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老字號|就是這個味!濟寧這家傳統糕點老店已傳五代

2020-12-12 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寧12月9日訊(記者 杜倩 蔡國建)說起濟寧清真點心老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大興」,不論是平時還是逢年過節,總會有人去買些糕點帶回家或者走訪親友。

  從清代道光年間的馬家糕點鋪到今天的「馬大興」,這家百年老店,在一代代濟寧人的陪伴下,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鋪子發展為現在的清真馬大興食品廠,為濟寧人帶來了綿延百年的時光味道。

  運河岸邊的馬家糕點鋪

  在濟寧市小南門的十字路口拐角處,坐落著一個兩層平房,這就是「馬大興」清真糕點房。一進店裡,撲鼻而來的糕點香氣很容易讓人想起經年的「老味道」,店裡北面牆上掛著百年馬大興老店位居圖,圖裡的馬家糕點鋪與流經濟寧的京杭大運河隔街相望。

  清道光14年(1834年),一位南京商人準備到北京經商,乘船途經濟寧時,見這裡市容繁華昌盛,便打消了去京城的念頭,在濟寧運河岸邊的響鈴閣街,開了家馬家糕點鋪。到了馬勇這一代,已經是「馬大興」第五代掌柜。

  「從我記事起,我就幫著爺爺以及父親賣糕點,長大以後,我就騎著三輪車往各個代銷點送貨。」馬勇說,為了傳承這一味老口味,馬大興糕點房一路走來有著很多的不容易。

  1986年,間斷經營了18年的馬大興糕點房重新開業了。那一年,馬勇33歲,無論風雪晴雨,他都會堅持騎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吆喝售賣糕點,直到今天,他很感謝自己當初的堅守。

  全家守護「百年老字號」

  「現在是家人幫忙打理店裡的生意,我也已經退居『二線』,該是年輕人的時代了。」今年66的馬勇說,自己的兩個女兒負責這家店,還有一些親戚在幫忙。「從小就受到我父親的影響,沒有特意去學,看的時間久了也便會了。」馬勇的小女兒馬冬青和馬勇當年一樣,耳濡目染,慢慢學會了家傳的手藝。

  如今,馬冬青5歲的女兒也常常在她在做糕點時,目不轉睛的盯著看媽媽的做法。「我會讓女兒繼續把這門手藝和我們家的百年老味繼續傳承下去。」馬冬青說,從2003年開始家裡買下這座二層小樓,「馬大興」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房子,再也不用輾轉周折了。

  幾十年間,儘管「馬大興」的店鋪位置不斷變遷,但依然有很多濟寧人會循著記憶中的老味道,穿越大街小巷。同樣,馬勇和全家人也在堅守著傳承「老味道」的初心。

  濟寧老味兒漂洋過海

  「有次有個老年人過來買糕點說,他們家孩子買了別的地方的糕點,他一口就吃出來了。平時吃慣了我們家的無糖香脆餅,再吃別家的就感到味道不對了。」馬勇說,「馬大興」歷經近百年滄桑,在時代的浪潮中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

  每逢過節,馬大興店裡面總是被前來購買糕點的客戶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忙不過來時,馬勇還要僱人幫工,最多的時候僱傭過三十多個工人。「有不少人去了外地之後還對我們家糕點念念不忘。」馬勇說,越是過節就越會來很多人,他們有人買了郵給遠在外地的親人,希望他們在糕點裡吃出「家」的味道。

  「去年有一個臺灣來的客戶,買了很多牛舌酥、蜜三刀等一些老糕點準備帶回臺灣,他說在我的糕點裡吃出了小時候的味道,在臺灣這種味道他吃不到。」馬勇說,這位客戶曾經告訴他,在夢裡都想吃上一口帶著濟寧老味兒的蜜三刀。

相關焦點

  • 就是這個味!濟寧這家傳統糕點老店已傳五代
    說起濟寧清真點心老店,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馬大興」,不論是平時還是逢年過節,總會有人去買些糕點帶回家或者走訪親友。從清代道光年間的馬家糕點鋪到今天的「馬大興」,這家百年老店,在一代代濟寧人的陪伴下,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鋪子發展為現在的清真馬大興食品廠,為濟寧人帶來了綿延百年的時光味道。
  • 吉林省這家老字號將「攤位」擺進了「紫禁城」
    這個春節,可以在故宮裡過大年啦!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元旦前宣布,將於2019年1月6日起在午門-雁翅樓展廳舉辦「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覽。春節期間,故宮將恢復多種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為觀眾呈現一個充滿年味的紫禁城。
  • 「網紅」時代,這家老字號仍「不怕巷子深」?
    可記者關注到朱萬昌這個在長三角算不得最響亮的浙江省老字號,就是因為這家店在拼多多上一組銷售數據: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增加近千名粉絲,銷量近7000件。相比一些「網紅產品」,數據乏善可陳,但在眾多傳統食品老字號中,已經是一次成功的突圍。  原以為這番業績背後,應該是掌門人陳國良日夜盯著手機、電腦屏幕的結果,但實際上,他大部分時間依舊專注著線下的生意。
  • 成都傳統老字號糕點鋪,復古手工做法,樸實又美味!
    百年老字號糕點鋪,三代人的共同傳承,陪你回憶童年的味道!在成都華陽的老街道上,有著一家三代人傳承的百年糕點鋪。清晨的陽光灑在曾經繁華的大街上,陳舊的街道旁,一家老字號糕點鋪開啟了新的一天營生。聽老嬢嬢跟我們分享,這家百年老字號糕點鋪,最初由於家族內部的矛盾,導致如今分為兩家各自經營,味道都相差不大,言語間我們感受到了老嬢嬢內心的欲言又止。傳統的手工做法,味道純粹,吃起來更放心!「我們從來不添加任何化學工藝!」老嬢嬢認真地向我們介紹店裡的糕點。
  • 山東傳統糕點,童年的專屬味道……
    在很多人印象中,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下面這些糕點,你最愛哪一種?傳統糕點分類1)糕食點心類:如芡實糕、桂花糕、綠豆糕、合川桃片等。
  • 走進山東,濟寧的老傳統特色美食
    濟寧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著名的 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由於明清時期,濟寧為重要的漕運樞紐,南北商人往來頻繁,使得這裡的飲食既有鮮明的北方特色,又具有濃鬱的本地風味。要說濟寧的美食,還是要數曲阜的孔府菜最為著名,歷史最悠久。
  • 山東最傳統糕點,還能吃出老味道嗎?
    很多人印象中,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大蝦酥、蜜三刀、江米條……那美妙的味道,在我們的童年記憶中卻永難忘卻。今天為大家推薦幾款山東的傳統糕點,幫你尋一尋兒時鐘愛的這口家鄉味和那久違的綿香。蜜三刀在山東該美味以青州最為有名。青州蜜三刀起源於北宋,當地人稱為「蜜食」,以老字號「隆盛」所制最受歡迎。
  • 昆明老字號糕點鋪,首創雲腿月餅,是不少昆明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
    春城昆明有不少老字號美食品牌,這些老字號的美食品牌,經過了這麼多年,依然擁有高人氣,受到廣大食客的一致擁躉。這家創建於1907年的老字號糕點鋪,雲腿月餅是他家獨創的月餅品牌,是不少昆明人從小吃到大的美味。這家老字號的糕點鋪就是昆明人都知道的吉慶祥。
  • 龍津西這家傳統糕點老字號,40多年了,沒有街坊不誇的!
    以前的糕點點心種類沒有現在那麼多,製作工具也很笨重單一,然而味道確實出奇的好,以至現在越長大越懷念小時候吃到的味道。特別現在很多廣州的老式傳統糕點,製作過程相對繁瑣,願意做的人已經越來越少...在老城區荔灣龍津西路,我們發現了一家還堅持用古法方式製作廣式糕點的店,開業幾十年,荔灣街坊早已吃慣且戒不掉~「傳統馬蹄糕點老字號」1、40年老字號「傳統馬蹄糕點老字號」就在荔灣區龍津西路5號。「隱身」在等紅綠燈的斑馬線附近,要是平時路過不注意,低頭刷下手機可能就會錯過。店面面積很小,不過5平米左右。
  • 看央視解讀濟寧大運河:商貿中心 文匯之地
    清朝時期,馬彪老先生的高祖父就跟很多同鄉一起從南京水西門坐船來到濟寧,在老城的運河邊經營起一家馬家老店,售賣食品和日用雜貨,並於1910年創立了專做糕點的「馬大興果品店」,後來逐漸成為濟寧盡人皆知的老字號,馬氏家族也在濟寧開枝散葉
  • 徐州這家老字號的糕點鋪,有100多個品種,是老徐州人才懂的味道
    徐州有不少的老字號糕點鋪,在低油低糖盛行的當下,仍然擁有很高的人氣,永康糕點是徐州不得不說的老品牌,也是徐州土生土長的美味,每個徐州人家裡,逢年過節的時候總能吃到永康味道,這家糕點鋪創建於1995年,由於生意越來越好,於是這傳統的糕點鋪做成了連鎖品牌。
  • 山東憑什麼是中國餐飲第一大省?1年吃掉3995億,各個都是老字號
    其中,傳統魯菜的獨特風味更是讓山東美食紅遍大江南北的重要原因。現在就請大家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在「美食霸主」山東的背後究竟有多少讓人垂涎欲滴的傳統名點呢。一、草包包子一提起草包包子,會勾起許多老濟南人濃濃的鄉情,因為草包包子鋪是濟南「土草包包子草包包子生土長」的,至今仍保留在原址的較完整的老字號,它不僅是一種食品,而且是一種文化。
  • 食在中秋丨最全的山東傳統糕點清單 15種記憶裡的專屬味道
    吃月餅「中秋佳節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除了月餅,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的糕點?如今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平日超市買回的所謂「老味道」點心,已在各種因素下再也吃不出最初的滋味。大蝦酥、蜜三刀、江米條……那味道在童年記憶中卻難以忘卻。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15款山東的傳統糕點,幫你尋一尋兒時鐘愛的那口家鄉味。
  • 有一種愛叫父愛如山,有一種堅持叫稻香村糕點
    而這個世界上,那些為了信念在努力堅持的人,肩膀上都承擔著傳承的使命與責任。稻香村集團(前身蘇州稻香村)246年來對於傳統糕點製作技藝的傳承、對於消費者的深刻洞察、對於老字號的持續革新,扛起了"中華老字號"這一沉甸甸的使命與責任。作為"中華老字號"的代表品牌之一,稻香村一直默默堅持以高品質產品來回饋消費者,為"中華老字號"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 山東老字號發展現狀:中華老字號66家 山東老字號153家
    老字號是指歷史悠久,擁有時代傳承的產品、技藝或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取得社會廣泛認同,形成良好信譽的品牌。    商務部認定的山東66個「中華老字號」品牌中,食品類品牌24個,酒水飲料類10個,商貿服務類9個,輕工工藝類8個,保健品藥品類7個,飯店7個,專科診所2個。
  • 山東濟寧特色美食續集,美食太多,只能續集接著說了,大家見諒
    1、聖府糕點聖府糕點是孔子故裡曲阜的特色傳統名點,山東省特產。糟魚是梁山的傳統名吃。糟魚骨酥刺面,味鮮可口,牙口不好的老年人最愛吃。黃河沿岸的居民都會做這道美食,尤以梁山糟魚最負盛名。梁山糟魚,骨肉同食,香而不腥,肥而不膩。
  • 那些年吃過的甜食和百年老店你還記得嗎?全吃過算你
    在童年時總是纏著大人要糖果和糕點吃,如今再尋一口兒時的傳統糕點味,似乎成了件難事,桃酥、山楂片、江米條……那味道在現在看來也許並不十分美味,但卻難以忘懷!今天好客君就帶大家回到童年,這幾款山東的特色糕點和傳統甜食,有沒有你記憶裡的那一份?快和好客君一起尋一尋兒時鐘愛的那口家鄉味!
  • 盤點濟寧金牌名吃,你吃過幾樣?
    就拿使用的豆腐來說吧,多年來就只使用一家作坊的豆腐,而且是由這家作坊按時按量地送進孔府的。某一天,這家專供孔府的豆腐作坊不慎失火了。孔府糕點孔府糕點,是山東名產,歷史悠久,分外用、內用兩大類,其特點是講究現吃現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孔府糕點雖然歷史悠久、味美色佳,但是解放前,只有皇帝、孔府主人和少數親朋們才能享用。
  • 尋味老店,這是一款江蘇無錫傳統糕點,甜了60年的穆桂英糕團
    就這麼一塊糕,軟糯細膩,上面還刻有一個穆字,吃一口,嗯,就是大家心目中無錫的味道,香甜。而這一甜,甜出了中華老字號,它的名字就叫「穆桂英」。穆桂英糕團 這是一款江蘇傳統糕點,風行於江南地區,形似梅花,色如玫瑰,軟糯細膩,紅潤清香,故取名玫瑰松糕。
  • 山東濟寧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
    濟寧,2個市轄區,7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是山東省轄地級市,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之一、是歷史文化名城、濱水生態旅遊城市。元明清時期,濟寧就已經成為京杭大運河沿岸重要的工商業城市。好了,城市就介紹到這裡了,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山東濟寧這五種特產,你知道哪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