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粽子組團「出道」!哪款讓你一見「粽」情?
端午近了各大老字號品牌、酒店的粽子陸續上市經典口味以外有哪些粽子新口味「出道」呢?滬上連續2年的脫銷款:大師特製黑毛豬肉粽及雙黃黑毛豬肉粽,又回來啦!每年端午的南北鹹甜之爭總是異常熱鬧。新品:大師手工烏米細沙粽,亦可滿足愛好甜口的消費者。山中採摘的新鮮烏飯葉搗碎取汁,浸潤糯米,包入大紅袍紅豆鏟制的豆沙。閃著光澤的烏糯米,顆顆勁道,粒粒噴香,黏糯不爛。
-
別樣端午,「粽」情飄香
端午佳節,粽子飄香。在東莞,每年臨近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的女主人就開始忙碌起來,開始一年的「重頭戲」——裹粽子,粽子的香味,飄散在大街小巷,節日氛圍濃鬱。粽子作為一種應節的傳統食品,根據各地風俗和粽子製作工序等差異,其品種繁多,口味也極為豐富。提及東莞的粽子,人們不禁會想到色香味俱全的道滘裹蒸粽、萬江水蛇湧粽 、虎門林旁粽,還有鹹肉粽、鹼水粽等等。
-
端午安康!「粽」意情深!預約遊園,與「粽」不同!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根據史書記載吃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人們吃粽子,互贈禮物,表達幸福安康的喜悅,同時,人們為了避免生毒瘡,用艾草沾水洗去身上的毒氣。當時的粽子用米考究,形狀樣式也開始豐富多樣,在當時還流傳到了日本。宋代
-
山西芮城:端午粽香濃,關愛夕陽紅
在端午節即將來臨之際,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營造溫馨、祥和的節日氛圍,6月24日,芮城縣愛心公益志願者協會40多名志願者來到古魏鎮集中供養中心開展「端午粽香濃,關愛夕陽紅」主題志願服務活動。
-
端午節將至,粽子飄香,你吃過正宗的汨羅粽子嗎?
浙江嘉興的鮮肉粽,廣東肇慶的裹蒸粽,福建泉州的燒肉粽……吃慣了這些外形規整的南方粽子,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個頭尖尖的湖南汨羅粽?一疊箬葉、一把糯米,裹著華夏民族的古老文明;一縷青絲、一雙素手,纏著炎黃子孫的動情故事。年復一年,千載沿承的習俗,讓粽子早已成為了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粽」情端午】博物館裡的端午節,這樣度過才精彩!
【「粽」情端午】博物館裡的端午節,這樣度過才精彩!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博物館邀請實驗三小的小朋友們一起來體驗傳統節日的樂趣,做香包,戴花線,吃粽子,了解傳統文化,豐富課外生活。活動開始之前,由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給小朋友們普及了端午節的來源,在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在端午節還有那些習俗等。通過和小朋友們互動講解,讓小朋友們了解傳統文化。香包製作中......
-
端午民俗進車廂 共品「粽」情「粽」意
賽龍舟、包粽子、編麥杆、畫額、擊鼓傳花……端午節期間,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貴陽客運段將傳統的端午民俗活動搬上旅客列車,邀請乘車旅客共品一段「粽」情「粽」意的溫馨旅途。 高鐵上的「龍舟」賽 「一會兒鼓聲一響,咱們先出右腳!」
-
「粽」情端午!要想粽子吃得健康,這份健康食粽攻略請收好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中,但端午的習俗卻早已有之。如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放紙鳶、飲雄黃酒、拴五色絲線、拜神祭祖、跳鍾馗等等,全國各地多彩紛呈,可謂熱鬧非凡。說到粽子,可謂種類繁多、滋味各異,不僅有甜有鹹,形狀也是千差萬別。
-
動物吃粽子大餐過端午
昨天是端午節,北京動物園裡的大熊貓、亞達伯拉象龜和環尾狐猴也應景兒吃上了為它們「私人訂製」的粽子大餐。 「妮子、妮子,今兒過端午了,給你也來個粽子。」隨著飼養隊熊貓館班長馬濤的呼叫,熊貓「吉妮」扭著胖乎乎的身子一屁股坐到飼料口,然後熟練地用一隻前爪抓起粽子,一邊剝皮,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嘗起這道特別的端午「福利」。 其實,熊貓們吃粽子的方式並不完全相同。像「吉妮」算是心靈手巧的,能用兩隻前爪配合剝掉粽皮,優雅地享受「茶點」;也有些「大老粗」,一聞到香味兒就「囫圇吞粽」,也難怪,粽皮本也是它們喜歡的美味。
-
端午談粽:粽子起初和屈原並沒啥關係,鹹粽、甜粽南北朝就出現了
每年一到端午節,關於粽子的「南北大戰」便甚囂塵上。平日裡南甜北鹹的飲食口味,到了端午節這天卻轉了180度,圍繞粽子的「鄙視鏈」,總能為這個節日帶來無盡談資。一枚小小的粽子,藏著許多令人驚異的文化印記。粽子比屈原更早 菰葉包黍米,「以陰裹陽」驅疫避惡端午吃粽子是為了祭祀楚國大夫屈原,這種說法早已深入人心。不過,端午節是個很古老的節日,最初與屈原並沒有啥關係,而吃粽子紀念屈原的說法,也是屈原去世後幾百年才被人們附會的。
-
我的端午情節,花樣迭出的粽子永遠也比不上家裡的清水粽
小時候,每年端午節爸爸總會包清水粽、煮鹹鴨蛋,記憶中的端午節除了清水粽和鹹鴨蛋,還有懸掛在大門口的一把青艾蒿。艾蒿據說有闢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小時候不懂事,總覺得是迷信,百般嘲笑掛艾蒿的奶奶,後來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認知。
-
端午吃粽子,怎麼能少了鹼水粽,沒有包餡料卻可甜可鹹,愛了!
屈原在端午那天投入汨羅江,對當時的楚國社會造成了很大的震撼,楚國的百姓都很傷心,也紛紛趕去江邊想救起屈原,後來的端午節就多了紀念屈原的意義。往後每個時代的文人墨客都有寫詩詞文章來紀念屈原,包括杜甫、陸龜蒙等。毛主席也曾寫過一首《屈原》來高度讚揚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
-
萬水千山「粽」是情:美國華人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我們的祖先為了紀念屈原投江,於是發明了端午節。端午節和春節、中秋節並稱為「華人三大節日」。千百年來,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佩香囊等端午習俗代代相傳。每年,隨著端午節的到來,世界各地的華人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慶祝節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出國門,來看看美國華人是怎麼過端午節的。
-
北方人吃的粽子,南方人吃的粽子,過端午節,南北吃的差異太大了
端午節是我們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除了有各種民俗活動之外,也會吃一些端午節特有的美食,粽子當然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由於各地文化習俗不同,在吃粽子這件事情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同樣是小小的一個粽子,南方和北方吃的粽子簡直是兩個世界,不論從做法還是口感上都有很大區別。
-
端午吃粽子,粽子也如武林八大門派一樣有流派,你知道有幾個嗎
端午佳節,人們必吃粽子,但我國區域廣闊,東西南北的人飲食習慣和口味也不一樣,於是在我國就成了南北風味口味各異的粽子,細細看來,大概有八個流派,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粽子的武林世界有究竟有哪八個流派。1、源遠流長的湖南粽派之汨羅粽子汨羅是屈原投江之地,也是端午發源之地,據傳汨羅也是粽子的發源地。汨羅粽子以類別多,製作精細而居全國之首。從古至今,汨羅人都視端午節為重要節事,將包粽子作為五月的大事。
-
海外過端午:「娘惹粽」受歡迎 美國也有龍舟賽
海外過端午:「娘惹粽」受歡迎 美國也有龍舟賽 2015年06月20日 10:17 來源:海外網
-
通訊:粽是故鄉情——雪梨華僑華人疫情下品粽過端午節
新華社雪梨6月25日電 通訊:粽是故鄉情——雪梨華僑華人疫情下品粽過端午節 新華社記者郝亞琳 郭陽 兩三個月前,在澳大利亞雪梨南部伍倫貢市經營超市的張鵬就開始為端午節備貨。 「由於新冠疫情前一陣子什麼東西都缺,物流問題挺大的,過端午節,怎麼也得有粽子。」張鵬說。
-
端午節吃粽子好寓意,粽子煮多久才會熟又好吃呢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2020年的端午節還有兩天,也就是這個星期四哦,每當端午節來臨的一個月左右,各大商場及超市都開始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擺放各種各樣的粽子,特別是在農村老家,老一輩的老人們開始準備糯米,粽葉以及包粽子的線繩。我們都知道,端午節來臨就會有吃粽子的習慣,那麼,大家有想過沒,端午節為什麼會選擇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到底有什麼寓意呢?
-
「粽」情過端午 樓盤任你挑
編輯/朱軍 說到端午,少不了粽子。粽子您喜歡什麼餡?樸素又最飽腹的素白米粽?甜蜜而回味悠長的蜜棗粽子?還是味道馥鬱不敢多吃的肉粽?而買房,您關注的是什麼類型?樸實平價的剛需小戶型?小三房的甜蜜婚房?抑或幸福舒適的大戶型?
-
粽子中包裹的情愛
□ 王純/文 端午節沒有粽子,就像過年沒有餃子一樣,缺了核心的部分。無粽難成端午,粽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還是我們民族一種難以割捨的情結。 唐明皇李隆基有一首詩寫道:「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