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將荒山開墾成果園 徵地後村委會把補償全拿走 農民怒告村委會

2020-12-05 小農視界

田富民是興隆村村民,興隆村有一片荒山,荒蕪了多年,92年的時候興隆村競爭招標,想將這片荒山承包出去,田富民以2000元的價格獲得了這片荒山的承包權,興隆村村委會與田富民籤訂了《承包經營合同書》並進行了公正。合同書上註明了荒山的範圍和承包費用,每年2000元,承包期為30年,從92年開始到2021年終止。

田富民接過荒山經營權之後,就請工人對荒山進行墾荒,對有灌溉能力的土地改造成了稻田進行耕種,其它地方種上了橘子樹,作為果園。2010年的時候,某礦業公司在田富民承包的土地上準備建造水泥廠,經測量,徵用田富民承包的田地共35畝,其中稻田15畝,果園20畝,按照對稻田和果園補償費的標準,土地補償費為31.5萬元,安置費為25.5萬元,共計57萬元。青苗補償費為9.6萬元。青苗補償費發放到了田富民手中,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卻被興隆村拿走了,歸興隆村集體所有。

這片荒山是集體土地,而不是田富民的家庭承包地,所以徵地安置費應該歸興隆村集體,這樣看來,興隆村把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拿走沒毛病,但是這片土地交給田富民的時候是荒山,按照荒山的補償標準,這35畝荒山只能補到土地補償費8.2萬元,且沒有安置費。現在由于田富民的改造,土地升值了,從8.2萬元升到了57萬元,田富民覺得,這升值的部分,48.8萬元,應該歸田富民所有。這麼理解似乎也沒有錯。於是田富民把興隆村村委會告上了法庭,要求興隆村將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費增值部分返還給自己,法院會怎麼判呢?

法院認為,由于田富民的開墾,荒山增值48.8萬元,田富民開墾荒山是為了使用30年,但是由於礦業公司的徵收,還有12年無法使用,所以按照12年與30年的比例,增值部分48.8萬元中的19.52萬元,應該歸田富民所有,判決興隆村將19.52萬元歸還給田富民,訴訟費田富民與興隆村各一半。

按照法律規定,田富民本來是無權享有這片土地的補償費和安置費的,但是由于田富民的開墾,土地得到了增值是客觀事實,把增值部分的費用判給田富民又沒有相關法律依據,所以法院在判決的時候依據民法通則的原理,即公平合理的原則,進行了裁判,裁判結果令人滿意,體現了公平公正,值得點讚!

相關焦點

  • 當初開墾種植的荒山荒地被徵收,這合法嗎?有補償可拿嗎?
    但是,可以根據自己的誤工和開荒投入情況,與村委會協商,領取一些「開荒」補貼處理的。如果農戶想繼續耕種,需要向村集體交納相關承包費用,具體標準由村集體和農民商量決定。根據第四十條之規定,開發部門或個人開發的,經過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允許長期使用荒山、荒地、荒灘,進行開發林業、畜牧業、漁業的生產用途。
  • 開墾的荒地被徵收,能獲得徵收補償款嗎?
    我們知道,集體所有的土地包含荒地,有些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就是村民會去開墾荒地進行種植。那麼,如果農民開墾的荒地被徵收了,開墾的人能不能夠獲得徵收補償款呢?在承包的荒地被徵收時,開墾荒地的被徵收人,依法能夠獲得土地徵收補償,即土地補償款,安置補助費和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第二種情況是:農民沒有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也沒有與集體經濟組織籤訂承包合同,而是自行將荒地開墾後進行種植利用。
  • 徵地補償遲遲不發放,農民朋友該怎麼把錢要回來呢?
    從我們接到的諮詢來看,村委會在徵地補償發放中佔據著重要角色,似乎能決定分給每個村民多少補償,哪些多、那些少。那,村委會的權力真有這麼大嗎?首先要告訴廣大農民朋友,徵地的補償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那這些補償,應該分別給到農民朋友還是村委會呢?
  • 農村開墾數十年的荒地遇到徵收,怎麼補償?
    首先我們先看看法律對於開墾荒地是如何規定的: 《土地管理法》第九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由此可見,農村荒地的所有權歸農民集體所有。
  • 村裡徵地拆遷,這4件事不歸村委會管,別再被騙了?
    實際上徵地拆遷過程中的這四件事,還真的不是村委會說了就算。農民朋友們一定要小心,千萬別因為不懂法律,把權利都「託管」給了別人,害得自己拿不到公平合理的補償!徵地拆遷不是村委會說了算的,沒有看到公告批文千萬別輕易交地!
  • 實務問題——農民自己開荒的土地,是否有補償呢?
    土地自從改成承包製後,大大激發了人民的勞動熱情。甚至有農民覺得自己的地不夠種,準備開墾荒地。本著多勞多得的社會觀念,種的莊稼是沒得跑了,但如果遇到政府徵收,農民自己開荒的土地,是否有補償呢?
  • 村委會擅自籤徵地協議可以,但有關土地法規定第三類補償,必無效
    村委會代籤補償協議,效力究竟如何呢?在我們承辦的案件中,存在著村委會代替村民籤訂補償協議的情況。村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冒名籤了協議,等銀行卡收到徵地補償款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被冒名籤了協議。有時候由村委會代籤協議是為了提高徵地拆遷的效率,徵收方把總補償款撥給村委,由村委會分配村民補償款。如果補償的款項公平合理,皆大歡喜。
  • 青苗補助費應該直接給村委會還是所有權人?
    青苗補助費是指國家徵收、徵用土地時,農作物正處在生長階段而未能收穫,國家應給予土地承包經營者或土地使用者的經濟補償。依照法律規定,青苗補助費歸青苗的所有者所有。但是在某些地區,徵收部門在徵收時直接將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直接交給村委會,並沒有直接交給青苗所有者,從而可能引發一系列法律問題。
  • 浩碩律師|村委會替村民籤訂徵地補償協議,它有這個權利嗎?
    ,可撥打浩碩律所主任律師沈玉潮電話18618386842免費諮詢  在農村徵收耕地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徵收部門為了省事,不願意挨家挨戶去談徵地補償協議,於是就找村委會,由村委會代替村民籤訂補償協議。甚至,在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錢撥到村委會,村委會下發給村民之後,徵收方就開始展開徵地工作了。這種情況下,許多老百姓覺得耕地是自己從村集體承包的,村委會是管事的,而且錢也給到了,就算心裡對徵地有怨言,也不敢多說什麼。但是,按照法律規定,村委會有權代替村民籤訂徵地補償協議嗎?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在耕地上開展徵收工作時,都需要給予哪些補償。
  • 新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徵地補償款卻不歸村委會?
    在實踐中,由於集體經濟組織的缺失,土地補償款經常由村委會進行管理。然而,土地補償款分配糾紛的發生提醒我們,應重視村民自治中土地補償款的透明、公正的管理這一問題。兩個組織均有權對集體土地進行管理,因而有權對取得的土地補償款進行管理。對於土地補償款的分配與管理,屬於村委會自治權的範圍。最高院的裁判中也確認基於土地補償費與村委會的糾紛不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村民無法通過行政訴訟要求村委會承擔行政責任。
  • 農村集體土地被徵收,開墾荒地有補償嗎?
    有些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也就是村民會去開墾荒地進行種植。那麼,如果農民開墾的荒地被徵收了,開墾的人能不能夠獲得徵收補償款呢?如果沒有進行補償,又當如何來防止自己的權益受損呢?今天由在明律師通過案例為大家進行簡單解答。
  • 不注意這點,「開墾」就是幫他人做嫁衣
    我國法律法規規定了荒山、荒地、荒灘等一些土地的歸屬及利用問題。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有時會接到這樣的諮詢,開墾出來的荒山荒地,遇到徵收,應該給予開荒人怎樣的補償。今天,史西寧律師結合不少法院的類似訴訟案件為大家講述一下如何處理這個問題。
  • 農民自己開荒的地歸誰?被徵收有補償嗎?
    在我國農村地區,有些農民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將一些荒山開墾出來供自己生產作物等。農村很多農民以為自己開墾出來的耕地屬於自己,誰也沒有條件將其開荒出來的自留地拿走。那麼開荒土地使用權到底歸誰?如果被徵用了會有補償嗎?農民開荒的土地歸誰?
  • 浩碩律師|開墾的荒地被徵收,有補償可拿嗎?
    開墾的荒地被徵收,有補償可拿嗎?張三(化名):「律師,您好,前幾年我在我家耕地的旁邊開墾了一片荒地,連續種植了好多年農作物了,現在修路要徵地,新開墾的荒地我有權獲得補償嗎?」前段時間小編收到這樣的諮詢,該問題是關於農民新開墾的荒地在被徵收時能否獲得補償的問題,今天小編通過 此文與大家聊聊開墾的荒地能否獲得補償?一、什麼是荒地所謂的「荒地」是指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未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土地。那麼荒地歸誰所有呢?
  • 村民義憤填膺:可以讓村委會站上被告席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村民素質的普遍提高,一些黑暗的見不得光的角落得到了曝光,個別村支書作為小官巨貪的典型被披露,而徵地補償款作為一個惹人羨的大蛋糕則成為了魔爪的吸附地。一些村委會一方面控制著官方信息,一方面拿捏著村民怕官的心裡,還牢牢咬住村民不懂法的硬傷,甚至做出了隨便找個名頭就徵地的奇聞。
  • 開荒地村委會有權收回嗎?開荒地村委回收有沒有補償規定?
    農村人對土地一直很重視,就算自己不種地,也會將其流轉給放心的人手裡。像我們村子裡,村幹部650元承包農民的土地,誰知大家並不願意,情願200-300元流轉給關係好的村民,這樣才不至於土地被破壞掉。
  • 潮州湘橋: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障金哪去了?
    按照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與原國土資源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有關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工作的紅頭文件相關規定,在批准徵地時,應當落實被徵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在徵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個月內,按標準足額劃入「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資金專戶」。  那麼,溪口四村村民的徵地養老保障金究竟哪去了?
  • 村委會剋扣補償款,我該怎麼辦?
    村委會本應是為了服務村民而存在的,但其利用管理集體拆遷補償款的便利,常常成為違法徵收的幫兇。北京京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史西寧律師最近經常收到留言詢問,補償款被村委會某領導剋扣,多年得不到解決,我該怎麼辦?
  • 法律知識大講堂——村委會剋扣地上物補償你該這麼做!
    並將地面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支付給村委會。村委會在收到徵地建設單位所給付的地面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的補償費後,告訴章某經村委會研究,只付給章某其中的90%,剩餘的10%村委會收取做辦公經費。章某不同意也不領取該款,他認為地面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應該均歸其本人所有。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法律究竟是如何規定的呢?
  • 企業徵地時支付農民的青苗補償費應如何入帳
    【問】:最近,我公司在徵地時,支付給農民一些青苗賠償款,請問我們可否依據農民的籤名領款表和協議,直接計入無形資產?  【解答】: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的通知(國稅發〔2000〕084號)規定,納稅人申報的扣除要真實,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