見得就在身邊,比如有在外地的人,還沒有來得及回來。無論古今,人們沒能見到自己親人最後一面,這都是一個巨大的遺憾,為此停放幾天屍體,也能給這些人留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回來見到親人最後一面。

不過古代人員流動性比較小,大部分的人都是與自己的家人在一起,可要是像在外地做官這些,由於通訊手段不夠發達,很難得知親人的具體病況。因此得到消息回來估計也是晚了,除非是把屍體停放更長時間,才能讓他們與死者見面,所以這也不是主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我認為還是迷信的因素,古代是相信魂魄說的,認為人死了之後,都會有靈魂的,這也漸漸出現了鬼神說之類的。在我們現代人看來是迷信,可哪怕是現代,也有很多人會相信這種說法,認為死者是有靈魂的。

那麼按照古代的說法,人死了之後,他們的魂魄會離開身體,但過了幾天後,魂魄會有一天突然回來。這個時候就要好好準備,讓死者的靈魂能在家中多留一會兒,還要準備各類的事物,打點地府的一些事宜,讓死者能走得更加安穩一些。這種事情在古代已經是流程化了,像紅樓夢裡面,秦可卿死了之後,賈府就一邊停放屍體,一邊在府內做道場之類的,為了淨化死者的靈魂,能讓死者走得更加安穩一些。

不過屍體在停放之後,確實是會快速腐化,沒過多久就會有味道了。停放的時間不能太長了,否則屍體已經腐化,再下葬也就沒那個意思了。而且古代能這麼做的人家,往往家裡的條件還是很不錯的,像窮苦人家就沒那麼多講究了,做道場這些他們沒那樣的條件,甚至連棺槨都不見得能買得起,就只有草草掩埋。

甚至很多窮人連土葬都不行,屍體沒辦法處理,就只有一把火給燒掉。不管是什麼原因,這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死者好,人們對死者有著極深的感情,不願意就這樣讓死者離去,因此才會選擇這樣的做法,儘可能在人死後做一些幫助他們升天的好事,也讓死者能多和家人待一會兒。現在社會中,依舊保留著這樣的習俗,仍然有很多的地方還有停屍的習俗。

相關焦點

  • 人在去世後,為何還要停屍3天?停屍的習俗真的是扁鵲提出的嗎?
    古人沒有那麼發達的科技,也沒有那麼好的科學觀念,自然就會有一些迷信的習俗。比如在辦後事的時候,就有很多的奇怪習慣。比如像古代人們在去世之後,就有一個停屍的習俗,意思是人死了,屍體不能立即下葬,而是要停放一段時間。停屍的時間也不太一樣,不過大部分的習俗都是停屍三天,一些地方也有停七天這類的習俗。為何會有停屍的習俗呢?
  • 人在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匪夷所思,原因竟與扁鵲有關?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首先來說下人去世後停屍三天的由來,其實解放前停屍是七天的。但是破四舊後,由七天簡化為三天。傳說人去世需要停屍七天跟扁鵲是有關係的。扁鵲到」虢國「時,知道皇子去世,他觀察了一番,認為皇子沒有死,而且有把握能救活他。要求先觀察幾天,不要下葬。可能扁鵲自己都沒想到。太子竟然自己活過來了。其實皇子只是假死,因為這件事,才有了人去世後要停屍七天才能下葬的習俗。
  • 人死後停屍7天習俗原來和扁鵲有關,不是因為會回魂!
    在古代,有停屍七天的習俗,當有人去世的時候,晚輩要披麻戴孝守靈,還有停屍七天的習俗。這和頭七好像有些相似,頭七是指去世的第七天。古時候人們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不過這個習俗還和古代的名醫「扁鵲」有關。
  • 人去世後,為何要停屍3天?這不是封建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一位國家的儲君去世後,國家上上下下都悲痛不已!而這個時候正巧扁鵲經過這個國家,看到眾人都神情凝重,便主動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這一問才得知是此國的太子剛剛去世了!國君面見了扁鵲後趕緊讓人開棺,之後,扁鵲在看完後發現太子並沒有去世,真的是處在一種「假死狀態」。之後,扁鵲通過針灸的辦法,在三陽五會等一些穴位上扎針,沒多久太子就醒了過來!
  • 人去世後為何「停屍」三天,不是封建迷信,而是另藏玄機
    除了葬禮之外,從古至今還一直保留著一個習俗,那就是在人去世之後要將屍體保存七天再下葬。在古代文化中講究「死者為大,應早日入土為安」,理論上應該儘早下葬才是,為什麼要等七天呢?停屍七天的習俗其實在古代很早之前就有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最後由「七天」改為「三天」,這個習俗到現在大部分地區仍然都在沿用。
  • 人去世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民間雖無條件舉辦豪華白事儀式,但儀式同樣複雜,存在各類規定,停屍三天便是最為普遍規定。人去世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古代曾停屍七天,後因種種原因,縮短為三天,下面便讓我們了解縮短時間緣由。
  • 故事:人死後停屍7天習俗原來和扁鵲有關,才不是因為會回魂呢
    在古代,有停屍七天的習俗,當有人去世的時候,晚輩要披麻戴孝守靈,還有停屍七天的習俗。這和頭七好像有些相似,頭七是指去世的第七天。古時候人們認為死者魂魄會於「頭七」返家,不過這個習俗還和古代的名醫「扁鵲」有關。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這是因為在去世後的第七天,去世的人的靈魂就要回來看看,才能安心的走。而有些地方也縮短成了三天。 但是,實際上這就很讓人不解的事情,人在死後屍體就會開始腐爛,如果是冬季的話那問題可能還不是很大。 若是夏天的話,停屍三天甚至七天,難道屍體不會因腐爛而難掩惡臭嗎?
  • 逝者為何「停屍三天」才下葬?扁鵲:並非迷信,有一定科學依據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繫刪除01停屍三天自古以來,民間流傳這樣一種習俗,就是為逝者辦喪事,這件事十分重要,而且要辦告別儀式,人們對這方面十分慎重。在民間對於死者來說,也會有一些習俗,就是人死之後要停屍三天,過後才能對其進行安葬。02因此,有一種迷信傳言:人死後要過頭七才能下葬,因為人去世的第七天靈魂會回來看看,這樣才能安心地走,有些地方是三天。對於這種習俗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人死後屍體會慢慢腐爛,如果是冬天還好,這要是夏天可能會加速屍體腐爛的速度,不僅會有異味還會給人造成恐慌。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並非迷信,直言:只有1個扁鵲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人們通常遵循死者為大,所以對於死者的尊重,不管是哪朝哪代,都是十分重視的,只要一個人去世,不管他生前如何,是好是壞,是富貴還是貧窮,我們都要遵循死者為大,好好送他最後一程。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7日,扁鵲的經歷告訴你,停7天可能救活一命
    在我國古代有著這麼一習俗,而且全國都有,那就是有人去世,必須要停屍足足七天,才能夠將死者下埋,古人認為,人死後歷經七七四十九天就能投胎轉世,這四十九天分為七個"七天"。而停屍的七天稱為"頭七",頭七的最後一天也叫"回魂夜"。
  • 古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七天,答案你絕對想不到
    依照傳統習俗,古人去世後多數會停屍七天。即便當今社會,部分地區仍然保留著停屍七日的習俗。認為停屍七日後,死者才能安心地上路。果真如此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古人停屍七日的緣由。其一、關於頭七的傳說:古代人認為,人去世後要經歷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能投胎轉世,而第七天是死者的「回魂夜」。據說頭七這天死者的亡魂會回來看一眼家人,因此家人再頭七當日會為死者辦隆重的葬禮,認為這樣死者才能無牽無掛地離去。其二、等待遠方的親人:古代交通不甚發達,尤其川蜀一帶,更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
  • 人死後為何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世人:這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在古人看來,人死後會通往另一個世界,再繼續享樂。正因為這樣,家人會往陵墓中,放置大量名貴的陪葬品。在喪葬禮節中,其中有一種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人死後要停屍三天。那麼古人為何要如此做呢?古代講究人死之後要經歷七七四十九天才能超脫重生,這第一個七天被稱為「頭七」,在第七天夜裡據說人的魂魄會重現,所以前七天是不能下葬的,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迷信,其實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神醫扁鵲的事跡恰好說明這一點。
  • 為什麼人死之後需要停屍三天?
    大家也都知道,在我國喪葬習俗中,最有講究的莫過於在人死之後,需要停屍三天,然後才選擇下葬,很多人是否也曾經像我一樣質疑過呢?為什麼要停屍三天呢?停屍三天的迷信:在古代,人死之後要等七七四十九天才能「投胎轉世」,而第一個七天便是「回魂夜」,死者的鬼魂將會在這一天回家看一眼。
  • 為何人死後要停屍三天?扁鵲告訴你,並非沒有科學依據
    自古以來,我國的喪葬禮儀之中就有一條是:逝世之人的棺槨需要在家中停屍三日,方可擇日下葬。 為何古人會有這樣的舉措,況且後人還深受鼓舞的傳承了這一習俗呢?
  • 親人去世以後,家人為何要停屍三天,並不是沒有道理,進來看看吧
    在古人的認識裡,人死後會通往另一個世界,因此家人會為死者安排一些陪葬品。在喪葬禮節中, 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人死後不會立刻下葬,還要停屍三天。那古人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不得不提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故事。當時虢國的儲君去世,全國人的臉上都有悲哀的神色。扁鵲四處遊歷正好遇到,扁鵲感到十分的奇怪。他便向醫生詢問了情況,後來才判斷出病人並沒有死,只是假死。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7日,扁鵲的經歷告訴你,這7天他可能會活過來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7日,扁鵲的經歷告訴你,這7天他可能會活過來文/桐桐觀史在中國的古代有一種習俗,那就是當一個人去世後,7天之內是不能夠下葬的,要停屍7日才可以將去世的人埋下,這是一種全國都有的習俗。古時候的人覺得,一個人在去世後,要經過七七四十九天才能夠轉世投胎,而這個四十九天一共分為七個「七天」,不能下葬屍體的七天人們稱之為「頭七」,據說「頭七」的最後一天叫做「回魂夜」。一聽就知道這是一種很迷信的說法,那為什麼還有一些地方仍舊堅持這一習俗呢?這也許是和曾經那個離奇的「死人」復活事件有關。在《史記 .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是封建迷信,是有科學道理的
    其中一個習俗就是人在去世後要停屍幾天。雖說是古代的規定,但並不代表他們所有的思想都是落後的。因為這是我們的祖先在日常生活中根據生活經驗總結出的富含智慧的人生道理,而這個"人死後一定要停屍三天",這其實也並非是什麼封建迷信,而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根據歷史的記載,這個與神醫扁鵲有密切關係。
  •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死後為何要停屍三天?其實並非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在五千年的發展當中,留下了很多的文化,其中一個葬禮就是有很多的講究的,「死者為大」這句話一直都在流傳著,葬禮上面的講究也是很多的呢!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 並非封建迷信,有科學依據!人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類的死亡是幾十年故事的消逝,死者去世後,一般要在靈堂裡停靈三天才能下葬。這3天裡,死者家屬會為其舉辦盛大的追悼會,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