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說水滸:說說宋江是如何坐上梁山泊第三任寨主的

2021-01-07 福州旅遊指南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最愛的水滸人物是宋江,雖然很多人對他褒貶不一,但他身上還是有很多地方很吸引我。今天來說說宋江是如何坐上梁山泊第三任寨主的,這個過程也是有很多故事的,老施可是下了一番功夫來安排的。

梁山泊確立第三任寨主的麻煩源於晁蓋的臨終遺言、它對未來的繼承人作了很具體很明確的提示,但一切又在未定之數。在這個關口,突然出現了盧俊義,他是被按圖索翼軟硬兼施「賺」上梁山的。

按宋江那意思,似乎是要為好漢們引進一個寨主。第二次攻打曾頭市,宋江讓盧俊義擔任前部先鋒,這是有意給他捉拿史文恭的機會。但是吳用找藉口讓盧俊義在外圍打接應,他是不主張由盧俊義做一寨之主的。

但這一回吳用失算了,史文恭的坐騎使他逃出了梁山大軍的重圍,他成了埋伏在平川的盧俊義的俘虜。依照晁蓋的遺囑,應該立盧俊義為新寨主。這也是此役之後宋江又一次向眾頭領提出的意見。

顯然,宋江提出這個意見並不完全是由於晁蓋的遺言,因為在打曾頭市之前,他就向盧俊義表達了這層意思。並且,如果他根本不想盧俊義主持山寨,完全可以不給他機會,比如不讓他參加攻打曾頭市,或者乾脆不請他上梁山。

可是宋江將自己的位置拱手相讓,往往是出於籠絡人心的目的。他曾對剛剛做了梁山俘虜的呼延灼說:「倘蒙將軍不棄山寨微賤,宋江情願讓位與將軍。」這次讓的位子不是寨主,其時晁蓋還健在。

當時宋江是代理寨主。而且宋江自己一味躲避寨主的席位,似乎缺乏足夠的理由。他一直以忠孝自勉,希望有朝一日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國家的臣子。在他答應暫時主持山寨的時候,就將王倫時期延續下來的「聚義堂」改為「忠義廳」。

他與王倫晁蓋最大的區別在於,他有一些超越於不怕天不怕地,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之上的理想與追求。要實現這類理想,自己親任寨主不是更便捷嗎?何況由他坐第一把椅子是眾望所歸,何必要刻意拂逆眾將領的心意呢?

在古今不少人的心目中,宋江是一個虛偽透頂的人。那麼,他躲避寨主的席位是不是一個虛偽的舉動?宋江推薦了盧俊義之後,將自己與盧俊義進行了一番比較,從中可以窺探到-些訊息。他時歸順朝廷,建功立業,官爵升遷,能使弟兄們盡生光彩。

這番話說得很實在很誠懇,與宋江對梁山群體的最終期許也是密切相關的。其中第二件提到出身,一個山大王「犯罪在逃」應該是正常甚至是必然的事情,根本不算缺陷。但宋江強調出好壞是著眼於招安。

在後來招安的過程中,作為朝廷使官隨員的李虞候張幹辦確實盯著梁山漢子的這種出身不放,口口聲聲罵他們「本是該死的人」、「反賊」。

就此而言,盧俊義「無至惡之名」顯然更合乎時宜。那麼,宋江是從將來的招安出發才推薦盧俊義擔任寨主的,這與他一貫的思想完全相符。

因而可以說至少宋江的這個舉動是真誠可信的。儘管如此,由於李逵、魯智深等人以散夥相威脅,這個提議還是沒有獲得通過。這些人對招安興趣不大,難以理解宋江的良苦用心。

宋江最後是宣布他與盧俊義同為梁山泊的「總兵都頭領」。忠義堂上立兩面繡字紅旗,一面書寫「山東呼保義」,一面書寫「河北玉麒麟」。這樣的結果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了,既沒有違背晁蓋的遺囑,又符合眾頭領的心意,顯示了宋江處理棘手問題的特殊能力。

還值得注意的是,宋江以「總兵都頭領」的稱呼取代了王倫、晁蓋時代常用的大王、寨主,這體現了一種更為開放的姿態,而且朝廷也更能接受。

宋江就這樣在別人不輕易的「微言」中露出了「大義」,就像他隨意地將聚義堂改為忠義廳一樣。不愧是做老大的人,一切盡在運籌帷幄之中。

以上是我的觀點,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水滸108將,為何只有招安一條路?看懂了三任梁山寨主的遺言便知
    王倫這梁山第一任寨主的遺言,雖表面上看是他在呼救或說立刻實施第二套方案,但本質上卻道出了三個字「黑吃黑」。一座賊寇聚眾的梁山尚且如此,還用說別的地方嗎?所以《水滸傳》中的第一次老大換位,雖寫的是梁山火拼,但實則卻把換位中的「道貌岸然」寫得淋漓盡致。比如林衝在王倫喊出「我的心腹都在那裡」後,還是「又罵了一通(王倫)」,這才下手!
  • 梁山的2任寨主、軍師都出自於這個小縣城,該縣知縣「功勞大」!
    眾所周知,梁山泊有三任寨主,他們分別是:第一任寨主:秀才王倫,第二任寨主:晁蓋,第三任寨主:宋江。晁蓋和宋江是同一個縣城的,而且一個是東溪村村長,一個是縣城第一押司。經初步考證,山東籍梁山好漢39人,超過了梁山好漢總數的1/3。
  • 再讀水滸:梁山上與宋江為敵的人,並非晁蓋,而是性格軟弱的他!
    文:歷史長河之歌梁山上一百單八將可以說都不是自願上山的,很大一部分可以說是被比上山的,被誰逼上山的呢?那就是宋江和吳用這兩個罪魁禍首的倆人。但在宋江坐上寨主之位前,第二任寨主是晁蓋,而在晁蓋在位期間,宋江其實是一直對這位置有著覬覦之感,只不過當時還沒到正確的時機,而正確的時機就是晁蓋被人殺害的時期。所以很多人會認為,宋江在在位之時或者說是在位之前,與宋江為敵的人是晁蓋。
  • 水滸:史文恭如果也將宋江給射死了,那麼誰最有機會當梁山寨主
    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好漢的,當然一開始也沒有那麼多的好漢,後面有那麼多厲害的好漢,當然是有宋江的功勞,各種陰謀詭計將一些人騙上梁山,當然也是被騙的心服口服,心甘情願為梁山,為宋江賣命。梁山上面一共有三位頭領,一個就是梁山始祖王倫,第二任寨主晁蓋,第三任也是最後一任寨主就是宋江。
  • 水滸傳:梁山上的3任寨主,為什麼只有宋江能走向巔峰?
    大家好,歡迎觀看今天的水滸故事,喜歡的朋友請多多關注喲!相信讀過水滸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梁山共有過三位寨主,第一位寨主王倫幾乎就是在書中打了一個過場,沒多久就被林衝給嗚呼哀哉了。第二位晁蓋在書中的描寫雖然比他多了一些,但是也抵不過宋江,也是在宋江的帶領下梁山才逐漸走向巔峰,那麼他們幾位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先來說一下王倫,他這個人能力不強,秀才的時間做的久了,漸漸也沒有了大志,於是召集了幾個小弟,在梁山成立了一個臨時的小團夥。
  • 太平軍節度使朱仝:冒死救出梁山兩任寨主,是我一生中最後悔的事
    水滸用了大量的章節去寫好漢們的恩怨以及其情義,在別人落難時伸出援手,在自己落難時也會有人仗義出手,這似乎就是水滸江湖的人情世故。宋江之所以在江湖上有及時雨的名號,是因為他仗義疏財經常幫助朋友,因此朋友們也願意給他面子,後來宋江身陷囹圄時,那些朋友們也願意冒著生命危險救他出來。
  • 明明做過梁山寨主,為什麼晁蓋不在108將中?
    百二十回本的水滸中,第六十回說到了晁蓋之死。當時晁蓋率兵攻打曾頭市,因為急功近利,中了兩個和尚的計策,在突圍之時,晁蓋面部中了史文恭毒箭,救回梁山後,他只匆匆交代幾句遺言,讓宋江保重,讓捉住射死他的人(晁蓋不知道毒箭是史文恭所射)做梁山泊寨主,便含恨而死。
  • 入夥梁山有門檻!宋江晁蓋王倫3位寨主的要求都不一樣
    《水滸》中的梁山一共有過3位寨主,這3位寨主所處的時代可以算是梁山3個不同的時代。都說梁山好漢,但要成為好漢並非沒有門檻,而這3位寨主各有考量,所以在他們眼中,能夠成為梁山好漢的條件也非常不一樣。第一位寨主:王倫王倫時期要投梁山,投名狀就是敲門磚。即便是林衝身上攜有晁蓋的信件,王倫也沒輕易讓他入夥。當時的梁山由於強人經常出沒,普通人輕易不敢經過,所以王倫要林衝納個投名狀上來是非常困難的。結果可想而知,林衝終究沒完成。
  • 盧俊義上梁山後,為什麼沒有做梁山寨主?
    宋江道:「晁天王臨死時囑付:『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今骨肉未寒,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吳學究又勸道:「晁天王雖是如此說,今日又未曾捉得那人,山寨中豈可一日無主?若哥哥不坐時,誰人敢當此位?寨中人馬如何管領?然雖遺言如此,哥哥權且尊臨此位,坐一坐,待日後別有計較。」宋江道:「軍師言之極當。
  • 水滸傳的大人物——梁山的大寨主晁蓋天王
    晁蓋和宋江乃是老鄉都是山東省鄆城縣的人,是當地的一個大財主非常的有錢。晁蓋不僅仗義疏財而且非常喜歡結交天下英雄豪傑,名聲也是比較廣遠。有一個關於晁蓋的傳說,也是他託塔天王稱號的由來。有一天傳聞說當地有鬧鬼事件頻頻發生,後來請來一位高僧,高僧讓村民鑿了一塊青石寶塔鎮在了溪水邊,後來鬼就跑到了東溪村村了。晁蓋聽聞後非常的生氣,於是一個人就把青石寶塔給搶了過來安置在了東溪邊。
  • 梁山三位寨主,宋江最沒理想,王倫死的最冤
    水泊梁山從成立到消失,一共產生過三位寨主,他們分別是第一任寨主王倫,第二任寨主晁蓋和第三任寨主宋江。他們三個人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長處,但是平心而論,三人中最沒理想的就是宋江,死的最冤的就是王倫。首任寨主王倫是一個心胸狹隘,小肚雞腸的人。
  • 盧俊義武藝第一,又活捉史文恭,為何不能做梁山寨主?
    而在這些故事中,宋江一直都是領頭人物,到了梁山也是寨主。期間雖然加入晁蓋,但是為了讓宋江順利做寨主,晁蓋也只能提前結束戲份。 (宋江詩云)家住梁山伯,平生不種田……因打此梁山經過,有我八拜交的哥哥晁蓋,知某有難,領僂儸下山,將解人打死。救某上山,就共第二把交椅坐。哥哥晁蓋三打祝家莊身亡,眾兄弟拜了某為頭領。 在其他一些雜劇以及《大宋宣和遺事》中,也都說到了這一點。《宋江三十六人贊》中,也是宋江排第一。
  • 小柯說水滸:宋江為什麼要攻打大名府,拉盧俊義入夥?
    我自幼喜歡讀小說,小說開闊了我少年狹窄的視野,使我了解未知的人生,今天就來說說我最愛的小說《水滸傳》。大家還記不記得宋江繼晁蓋為梁山泊領袖之後,並未急著去攻打曾頭市為晁蓋報仇。而是揮兵大名府,向北方發展。這是為啥?
  • 晁蓋臨終遺言疑點,為何不把寨主傳給宋江?
    又彭啟猶言晁蓋及宋江「願招安」;楊雄、石秀等之投梁山也,蓋亦自雲「忠義」。因言晁蓋初上梁山,阮氏昆弟事何濤等官軍,亦云「京師獻與趙君王」「忠報趙官家」。既以忠為主,忠以報上,則蓋安能拒朝?故其與宋江等,為招安耳,然未嘗口言「召安」也。至於宋江害晁蓋,不可得也。所著多所見。
  • 宋江繼任梁山第三代寨主,替天行道,因何在梁山之頂樹立杏黃旗?
    宋江繼任梁山第三代寨主,替天行道,因何在梁山之頂樹立杏黃旗?「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漫嗟籲。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這首豪情滿懷的詩,是宋江鬱郁不得志,感覺受到委屈和不滿時,醉酒在潯陽樓題下的反詩。寫下這首詩如果不留下姓名,或寫後擦掉,宋江或許就會避開一難,也不至於最終落草為寇,逼上梁山。
  • 他是三十六天罡星之首,若沒晁蓋支持,梁山第三任寨主將易主
    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張並接受朝廷的招安,招安後面的是就不講了,聽悲傷的,但是,宋江為什麼會得到晁蓋的讚賞呢,這是值得大家探討的。為什麼不是由宋江、盧俊義等人接替?按照他的遺囑,要是像什麼時遷之類的抓住史文恭,難道要讓他當梁山之主不成?可見這個遺囑並不和常情。這麼做其實也是給梁山好漢們留了個難題:論威望,寨主肯定是宋江莫屬;但以宋江武藝之稀鬆平常根本不可能直接上陣交手廝殺,又豈能捉得史文恭?捉不住,就不能當寨主,可別人又能當得了,或者說敢當嗎?
  • 梁山第一位戰死的好漢,梁山的三朝元老,死後宋江的表現令人大笑
    梁山的第一任寨主是王倫,早期跟隨王倫開創梁山基業的有杜遷、宋萬、朱貴等人,他們三個都是梁山的三朝元老。之前介紹過三朝元老之一的杜遷,今天我們介紹另一個三朝元老——宋萬。宋萬身材魁偉,綽號雲裡金剛。宋萬加入梁山較早,是梁山的第一批創業者。
  • 剖析名著水滸傳:梁山第四十三位好漢,天目將彭玘
    例如他對軍事上的一些見解比較預見性,而且他使用的三尖兩刃刀與二郎神三隻眼一樣,原先彭玘在潁州負責一般自衛隊的軍事。彭玘本來潁州好好的上著班,他究竟是如何加入梁山的呢?曾頭市一戰中,梁山第二任寨主晁蓋親自率軍前去討伐,被曾頭市的武術教頭史文恭用毒箭射中面頰,而後中毒生亡。在他死之前找來宋江,當著梁山各位頭領的面與宋江說,射若是抓到用箭射死他的人,便讓他來住梁山泊的一寨之主。
  • 把寨主之位讓給盧俊義,宋江很虛偽?其實作者早已說出答案
    對此,只說一句話,倘若三國、水滸、西遊和紅樓,都是這麼陰謀論和腹黑,恐怕也成不了名著。沒事不如分析裡面人物的來源、衣食住行等文化,也算普及知識,功德無量了。四大名著中,水滸應該是幾年來最容易招黑的了。盧俊義上山後,宋江主動把梁山寨主之位讓給他,還讓了好幾次。
  • 王倫、晁蓋和宋江,三任寨主與梁山好漢的命運
    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主要是說宋江等梁山108將從上梁山落草,到完成招安,再到替朝廷效力,徵討遼國,剿滅田虎王慶和方臘的事。儘管小說以宋江為第一主角,他也是梁山寨主,但是宋江並沒有很早就出場,也沒有很快就做寨主。直到第七十一回(百二十回本),才確定宋江寨主的身份。而在早期,梁山還有兩位寨主,分別是白衣秀士王倫和託塔天王晁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