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中國武術是花拳繡腿,不能打人,古代沒有攝像機,都是靠騙過來的,殊不知現代人練武術更多的是追求健身,養生,防身,大多數人並沒有把武術作為職業,更不會去擂臺比武。
滄州吳橋有個鬼手大師王保和,他可以把針放在喉嚨裡穿針引線,也可以用意念打開肋骨讓肋骨錯位,這如果今日沒有攝像拍過,恐怕一百年後的人們也會懷疑怎麼可能用意念控制肋骨的運動?
晚清至民國的國術也是如此,並非過去的比不上現在的,唐詩宋詞今人是比不過古人的,這也是普遍的古文素養降低所導致,武術也一樣,沒有了冷兵器時代亂世的刀光劍影,在刀尖口過日子的時代已經沒有了,自然武術有所沒落。
武林已經逝去,但民間流傳著晚清十大高手譜,他們的武功如何已經無法得知,但是他們大多身在野草澤,胸懷報國家,不失為讓人敬仰的一代俠客。
晚清十大高手譜有多種版本流傳,主流的應該是這個,他們不按武功高低排名。
1、郭雲深,郭雲深幼年習練拳術,後拜能然先生為師,晝夜練習數十年,深得形意拳之精義。後來因剷除惡霸,被關進監牢,仍苦練功夫,由於項上有枷,腳上鐵銬的緣故,練就了只能邁出半步的絕技——半步崩拳,所以,後來郭雲深名揚大江南北,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著稱。
2、大刀王五,京師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本為漢族,後改漢為回,習練回族崑崙派武術,崑崙派,是回族武術,是中國武術五大流派之一,一說譚嗣同的兩崑崙就是指大刀王五和譚嗣同。曾支持維新,救譚嗣同,失敗,後來,與義和團眾並肩作戰,殺洋人,以致其順源鏢局終被八國聯軍包圍,隻身赴義,後被德軍槍殺於前門外東河沿,時年56歲。大刀王五被殺後,頭被掛在城門上,天津的霍元甲聽說後,隻身趕來,夜裡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
3、霍元甲,津門大俠,曾應戰大力士,大力士聞風而逃,很多人說霍元甲又沒打,不能說明他能打,什麼邏輯?沒打不能說明霍元甲不能打,在無人應戰的情況下,霍元甲應戰,足見其英雄俠義。1910年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精武體操會」,同年日本柔道會會長率十餘名技擊高手與霍較藝,敗在霍的手下。日本人奉以酒筵,席間見霍嗆咳,薦日醫為治,霍公一生坦直,不意中毒於9月14日身亡。終年42歲。
4、王子平,精查拳、八極拳、龍泉劍。曾擊敗俄國大力士康泰兒。
5、韓慕俠,熟悉武林歷史的都知道,他是咱們敬愛的周.總理的師傅,聽名字就是一個儒俠。
6、燕子李三,是一代俠盜,頗有名氣的傳奇飛賊。現在幾乎成了,一個品牌。
7、黃飛鴻,提起黃飛鴻,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武藝高強且崇尚武德,推尚「習武德為先」,從不恃強凌弱,堅持以德服人。他生前弘揚國粹、匡扶正義、見義勇為、扶弱助貧、濟世為懷的風範,在武術界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軼事,被世人廣為傳誦。創辦寶芝林,寶芝林是取寶劍出鞘,芝草成林之意。是黃飛鴻一生中行醫濟世、廣收門徒的重要場所 。
8、杜心武,名慎魁,號儒俠,人稱南北大俠,道號鬥米觀居士,是中國著名的武術家,馳名中外的武術家杜心武,從小拜武林怪傑徐矮子為師,學得一身驚人的功夫,早年在四川、貴州、雲南一帶做保鏢。威震四方,被譽為「南北大師」。
9、董海川,八卦掌宗師,八卦掌自董海川之後,桃李盈門,流傳後世。董海川壽享高齡,監歿昏惘,仰臥床上,兩手仍作換掌式,直至氣絕。八卦掌流傳國內外,迄今不衰。
10、孫祿堂,這位武林宗師,在當時武林中享有盛譽,無論是好友知己,還是對手,不管敬仰他的,還是與他為敵的,都不得不承認他是當時的第一高手,這在當時是沒有任何異議的,可以堪稱「中神通」,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聖,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是孫式太極拳宗師,合形意、八卦、太極三家,一以貫之,北平的《京報》評價孫祿堂先生是「我國太極拳界惟一名手。」形意、八卦、太極三門,習者眾,通者寡,窮一生之力能精其一者,已屬難得。孫祿堂先生於形意、八卦、太極三家獨能皆臻化境。年輕時好鬥,踢館無數從未落敗,藝成後遊歷天下,無有敵手,在世名家皆為嘆服,曾擊敗日本五名技術高手的聯合挑戰,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