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到底算不算一個盛世?是中國古代的頂點?還是番薯盛世?

2020-12-04 妖火歷史觀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次王朝興衰、國家起落的周期性變化。在這個過程中,確實出現過很多低谷,但是同時,也出現過很多高峰期。在這些高峰期當中,比較有名的像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永樂盛世、康乾盛世等,都是廣為人知的。

不過,在這幾個中國歷史高峰期當中,康乾盛世,應該算是最被後世所爭議的一個了。

有人覺得,所謂的康乾盛世,不過是一位番薯盛世。是因為番薯、玉米等新的農作物的出現,才使得國民可以勉強不餓死。而康乾盛世本身,大興文字獄,閉關鎖國,需要為晚清的腐朽統治負責。康乾盛世,只不過是一個虛假的盛世而已。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康乾盛世確實是中國古代社會的一個巔峰,而且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一個頂點。不管是從制度還是從國力等方方面面來看,都是當之無愧的最頂點。

那麼,康乾盛世到底算不算是一個盛世?這個盛世是否名副其實呢?

這個問題,其實得從兩個角度來看。

如果橫向來看,對比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康乾盛世確實是中國近代衰敗的起點。但如果縱向來看,對比歷史上中國的其他封建王朝,康乾盛世,確實是當之無愧的封建時代的一個頂點!

對於康乾盛世的爭議,其實大多也是因為這兩個不同角度來看的原因。

從橫向來看,對比當時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所謂的康乾盛世,確實算不上多麼出彩。康乾盛世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康熙五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713年。而康乾盛世的時間,大部分則都處於18世紀內。

18世紀的世界,尤其是歐洲的很多國家,已經開始進入了近現代的歷史。隨著大航海時代的開始,歐洲對於世界的認識,已經截然不同。而此時的中國,對於世界的認識,還是處於古老的天圓地方的狀態。

到了18世紀六十年代,西方更是直接開始了工業革命。此時的乾隆,則是五十到六十歲之間,康乾盛世也正好處於頂點時代。正是從這個時代開始,歐洲開始徹底將清朝甩在身後。工業革命帶來的強大生產力,讓整個歐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等到幾十年之後,清朝再次打開國門的時候,發現世界已經截然不同了。

很多人無法想像的是,美國的國父華盛頓,其實和乾隆是同一年死的。牛頓去世於1727年,這一年,是雍正五年。雍正正在準備對西北用兵,兩年之後,清朝設立了軍機處。

至於說康乾盛世的時候,人口迅速增長,國力強盛,其實同樣是受益於大航海時代。正是因為番薯等新型農作物的出現,導致清朝人口的上限開始提高。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同時代歐洲國家人口增長的速度,其實要遠比清朝快更多。要是和同時代的歐洲國家相比,清朝當時的成就,確實談不上多麼優秀。

但是,如果縱向來看,對比中國歷史上的其他朝代,我們會發現,康乾盛世其實是一個奇蹟。

首先,康乾盛世對於中國版圖的貢獻,是極為巨大的。正是因為康熙、雍正、乾隆這三個時代,先後對領土的極力爭取,才奠定了今天中國的基本版圖。和準格爾汗國的幾次戰鬥,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對賭國運,最後清朝徹底控制了新疆地區。從康熙時代開始,清朝正式開始對西藏的管理,這也是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標誌性事件。

如果沒有清朝連續三代人的不斷進取,今天中國的版圖,可能要縮水一大半了。

除此之外,清朝在制度上的創新,同樣是前所未有的。雍正時期完成的攤丁入畝改革,更是近乎解決了中國數千年來的稅收難題。而且將蒙古徹底納入版圖當中,免除了中國曆朝歷代所承受的北方遊牧政權所帶來的壓力。在內部統治當中,秘密立儲制度的出現,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皇位傳承當中,最聰明的一個辦法。

而且,清朝康乾盛世,百姓可以勉強不餓死這件事,真的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壯舉。

雖然在現代社會當中,餓死人這件事,我們已經很難去想像。但在古代,這真的是一個難以想像的壯舉。從秦朝開始,中國歷史上所有時代,哪怕是同樣作為封建王朝頂點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永樂盛世,國力強則強矣,但老百姓還是會有餓死的現象出現。

在這方面,清朝真的是做的最好的一個。

對於清朝這個朝代,我們真的不能單從一個方面,去判斷這個盛世到底是否名副其實。因為清朝所處的時代,實在太過特殊。至於清朝後來的閉關鎖國,導致中國徹底落後於列強,清朝的皇帝們確實要負一定責任。但如果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清朝皇帝身上,那確實也是冤枉了人家。畢竟,古代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太深,歷史慣性太大。再加上當時清朝在東亞乃至整個亞洲,確實都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中國曆朝歷代,以前最多也就是受周圍幾個鄰居的威脅,而從來沒有被遠在天邊的歐洲威脅過。想要讓清朝皇帝居安思危,去想歐洲可能帶來的隱患,確實也是有點難為人。

相關焦點

  • 康乾盛世?番薯盛世!它壓根兒就不是一個盛世
    康乾盛世的一百多年間,達到了清朝統治的巔峰期。康熙南徵北戰,打下清朝疆土;雍正斂財,通過一手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神級操作」完成了清朝「脫貧」,充實了國庫;乾隆時期,開心最重要,在祖上留下來的基業上撒歡兒地歡樂生活。康乾盛世期間的百姓幸福嗎?未必幸福。因為「康乾盛世」還有一個稱呼廣為流行——「番薯盛世」。
  • 康乾盛世被稱為"番薯盛世"?並沒有那麼誇張
    所謂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續時間長達134年,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又被稱為&34;,這是怎麼回事呢?到了康乾盛世的1790年,全國人口數量前所未有地突破了3億大關,幾乎是全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要養活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單單依靠小麥、大米、小米等傳統農作物,是無法完成的任務。幸好,中國從南美洲引進了番薯、馬鈴薯和玉米,並積極推廣,最終,使得全國糧食產量達到了2040億斤,能夠養活3億人口。番薯、馬鈴薯和玉米真的在康乾盛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嗎?真實情況,可能並沒有那麼誇張。
  • 康乾盛世被稱為「番薯盛世」?這種說法有沒有道理
    所謂康乾盛世,即康雍乾盛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持續時間長達134年,是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又被稱為「番薯盛世」,這是怎麼回事呢?許多人認為,康乾盛世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人口劇烈增長。明朝時期,全國人口在1.3億人至1.5億人之間。
  • 康乾盛世真的是「番薯盛世」嗎?
    比較明朝與清朝的農業生產,生產方式沒有什麼改變;而農業生產唯一的改變是:番薯等從美洲引進的高產作物在中國推廣開了。而正是番薯的推廣造就了這個康乾盛世。 番薯是一種高產的作物,薯塊中含有大量的澱粉和多種維生素,適應性強,抗旱,耐鹼,抗逆性強,喜溫暖、多光而不耐霜凍,是一種易於保收的作物。 番薯原產於中美洲,後傳至呂宋(今菲律賓)。
  • 傳入中國的番薯和玉米,真的是成就康乾盛世的秘訣嗎
    長期以來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清朝初期的所謂「康乾盛世」其實是「番薯盛世」,什麼叫番薯盛世呢?就是說康乾時期之所以出現了巨大的人口增長,其實是因為大量引入了美洲的經濟作物比如說番薯和玉米,依靠著吃番薯和玉米才養活了巨大的人口。
  • 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是真正的盛世還是飢餓盛世?
    提起康乾盛世,很多人都會說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所締造的盛世,這樣說是不準確的。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之治,該時期歷經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也是中國封建社會體系的極致。但是也有史學家質疑,認為康乾盛世的繁榮背後蘊藏著巨大的危機,政治腐敗和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只不過是飢餓盛世罷了。歷史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 康乾盛世和開元盛世有何區別?差距在哪裡?
    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古代的封建歷史當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國力鼎盛的時期,比如漢朝的文景之治、光武中興,唐朝的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明朝的仁宣之治,以及我們今天要說的康乾盛世。,當然最為重要的還是在民生方面,小編覺得民生應該作為一個王朝所謂盛世的一個最重要的考核標準,當然如果以民生為標準,其實歷史上很多的盛世都是不合格的,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康乾盛世的民生是怎麼樣的?
  • 清朝依靠吃番薯和玉米才養活大量人口,康乾盛世真的是如此嗎?
    過去人們常以為,封建時代在大盛世的時候,老百姓人人安居樂業。甚至還有不少人想要穿越到過去,與古代君王把酒言歡。但事實上,中國真正解決溫飽問題是在一九八七年,這個特殊的年份,可是距離封建王朝有著很遠的距離。因此,大部分學者都堅定認為,封建時代不管發展得有多麼高,但基層百姓吃飯問題始終沒有解決。
  • 康乾盛世算不算一個盛世?這個時代不僅擁有1300萬平方公裡土地
    在中國古代,存在著許多盛世,如西周有成康之治,西漢有文景之治和昭宣中興,東漢有光武中興和明章之治,隋朝有開皇之治,唐朝有貞觀之治、開元盛世,明朝有永宣盛世,清朝則有康乾盛世。然而作為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卻遭到許多人的質疑。有人認為清朝時期,中國已經落後於西方,因此不能叫做盛世。
  • 幾種食物竟讓清朝人口暴增至4億,康乾盛世實為番薯盛世
    歷朝歷代,無論是漢唐的鼎盛時期抑或是宋明朝工商業快速發展時期,我國的人口都沒有突破一億,基本都維持在5-6000萬左右,然而到了清朝,人口出現突飛猛進的增長,特別是在康乾時期,人口增長迅速,這個勢頭一直延續到了道光年間,到道光年間,我國人口已經突破4億,這在封建時代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 如果康乾時代不算盛世,哪個才是你心中的盛世呢
    最近有許多文章批判「康乾盛世」的文章,說來說去,就是康雍乾時代算不得盛世,而是一個很糟糕的時代——文化專制,閉關鎖國,經濟蕭條,人民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只能是統治階級的盛世。過度黑化「康乾盛世」的文章,一是出於「大漢族」主義思維,主動把清朝排除在中華民族之外,二是對資本主義有一種親近的情懷,認為資本主義什麼都好。
  • 中國歷史上10大盛世,你認為哪朝盛世最強?康乾盛世該上榜嗎?
    盛世,指中國歷史上社會發展中一些特定的階段,在較長時間內保持繁榮昌盛的時期。盛世該有的樣子:政治清明、社會穩定、人口增長、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文化昌盛、影響力大等等。中國歷史上的這十大盛世,你認為哪朝盛世最強?康乾盛世該上榜嗎?
  • 盛世從來和民眾無關?130多年的康乾盛世到底是不是虛假的盛世?
    不僅不承認清朝對今日我國疆域奠定的巨大貢獻,連清朝在人口增殖上的貢獻等也一概否定,康乾盛世更是成為口誅筆伐的對象,直言這個盛世的虛假。那麼,這個被教科書記載,被無數名人引用的康乾盛世到底是不是盛世呢?靜夜史認為是盛世無疑。今天的很多人,總喜歡拿今天的幸福生活往古人頭上生搬硬套,將衣食無憂的生活條件對比古代的小農生活。
  • 「康乾盛世」真的是一個盛世嗎?
    每個朝代出現的盛世之景,都成為了歷史長河中最絢爛的一筆。在諸多盛世中,「康乾盛世」可以說是我國封建朝代裡出現的最後一個盛世,但其輝煌的背後卻是後人無盡的質疑。那「康乾盛世」,真的是一個「盛世」嗎?康熙除鰲拜、平三藩、收復臺灣、三次親徵噶爾丹,在這個期間中國的版圖增加了將近450萬平方千米。經過雍、乾兩帝的努力,完成了西藏和新疆的收復,至此,中國版圖雛形形成。這些都是「康乾盛世」的一個重要依據,但是康乾時期下的民間卻是另一番景象。
  • 清朝引以為傲的康乾盛世,究竟是一場笑話還是一個盛世?
    說到清朝,相信很多清粉最引以為豪的就是康乾盛世了,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同時是中國封建社會的迴光返照。這個「盛世」中人們吃得最多的是蕃薯,所以該時代又被冠以綽號「蕃薯盛世」。那麼康乾盛世究竟是盛世還是笑話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清朝書寫下的盛世康熙認為天朝物產豐富,不需要與列國通商,所以隔絕百姓與明鄭的信息相通,下令禁止百姓一律不得出海。
  • 中國歷史上的四個盛世,康乾盛世究竟是否擔得起「盛世」二字?
    雖然每一位皇帝最初的志向是要創造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盛世,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公認的盛世,綜合評估來看,能夠被稱作為盛世的只有"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以及"康乾盛世"。
  • 盛世從來和民眾無關?康乾盛世到底是不是虛假的盛世呢?
    盛世一般指繁榮昌盛的時代,我國歷史上曾出現多個盛世,西漢文景之治、東漢光武中興、唐代開元盛世、清代康乾盛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到嘉慶四年(1799年)乾隆去世。這個時期,清朝的統治處於全面的鼎盛時期,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一個盛世。這就是所謂的「康乾盛世」。政治上,康雍乾時期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統局面,奠定了今天中國的版圖。社會方面,這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少有的安定時期,邊疆地區得到開發,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總體上有所提高。經濟上,這個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強的時期。乾隆時期,突破3億。
  • 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是農業社會,農業繁榮社會也就繁榮。而要保證農業繁榮的第一要素是要保證農民的權益。水能載舟,也能覆舟,農民生活的好,就會努力的耕種,擁護統治者的統治,相反,如果統治者壓榨農民,那就會爆發農民起義,到時候,統治者的地位就會不保。
  • 中國歷史上的四個盛世,康乾盛世究竟是否擔得起"盛世"二字?
    雖然每一位皇帝最初的志向是要創造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大盛世,但是到目前為止,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歷史上有四個公認的盛世,綜合評估來看,能夠被稱作為盛世的只有&34;、&34;、&34;以及&34;。
  • 康乾時期真是盛世嗎?
    「康乾盛世」,很多人講到康乾時期都會這麼說。康乾時期不但不是盛世,而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時間。與盛唐相差不止一大截。首先看經濟上的情況。大唐的貞觀之治、開元天寶盛世,那時中國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經濟發達,僅就農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