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0日宿遷訊(通訊員 丁華明 侍晶晶 記者 薛惠芹)「我認為,一個人雖然肢體殘疾,身處逆境,但不管怎樣也要好好生存下去。」李敬娣說。
現年43歲的李敬娣家住宿遷市沭陽縣西圩鄉中陳村,由於從小患小兒麻痺症致雙腿殘疾,她平常只能藉助兩隻拐杖艱難行走。
李敬娣非常活潑、開朗,不管遇到怎樣的困難,她總是樂呵呵的,始終保持陽光的心態,還影響著家裡以及與她熟悉的每一個人。為此,她還給自己立了四個字的座右銘——逆境優存,這四個字後來成了她在網上的暱稱。令人想不到的是,2018年1月,已41歲的她竟然就用這四個字,註冊了宿遷市逆境優存食品有限公司。
說是公司,其實也就是200多平方米的加工作坊,主要是製作醬漬辣椒。李敬娣和丈夫李士彩都曾在鄉裡醫院工作過,當時李敬娣主要做收費員工作,前幾年醫院改制,李敬娣萌生了一個想法:出來自己辦一個公司,專門加工醬漬辣椒。
「我所以想辦這樣一個公司,是緣於我多年來的一個愛好。」李敬娣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每年閒暇時她喜歡採用農村土法,用醬油醃製辣椒、鹹菜、大蒜等,尤其冬天來臨,李敬娣會和一些姐妹們一起醃製鹹菜過冬,然後再和親戚朋友分享。由於她醃製的醬菜味道好,特別是醬漬辣椒,大家都覺得好吃,每年都有很多人主動找她幫忙醃製,她免費送出去的也不計其數。
「既然這麼多人喜歡吃,能不能批量製作,在市場上銷售呢?」有一次,李敬娣萌生了這樣的念頭。但是,當時只是念頭一閃,因為她知道自己的身體條件,更懂得創業不是容易的事。
但是,不服輸的她還是決定試一試。2018年1月,李敬娣把自己的想法小心翼翼地跟丈夫說了出來,令她想不到的是,丈夫李士彩不僅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反而決定幫助她做。於是,她籌措了30多萬元啟動資金,到市監局辦理了營業執照,並辦齊了食品加工所需的一切手續,又在本鄉前車村租用了200多平方米廠房,購買了一批機器設備,招錄當地20多名富餘勞動力,開工生產醬漬辣椒。
「對於企業經營而言,只有保證質量才能生存下去。」李敬娣在生產上首先注重選材。她醃製辣椒全部使用優質的純醬油,不摻一滴水進去。辣椒選用山東金鄉、河南商丘的高辣度品種,不合標準的辣椒絕不使用。曾經有兩、三次,她購買的辣椒因故在路上耽擱了一些時間才到她這裡,雖然質量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品相上明顯感覺不新鮮,她就決定不再使用,而是拿到當地集市上當作普通辣椒低價賣掉,為此損失了五、六萬元。當時,有人覺得辣椒既然沒有問題,就可以醃製,反正也不是每次都這樣。李敬娣堅決不同意,她說:一根辣椒雖少,但是就有可能壞了一批產品的質量,決不能因小失大,何況這是食品,馬虎不得。雖然她也心疼損失的幾萬塊錢,但覺得很值,在她看來,她生產的醬漬辣椒一直暢銷以及消費者給予的好評,就是最大的收穫。
「李姐在醫院幹過,可能職業習慣吧,對衛生的要求十分嚴格。」一位女工如是說。製作醬漬辣椒要經過選材、清洗、風乾、旋切螺紋、上醬汁、產品包裝等多個工序,李敬娣要求每道工序都講究衛生。尤其是灌裝車間,要對空氣進行殺菌,所有用具都要消毒,實行無菌操作。對於技術上遇到的難題,她善於請教權威部門。有次發生瓶裝辣椒鼓蓋現象,她專門帶著樣品到省農科院請教專家,在專家的指點下,採用一種先進的環保工藝,順利解決了問題。她醃製的醬漬辣椒不添加任何防腐劑,卻能比常規的醬菜保質期還長。讓她欣慰的是,她生產的醬漬辣椒,全部通過網上銷售,供不應求,且得到顧客的一致好評,從今年1月至今總計銷售達5萬斤,銷售額已達75萬元。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儘管李敬娣的性格十分開朗,也十分好強,但是提到創業的經歷,她也唏噓不已。創業之初,她和丈夫起早貪黑,從原料的購進到加工乃至銷售,每一道工序她都要參與、過問,生怕有一點差錯,產品發貨需要包裝,她也與工人搶著幹,特別是遇到農忙時節,工人要回家做農活,遇到缷貨、發貨,她只能自己做,為此吃了不少苦頭,但她總是笑笑就過去了。慶幸的是丈夫對她一直支持,讓她有了更大的動力。
2019年,李敬娣的作坊被宿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評為宿遷市食品小作坊示範點,2020年11月又被評為宿遷市「名特優」食品小作坊,排在全市45家公示的小作坊之首。目前,為了擴大規模,李敬娣正在自己新建廠房,面積達600多平方米,她將在逆境創業的道路上追逐更大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