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連鎖快餐搶食剛需市場 北京早餐格局生變

2020-11-23 中國網財經

  從2002年早餐工程啟動以來,14年間北京早餐這個巨大的剛需市場在政府引導和市場競爭下迅速變化。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車將成為歷史,連鎖餐飲企業和便利店則成為早餐消費的重要渠道;外賣O2O平臺也想分食這塊市場,不過客單價低、送達時間嚴格讓O2O們無從下手。

  根據北京市商務委的規劃,2020年底前,形成固定早餐門店+搭載早餐服務的連鎖便利店+主食加工配送中心格局,建成1750家符合早餐經營示範點、規範店標準的早餐網點。

  連鎖快餐:早餐成業務增長點

  早餐客單價低、利潤空間小等現狀使得早餐難以吸引正規軍進入。北京市通過政策補貼和引導,一直推行早餐工程、早餐示範店,意在引導連鎖快餐增加早餐覆蓋面,提升早餐品質。

  和合谷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早餐示範工程門店佔和合谷北京門店總數的50%,並且還將進一步擴大,和合谷方面為提升早餐業績也在研發新的早餐產品。

  另一家快餐品牌——嘉和一品也是北京市早餐示範工程單位。在布點上,目前嘉和一品在華北區有100多家連鎖門店。便宜坊、都一處等傳統正餐企業也有早餐業務,且市場表現較好。

  儘管北京市的早餐工程推動了品牌連鎖快餐在早餐市場上的佔比,但知名餐企的體量還是遠遠小於早餐市場上單體的散兵遊勇體量。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高和目前食安問題頻發,消費者對一些不知名的單體早餐店顧慮漸多,這從一定程度上淘汰了一批不規範的早餐店,同時對早餐價格的敏感度也得以降低,成為不少因早餐利潤太低而望而卻步的餐企進入市場的一個入口。

  據中國烹飪協會此前發布的數據指出,早餐市場的規模持續增長,平均增長率在14%左右。在此背景下,近幾年洋快餐相繼加入對早餐市場的競爭,並已成為業績增長點之一。麥當勞、肯德基兩大洋快餐都把早餐的最低價格鎖定在6元。同時,麥當勞還將早餐時間延長至10:30,並根據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增加粥類、油條等餐品。肯德基為了提升中國業績,也加大了菜單的革新力度。肯德基的「同門」必勝客也推出了早餐。

  O2O平臺:早餐外賣發展遲緩

  各外賣平臺也曾試圖通過上線早餐外賣的方式提升用戶體驗,但效果卻一直不太理想。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了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等外賣平臺,發現目前在手機App首頁仍顯示「早餐」的僅剩餓了麼一家,在其他平臺搜索「早餐」僅可以搜到含有相關關鍵字的產品或者餐廳。

  據美團外賣工作人員介紹,美團外賣曾經上線過一段時間的早餐業務,但效果一直不好,無奈只能將早餐業務下線。

  本月初有傳言稱餓了麼計劃停止部分地區的早餐業務。但餓了麼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餓了麼目前還保留著早餐業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提升用戶體驗,但餓了麼也在對各地區的業務進行調整。

  在餓了麼的早餐頁面北京商報記者看到,餓了麼目前仍然採用集中定點配送到部分寫字樓以及地鐵站的方式開展業務,在和平西橋配送點,17:30分左右,可以預訂次日的早餐,取餐時間在早上8:00-10:00,提供早餐產品的商家除了黃太吉、賽百味、慶豐包子鋪等連鎖餐飲品牌,還有水果生鮮品牌以及部分單體餐廳。這些商家提供的早餐產品多以套餐為主,價格基本都在13元以下,且目前餓了麼早餐頁面的很多產品都沒有配送費。

  有業內人士表示,外賣平臺目前還未能實現盈利,而早餐更需要燒錢。為了能提升訂單量,平臺也不得不對消費者進行力度較大的補貼。這也是目前外賣平臺早餐業務發展比較緩慢的原因。

  便利店:政策門檻難過

  隨著消費水平提升,連鎖便利店和餐飲店成為承載早餐工程的主要載體。北京市東城區商務委相關工作人員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目前東城有80多家便利店搭載了早餐項目,今年還將推進10家左右。

  以北京7-11一家普通門店為例,在早上7-8點之間客流量為50人,銷售額為1300元左右,客單價不足30元,主要銷售的商品為飯糰、壽司、三明治、包子、豆漿、牛奶、咖啡等。

  北京7-11方面相關人士介紹,和傳統早餐做到10點不同,便利店內賣的東西基本一樣,沒有區分時段的概念。如果傳統早餐從7點-10點,銷售一般可以佔到全天銷售額的15%。

  從全家、7-11、羅森三大外資便利店的統計數據來看,60%-70%的進店消費者會購買鮮食產品,包括壽司、飯糰、糕點、關東煮在內的鮮食類產品是便利店中高頻次購買商品。顧客習慣買一份便當順便帶一瓶飲料或一包零食,通常情況下,只佔店內所有SKU中1-3成的鮮食品類,卻可以帶來40%的銷售額。

  但並不是所有的便利店都有即食產品,能否獲得市食藥監局頒發的餐飲方面的證照是關鍵因素。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便利店內的餐飲業務最早需要按照《食品安全法》獲取衛生許可證才能獲批;2009年以後,《食品衛生法》被《食品安全法》取代,餐飲業歸衛生部門管轄,零售業歸工商局管轄,便利店的餐飲業務便處於尷尬境地。北京市工商局於2013年4月頒布《北京市流通環節食品現場製售許可管理規範(試行)》,市食藥監局在2014年初整合工商部門相關業務後,以《北京市食品現場製售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繼承了工商局的政策走向,便利店的現場快餐業務需要在營業內容裡面加上現場製售項目,不過,該項目審批嚴格。據某內資便利店負責人介紹,前後花了六七個月才審批下來。

  如果想要通過便利店來擴大早餐示範店覆蓋範圍,如何協調政策門檻和市場需求是一個難題。去年10月,市食藥監局制定的《北京市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結束意見徵集,擇日進入試行階段。若試行,則食品流通許可證和餐飲許可證兩證合一,即食品經營許可證,「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食品銷售、餐飲服務活動,應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北京商報記者在《辦法》中看到,便利店按照食品銷售經營者業態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在列舉的11項食品經營內容中,只有前四項內容可以申請,包括預包裝食品、散裝食品、特殊食品和其他類食品,熱食類製售項目屬於餐飲服務經營項目;後者具體包括普通餐飲、中央廚房、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這對於便利店經營現場製售項目來說,依然是一個緊箍咒。

  據內部人士透露,市商務委、市食藥監局等相關部門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多次赴上海考察,北京便利店餐飲方面的政策有可能會放鬆。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郭白玉 郭詩卉

  早餐車:OUT了

  外表像雞蛋形狀的黃色早餐車之前曾經是北京社區居民和白領上班路上的最佳選擇,不過,目前在東城區和西城區幾乎消失不見。2015年7月中旬,東城區嘗試撤除了前門地區的14輛早餐車經營網點,據北京商報記者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東城區撤除工作已全部完成。

  2002年,按照商務部發展早餐工程的有關文件要求,北京市商務委牽頭在全市範圍內推廣早餐車。可以說,早餐車(亭)在當時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市民吃早餐的問題。但事與願違,原本要進社區經營的早餐車幾乎都擁堵在街道上,原本要統一配送的產品無法實現,只能現場製作加工,安全隱患以及食品衛生問題無法控制,而長期佔道經營帶來的交通及市容市貌難題日益凸顯。

  早餐車的引導方向由鼓勵轉向了清除。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獲悉,通過實行早餐車退路進店、進社區計劃,在全市核心區路側經營的早餐車已清退完畢,東城區和西城區共有263輛早餐車被清退。今年下半年將擴至朝陽、海澱、豐臺、石景山四區。

  事實上,即使沒有相關政府部門的清理行為,早餐車的運營也難以為繼。據一位早餐車承包者介紹,由公司統一配送過來的食品選擇性小,種類不多,也不如黑早餐車現做現賣吸引人,而且正規早餐車9:30就停止營業,時間太短,賺不了錢。據上述人士介紹,和他一樣承包做正規早餐車的基本都是夫妻檔,一個月頂多賺三四千元,而黑早餐車成本低、時間自由,一個月上萬元都有可能。

  -2020年北京建成1750家

  正規早餐網點

  -全國早餐市場平均增長率14%

  -目前和合谷等品牌快餐搭載早餐服務門店佔50%左右

  -外賣平臺早餐以套餐為主,

  價格在13元左右,免費配送

  -7-11早餐銷售佔全天

  銷售額的15%

(責任編輯:毛凱悅)

免責聲明:中國網財經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的觀點和立場。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對標711連鎖?北京加油站開賣快餐盒飯
    繼前幾日中石化加油站在蘇州開賣咖啡被熱議之後,本周三起,北京的中石化加油站也悄然開始了新嘗試——開賣早、午餐,而且一亮相就打出了早餐5元、午餐10元的特價招牌。根據「中國石化北京石油會員」公號信息,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十裡河店新推出了早、午套餐,從9月18日到10月17日之間特價,5元早餐任性選,包括葷素任選的包子1個、茶葉蛋1個和白粥一份。10元午餐包括一葷一素菜品加一份米飯,還能獲得價值5元的豆奶一罐。19日中午接近12點時,記者探訪中石化易捷便利店十裡河店。
  • 肯德基搶食新咖飲:掘金千億市場卻依然還是快餐那一套?
    從快餐式咖啡到精品咖啡,再到專注線上的凍幹咖啡,每一步進攻都與中國咖啡市場的發展形勢緊密相關。對於咖啡領域的探索,無論是肯德基還是麥當勞,都並非初來乍到。長時間以來的耕耘,無非是在等一個咖啡市場成熟的時機。但大體量和大手筆之下,卻似乎沒能看到連鎖巨頭們在探索新咖飲道路時的創新力,快餐的營銷老路與新咖飲品牌們十分注重的故事、顏值與聯名活動背道而馳。
  • 家電連鎖「三國演義」格局生變
    國美、蘇寧、永樂是中國家電連鎖零售商三大巨頭,在互相之間的競爭中發展壯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但是,這種平衡看來就要發生變化,隨著上周在香港上市的永樂和國美股票相繼停牌,等待一項股價敏感消息公布。家電市場風雨欲來,格局陡然生變,正應了《三國演義》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這一次,不是競相削價的銷售戰,而是資本市場的一場收購戰。
  • 打工人,誰承包了我們的早餐?
    導讀:中國的早餐市場是剛需;同時,早餐也一個極具挑戰的行業,辛苦且利潤薄;但是,賣早餐也可以賣出一家上市公司,如巴比饅頭;你有沒有發現,早餐是最容易帶來幸福感的?打工人,你今天吃早餐了嗎?早餐是剛需,薄利多銷型據英敏特《早餐-中國,2016》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人民幣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人民幣。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人民幣。
  • 麥當勞等巨頭髮力早餐,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
    麥當勞開始發力早餐,讓早餐這個鮮有巨頭的市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使得早餐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得更為複雜。國內早餐市場的掘金者不乏傳統早餐攤點、便利店、快餐店,甚至連做代餐食品的企業也想分一杯羹。那麼,究竟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 濟南便利店進入3.0時代
    早上8點,小劉乘坐的公交到站,她下車轉身走進旁邊店裡買了一份早餐;中午12點,小劉和同事走進店裡點了一杯咖啡,坐在落地窗前悠閒地翻看手機,享受午間悠閒時光;下午6點,小劉從手機端買好了晚飯所需,半小時後她到家,菜也到了家……如今便利店早已不再是人們記憶中的小超市,早餐、咖啡、蔬果或者日用品、生活服務,無數市民正在通過便利店便利解決生活中的一切所需。
  • 《2020中式快餐白皮書》出爐,釋放哪些行業信號?
    隨著快餐成為剛需,整個賽道也發生著重大變化,比如它的出品速度、品質穩定情況、價格、就餐環境等方面在不斷變革。 早餐市場還很大,中式快餐發展早餐業務有著良好的客群基礎,這就讓「早餐」時段,成了快餐品牌的新「掘金地」。
  • 溫州中式快餐連鎖品牌六十來個 市場競爭「逼出」三大方向
    「新人」知難不退原本計劃於5月初在各門店開賣快餐、從溫州快餐市場分一杯羹的十足便利,不得不暫緩這個計劃,可謂剛一準備入行就品嘗到了這個行當之難,歸結起來主要問題就是溫州快餐市場的競爭及自身的競爭力,多了賣不完,少了成本高。
  • 萬億早餐市場為何難覓大品牌的小包子
    作為傳統早餐主食之一,包子在我國老百姓餐桌上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北方的肉包、蔬菜包,南方的灌湯包、叉燒包……全國各地幾乎都有自己獨特口味的包子。據有關數據預測,2021年中國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增至1.948萬億元。但面對這個萬億市場,目前國內專注早餐市場的全國性品牌並不多,大都以區域性品牌為主。
  • 北京便利店營商環境全國第一
    2015年7月,北京率先在全國實施生活性服務業品質提升行動計劃,持續推動「規範化、連鎖化、便利化、品牌化、特色化、智能化」發展。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計劃實施以來,截至9月底,全市共建設提升蔬菜零售、便利店(超市)、早餐、家政服務、洗染、美容美髮、末端配送等基本便民商業網點6000多個,累計培育了6000餘個標準化門店,培育10條生活性服務業示範街區。
  • 連鎖便利店加盟哪個比較好?
    連鎖便利店十大品牌,便利店品牌排行榜(2020)1、7-起源於1927年,世界比較大連鎖便利店之一,全球具知名度著名品牌之一,世界連鎖便利店巨頭,柒-拾壹(中國)投資有限公司。2、全家起源於1972年日本,亞洲大型國際性連鎖便利店,亞洲較早發起進入美國市場的連鎖便利店公司,頂新國際集團。
  • 北京便利店最全調查
    目前,北京主流便利店大概有7-ELEVEn、羅森、全時、鄰家、好鄰居、便利蜂、全家、國安社區、物美便利超市、京客隆、超市發、愛便利、快客、迪亞天天、好的等品牌。 對於北京市場便利店現狀,北京市商務委流通發展處工作人員這樣說,「近年來,北京連鎖便利店數量持續增加,品牌日益豐富。
  • 北京,便利店的荒漠:深圳每平方公裡有17家便利店,而北京只有1家
    上海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 1-3月上海便利店室內營業額累計同比下降12.63%。便利店確實受到疫情影響,但零售業內人士都認為一旦正常開業,便利店這種快消品為主的行業會很快恢復,不太至於崩盤。其他城市目前也沒有便利店大規模閉店的消息。AI財經社採訪的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王洪濤認為,「便利店行業整體表現還比較平穩,也正在穩步的回升。」
  • 北京海澱增設67家早餐規範店
    記者昨日獲悉,海澱區已完成2015年「早餐示範工程」任務,共建設完成67家北京市早餐規範店網點、33家便利店搭載早餐網點以及1家主食加工配送中心。  海澱區商務委負責人介紹說,「這60多個固定早餐門店採取公開招標的方式,選擇區域內有顯著規模優勢和競爭優勢的連鎖大眾餐飲企業和連鎖便利店企業作為早餐門店的承辦主體」。此外,招標中還鼓勵連鎖餐飲企業到海澱北部等早餐門店較少的地區開設門店。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海澱區相關部門走訪了老家肉餅、宏狀元等連鎖企業進行前期調研,早餐示範工程主要集中於居民小區以及流動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
  • 真功夫、吉野家、永和大王、味千為什麼這些連鎖快餐現在都處境尷尬?
    味千在上周發布的中期財報中,如此總結自己現在所面臨的市場挑戰。它的營業額和同店銷售都仍在下滑,同比分別下跌 2.5% 、2.2%。這其實是絕大部分連鎖快餐品牌目前的處境,同樣也可以解釋肯德基為什麼進入中國 30 年以來,開出了第一個子品牌 KFC Pro。今天,肯德基為這個在杭州萬象城試運營了 2 個月的新餐廳舉行了正式的發布會。
  • 北京便利店最全調查 | 獵雲網
    據2013年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榜單,北京在上榜的26個城市中位列倒數第二。一個擁有2000多萬常駐人口的特大城市,這麼多年來,連鎖便利店數量只有區區一千多個,其發展速度遠不及上海和深圳等一線城市,甚至落後於很多二線城市,原因有兩個:其一北京市場的城市規劃和生活習慣不適合便利店發展;其二,在北京證照辦理審批耗時長,讓從業者頗為撓頭。
  • 連鎖扎堆擴張 雲南本土便利店加速「散子」
    【態勢】連鎖品牌扎堆加速擴張雲南聯合100董事長張開泉向記者介紹,2008年聯合100集團從四川總部進駐昆明之時其公司做了一個詳盡調查。「昆明目前大約有5000家便利店,除去一般的雜貨鋪店,確切說有2000~3000個便利店。其中市場孕育了很有知名度的本土品牌小虎、之佳、足達、日新達等。
  • 多個國外高端冰淇淋品牌爭相湧入 中國冰淇淋市場格局恐生變
    原標題:多個國外高端冰淇淋品牌爭相湧入 中國冰淇淋市場格局恐生變信息時報訊 (記者 黃芳芳) 日前,來自瑞士的冰淇淋品牌Mvenpick(譯為「莫凡彼」)正式來到廣州,成立其在中國的第一家直營專賣店,而俄羅斯高端冰淇淋品牌——馬爾卡冰淇淋也透露今年將在中國大多數一二線城市鋪開業務。
  • 連鎖便利店們的絕地求生,從下沉到縣城開始
    下沉市場的購買力,實在不可小覷。過去一年間,全國便利店增長率超過8%的17個城市中,除北京之外,全部為二三線城市。 與此同時,另一家日系便利店羅森也沒閒著。如果7-11是下沉,那它則比下沉更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