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農村土改,沒地的農民朋友還能種地嗎?農民朋友怎麼看

2020-12-04 農村小小薇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情,我是【農村小小薇】,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事件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

土地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土地關係到9億農民的生存和溫飽。農業和農村事務部11月2日宣布,農村承包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工作基本完成後,國家組織「複查」,進一步鞏固成果。目前已向2億農民確認15億畝承包土地,發放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土地確認認證率達到96%。

2021年農村土地政策有哪些新規定?

第一,完善土地徵收制度。

完善土地徵收制度,縮小土地徵收範圍,探索建立徵收目錄,嚴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範圍,完善合理、規範、多元的被徵地農民保障機制。

二、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市場體系。

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市場準入制度,賦予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轉讓、出租、入股的權利,明確市場準入方式。

第三,改革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

改革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農民進城自願退出或轉讓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審批制度。

四、加強對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保護。

最新的農村土地承包法做出了規定:加強對農村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特殊保護。

現在,在第二輪土地承包經營權到期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已經明確延長了30年。然後2027年到期後,按照原合同可以延長30年。

最近有新消息!

據中國政府網站11月16日報導,國務院同意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期滿後,建立由農業農村部和中央農辦牽頭的試點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也就是說,短期內不會有土地再分割。第二輪承包期滿後,再延續30年,承包土地不得再分割。大規模的土地調整必須堅決制止!

農民朋友怎麼說?

但是很多農民朋友反映,家裡五六個人只有一兩個人承包了土地,種地的收入根本不能養活全家。但村裡有些家庭只有4、5口人,卻承包了6、7口人的土地。老人去世後,土地繼續耕種;女兒已婚戶口搬走後,村裡沒有開荒。形成了「生者無地,亡者無田」的現象。

無地生存和死耕的問題,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糾葛。有農民朋友說,他們村裡很多人有農村戶口,但是沒有土地。也有一些家庭成員已經結婚或去世,土地還在他們手裡,他們不願意把土地還給村集體。

那麼,新的土地政策出臺後,沒有土地的農民有哪些途徑可以獲得土地?

1.農村新人口在承包期內獲得土地的途徑:《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八條規定,農村集體組織可以依法儲備流動土地,分配給新人口。

2.依法復墾增加土地。

3.通過土地流轉,將擁有土地且不想耕種土地的農民通過支付方式流轉獲得土地。

總的來說,新的土地政策支持土地流轉,減少了荒廢土地和不耕種的現象。不願意耕種土地的農民朋友可以通過承包土地獲利,沒有土地的農民朋友也可以通過承包土地實現耕種土地的願望。

以上是【農村小小薇】為大家介紹的,關注我,不迷路,了解更多的鄉村問題和故事,感謝你們的點讚,關注和閱讀歡迎下方留言

本文由百家號作者【農村小小薇】首發,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杜潤生:不僅是農民的朋友
    原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杜潤生,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農村包產到戶政策最重要的推手,上世紀影響深遠的五個「一號文件」就是在他的主持下起草的。2011年以後,杜潤生長期住院,王岐山仍堅持每年去看他,在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後也是如此。沒能送杜潤生最後一程,是原國家科委副主任吳明瑜心中的一大遺憾。10月9日清晨5點半,杜潤生的女兒致電吳明瑜,說老爺子快不行了,醫生估計挺不過早上7點。吳明瑜立即起床,6點半趕到北京醫院,但還是晚了,杜潤生已於6:20去世,享年102歲。
  • 農民為何寧願死守城市寄居籬下,都不願回農村耕田種地?
    現在的農村,我們不管走到哪個地區的哪個農村,就是逢年過節村莊街道上的人都稀稀啦啦,且越來越少,那平時就更少了。農民種地不賺錢,無法實現脫貧致富,種地無法給他們的生活帶來良好收入,於是,進城打工就成了農民首當其衝的選擇。
  • 歷史告訴我們農民富國力強農民貧國力弱農村貧政權危農村富政權穩
    站了丁縱觀整過中國歷史,每一個朝代滅亡都是因為農民的收入減少農民無法生存削弱政權的國力而使別的新生力量推翻自己的。就拿中國的近代史說,清朝中後期與國民黨統治時期那個時候的大部分農民那個苦,農民是在生死線上掙扎。抗日戰爭打響以後為什麼國民黨節節後退,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卻前進開闢根據地?
  • 農民真給力!1.3萬億斤糧食解決吃飯問題,誰還敢說農民不種地?
    於是,網上很多人就說了,是因為農民不種植土地造成的,那麼,農民真的不種地嗎?農民不種地,我們吃什麼,每天噠嗒嗒敲擊鍵盤,難道不是農民種地讓大家吃飽了嗎?我們不能忘本,不能說農民沒種地、不種地。再說,農民雖然有義務種地,但也不能強迫他們去種地,不是嗎?
  • 以前農民種地使用的工具,在農村都漸漸消失了!
    隨著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機械化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就比如種地以前都是自己播種,自己撒化肥,自己收穫等,現在全都可以靠農機工作,這也讓很多人認為種地不掙錢,都去打工。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被農機代替的工具,不知道你還認識不!
  • 農村的荒地越來越多,農民不種地,靠什麼維持生計,老農說出實情
    農民象徵之是一種踏實本分,自古以來,農民想要生存下來,就必須通過種地來維持生計。通過付出辛勞汗水收穫糧食來填飽肚子,隨著這幾年的快速發展,農村裡到處出現了隔荒的現象,真令人很不理解,感覺很奇怪,農民不種地依靠什麼來維持生活?
  • 未來農村將會有這三個變化,這也是很多農民朋友感到很欣慰的!
    以前在農村大家住的土培我現在都住上了小洋樓,而且家家戶戶都有了小汽車,當然這離不開國家對農村的各種扶持政策,也離不開每個農民的努力,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一定會比現在發展的更好。雖然說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去城裡發展,但是也許下去十幾年之後農村就會全部城市化,也許到了那個時候,每個住在城市的人都會選擇再次回到農村,那麼未來10年農村將會發生哪些重大的變化呢?
  • 農民都回農村種地,能推動社會發展嗎?
    原因就是他們比農民過得好,從幾千年的發展史來看,不論國內還是國外,從事最繁重體力勞動的農民或者農牧民,他們都是生產製造最底端的那一層,然而他們又是最重要的,試問,哪個朝代,哪個國家又能離開農民這一階級,農民的地位,文化素養確實不怎麼高,但這一切都不能否定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在今日的中國,農民佔到了9億之多,農民的力量偉大吧!
  • 農村沒有獨立分戶,宅基地申請不到,農民朋友要知道這些!
    農村沒有獨立分戶,宅基地申請不到,農民朋友要知道這些!一般是農民的孩子有家庭,那個是分戶的,只有這樣,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現在的農村對分戶變得嚴格了,一般不能分戶。農村的分家沒有獨立的話就不能轉讓,但是沒有分家的話就不能申請住宅區,怎麼辦才好呢?按照現在的分戶標準,說白了就是成年人,經濟獨立,必須是農村戶口,基本上只有滿足這些條件,才允許分戶,但是,這樣的狀況非常令人困惑,農民的分家是為了申請宅基地而建造的,現在不能分家的話就沒有宅地,在哪裡找獨立住宅呢?
  • 農民朋友注意!在外打工,這三類東西不能沾,弄不好「家破人亡」
    現在我們農村的發展可謂是十分迅速,不僅我們農民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農村的農業也逐漸向現代化、機械化發展,同時我們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在不斷完善。我們農村發展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離不開我們農村每一位農民朋友的辛勤勞動同時更離不開我們國家對於農村發展推行的一系列利民政策。
  • 開國大土改:3億農民分田立命
    新華社發(資料照片)【前言】耕者有其田,以安身立命,凝聚著兩千多年來中國農民的熱望。1950年,開國大土改,開始了觸及「農之根本」,乃至「國之根本」的大動作。當年6月30日,中央公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開始在全國分期分批土改。
  • 專家預測農業氣象年景偏差,農民朋友早看早作準備
    《種田的人》帶大家了解更多的農村新鮮事,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按鈕!今天要分享的話題是:2020是旱是澇?專家預測農業氣象年景偏差,農民朋友早看早作準備!2020是一個不平凡之年,除了疫情讓人擔憂外,還有天氣,早在上半年,氣象部門預測,我國今年天氣變化重於往年,無論是旱是澇,都會對農作物造成一定影響,農民想有收成好,提前了解天氣變化很重要,2020是旱是澇?專家預測農業氣象年景偏差,農民朋友早看早作準備!
  • 種地僅能讓農民保持溫飽,只有這個辦法,才能讓農民富起來
    在脫貧前,自己是許多農民羨慕的對象。不幹活,生活得還不錯。每年國家給的東西,自己都用不盡的用。「窮」在李大爺心裡,是一種財富。窮有理,這句話老話,看情況,也是從大爺這樣的人,身上而來。前幾年,本家哥哥開車被一個三輪車給撞了。車損8000元,可三輪車給了500元他就讓走了。
  • 2020年將取消農村戶口?這三件事關乎農民利益,現在知道還不晚!
    對於一輩子生活在農村的農民,聽說國家要取消農村戶口,不知道心中是該高興還是憂愁,其實這也很正常。值得農民高興的是往後農民可以享受和城鎮一樣的醫療政策,養老金待遇好,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等等;而憂愁的是在之前農民可以享受到一些國家農業政策福利和補貼以後還能享受到嗎?
  • 徵地補償遲遲不發放,農民朋友該怎麼把錢要回來呢?
    農村中的徵地拆遷,涉及的利益面廣,涉及的農戶數量多。蛋糕大了,容易引起有心人惦記。5月7日,陝西高院公布了「2018年度陝西法院十大審判執行案件」,其中就有一名村主任利用拆遷之便「拿走」5100萬的案子。當然,拿了地還得還回來。這名村幹部最終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3年,非法所得也都吐了出來。
  • 農民朋友留意,出現這幾種情況,糧補要被取消!
    為此政府也相繼出臺了許多的相關的政策來鼓勵農民朋友種糧食,其中最為重要的也影響了最為深遠的一項政策,就是糧食補貼。糧食補貼通俗點講,那就是國家對種地農民進行補貼,所以是實實在在的對我們的農民朋友的利好政策,讓農民朋友直接感受到國家重視農業,農民可以直接感受到國家的溫暖,同時又有利於農民增收,每人每年等於實際增收100塊錢以上。
  • 年關在即,農村家庭即將面臨的「3大戰役」,農民朋友要挺住
    年關在即,農村家庭即將面臨的「3大戰役」,農民朋友要挺住如今已經進入到了11月末,離過年也沒多長時間了,在加上各地出現的小雨天氣,更是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冬天的寒意,不過這樣的感覺無疑也預示著一個好消息,馬上就可以迎來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春節
  • 農村種地用的工具都已經被農機代替,作為農民的你還認識幾種?
    以前的農村種地都是靠勞動力,擁有各種種地用的工具,後來也被農機代替了,雖然沒有什麼價值了,但對於農民來說也是一種小時候的回憶。不知道農民朋友還記得這幾種農用工具嗎?犁作為農民最早耕地的工具,相信現在很多人對其都很陌生,最早只有犁頭和扶手,需要通過人力來拉,後來被改成牛拉犁,到了現在被人們改裝成農機一體,既可以耕地又可以播種非常方便。鋤頭是一種萬能的工具,也是一種最為常見的農用工具。不過隨著現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信沒有多少人能在夏日去地裡除草了。
  • 看完電視劇《老農民》 千萬別認為中國農村曾是這樣
    這些年,農村題材的電視劇很多,可是像最近熱播的電視劇《老農民》一樣引發廣泛議論的並不多。62集的《老農民》試圖全景展現中國農民從1948年至2008年、由革命年代到改革年代的命運,經歷滄桑變化,堅持尋找幸福信念。
  • 農村「廁所」改造利大於弊?農民朋友需要知道!
    這些年來,農村一直都在變,不少農村已全面進入小康,讓人不解的是,農村越來越好卻留不住人,大多數農村年輕人選擇進外出打工,剩下只有留守老人和兒童,隨著時間流逝,他們更習慣了農村的生活,更不願意待在城市。有人願意待在農村,也有人不願意待在農村,大家不難發現,待在城市的朋友總認為待在農村好,而待在農村的朋友已經習以為常了,農村沒有城市的熱鬧繁華,有的只剩低調與平靜,大家對農村一直充滿了回憶,特別是這幾年,農村的變化大家有目共睹,從土地確權到建設新農村,許多農村都發展起來了,在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時,又面臨另一問題,那就是農村垃圾隨處可見,廢棄閒置廁所更是「臭氣滿天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