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為何一向藏拙的明蘭會表態,站隊盛長柏

2020-12-11 米蘇是我

聽過一句話,聰明的人之所以成功,從來不在於他們做了什麼,而在於他們選了什麼。

深以為然。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選擇比努力重要。在人生道路上,只要你選對了夥伴,選對了路,之後就會好過許多。

《知否》原著中,明蘭深諳此理。因此,在未出嫁時,她雖然為了少惹是非而藏拙,但卻仍然有兩次,做出選擇,展露鋒芒。

01第一次展露鋒芒

明蘭第一次展露鋒芒,是在莊先生的課上。

當時,莊先生援引當朝形勢,出題問眾人,是立嫡長好,還是立賢能好。

聽到這個問題之後,盛長柏、盛長楓、如蘭、墨蘭都快速加入討論。

盛長柏和如蘭,主張立嫡長,而盛長楓和墨蘭則贊成立賢能。

這也和他們自己的身份有關。

畢竟,盛長柏和如蘭是嫡出,自然不願意庶出,子女威脅自己的地位和利益。

而盛長楓和墨蘭則是庶出,他們自詡優秀,且林姨娘在盛府根基較深。

盛長楓和墨蘭,對自己的身份心有不甘已久。兩人也在姨娘的影響下,想對盛府的利益,分一杯羹。

因此,雙方爭得不可開交。但因為誰都不願妥協,所以場上一度陷入僵局。

大家都想找到一個破局的人。而這時候,所有人都注意到,坐在旁邊,一言不發的明蘭。於是,大家都盯著明蘭,讓明蘭表態。

明蘭此時有兩個選擇。

第一個選擇,是直接表明立場。可這樣做,勢必會得罪一方。

第二個選擇,是閉口不言。

閉口不言,可解一時的危機,讓明蘭兩邊人都不得罪。

但問題是,從長遠上來看,一遇爭端就躲,不表明立場,會讓別人覺得你慫,看不起你。

原著這樣描繪明蘭的心理:

這是讓她站隊呀!可這個時候如果裝慫,以後就會漸漸被自動剔除手足間的平等行列,過分懦弱不敢出頭,處處縮手縮腳的結局迎春小姐已經很好的詮釋了。當然,這也不符合明蘭的性格。

因此,明蘭果斷走第一條路。她要表態,還要借著表態的機會站隊,並且討好自己站隊一方的老大。

而明蘭選擇的一方,是以長柏為而中心人物的,盛府嫡系一脈。

原因很簡單。

在原著的設定中,明蘭是穿越女。而她穿越到盛府之後,就從大人們口中,了解到原身的處境,以及「林姨娘是導致原身母親衛姨娘難產的幕後推手」的消息。

這也意味著明蘭和林姨娘一方有著天然的隔閡存在,加上林姨娘、墨蘭心機深沉,即使明蘭投靠她們,也只會在之後被當作棋子利用。

比起這樣,明蘭不如站隊長柏一方。本來,長柏一方就是嫡系,王氏也是明蘭的嫡母,是謂名正。而且王氏雖然脾氣不好,但心思不壞,明蘭如果投靠了,基本不會受太大委屈。加上長柏明事理,明蘭投靠了,也是為未來做鋪墊。

因此,明蘭直接言明了自己支持嫡長的態度,也明確地把自己劃到了長柏一方。

而盛長柏也對明蘭的表態非常滿意,還送了一對錦鯉給明蘭。之後,兩人的關係也一直很好。等到盛長柏成親後,妻子海氏也依然和明蘭交好。

02第二次展露鋒芒

在原著的設定中,明蘭被盛老夫人養在膝下之後,就鮮少與外界接觸。就連墨蘭和如蘭,除了請安和讀書,明蘭在私下裡,也見的不多。

這也讓明蘭避開了盛府中,很多妻妾交鋒的場面,好好過了幾年安生日子。

可人生中的很多風雨,是不可能一直避開的。

等到明蘭到了年齡,搬出盛老夫人的住處,自立門戶時,她就需要面對盛府的風雨。

而為明蘭製造出第一場風雨的人,是墨蘭。

那是明蘭單獨居住的第二天,她需要和兩個姐姐一起,去向嫡母王氏請安。

可因為早上的時候,明蘭在去請盛老夫人安的時候,和盛老夫人多聊了幾句。明蘭去王氏那裡,就遲到了。

墨蘭抓住把柄,就開始刁難明蘭。

墨蘭:六妹妹是老太太的心頭肉,便是遲了會兒又什麼打緊?難到太太還敢為了這一刻半刻的遲,來責罰妹妹不成?明蘭:四姐姐一大清早好大的火氣,聽姐姐說的,太太若是不責罰我,便是太太沒膽量,若是責罰了我,老太太未免覺著不快,姐姐一句話可繞上了兩位長輩呀。

有人可能會奇怪,為何一向藏拙的明蘭,會選擇和墨蘭正面剛。

其實理由很簡單。

其一,人與人在交往時,特別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會下意識地互相試探底線,再選擇與對方交往的方式。

就像墨蘭,她在明蘭剛剛自立門戶時,就給明蘭下馬威。如果明蘭慫了,那以墨蘭的脾氣,之後只會變本加厲地欺負明蘭。

所以,明蘭要表明立場,證明自己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人。

墨蘭也認識到,一向溫吞的明蘭,雖然不惹事,但也不怕事。那墨蘭在之後對上明蘭時,也會三思而後行,不會太過分。

其二,內宅女兒代表的不只是自己。她們的一舉一動,更是背後養育她們的人的心性體現。

而養育明蘭的是盛老夫人。那如果明蘭剛自立門戶就受氣,那也是打了盛老夫人的臉。

因此,明蘭不能退,也不能慫。

而因為明蘭的表態,她也在走出盛老夫人保護傘後,靠自己的力量,在盛府姐妹中站穩。

03寫在最後

人不該惹事,但人生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是避不開的。

因此,與其裝慫,不如主動上前一步,做出取捨,表明立場,為自己選好方向。

這樣,不僅能讓自己繼續掌握生活的主動權,還能為自己贏得一個好的結果。

就像明蘭,她的兩次展露鋒芒,第一次的結果是與盛長柏交好,第二次的結果,是她得以在姐妹間站穩腳跟。

而得益於此,明蘭出嫁之前,在娘家的日子,過得也是不錯。

而聯繫到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借鑑明蘭的生活方式,不主動惹麻煩,但也有主動應對和處理麻煩的能力,並且在一次次處理完麻煩之後,讓自己向著更好的地方進階。

(END)

相關焦點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為何一向藏拙的明蘭,會明確表態,站隊盛長柏
    《知否》原著中,明蘭深諳此理。因此,在未出嫁時,她雖然為了少惹是非而藏拙,但卻仍然有兩次,做出選擇,展露鋒芒。 明蘭也這樣想:「這是讓我站隊呀!可這個時候如果裝慫,以後就會漸漸被自動剔除手足間的平等行列,過分懦弱不敢出頭,處處縮手縮腳的結局迎春小姐已經很好的詮釋了。當然,這也不符合我的性格。」 因此,明蘭果斷走第一條路。她要表態,還要借著表態的機會站隊,並且討好自己站隊一方的老大。
  • 論《知否》:明蘭貴人之盛長柏、張大娘子,危難時刻以命相護
    在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盛明蘭之所以多次脫險,最終得封誥命,和明蘭一生中遇到的貴人密不可分,盛老太太自然是明蘭人生中最大的貴人,除此之外就是二哥盛長柏、貼身侍女小桃、患難好友國舅的張大娘子,不但是該劇中的重要角色,也是明蘭人生中可以換命的貴人。
  • 《知否知否》原著盛長柏這句話讓盛紘無地自容,卻令盛明蘭淚目!
    文/羅小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等領銜主演,根據關心則亂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庶女盛明蘭從盛家庶女蛻變為一品誥命夫人的勵志故事。原著比劇版還要精彩,盛家嫡長子盛長柏是最有擔當三觀最正的世家公子,他光明磊落,正直通透。盛長柏對外心繫家族前程和未來,對內安宅定內維護妻子祖母,尤其是處理康姨媽犯錯的橋段格外精彩。他這句鏗鏘有力的話令父親盛紘無地自容,卻瞬間讓盛明蘭動容和淚目!
  • 知否原著:從盛長柏的婚禮過程,看看古代大家族的結婚流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原著裡詳細描寫了盛家嫡長子——盛長柏的一系列婚禮流程,今天小編從盛長柏的婚禮流程,來看看古代大家族成親的系列流程。盛長柏是盛家的長子嫡孫,盛老太太和盛紘對長柏的親事,格外重視。長柏科舉之路十分順暢,逢考必中。
  • 《知否》原著:長柏曾有意撮合齊衡和明蘭,後把孫女嫁齊家
    但很有意思的是,一向不苟言笑的盛長柏卻常常對庶妹明蘭破功。 他不僅會對明蘭笑,還把自己寶貝的錦鯉送了兩隻給明蘭,要知道,這可是他的親妹如蘭都沒有的待遇。 可這是為何呢? 主要原因有兩點,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說說。
  • 《知否》原著:如蘭是長柏一母同胞的妹妹,為何長柏更喜歡明蘭?
    《知否》原著:如蘭才是長柏一母同胞的妹妹,為何長柏更喜歡明蘭?文/無計讀書在這世間,圍繞著人這種生物的感情有三種:親情、愛情和友情。但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開始,我們便擁有了親情。只是隨著年歲的增長和時光的漸老,我們也漸漸的收穫了友情,遇到了愛情。我們在愛和被愛之間包圍,是幸福,是歡喜,也是溫暖。首當其衝的親情,是血濃於水的溫情。
  • 再看《知否》:嫁人當嫁盛長柏,男人的優秀,體現在4點
    在《知否》裡,我最喜歡的角色是王仁君飾演的配角盛長柏。雖然盛長柏是個配角,鏡頭並不是很多,但是他憑藉著獨特的魅力和出眾的人品,贏得了觀眾的喜歡。 最近,我再度看完了《知否》全劇,我越來越喜歡盛長柏,相比於其他角色,他才是最值得女人託付終身的男人。 嫁人當嫁盛長柏,男人的優秀,體現在4點。
  • 《知否知否》大哥盛長柏看似死板迂腐,卻是劇裡最有趣的男人
    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除了主角盛明蘭和顧廷燁之外,每個角色都非常飽滿。尤其盛家大哥盛長柏,身為盛家的嫡長子,在原著中有說他長相和性格都極肖似外公,就是王家那位配享太廟的王大人(暗示長柏的未來)。嚴於律己,沉默寡言。
  • 《知否》電視劇:從盛老太太下毒事件,看盛長柏大義滅親
    今天,小編接著來給大家分析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裡面的盛長柏,盛長柏是劇中一個完美的人,好多看了《知否》的粉絲都希望能嫁「盛長柏」。今天,小編就從盛老太太中毒事件中來分析一下盛長柏的人物形象。盛老太太中毒之後,長柏接到海氏的飛鴿傳書,星夜兼程趕回盛家,作為武將的顧廷燁都是跑死了三匹馬才趕回來的,作為一個文臣,長柏更是經受了旅途顛簸之苦。長柏回來之後,王老太太本來以為自己的親外孫回來了,事情定有轉機。沒想到長柏一錘定音: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王老太太趕緊打感情牌,說都是血肉至親,應該網開一面。長柏正義凜然,說這世上親或不親,也難說得很。
  • 《知否》原著:長楓最後一次試圖把林小娘接回家,被長柏訓哭了!
    最近《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劇正在熱播中,相信不少觀眾朋友們肯定也在追劇中。該劇改編於小說作者關心則亂的同名小說,一經播出就廣受好評,雖說有些臺詞有點出錯,但大部分製作上還是很符合原著,細節上處理的也很到位。
  • 知否:庶吉士出身的長柏,四次入閣,三度拜相,是盛家最長壽的人
    可是海家最終還是同意了,大家都認為是海家的家規,對海家女兒的婚姻有所限制,所以才下嫁給了盛家。其實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原因是長柏中了進士之後,被授予的官位是庶吉士。在宋代,庶吉士雖然清苦,卻是宰相根苗,也就是說長柏將來可是要進到權力中心的。
  • 翻開《知否》原著,才明白盛老太太當年不願改嫁的原因……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飲食綠肥紅瘦……」,電視劇《知否知否》在播出後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歡,更是為湖南衛視收視率添了一把火,趙麗穎和馮紹峰也因戲結緣走到一起,如今一家三口的生活也是羨煞旁人,可如今時隔2年再看《知否》原著,才真正明白盛老太太當年不願改嫁的原因
  • 《知否》盛家4位公子同時參加科舉,為何只有長柏中舉
    趙麗穎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深受大家喜愛,這部劇是趙麗穎結婚前拍攝的,播出之時,馮紹峰更是宣布趙麗穎懷疑的消息,甚是甜蜜,賺足了眼球。   趙麗穎不愧是熱劇女王,她主演的電視大都,收視率極高,此劇製作精良,場景服飾禮儀都十分周到,代入感極強。
  • 賽過男一顧廷燁,盛長柏憑什麼成為《知否》原著最受歡迎的存在?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我是榕凡盛長柏,是我在《知否》原著中最喜歡的角色之一。雖然他不是男一,但他卻比男一更令人喜歡。他通透、明理、曉大義,是個有情有義的好男人。盛長柏,這個將盛家榮譽推到最高地步的男人,因為他,盛家在當時成為了名滿天下的書香世家,世代簪纓。在《知否》原著中,最受歡迎的不是男一女一,而是盛長柏和妻子海氏。縱觀全書,我發現了他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 《知否》告訴你:娶妻當娶盛明蘭,嫁夫當嫁盛長柏
    01最近一直在看趙麗穎、馮紹峰主演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完全被劇中的人物設定所吸引。雖然拍的是古裝劇,但是展現的家庭氛圍以及人物形象放在現代生活也不為過啊。《知否》雖然講的是古代女子的艱難生存,在娘家、婆家努力奮鬥的故事,但是和現代女性的社會地位、生活情況完全無異。
  • 《知否》原著:門第較高的海家為何會看上長柏?不過是盛老太功勞
    盛老太太對長柏極為欣賞,甚至花了心思想要結親海家的女兒,因為長柏畢竟是盛家的長孫。對於盛老太太來說,她當然不願意讓柏哥兒受虧,而王氏卻不為長柏打算,而是惦記她姐姐家的女兒,生怕找不到合適的對象。所以就有意撮合給長柏,而盛老太太又豈能答應,所以對王氏恩威同時使用,試圖開導王氏一定要想開。事實上,海家剛開始並看不上長柏,覺得盛家單薄了一點。不過盛老太太自有打算,就像當初她為盛紘找王氏一樣,雖然王氏有點不太能看上盛家,但是看到盛紘儀表堂堂,也就是立刻同意了。
  • 《知否》原著:盛長柏婚事一波三折,錯過允兒餘嫣然,才有了海氏
    《知否》這部劇主要是講述了北宋官宦背景下女主盛明蘭的成長、愛情、婚姻,以及如何從一個少女變成顧家主母還有家宅興榮變化的故事。劇中還有一個角色雖然戲份不多,但也算是劇中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盛長柏。劇中沒有描寫的很詳細,但原著中這段也算是精彩部分,就是關於盛長柏的婚事那可謂是一波三折。劇裡,盛長柏是個很可靠的人。性格沉穩、有上進心、三觀正、拎得清,是劇中角色中不可多得的好男人。所以關於他的婚事也是很值得操心的。當然,作為盛家第一個中舉的人,自然也是有許多名門望族前來聯姻。
  • 看了《知否》原著才知道,華蘭也曾算計過明蘭
    1《知否》中顧廷燁為了娶明蘭煞費苦心,先是把曹家表妹從涼州送回京城,破壞明蘭和賀弘文的親事,然後跟長柏說要求娶盛家姑娘,又在皇帝面前說迎娶盛家嫡女。在大家都以為顧廷燁要娶如蘭的時候,突然發生了如蘭和文炎敬私會的事情。盛家騎虎難下,只能推出明蘭來解這個困局。
  • 《知否》王氏含蓄解釋通房。然後被長柏一句話氣得咬碎一口銀牙……
    《知否》原著那一年盛家的公子小姐們年歲漸長,各屋裡開始#知否#挑丫鬟,長柏哥哥第一個挑只撿了幾個老實巴交的。王氏想選幾個標緻的,一群平庸的丫頭,長柏臉上也不好看。長柏卻覺得才貌雙全的容易心高氣傲,易生事端影響學習。
  • 知否原著:王大娘子因毒害盛母,被送回老家思過
    王若弗在《知否》一劇中飾演的盛府大娘總是高光時刻不斷,給觀眾帶來了許多有趣的笑料,例如:「狐猸子這事,原來也是要天分的」這一段中,就使觀眾忍俊不禁。可是在原著中,王大娘子因為參與姐姐康姨母毒害盛母一事被長子長柏送了宥陽老家,因為此事,大娘子還與自己的兒子大鬧了一場。但還是不得不服從兒子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