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線下門店的真正用戶是誰?

2020-12-10 李成東

文| 林雁雯

來源| Dolphin海豚智庫(ID:haitunzhiku )

2018年,攜程旗下的攜程、去哪兒、旅遊百事通三大品牌的線下門店數量已超過7000家,線下門店對跟團遊業務GMV貢獻率達到35%-40%。目前已在23個省(直轄市)落地,線下門店城市覆蓋率達到了80%,每年服務人數超過500萬。

2019年攜程門店將在現有1700家的基礎上增開1300多家,其中660家要落地到縣級城市,開啟渠道下沉戰略。加上去哪兒、旅遊百事通門店,總數將突破8000家。

從2014年在北京銀河SOHO開出了第一家直營旅遊體驗店,到控股去哪兒和併購旅遊百事通時,這兩家旗下已然擁有的1240家和5500家實體門店,再到通過加盟模式發展到2019年要突破8000家計劃看出,攜程線下店的推進速度越來越快,越來越猛。

而讓人困惑的是,旅行社行業用了十幾年來逐步完善網際網路變革,追趕網際網路浪潮。而攜程作為線上旅行社的先驅卻在近幾年大搞「復興」線下門店。

這是為什麼呢?

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市場,當前,線下旅遊市場依然巨大,有超7成用戶更傾向選擇在線下門店購買出遊產品。根據前瞻經濟學人整理的數據顯示,2017年在線旅遊市場滲透率13.4%,較2016年增長了1.3個百分比。隨著在線旅遊市場用戶流量增長趨緩,在線旅遊的滲透率增速將會逐年變緩,到2020年在線旅遊市場滲頭率將不超過20%。另據艾瑞諮詢《2018年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研究報告》也揭露了,在線旅遊各細分市場中,住宿和度假業務的滲透率還很低,更多用戶選擇在線下門店購買這兩項服務。所以,短期內,線下門店還是旅行社行業獲取用戶的主要渠道。

其次是獲客成本,線下門店獲得訂單的成本遠低於在線旅遊的獲客成本。從全行業來看,執惠旅遊創始人劉照慧在一次採訪中談到,在線旅遊獲客成本太高,甚至可以達到2000元以上;而實體門店獲得一個訂單的成本僅是600-700元。這樣看起來,試圖節流是攜程布局線下實體店的又一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線下實體店能夠幫助攜程獲取和激活更多用戶。攜程開設線下實體店可以觸達部分還未被線上渠道覆蓋的用戶,特別是在一些網購旅遊產品不太普及的低線城市,這部分用戶就成了攜程用戶增長的新動力。有數據顯示,目前攜程門店客人中有80%都不是以前線上的客人。另一方面,隨處可見的店面能夠產生一定的品牌宣傳效果。同時,部分攜程系的線下門店還能提供本地服務,例如換匯租車、免費列印、照片衝洗、免費茶飲及代收快遞等也能產生相似的效果,提高進店率。

最後不容忽視的是,擴張線下布局已經成為了各大在線旅遊平臺在進行的軍備競賽。在過去幾年裡,同程、途牛、驢媽媽等都進行了線下門店布局。根據途牛2018年年度財報,途牛自營門店已經達到了509家。同程的線下店也有126家。為了不丟失掉線下市場,或者在線下市場中失掉先機,開啟線下實體店戰略對攜程而言是必要的。

綜上看來,攜程似乎有十足的理由來拓展它的線下實體店。

但是,事實上,企業創新業務的真正目的是盈利,所以,攜程「有充分理由開拓線下店」和「攜程經營實體店能賺錢」是兩碼事?

那麼,攜程已經進行了5年的線下實體店布局,真的能賺錢嗎?

數據來源:攜程GMV公開資料

從財務表現看,當前情況尚不樂觀。攜程門店GMV對GMV的貢獻力還很有限。2018年,攜程門店GMV佔比總GMV的比例還非常小,其佔比將緩慢擴張。2019年攜程門店的交易額增速預計保持中低速增長。2018年,攜程門店GMV超過了100億,佔比攜程當年總GMV 約1.3%。2019年攜程門店的GMV目標是實現140億,同比增長約40%左右。按照2018年30%的GMV增長率,2019年攜程的GMV約9425億,線下門店GMV佔其比重約1.5%,比重僅增長了0.2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海豚智庫整理公司歷年財報

對於營收而言,攜程門店營收也暫無顯著成效。攜程門店主要銷售的就是度假產品,所以攜程門店的營收是攜程度假業務的主要組成部分。而近五年來,旅遊度假業務的營收始終保持中低速增長,其佔總營收的比例則呈下降趨勢。2018年,攜程旅遊度假業務創造營收48億元,同比增長30%;其2014年-2018年的年平均增長率為36% 。2018年攜程度假業務營收佔比總營收15%,同比略有擴張,但與2016年的佔比保持一致,比2014、2015年少了4個百分點。

數據來源:海豚智庫整理公司歷年財報

攜程開設門店的新增費用則主要集中在商務拓展和管理團隊上。為了節約開設門店的新增成本,攜程在2017年宣布推行加盟計劃,期望能藉助百事通固有的成熟體系有效減少在推廣中的新增人力成本以及提升新增門店的蔓延速度。而從攜程的管理費佔比淨利的情況看,推行加盟計劃後,攜程的人力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遏制。2017、2018年攜程管理費用對淨利佔比比2016年的13%下降了四個百分點,下降的主要原因則來自於攜程的普通員工和管理層的人事費用減少了。

所以,從現有的數據看,攜程門店雖然在成本上沒有給集團帶來太多壓力,但其賺錢的能力似乎還欠些火候。

然而,攜程在2019年還要新增1300家攜程旅遊品牌門店,說明攜程集團對線下門店戰略仍然充滿信心,勢必要將線下門店拓展計劃進行到底。

那麼,攜程線下門店的未來真的能如攜程集團所期待的那樣嗎?

去哪兒前CEO莊辰超曾提到過一個理念,就是創業者要每過一段時間,把自己做的事情,做的業務向上抽象一個層次。也就是說,你到底在幹一件什麼事兒?到底滿足的是哪類人非常基本的需求? 滿足這個需求你還能找到其它哪些方案?

只要回答了以上問題,就能判斷一個公司的新業務是否能夠把握它所面對的客戶需求,如果是,這項業務就是有未來有希望的。

攜程則在其財報中回答了這些問題,其線下門店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本地服務和去觸達那些不通過網絡購買旅遊產品的用戶,特別是生活在低線城市的用戶。

更深入則要回答其提供的服務是什麼?不通過網絡購買旅遊產品的用戶到底是誰?以及客戶為什麼一定要去攜程門店消費,而不去別的渠道?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攜程門店提供的本地服務包括跟團遊、自由行、定製遊以及機票、酒店、金融產品、換匯、租車、WIFI電話卡等。根據數據顯示,2018年門店銷售已經有14%的產品不是跟團遊,而不斷壯大頻繁旅行的獨立旅行者(FIT)隊伍對其定製遊,特別是國際定製遊的強烈需求,催生了旅遊市場中的新增模塊。

而不通過網絡購買旅遊產品的用戶中有「不會通過網絡購買旅遊產品的用戶」,他們主要是指那些有錢有閒有出遊需求的還不會網購旅遊產品的老年人群。根據一組公開數據顯示,2025年全國老齡人口將達到2.8億,其中81%的老人有出行意願,並願意拿出全年收入的15%,他們中超半數人的月收入大於5000元,另外,有70%的老年人是通過門店購買旅遊產品,可以估算出2025年線下門店的老年人旅遊市場規模大約為1.4萬億。

而另一部分用戶則是不通過網絡購買旅遊產品的用戶,他們主要是指那些對定製遊有強烈需求的「頻繁旅行的獨立旅行者」。這部分人的規模尚不得知,但攜程特地在財報中有提到,一定是注意到了FIT的消費潛力。但值得注意的是,攜程特地點名了「低線城市用戶」以及2019年的「門店到縣」計劃,所以,可以猜測出1億有出行意願的低線城市「小鎮青年」在有強烈定製遊需求的FIT中的佔比不容忽視。

而攜程門店在提供定製遊服務方面剛好有很強的優勢。據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顯示,有75%的業務領導認為,面對面溝通與業務成功密不可分。攜程定製遊是一種需要與客戶進行深入的需求溝通才能最終成型的產品。在線下門店客戶的交易過程是即想即問即答或即下單,客戶能和顧問進行面對面的溝通,而顧問也能及時根據顧客需求展示滿足他/她需求的產品。非標產品在這樣的場景下,更能有效定製出符合客戶要求的產品,最後促成成交。

線下更簡單的交易過程「到店-溝通-下單」,在理論上能有效減少購買慾望遞減的環節,提升轉化率。據張力在採訪中談到,進店客人的轉化率一般都在百分之幾十,而好的門店可以達到40%到50%。

在線上,攜程APP首頁也有定製遊入口,但是目前能提供的交流方式只有電話溝通,而且需要被動等待顧問聯繫。顧客的購買過程從決定嘗試到信息登記再到等待聯繫、與顧問進行需求溝通、最後才能下單,中間環節太多很有可能影響轉化率。與即想即問即答或即下單的線下服務相比,在用戶體驗上還是有差距的。

此外,換匯、租車、WIFI、電話卡等其他服務,則如張力所說為了增加客戶到達門店的一種補充。

至於是否有替代方案,答案是有,也沒有。有出行意願但不會網購旅遊產品的老年人可能更傾向於選擇熟人介紹的傳統旅行社,因為,像中國國旅、中青旅、康輝、春秋旅行社等傳統的大型旅行社,它們的分站點早已遍布全國,包括大部分的低線城市,在當地可能已經佔有了一部分老年人旅遊市場,且老年人的忠誠度更高,不會輕易換旅行社。而在新增老年人用戶上,攜程則要與2萬多家旅行社競爭,可佔有的市場份額比較有限。

而攜程的真正優勢則體現在攜程的產品庫上,它能最大滿足那些喜歡定製遊「頻繁旅行的獨立旅行者」的需求。2016年11月30日,攜程打通了去哪兒、旅遊百事通的度假產品庫和銷售體系,截至2018年12月,攜程與國內外覆蓋高、中、低端共計1400萬家酒店達成合作;與中國大部分航空公司和超過300家國際航空聯盟,提供超過300萬條航線服務,連接超過5000個城市和200個國家,同時與超過1000家第三方平臺結成夥伴關係,為客戶提供機票服務;與1800傢伙伴平臺一起為客戶提供「住、行」組合服務等等。所以攜程在票務和住宿上可以為定製遊客戶提供種類眾多的選擇。另外攜程在在線機票和住宿的市場上都位居第一,而在在線旅遊度假市場上攜程系的佔比也超過5成。所以,攜程在爭奪那些喜歡定製遊「頻繁旅行的獨立旅行者」用戶中的實力不可小覷。

所以,攜程門店的真正用戶是那些對定製遊有強烈需求的「頻繁旅行的獨立旅行者」,而這些用戶的消費潛力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證明。

總之,攜程有充分的理由布局線下店,但推行了5年的攜程線下店拓展計劃,卻沒有給出成績亮眼的答卷。而未來如果攜程門店想要獲得認可,則要深耕那些對定製遊有強烈需求的「頻繁旅行的獨立旅行者」的用戶,因為他們才是攜程門店的真正用戶。

相關焦點

  • 攜程線下門店兇猛,但它不會成為又一個超級物種|旅訊8點正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攜程旅遊門店加盟商還是以產品批發價和售賣價之間的差價作為利潤賺取的主要方式,但單項產品比如機票、火車票、酒店產品的銷售並不計入KPI中。李貴傑表示,攜程旅遊已與加盟商達成共識,單項產品線上線下同價,門店不能賺取任何差價,藉以維護用戶忠誠。
  • 攜程旅遊宣布線下門店一年超1000家 落地135個城市
    原標題:攜程旅遊宣布線下門店一年超1000家 落地135個城市 近日,攜程旅遊正式宣布,其線下第1000家門店正式完成籤約,花落上海即將開門迎客。目前攜程旅遊門店已實現在23個省(直轄市)、超過135個一二三線城市的布局,開業數已超500家,銷售額近10億。客戶群不僅有偏好跟團遊的中老年人,還有喜歡定製遊和自由行的家庭、年輕人。
  • 攜程CEO孫潔:「旅遊新零售」進軍線下 今年將開6500家門店
    在5月11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之際,我國最大的旅遊集團攜程CEO孫潔表示,在旅遊度假業務上,攜程創新實施線上線下融合的「旅遊新零售」模式,在全國23個省市擁有5500多家線下門店的基礎上,今年計劃在全國各地新增1000家線下加盟店,以專業的旅遊顧問提供一對一服務。
  • 布局線下 攜程旅遊門店宣布開業
    【環球網科技 記者王楠】在發布行業第一個跟團遊新鑽級標準和臻品遊品牌之後,「攜程旅遊門店」又正式開業亮相了。6月24日,攜程旅遊舉行門店啟動發布會,宣布北京地區第一批近30家線下門店將正式開門迎客。此外,成都、武漢等地的攜程旅遊門店也試運營接待遊客。
  • 在線旅行社打響線下門店資源爭奪戰,攜程今年要開8000家
    在線旅行社對於線下門店的資源爭奪戰已經不再是秘密了。5月25日,攜程舉行了到站遊戰略發布會,攜程宣布將通過與旅遊目的地「門店+小交通+X」的線上線下全面合作。而在兩天前,攜程發布第一季度財報之際,其透露目前攜程在全國的線下門店籤約總數已達到1107家。包括去哪兒和旅遊百事通門店後,預期到今年年底,整個攜程集團將在全國開設8000家門店。攜程顯然是看到了線下門店所潛藏的價值,根據其今年一季度財報公布數據,該季度攜程線下門店總交易額在第一季度同比增長約50%。
  • OTA線下門店:拿什麼和傳統旅行社較量?
    攜程又準備在北京開線下門店了。環球旅訊從攜程度假板塊渠道事業部總經理、旅遊百事通CEO張力的朋友圈獲知這個消息,並通過進一步的確認得知,攜程線下門店從3月9日開始啟動加盟計劃,直至3月23日,已籤約10家門店,另有30家達成籤約意向。上一次攜程在北京開線下門店還是2014年的時候。
  • 攜程逆市擴張線下門店:今年增加1300家招募5000人加盟
    來源:金融界網站雖然今年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出現收縮、減員情況,但大型在線旅遊公司反而加大了在線下新零售市場的擴張步伐。 據攜程相關人士提供的消息,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於近期啟動了新一輪的招募計劃。3月1日,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總經理張力在內部郵件中表示,欣喜的看到了旅遊新零售所爆發出來的巨大潛力。現在正是攜程門店逆勢而上的良機。「2019年我們的目標是攜程旅遊門店總數要達到3000家,新開門店中有一半要落在縣級城市。為此,首當其衝的是要解決人才缺乏問題。」 攜程旅遊門店2017年起開啟線下渠道建設,目前已在23個省(直轄市)落地超過1700家門店。
  • 攜程旅遊逆流啟動5000餘人招募計劃,旅遊門店將向三四線城市下沉
    值得注意的是,此舉也宣告攜程旅遊門店將進一步向三四線城市下沉。為此,首當其衝的是,攜程旅遊要解決人才缺乏問題。張力在郵件中表示,「今年需要更多戰鬥在一線的運營、管理等人才。不僅是經驗豐富的業內資深人士,也需要年輕的血液加入,也歡迎其他零售和服務行業的人才加盟。」
  • 日籤約3家攜程系門店 疫後旅遊市場逐漸回暖
    「綜合今年國慶長假的情況來看,疫情積累的消費欲望正在逐步釋放,且觸發了大量的高端遊需求,線下門店也終於迎來了一個比較像樣的消費高峰,並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陸續出遊。」攜程旅遊渠道事業部營銷負責人表示:「但門店也需要打起精神來,拿出一對一的優質服務,資源整合的專業技能來吸引用戶。」
  • 攜程一周籤約30家門店,旅遊市場調整中逐漸復甦
    「3月以來,我們陸續收到貴州、河北、山東、湖南、四川等地的加盟需求,尤其是3月5日攜程旅遊復興V計劃發布會後,諮詢量暴漲。一周多時間,已有將近30家門店與攜程完成籤約,籤約金額超過1億元。」攜程渠道事業部線下門店拓展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在2月訂單退訂高峰後,攜程的門店加盟計劃近期已開始復甦。
  • 攜程入深一年門店超50家,如何與深圳傳統旅行社爭奪「大蛋糕」?
    因此,在保證用戶體驗之餘,找到更有利於實現規模化盈利的方式對於OTA們來說十分迫切,而在新零售興起之際,布局線下門店無疑是OTA接近用戶獲取客源的一個新門道。>值得關注的是,OTA們在入局線下門店的時候,遭到不少傳統旅行社的反對和異議,攜程旅遊門店深圳區域負責人李貴傑向記者表示——攜程在深圳布局門店時,就曾被當地傳統旅遊市場的業內人士質疑其合規性。
  • OTA線下攻防戰
    有消息顯示,去年攜程門店達到了1700家,門店數量遠超大多數線下旅行社;途牛直營門店同樣在快速增長,當前門店數量已有近500家……而在發展上,其基於網際網路自帶的技術與思維,才剛剛走向線下,將智能、數據、標籤等與線下結合,讓傳統的線下旅遊有了一點新面貌,而OTA門店或者說旅遊新零售也才剛開始。
  • 創投觀察|線上 OTA 往線下走,線下旅行社往哪兒走?
    7月11日,攜程門店會員日。門店後臺交易系統不斷地刷新紀錄:14點,交易額突破4000萬元;17點,越過7000萬元;18點,接近8500萬元;19點,正式突破1億元大關。截至當天24點,交易額定格,最終逼近1.2億元。
  • 攜程Q3淨營收近百億元,是深挖用戶廣積糧的發展邏輯
    攜程此次財報傳遞的兩個信號,一是找到了自己發展的方向,即以深挖用戶價值為中心,國際化與低線發展的兩翼並行模式;另一個就是找準了發展的節奏。正如攜程董事會執行主席梁建章所說,當行業快速發展的時候,我們不斷地擴大規模和提升利潤率,而在行業增速放緩的時候,我們增強自己的競爭優勢並加速市場份額的獲取。我們不妨來拆解下。
  • 攜程發布旅遊開放平臺3.0 15大產品線開放賦能
    羊城晚報訊 日前,在上海舉辦的攜程首屆Ctrip Day全球合作夥伴峰會上,攜程與來自全球的合作夥伴共同探討了如何為旅遊業帶來「共贏共生」的新機遇。攜程旅遊度假板塊在峰會上宣布深化平臺戰略,發布十五大旅遊產品線,上線新的「開放平臺3.0」系統。該十五大產品線包含包價類、單項類以及包括籤證、保險、外幣兌換、微領隊在內的其他支持業務。
  • 對決旅行社,OTA陣營強攻線下市場
    近日,OTA(在線旅行社)巨頭攜程在廣州的實體店陸續開業。據時代財經了解,攜程預計今年將會在廣州開店75家,整個廣東地區鋪設約150家線下門店。作為OTA巨頭,攜程近年來已經不滿足於將用戶鎖定在線上平臺,而是逐步布局線下實體店,開始瓜分傳統旅行社的「蛋糕」。
  • 眾信、攜程等旅遊門店創業者在危機中等待機遇
    旅遊行業用了十幾年逐步完善網際網路變革,而在線旅遊機構(OTA)的龍頭企業近幾年卻紛紛開始布局線下門店。據攜程數據,截至2019年12月初,「攜程旅遊」門店已覆蓋全國240多個地級城市、507個縣域城市,門店總數從2019年年初的1700家擴張到近8000家。
  • 攜程門店八個月銷售額突破100億,縣級加盟者受更多扶持
    9月3日消息,攜程宣布旗下三大品牌門店(攜程旅遊、去哪兒旅行、旅遊百事通),2019年1-8月的出團銷售額突破100億元,比2018年提前四個月完成百億目標。據了解,截至到2019年7月,單單「攜程旅遊「品牌門店就突破2400家,覆蓋全國240多個地級城市、450多個縣域城市,主要集中在低線城市,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門店僅有100多家。
  • OTA多元融合打通線上線下 在線旅遊靠實體店面補缺
    當下的OTA (在線旅遊平臺)發展勢頭十分迅猛,而為了彌補一些線下服務缺失的不足,各大OTA也在紛紛通過投資併購旅行社、開設門店/體驗店的布局,打通線上線下,融合雙方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從而更好發展。
  • 攜程抓準廣東旅遊「私域流量」風口 用門店開拓旅遊新零售市場
    近日,市民和外地來羊城的旅遊者發現,旅行社門店林立的教育路上,又豎起一塊藍色招牌——「攜程旅遊」四個大字和標誌性的海豚LOGO異常醒目。據了解,8月25日,攜程正式進入廣州教育路,將旅遊新零售門店帶到了老牌旅遊集散地。「這種網際網路新零售門店和傳統門店不是同一種生物,網際網路旅遊新零售門店具有全新基因、超級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