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情畫意中秋月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近年來,每逢中秋節,中國內地的中央電視臺都要舉行盛大的中秋晚會。今年是在廣東江門舉行。每屆中秋晚會幾乎都離不開蘇東坡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這一主題,以月亮為主軸、以親情為脈絡,節目包括詩詞吟誦、歌舞表演和書法、繪畫等中華傳統文化演繹,兩岸三地演藝明星和文化名人歡聚一堂,讓全球華人在一輪滿月沐浴下載歌載舞共抒桑梓鄉情、故園之戀。

  記得某年我獨自在歐洲旅遊,中秋節當日正在芬蘭一個小鎮,可惜是陰天。當晚倚在旅館涼臺,遙望萬裡外的故國,徹夜難眠。遙想祖先,他們發現8月15的滿月在全年最圓、最亮,而圓月象徵著團圓,於是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賞月品茗,於是便有了仲秋節。仲秋節又稱八月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等,全以「月」為載體。中秋節於是成了中華民族最富詩情畫意和人文關懷的傳統節日。

  中國又是「詩國」,情意纏綿的詠月詩便蔚為大觀了。我發現,歷來的詩人都是「愛月派」。詩仙李太白就寫過許多詠月詩。其《月下獨酌》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月下思念親人的心緒情真意切!在著名的《靜夜思》中,李白唱道:「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亮成為詩人濃濃鄉愁的「引擎」了!李白還有「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的等詠月佳句,千古傳誦到今天!

  「寒沙蒙薄霧,落月去清波」、「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這是詩聖杜甫的名句。在《月夜憶舍弟》裡他更吟道:「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一句「月是故鄉明」道出了中國人與生俱來的愛鄉情結!我對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記憶猶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這首詩無論情感、意境都決不亞於李杜,難怪成為古人茶具上首選的內容了!

  晚唐詩人李商隱在某個中秋之夜忽然想起孑然一身被禁月宮的仙女嫦娥於是寫下《嫦娥》一詩云:「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一句「碧海青天夜夜心」,寄託了詩人的多少感慨與情思啊!北宋大書法家米芾有一首《中秋登樓望月》:「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古代傳說,蚌在月光下才會孕育出晶瑩瑰麗的珍珠,作者期盼皎潔的中秋月孕育出更多更美的珍珠,愛鄉愛民之情呼之欲出!

  奇怪的是,古詩裡也有「怨月」的,那是唐朝詩人徐凝的《憶揚州》。詩曰:「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長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徐詩人中秋夜喜見嬌美的明月,又觸景生情思念自己的夢中情人「蕭娘」來,但天各一方無緣相見,他便將滿腹怨恨記到明月頭上。說天下明月共有三分,而揚州獨得其二,這裡「無賴」即無奈,因為明月而懷念愛人、卻不得相見,只能埋怨明月的「無情」了——這恐怕是古詩裡唯一的「怨月詩」了。

  古代詠月佳品燦若群星,最令我夢繞魂牽的,當數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大文豪蘇東坡了。一生命運多舛的蘇軾寫過不少中秋詩,他的《仲秋月》云:「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是對一輪「玉盤」的嚮往與鍾愛,更是對生命的感嘆、對前途的無奈!他還有「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瓊瑤」等詠月佳句,大都情景交融盪氣迴腸。而最令人百讀不厭扼腕讚嘆者,當然是那闋名揚四海的《水調歌頭.中秋》詞了——這也是每年央視中秋晚會不可或缺的「傳統節目」了——中國人恐怕個個都會背誦它: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作者在詞前註明「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丙辰中秋之夜蘇東坡與親友通宵歡飲,大醉之後驀然想到自己的胞弟子由——即散文大家蘇轍。時蘇軾與蘇轍分離七載,天各一方,醉酒的詩人感慨萬分,所謂「酒後吐真言」,醉意醺然間蘇東坡對月訴衷腸,懷念骨肉同胞,感嘆人間聚少離多、追問何時方得團圓?

  現代人的思維與古人不同了,但中秋情結卻一脈相承。1947年8月,毛澤東率2萬人馬轉戰陝北,與國民黨胡宗南部的20多萬大軍周旋。就在中國兩種命運大決戰的前夕,毛澤東寫了一首中秋詞《喜聞捷報》。中秋是月圓的時候,是天上人間慶團圓、豐收的時候。毛澤東相信正義的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2萬人馬將20多萬大軍弄得疲憊不堪。這位三軍統帥,此時詩興來了,他吟詠:「秋風度河上,大野入蒼穹。佳令隨人至,明月傍雲生。故裡鴻音絕,妻兒信未通。滿宇頻翹望,凱歌奏邊城。」 思鄉思親之情,在這中秋之夜,躍然紙上。

  作於1957年的七律《蝶戀花.答李淑一》更是膾炙人口:「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裡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毛時年64歲,見到當年戰友的愛人,既思念戰友(李淑一的丈夫柳直荀烈士),更思念自己的愛人楊開慧烈士。「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忠魂永存,「楊柳輕揚直上重霄九」,詩人以深厚充沛的感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在萬裡長空,在皎潔的月宮,寂寞的嫦娥為烈士舒袖起舞,而吳剛則為烈士捧出了桂花酒。詩人懷戀早逝妻子的悲痛,潛藏著革命勝利的喜悅,悲喜交集。烈士的遺願終於實現,人間終於「伏虎」。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情懷,結合到了極致!

  天下中秋詩數以萬計,還是蘇東坡的那首中秋詞被無數英雄豪傑、才子佳人反覆引用高歌低吟,這裡有深邃的哲理,更有悠長的情愫和無盡的祝願……堪稱「清雄超妙氣凌雲」的千古絕唱!當天南海北的炎黃子孫沐浴在中秋月下,期待親人團聚和中華統一之時,都會情不自禁詠起「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的詩句,也一定會以「今夕是何年」來追問自己、勉勵自己!

  (摘編自香港《文匯報》 文/郭亞利)

相關焦點

  • 來,一起過最有詩情畫意的中秋!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中秋習俗,各具特點吃月餅「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 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時節佛教聖地 峨眉山賞月有其獨特意義
    中秋,一個無比美好,充滿詩意的日子。它不僅和天上的月亮緊緊相連,還與人們的親情緊緊相系。而峨眉山雲中月、水中月、杯中月、林中月,不同的月亮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更具有詩情畫意的意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雅士為峨眉山月吟詩賦詞,藉以抒發情感,寄託情思。
  • 「中秋月團圓」感受文字中的中秋文化
    月到中秋分外明。這種圓滿且光輝照人的月亮,自周秦之時便成為和太陽並列的祭祀對象。《增禮記》:「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大約是較早的對於中秋禮儀的描述。每逢中秋,祭月、拜月、賞月就成為一項全民的歡慶活動。
  • 近現代文人筆下的中秋月
    這年中秋,魯迅身處危境,卻從容淡定,或許是編完《唐宋傳奇集》後,心情較爽,或許是與許廣平堅貞純潔的愛情照亮了他的信念,才有了這少有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璧月澄照」。  老舍的《四世同堂》中有不少關於中秋月亮的描寫。
  • 2018年石家莊小學中秋節作文:詩情畫意的中秋節
    2018年石家莊小學中秋節作文:詩情畫意的中秋節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到來了,透過窗子,月亮慢慢上升,好似害羞的小姑娘,可到頂上,他好像大膽起來了,一下子跳了出來,我呆呆地看著月亮,似乎看到了砍桂花樹的吳剛、美麗動人的嫦娥、活潑可愛的玉兔。
  • 關於中秋節的唯美句子合集 今年中秋月更圓人更美
    1、中秋晚上,我們就開始做飯。這個時間,屋外只有絲絲微風,而我們家卻熱浪漫天,這本該安靜的時刻,卻因為中秋而火熱。早飯並不豐盛,只是幾個家常菜,幾碗普通的湯,但有一個很特別,那就是象徵團圓的月餅。   2、中秋節就要到了,我希望今年的中秋月更圓、更明,更祈望我的親人愈加健康、我的家鄉愈加美麗、富饒;也從內心起期望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 國學課 | 用12首經典古詩詞,和孩子過個詩情畫意的中秋節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中秋佳節,約上三五好友,飲酒賞月,吟詩作對,曾是中國古代文人過中秋的傳統雅趣。隨著時代變遷,這種過去的傳統也漸漸被世人淡忘。
  • 濃情中秋,相守望月!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寄託著人們思親懷鄉和期盼美好生活的情感。古往今來,這個詩情畫意的節日,引發了多少文人美麗的遐思,留下了多少觸景生情的篇章。
  • 經典詩詞頌中秋,皎皎明月寄鄉情
    萬裡無雲鏡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這個假期,濟南高新區漢峪小學(山東師範大學漢峪實驗小學)的同學們依偎在家人旁邊,舉頭望月,用手中的畫筆讚美佳節的美好,用美好的詩詞歌頌月夜的溫馨,全家齊動員,想像著動人有趣的中秋故事,品味月餅的香甜,感受親情的溫暖。
  • 中秋是慶祝團圓的節日,那你知道中秋的來歷嗎
    中秋節是我國為數不多的大型傳統節日,賞月、吃月餅、與家人團聚,是我們對中秋最好的期待。對中秋我們有了太多的期許,但是你知道中秋的來歷嗎?一年四季中,每一季分為「孟、仲、季」三部分,這一天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8月的中旬,所以叫」中秋「,又名「仲秋」。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後來貴族和文人雅士也開始模仿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月亮祭拜,寫文章抒發情懷。樂府詩《子夜四十歌》中有一首《秋有月》描寫道:「 仰頭望明月,寄情千裡光」。
  • 「月滿人間,德耀中華」圓明園中秋公益詩會舉行
    北京市海澱區「月滿人間,德耀中華」中秋公益詩會15日晚在圓明園遺址公園舉行。來自16個國家的外國留學生以及位於海澱區的50餘所高校大學生與海澱區的全國道德模範、身邊好人、中外青年詩人、青年領袖代表及詩歌愛好者們歡聚一堂,共誦經典,喜迎中秋。
  • 萬千柔情在中秋 品鑑最美中秋詩詞
    【浪漫與現實統一:中秋文化】與春節、元宵、端午、重陽、除夕等相比,中秋節無疑是最有文化底蘊的一個節日。既有浪漫主義情懷,洋溢著中國人特有的詩情畫意;又有現實主義關懷,充滿著中國人心中的倫理家國。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汗牛充棟,不可勝數,構成了中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
  • 中秋賞月酒助興,送上《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話詞人
    天上與人間,神話與現實,每年中秋之夜總是讓人充滿遐想,盡享浪漫。又至中秋月圓時,在充滿詩情畫意的夜晚不知多少文人墨客要提筆抒懷,續寫詠月篇章。南宋愛國將領、詞人辛棄疾中秋詠月的一首詞《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是一首最有想像力的中秋詩詞,在奇思妙想中蘊含哲理。時光無法倒流,時空也無法穿越,今人更無法猜透古人的心思,不寫詩詞也無妨,但我們灑興之餘,興致所至,詩詞歌賦豈能與酒分家?不如拿來主義,借辛棄疾《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看看辛棄疾賞月與我之賞月的感受。
  • 表達中秋美好祝願的十個成語,各個都帶「月」字
    第二個、花好月圓解讀:花正開放,月正圓滿,寓意為生活美好圓滿。例句:在這個花好月圓、全家團聚的日子裡,給您送去誠摯的祝福!類似成語:月滿花香,花辰月夕、月夜花朝。月圓第三個、花前月下解讀:花前和月下,是兩個非常美好的場景,寓意著詩情畫意的浪漫氛圍
  • 中秋月
    中秋偶感春雨世語中秋月正圓,吾憂港臺國不全。撼樹蚍蜉欲霸地,緣槐螞蟻妄吞天。港治廾載暴又亂,臺獨三旬囂且癲。骨肉親情總歸心,江山一統是必然。春雨,原名劉春玉,陝西富縣人。七絕二首黃河中秋月玉鏡如盤照九州,彩雲戲月月含羞。舉杯對飲遙牽念,萬裡天涯渡中秋。中秋雨中秋十五雨霖霖,恰似嫦娥奏月琴。
  • 寫詩換月餅繪畫換燈籠,小學生自己贏中秋禮物
    楚天都市報9月21日訊(記者柯稱 通訊員舒暢)寫詩換月餅,繪畫換燈籠,答題贏賀卡……21日,武漢市洪山區廣埠屯小學舉行「詩情畫意悅中秋」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貫穿一整天。孩子們積極參與,收穫快樂的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中秋小禮物。
  • 雲頂中秋詩會花好月圓人歡笑,詩人企業家舉杯邀月詩情濃
    文|首席培訓官 採編記者 雨卉 攝影|特約攝影記者 邱文金9月25日,正是農曆八月十六,寧波傳統中秋佳節,餘姚四明雲頂民宿迎來了「中國詩人第二屆雲頂中秋詩歌晚會(雲頂詩會)」,來自全國十幾位詩人代表,
  • 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節倍思親。——張九齡《望月傷懷》中秋的月,最美。此時,碧雲天,黃葉地,北雁南飛,到了晚上,月亮的清輝散滿一地,多麼詩情畫意。夜色靜謐祥和,家人和美團圓,這便是最美好的畫面。
  • 荊紫關鎮獅子溝小學——— 喜迎中秋 詩詞朗誦
    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的月最美,中秋的情最深,中秋節本就是我國最具有詩情畫意的節日,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曾留下過關於這個節日的詩歌,我們獅子溝小學也舉辦了「喜迎中秋詩詞朗頌」活動。
  • 中秋明月靜美好,家庭團圓安康福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秋天有五彩繽紛的美麗景色,中秋明月就蘊藏這秋色之中。中秋的月最美,美得富有詩情畫意;中秋的月最柔,柔得如情似水;中秋的月最圓,圓的嫵媚無缺。自古以來,文人墨客們為中秋寫下了多少佳句流芳百世。我喜歡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欣賞王建的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我更愛讀蘇軾的「此生此夜不會好,明月明年何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