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等巨頭髮力早餐,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

2020-11-23 億歐網

麥當勞開始發力早餐,讓早餐這個鮮有巨頭的市場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也使得早餐市場的競爭格局變得更為複雜。

國內早餐市場的掘金者不乏傳統早餐攤點、便利店、快餐店,甚至連做代餐食品的企業也想分一杯羹。那麼,究竟怎樣才是掘金早餐市場的正確姿勢呢?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新年伊始,每個餐企都在籌劃新一年的商業宏圖,其中,大佬之一的麥當勞把手腕再次放到了「一日之晨」上。

麥當勞發力早餐市場

在不久前,麥當勞主推了中西早餐限時優惠,不僅時不時作為福利的超值6元早餐來了新年第一波,內容也終於豐富了:出現了兩款鹹粥和一款紅豆豆漿。

要知道,賣鹹粥可是肯德基早餐的招牌。

原本只賣西式早餐的麥當勞,終於在巨大的市場選擇壓力之下,向中國消費者的中國胃低頭了。當然,也有可能是換了老闆的麥當勞終於可以做主推中餐了。

無論如何,早餐在這個世界級快餐連鎖巨頭商業版圖中的位置越來越高。

據筆者了解,不僅僅在中國,全美麥當勞也開始發力早餐,在上次出新品追溯到2013年的煙肉蛋漢堡後,時隔五年後在今年2月份,才將在美國試水的一款名為「Donut Sticks(甜甜圈棒)」的新產品拿來提升早餐銷售收入。

回到中國市場,比起老對手肯德基,麥當勞對早餐市場的認知明顯後知後覺,但它的幡然醒悟,也意味著這場大戰終於要來了。

放眼中國的早餐市場,也一直鮮有巨頭較量,但同時也被看作是快餐業競爭的最後一塊處女地。 曾一度受政府支持的陽光早餐工程,也在千萬個小型商家介入後冷卻,如今麥當勞的重新關注讓即食早餐的競爭重新升級。

新早餐市場的產品趨勢:傳統優於特色

早餐是快餐連鎖店當天最重要的一餐 。麥當勞自1971年以來一直是美國早餐市場的領導者,但近些年來麥當勞早餐業務逐漸被Taco Bell的早餐和Dunkin的早餐三明治給比下去,同時還有星巴克的強勢競爭。

在中國,麥當勞也一直端著,不肯像肯德基那樣做中式早餐的粥類食物以及油條和豆漿。這便導致了麥當勞在中國早餐的初步市場上先期落後的局面。提起早餐,國人已經明確了一個認知:在肯德基有中式早餐吃,味道還不錯。

據筆者調研,在早餐這種食物的體驗中,人們更傾向於選擇自己熟悉的味道。對於需要在外就餐的餐飲核心消費群體,中午和下午的正餐一周裡會變幾次花樣吃,但早餐往往只會選擇那麼幾種。這就是為什麼早餐肯德基做得更好的原因。

放大到整個國內,各地早餐的品種五花八門,早餐本來就是一種地方小吃,全國性連鎖快餐想要各個擊破確實比較困難,但有一個主線是可以把握的:溫熱的、易消化、不油膩、飽腹感強、能提供一上午能量,這樣的早餐,是中國胃的共性要求。

肯德基在提供漢堡、咖啡這類洋餐之餘,不僅加入了粥、油條等傳統中國食物,還增加了飯糰、蛋卷等品類,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豐富的早餐選擇,麥當勞則只有火腿蛋的麥滿分和咖啡;隨後,麥當勞也開始研發粥,而在其材料還主要是「雞」時,肯德基的粥已經有了牛肉蛋花粥、香菇滑雞粥、皮蛋瘦肉粥等多款味道。結果顯而易見。

據《中國早餐消費報告》顯示,66%的中國都市消費者每周在家食用2~3次早餐,2013年的這個數據是77%。消費者在外吃早餐的場所,早餐攤佔比49%、便利店佔比29%。

在家或是在外用餐帶動的巨大的早餐市場逐漸成形,消費者用於早餐的花費明顯增多,消費意願也更強。根據英國權威調研機構英敏特(Mintel)發布的報告預測,中國消費者早餐食品總消費將從2015年的1.334萬億元增至2021年的1.948萬億元,到2021年,在外食用早餐的市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8400億元。

其中,傳統早餐類型的消費量仍佔主流。顯而易見,包子、豆漿、油條、煎餅等傳統早餐品類佔據著早餐市場的絕對份額。

將近一半的中國消費者表示「熱食」是非常重要的早餐元素,僅排在「健康」元素之後。這一傳統習慣很難被改變,大多數消費者早餐需求更理性,獵奇心態較少,更希望吃到熟悉的味道。對經營早餐的企業而言,研究消費者的喜好顯得極為必要。

麥當勞並非不重視早餐,它在美國幾年前就推出了全日早餐的概念,但直到意識到了「本土化」這個問題後,才終於把早餐的產品結構調整到「中式」這條線上。

永和大王、肯德基如何跟早餐攤比拼?

據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聯合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餐飲消費報告》顯示,80後、90後年輕人群在餐飲整個用戶層中佔比接近七成,90後正在逐漸超越80後成為餐飲業的消費主體。

這部分人正是處於學習工作黃金期的學生、上班族。面對一上午高負荷的學習和工作,早餐的「充電」作用實在重要,但早上又是最忙碌緊張的時刻:熬夜起晚、交通通勤壓力,早餐時間被不斷地壓縮。

消費者的時間愈發寶貴,對便捷早餐的需求就越迫切。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對早餐時間要求極為苛刻,一半以上的受訪者願意等待早餐做好的時間僅為2~5分鐘,一旦超過5分鐘將失去等待的耐心。

因此,年輕消費者對早餐就產生了特定需求:速度要快。

因為早餐具有時效性,顧客需要在上班路過之處就近解決早餐需求,所以早餐店鋪開在人流量較多的位置更有競爭力,這種店鋪的租金也更貴。現在有許多早餐攤在政策監管下採用了共用店鋪的經營模式。與那些不做早餐生意的店鋪合作,只租賃店鋪的早餐時段,比如6:00到10:30由承包人經營早餐服務,但這種模式更適合夫妻店,無法品牌化地拓展經營。

此外,很多傳統早餐都需要現做現賣,或者在購買量突然增加時,等餐時間也大幅延長。如現蒸的包子、現煮的餛飩、現做的煎餅果子,位置上的便利性並不能完全彌補出餐效率。

效率已經成了中式早餐的頭等問題

美國這樣的國家在飲食上最大的特點就是效率,因而有了最大的漢堡、三明治的生產銷售額,同時也是穀物早餐最大的市場。但因為飲食習慣問題,這些食物在中國的消費量有限,市場機會仍然得在傳統早餐品類中挖掘。

最終,機會點就變成了:誰能通過自身開發或者合作整合,來佔據早餐標準化的供應鏈?

自己開發供應鏈來高效提供早餐產品,除了麥當勞、肯德基外,規模較大的就是一批「包子企業」,甘其食、巴比饅頭、慶豐包子鋪……相對於其它品類,包子的預製屬性更高,餡料、麵皮都可以通過供應鏈來集約化解決,而不需要像其它類型早餐店一樣,需要添加龐大的烹飪、加工設備,自然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就能大幅降低。

在供應鏈整合層面的典型案例是永和大王 。最初,永和大王可以說是「全天只賣早餐」:把早餐的油條、豆漿融入全天的菜單中,與其它菜品補充呼應,在早晨就是早餐,到午餐時間就是點心飲料小食,下午就是下午茶,在凌晨就是宵夜。

在自造供應鏈強化早餐供應層面的標杆是包括7-11、全家、便利蜂等幾大連鎖性便利店,便利店自有鮮食工廠、麵包廠等,除了能高效提供穩定產品,如果還能積極應對市場對早餐型主食產品進行開發,競爭力就更強。

成熟的供應鏈對於未來早餐市場產生大體量的品牌型企業至關重要 ,也是和眾多散戶早餐攤競爭的關鍵:除了滿足顧客迫切的效率需求,更能保證食材的安全與品質,同時降低食材損耗、提高利潤空間、增強企業競爭力。

代早餐類食品正在分食早餐市場

即使數量有限,能夠生產代餐食品的企業們仍希望在巨大的早餐市場上攫取更多的份額,例如堅果、五穀、麵包、酸奶等食品企業已經開始和餐飲企業分食早餐市場。

這些企業和提供即食早餐的門店競爭砝碼,除了「快捷」,還有另一個重要概念,那就是「健康」。

最主要的早餐食品比如「穀物早餐」,以穀物玉米、黑米、蕎麥、紅棗、大米、小麥、燕麥等為主要原料加工成片,再加入牛奶(冷食)或稍煮沸片刻(熱食)食用。在中國,本地人群食物攝入多樣性欠缺、營養成分不全面仍是一個問題,同時也是市場機會:讓穀物早餐食品升級成為新早餐戰場中的第二戰場。

穀物早餐從歐美來到中國,最大的推動力就是其能快速提供全面營養,企業可以利用消費者對營養和便捷的訴求,來滿足他們根深蒂固的對熱食的早餐偏好。相關數據也反映了這種需求確實在不斷增加:在全民健康意識增強的背景下,中國穀物早餐市場需求量從2013年的16.5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23.6萬噸。

歐美等大多數發達國家的穀物早餐行業已經有相當長的歷史,我國穀物早餐行業目前已經大致形成了三個層級的競爭態勢:以桂格、西麥、雀巢等為代表,營銷渠道遍布各地的全國性穀物早餐企業;區域性穀物早餐企業;缺乏自主品牌的中小型企業。

從品牌上看,包括江中、億滋、三全、洽洽、格力高、回頭客在內的休閒食品廠商都在嘗試搶佔早餐市場。值得一提的是,主食化的休閒食品競爭激烈,對真正意義上的早餐替代性有限。

不過市場需求很快促使新的替代食品又出現了:營養代餐粉、代餐奶昔、果蔬粉、蛋白粉......這些借著新鮮的營養理念徵服了喜歡標新立異同時又熱愛養生的90後們,很快成為市場新寵。

目前已有不少食品界大佬以更加清晰的規劃在早餐領域拓展。比如雀巢,其在中國全線布局了穀物早餐,以此推廣全穀物食品攝入的健康的早餐習慣。其它歐美品牌如桂格、家樂氏也都在加速布局以燕麥為主材的穀物早餐食品。

此外,國內如南方集團、江中集團也在不斷開發適合早餐食用的產品,其中的江中猴姑系列的養胃餅乾、早餐米稀等新產品,正逐漸成為市場標杆,養胃的功能性和藥食同源的底層認知,讓中國消費者對這個系列早餐產品的接受度很高,也就開始受到很多小品牌的效仿。

結語

可以說,中國人的早餐既傳統,又有很多求變空間。

中式早餐製作程序繁複、人工需求大、口味要求高、毛利率卻很低,很多中餐企業並不願意去花力氣研發和經營,因此在正餐、快餐高速發展的餐飲業中,早餐市場還處在高度分散、低水平競爭、缺乏頭部品牌的境地。但同時,巨大的剛需和不容忽視的體量也激發著市場參與者們的無限遐想。

基於早餐產業化的便民利民屬性,政府層面也積極鼓勵企業經營早餐。從2000年起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展的早餐工程,推動了一批早餐供應鏈企業的崛起,這些國家、省、地方級早餐示範工程的出臺為的都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早餐市場。對於企業,早餐的經營環境會越來越有利,但仍需要時刻保持警醒,以消費者為核心、不斷創新升級產品、優化打磨供應鏈……有時候換道超車可能比彎道超車更具效果和侵略性。

本文經授權發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歐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相關焦點

  • 星巴克試水超值早餐,是要和肯德基、麥當勞正面剛?
    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又盯上了早餐市場這塊令人垂涎的「蛋糕」——「門檻」卻變得更低了,起碼在部分市場如此。小食代留意到,近日,星巴克在部分城市的門店推出了多款僅在早餐時段銷售的超值產品。本周一,星巴克中國在官方微信公號上表示,已推出「早餐優選組合」,該早餐新品系列在上海和台州率先登場後,目前已覆蓋整個江浙滬和深圳地區的門店。
  • 美國早餐市場大哥地位不保,麥當勞要推新菜單
    記者 | 馬越美國麥當勞要在它的早餐菜單裡添加新品了——根據Business Insider獲得的一份內部文件顯示,麥當勞今年2月份將在美國試水一款名為「Donut Sticks(甜甜圈棒)」的產品——一種在表面塗上肉桂糖的油炸麵團。
  • 麥當勞又放大招 在澳大利亞推高級早餐
    即在日本市場推出「正餐」般體驗店的Restaurant M後,麥當勞最近又在南半球開始了它的餐食升級之旅,名為「 Goumet Breakfast 」。在麥當勞最重要市場之一的澳大利亞,麥當勞正在布裡斯班的 Down Under 門店試點一些不那麼快餐的早餐新品,比如在配菜中加入了菠菜梗沙拉、番茄醬料、炒蛋、牛油果搭配 crumbled feta 奶酪、Chipolata 香腸。這些食材雖然稱不上高級,但你一般也不會在三下五除二就整出一個漢堡的快餐連鎖中看到。
  • 早餐成暴利行業?巨頭早已「盯」上,一天收入上萬,阿里連開6家
    然而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早餐又成為了新的暴利行業。8月12日的時候,阿里在上海連開了6家早餐店。這一情況也令不少人感到好奇,阿里怎麼又突然看好早餐市場了?難道一個新的造富風口又要出現了?與傳統模式相比,阿里開設的早餐店有什麼不同呢?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早餐店都開在地鐵口,採用的是顧客通過手機點單,然後自助櫃取餐的這一模式。
  • 早餐種類差不多,肯德基生意火爆,麥當勞少有人吃,原來差別太大
    早餐的種類大同小異,肯德基的生意興隆,麥當勞就不那麼受歡迎了!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呢?現在我們身邊的食物越來越多,很多傳統的食物已經跟不上我們的需求了,所以我們身邊還是有很多 "洋 "食物的。比如說肯德基、麥當勞等都是我們身邊非常受歡迎的餐廳,尤其是孩子們對這些食物比較感興趣,每天都想去那裡吃。如果你趕時間的話,只要去那裡幾分鐘就能吃到你想吃的東西。在這些食物剛開始流行的時候,我們是看不出有什麼區別的,但是隨著我們吃的越來越多,我們發現不同的店面味道也是不一樣的。
  • 肯德基 VS 麥當勞:50種早餐誰最耐撕?
    早餐實在是太重要了,它提供營養,促進新陳代謝,讓醫生和壞心情統統遠離我。而對趕著打卡答到、無暇等待的上班族和學生黨來說,以肯德基和麥當勞為首的快餐店,成了他們為數不多的早餐佳選。即點即食、可打包帶走,就像是清晨的第一縷陽光,讓人舒心愜意。
  • 打工人,誰承包了我們的早餐?
    消費者在早餐車上購買早餐的花費一般在3-9元,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品牌為了適應中國市場則推出「超值6月早餐」,體現早餐客單價低,使得在線上外賣滲透率偏低。總之,早餐是一個消費剛需,進入門檻低,屬於薄利多銷的生意模式。據《中國早餐消費報告》顯示,66%的中國都市消費者每周在家食用2-3次早餐,2013年的這個數據是77%。
  • 便利店連鎖快餐搶食剛需市場 北京早餐格局生變
    從2002年早餐工程啟動以來,14年間北京早餐這個巨大的剛需市場在政府引導和市場競爭下迅速變化。曾經遍布大街小巷的早餐車將成為歷史,連鎖餐飲企業和便利店則成為早餐消費的重要渠道;外賣O2O平臺也想分食這塊市場,不過客單價低、送達時間嚴格讓O2O們無從下手。
  • 寫毛筆字,怎樣的握筆姿勢,才是正確的?
    其中,寫書法,尤其是毛筆書法成為市場熱寵。練習毛筆書法不僅可以修身養性,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彰顯自己的文化修養。另外還有很多家長,也開始注重子女們的才藝培養,書法也就成為重要科目之一!可是在開始練習之前,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毛筆的正確握筆姿勢。毛筆作為古代唯一的書寫工具,古代非常成熟,而現代人幾乎很少用到它,所以對於握筆,很多人都不會。
  • 肯德基無人駕駛早餐車上街,招手就來,10塊錢1份,科幻感十足
    非常的智能,並且還知道禮讓行人,讓人看起來非常可愛,這輛餐車上面售賣的早餐都是已經打包好的,15秒掃碼取餐,很多年輕人圍著拍照打卡,在網絡上也引來了很多網友們的關注。無獨有偶,同為百勝集團的必勝客也推出了售賣早餐的無人車,麥當勞也不甘示弱,近日也推出了無人移動餐車。
  • 早餐是「暴利行業」嗎?為什麼連阿里巴巴都開始賣早餐了?
    大部分年輕人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都是行色匆匆,能空出時間來吃早餐,屈指可數,早餐,似乎逐漸成為了一種奢侈,很多年輕人的早餐也從傳統的稀粥、豆漿、油條變為了牛奶和麵包。如果市場沒有發生改變,一切似乎也就這樣了,但是在新零售的背景下,阿里再次做出驚天選擇。
  • 麥當勞賣「肉夾饃」被吐槽!洋快餐能做好「中國漢堡」嗎?
    1月13日,麥當勞開始賣肉夾饃了。一向賣漢堡的西式快餐巨頭賣肉夾饃,這個組合怎麼看都讓人感覺新奇,而且只在早餐時段賣,只賣24天,套餐價只需要9塊。麥當勞能否做好「中國的漢堡」?肉夾饃一直被稱為「中國的漢堡」,如今它正式進入到麥當勞的產品線當中,對於麥當勞而言,這是一次大膽的探索。1、目前肉夾饃限制在早餐時段,未來是否會全天賣呢?
  • 流動早餐車 早餐車小吃車與傳統門面相比較的優勢
    流動早餐車 早餐車小吃車與傳統門面相比較的優勢 您想了解一下嗎? 湖北隨州多功能小吃車、流動型售貨車,相信大家是再熟悉不過了,其在大街小巷中經常可以見到,它可以提供各式的美味小吃 、』燒烤、油炸、涮燙、鐵板燒,是現在市場上不可缺少的一種經營模式。
  • 最前線|必勝客、麥當勞之後,人造肉或將登陸星巴克早餐菜單
    來源:36氪據見聞美股1月21日消息,星巴克聲明稱,該公司尋求向更加環保的菜單過渡,正在為早餐菜單「探索肉類替代品」。作為全球最大的咖啡連鎖店,即使星巴克並拒絕就具體的合作夥伴或品牌發表評論,但是還是引起了引起了市場的注意。但作為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的股價周二仍然收漲約18.4%。據見聞美股稱,分析師魯比什-帕裡克(Rupesh Parikh)說,星巴克的聲明說明了人造肉產品市場將持續增長。
  • 第一家賣早餐賣上市的公司:「包子大王」A股上市,年銷20億!
    一個做早餐生意的居然能成功上市,靠賣包子年銷20多億,坐擁3000多家門店,巴比饅頭上市無疑給充滿不確定、」黑天鵝「滿天飛的餐飲行業帶來信心上的鼓舞! 第一個靠賣早餐上市的餐企! 「巴比饅頭上市,對於餐飲行業來說是一個奇蹟般存在!」 為什麼這樣說呢?
  • 掘金腹背受敵,開拓雙喜臨門,火箭開始發力
    掘金腹背受敵,開拓雙喜臨門,火箭開始發力。首先,勇士變陣奇效。和老冤家火箭的德帥不同,科爾一直都是一個善於變化的人,常規賽他就縷縷暗度陳倉,只讓巨頭面對硬仗,到了季後賽,他的變陣更是有了奇效。變陣之一是格林+利文斯頓,自從有了考辛斯+博古特,格林一直都不需要在5號位頂住壓力,即使考辛斯受傷,內線的處理一般都是交給了博古特和盧尼。
  • 肯德基開始「擺地攤」賣早餐,要做整條街最靚的爺爺?
    地攤經濟究竟有多火呢?火到連肯德基都擺起地攤了!肯德基成地攤界「大佬」?6月4日,一網友發文稱:你看,連肯德基都出來擺地攤了。配圖是肯德基工作人員推著推車賣早餐的畫面。比如麥當勞,比如必勝客,比如老鄉雞。忽然之間,那些餐飲界巨頭品牌紛紛化身為地攤界「大佬」。「地攤經濟」or「蹭熱度」?看到一個又一個在全國甚至全球擁有多家門店的餐飲品牌,紛紛投入「地攤」事業後,網友們眾說紛紜。
  • 多元主體共推早餐新場景 上海早餐工程再添140家早餐示範點
    近期,上海市委、市政府又發布了早餐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通過三年努力,構建起以中央廚房為核心,連鎖早餐網點為主體,特色單店、流動餐車、外賣平臺配送等多種形式為補充的早餐供應體系,新(改)建網訂櫃(店)取門店1000家,新增早餐複合門店1000家,共享早餐門店(點)覆蓋率達到85%以上,實現早餐工程標識全覆蓋,推出更多早餐示範點。
  • 慢跑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
    核心提示:提起跑步相信很多人都是有一定了解的,不過要知道跑步也分為很多種類型,如快跑或者是慢跑,這兩種方式在我們的生活中都是很常見的,不管是快跑還是慢跑,必須要進行正確的跑步姿勢才可以,那麼慢跑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呢?
  • 什麼樣的起身姿勢才是正確的?
    那麼坐久了之後,怎麼起身才是正確的呢?本期的《指尖醫生》,我們為您請到的是來自仁濟寶山分院康復科的田野醫生,讓有十五年康復經驗的他告訴您:「什麼樣的起身姿勢才是正確的!」 從坐到站,你的姿勢正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