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巨大的工作量及工作強度之下,熬夜對於當代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早已成為一件習以為常的事情了,而頻繁的熬夜,也讓早起變成了一個夢想。大部分年輕人每天早上上班的時候都是行色匆匆,能空出時間來吃早餐,屈指可數,早餐,似乎逐漸成為了一種奢侈,很多年輕人的早餐也從傳統的稀粥、豆漿、油條變為了牛奶和麵包。如果市場沒有發生改變,一切似乎也就這樣了,但是在新零售的背景下,阿里再次做出驚天選擇。
8月12日,阿里在上海一口氣連開6家新式早餐店!在不禁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的犀牛製造,阿里切入傳統紡織服裝行業,此次新式早餐店則是切入了食品行業,阿里巴巴的經營範圍不斷在擴張,勢要賺盡每一分錢。
據悉,此次阿里巴巴的六家新式早餐均開在地鐵口,採用「檔口製作、顧客手機點單、自助櫃取餐」的模式,解決傳統早餐店排隊問題!而且阿里還計劃全面開啟擴張的步伐,將在今年內再開80家,三年內在滬開1000家。
新式早餐店的價格?
按照此次試營業的情況來看,阿里巴巴的賣中式早餐包子、煎餅,也賣西式的三明治,及豆漿、咖啡等飲品,還賣奶茶、小酥肉,其中一個包子售價5元,一個煎餅售價8元,單店平均日賣500單。
一個煎餅8塊錢,還勉強可以理解,但是一個包子售價5元,肯定是對是貴了,不過資本都是逐利的,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收益,這正是他們所追求的。
其實在阿里巴巴之前,肯德基也推出過早餐計劃,且整體運營的情況表現得更好,成為可靠的收入來源之一,那麼巨頭們為什麼紛紛發力進入早餐領域呢?簡單的一句話概括來說:利潤就在那!
暴利?
一個包子五元,確實是不缺錢的主才有可能為了不排隊而直接買,至於說暴利只有在形成規模化的運作後才算是,按照一個點500份的銷售量,銷售均價為9-13元之間,那麼一個點每天的營業額為:5500元,這個金額不算高,按照餐飲業的情況來說,利潤可以達到一半左右,最多也就是2750元的左右,所以單看單店不能算是暴利,但如果是10家、100家、1000家呢?到時候的利潤又是多少了,此時算不算是是暴利了?
綜上所述:規模化運作對阿里來說並不難,所以在規模化的運作之下,早餐這個暴利行業肯定會凸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