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好消息,國產半導體傳來「捷報」,一則壞消息,7nm晶片難產!
眾所周知,在今年的五月份,美國商務部再次「制裁」華為,想要通過限制華為晶片供應鏈,讓華為無「芯」可用!而事實上,這已經是美國第三次在針對華為了,此前還有兩次,一次是限制華為5G通信技術,在海外市場的發展,一次是限制華為的零部件供應,而華為前兩次都挺過來了,並且在5G市場站穩了腳跟,也擁有了自研系統「鴻蒙」,以及HMS服務。
而這一次美國對於華為的封鎖,已經深入到了「代工層面」,華為雖然能研發晶片,但卻不能製造晶片,國內有兩大晶片製造巨頭,一個是臺積電,不僅能實現7nm晶片的量產,而且已經著手於5nm晶片的工藝製程,另一個則是中芯國際,擁有14nm晶片的量產能力,目前還在攻關7nm晶片。
只不過,這兩大晶片製造巨頭,真正可靠的只有中芯國際,如果美國禁令下達,臺積電有一定的可能,會停止為華為代工晶片生產。而此時此刻,一則好消息,國產半導體傳來「捷報」,一則壞消息,7nm晶片難產!據媒體報導稱,中國的南大光電,在光刻膠方面,取得了技術性的突破,能夠用於生產7nm晶片,這對國產半導體行業來說,確實是一個「捷報」。
但也有一個壞消息,全球第三大晶片巨頭格芯,關閉在中國成都斥資700億打造的晶片工廠,據稱原因是始終沒能在7nm晶片工藝製程上,取得技術性的突破,而中芯國際面臨的問題,其實跟格芯一樣,並且國產光刻機的研發進度,更是嚴重滯後,目前應該只有用於生產22nm晶片的國產光刻機。
所以說,目前對於「中國芯」的發展來說,算是一個比較艱難的時期,尤其是對華為這樣,擁有晶片研發能力,卻不具備晶片製造技術的企業來說,真的很難捱過去,對此你有何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