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女工」背後的物資供應戰

2020-12-18 南方新聞網

在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佛山市南海必得福無紡布有限公司(下稱「必得福」)外,員工車輛停得滿滿當當。如今,必得福的復工率已達九成,口罩、防護服等產能已基本恢復正常水平。

一個月前,必得福是最早參與抗疫物資生產的佛山企業之一。除夕當晚,必得福僅有30多名工人緊急復工。為解決人手不足、原材料緊缺的難題,在政府的協助下,首批80多名「九江女工」擠滿大巴,在春節期間奔赴生產一線,打響了佛山物資供應戰的「槍聲」。

一個月後,制「罩」生產跑道有了越來越多佛山企業的身影。就在近日,美的、碧桂園兩家總部在佛山順德的世界500強企業作出相同的決定:協調部分產能轉產口罩生產,滿足企業復工復產所需的口罩需求;除了半路出家,一些醫衛用行業相關企業也在政府的支持下增資擴產,加快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從起初直接或間接生產應急物資的企業率先行動起來,到如今越來越多的佛山製造主動「跨界」,不僅企業一線加大投入,在政企合力下,應急物資上下遊產業鏈得到進一步打通。

撰文:李欣 李慧君 熊程 林東雲 華聲宇 王謙

緊急復工 九江無紡布企業春節不放假

鄧偉其沒有想到,美的、碧桂園會成為他的「同行」。近日,這兩家位於順德的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跨界」,投入口罩生產。

一個月前,鄧偉其所在的必得福,是佛山為數不多可以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的企業之一。就在除夕前夕,必得福接到緊急任務,需加快生產口罩和防護服。

除夕前一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武漢宣布「封城」,全國各地的醫療隊開始迅速向湖北多地集結。由於疫情爆發突然,且在春節期間,大部分工廠均已放假,一時間,市面上口罩生產、供應處於相對緊張的狀態。而對於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來說,防護服等應急物資同樣十分緊缺。

口罩、防護服的主要原材料是無紡布。鄧偉其所在的必得福正是一家無紡布企業,且是全國最大的非織造布研發、生產和銷售的民營企業之一。

幾乎在同一時間,同在南海九江的貝裡集團南海南新無紡布有限公司(下稱「南海南新」)董事長崔彥昭也接到了緊急復工的電話。

九江本是一個無紡布產業重鎮。目前鎮內醫衛用非織造布行業企業年產值超20億元。其中,以南海南新、必得福為代表,轄區內的高端醫用無紡布產能在2020年預計可達12萬噸,約佔亞洲高端無紡布產能的10%。

但春節期間要實現復工並非易事。「幾乎每分鐘都在打電話。」已在生產一線多年的鄧偉其,一邊緊急號召工人返廠,另一邊加快調整生產設備,想盡辦法提高有限的產能。除夕下午,必得福三條口罩生產線開始運作,工廠內30多名工人緊急復工。

人工短缺的問題同樣困擾著南海南新。對著員工的聯絡本,南海南新逐一撥通了電話,諮詢工人能否馬上返崗復工。1月24日除夕中午,往年工廠內只保留一條生產線運轉的南海南新,一口氣開動了三條生產線。實現一天可生產80噸無紡布,基本達到滿負荷運作。

在加緊生產口罩的同時,必得福下屬佛山市南海康得福醫療用品有限公司(下稱「康得福」)的防護服生產線還存在較大的人力缺口。1月25日大年初一,「緊急招募防護服生產線員工」的消息在佛山朋友圈廣泛轉發。隨後,原本初定只招50人的計劃很快有了回音,首批招聘就吸引了120多人前來應徵。

今年54歲已退休的朱爽萍正是報名的其中一員。1月26日上午,她與20位姐妹擠滿了前往企業的中巴,隨即投入緊張的生產中。

除了加快人員補充,原材料的供應同樣不可或缺。由於製作防護服除無紡布外,還需用到透氣膜這一原材料。在了解到康德福缺乏透氣膜的原料後,作為供應商之一,位於佛山市三水區的佛山華韓衛生材料有限公司(下稱「華韓材料」)也迅速動了起來。

1月25日當晚,華韓材料立刻召集周邊地區,如肇慶等地20多名職工趕回佛山,26日上午8時就啟動了一條生產線,分三班次24小時不間斷生產透氣膜原料,每天可保持5噸的穩定材料生產,為康得福做好相關原材料供應。1月28日18時,由康德福生產的2000件防護服任務順利完成交付。

從原材料生產、供應,到員工緊急返崗,一批佛山企業率先出列,走向應急物資生產一線。

擴大供應 佛企跨界轉產口罩

隨著疫情的持續和企業復工復產越來越多的佛山製造,開始向制「罩」轉產或擴產。

「佛山市政府承諾,絕不讓一家企業因為沒有防控物資而不能夠復工復產。」2月17日,在佛山市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會議上,佛山市市長朱偉強調。

截至2019年10月的數據顯示,佛山市實有各類市場主體突破80萬戶,佛山市共有市場主體72萬戶。龐大的市場主體數量背後,是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時,加快推動復工復產面臨的壓力。

美的、碧桂園兩家企業,員工總數均超10萬人。面對內部龐大的口罩需求,轉產口罩成為他們的共同選擇。

2月13日,碧桂園通過國強公益基金會追加捐贈1億元抗疫,其中部分即用於建立口罩生產線保障口罩供應。一家為碧桂園提供主要技術和設備支撐的企業表示,其口罩生產線預計將在2月底投產。

在美的、碧桂園「入局」前,順德已有多家企業轉戰口罩生產。比如,從事製冷配件產業的廣東恒基實業集團接到緊急任務後,決定「士急馬行田」,在順德建立一家名為「馬行田」的口罩生產廠;原先從事衛生材料貿易等行業的朱文斌,在順德成立了廣東省澳康泰醫藥有限公司,項目首期包括6條成人口罩生產線和1條兒童口罩生產線;面對每天都需要口罩的2萬名員工,廣東新寶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決定上馬口罩生產線,並考慮將口罩作為長期的業務板塊。

在禪城,剛剛完成了防護服任務後,佛塑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佛山市安東尼針織有限公司正在購置生產線,謀劃跨界轉產到口罩的生產。其中,佛塑科技採購的7條生產線將於2月25日交付,預計口罩日產能達51萬個;安東尼針織正新增6條口罩生產線,新建一間十萬級無塵車間。

作為防護用品生產商,南海威健三邦防護用品公司(下稱「威健三邦」)也成為政府支持的增資擴產對象。早在2月1日,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南海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和丹灶鎮疫情防控指揮部與該公司籤訂備案錄,計劃日產2萬個醫用外科口罩。

政企聯手 打通防疫物資供應鏈

雖然口罩生產工藝並不複雜,但在春節期間打響的物資供應戰,僅靠企業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面對這一時期集中湧現的員工短缺、原材料供應不足等難題,政府相關部門的及時介入,為企業生產一線加緊復工復產,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為支持必得福加快復產,大年初一上午,南海區經促局相關工作人員就已來到企業生產一線。針對生產員工短缺的難題,向鹽步製衣協會招聘熟手工人、動員九江製衣企業發動員工加入的想法很快得到落實。同時,佛山市工信局亦積極協調順德、禪城、高明等區開展招人工作。

通過朋友圈流傳開來的招聘信息獲得了多方關注。「真的沒想到春節期間,能在短時間內召集120多人前來報名。考慮到物資相對緊張的情況下,我們勸退了部分來報名的女工。一時間,勸退比號召報名還要難。」九江鎮經促局相關負責人說。

在為康德福解決人工短缺問題的同時,一條原材料緊缺的信息也被發送至由佛山工信局建立的微信工作群上。隨後,在三水區經科局的協助下,華韓材料緊急復工,為康德福生產製作防護服需要用到的透氣膜。

在順德,此前僅有佛山市順德區康正衛生材料有限公司一家口罩生產商。由於口罩生產設備十分緊缺,要快速建立生產線非常困難。了解情況後,順德當即決定由政府出面,為企業協調購買了十餘條口罩生產線。

除了需解決普遍存在的人員短缺、原材料不足等難題,對於轉產或擴產的佛山企業而言,則面臨了更多的挑戰:既要有口罩生產機器、生產車間,又需同步辦理生產資質,技術管理水平也要按照相關要求實施等。

就在2月9日晚,佛山印發《佛山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於進一步擴大全市口罩生產及市場供應若干措施(試行)的通知》,提出將全力支持本地企業轉向口罩等應急物資生產。鼓勵現有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通過增資擴產及技術改造,進一步擴大產能。

在南海,桂城、大瀝、九江等鎮街相繼出臺惠企政策,均提出將對符合條件的防疫物資生產的企業給予一定的補貼,並將為轉產企業提供政府服務和工作便利,促其儘快投產、轉產。

通過政府牽線搭橋,佛山市內外的口罩所需原材料也在加快流動。在政府的聯繫下,必得福成為威健三邦的供應商。威健三邦負責人鄭士福說,必得福已向企業提供了幾百公斤無紡布,約能生產口罩20萬個;為必得福製作口罩協調鼻梁條、橡筋等緊缺材料,通過朋友圈轉發出去的信息有了更多的回音……

政企聯手,支援抗疫一線,防疫物資供應戰正在佛山持續進行。

焦點行動

抗疫戰場上的佛山中醫藥力量

在位於佛山裏水鎮和順金逢路的廣東一方製藥有限公司(下稱「一方製藥」)車間裡,「透解祛瘟顆粒」(曾用名「肺炎一號方」)的原材料經過提取、濃縮、乾燥、混合幹壓、制粒等步驟後,工人們正將一袋袋中藥配方顆粒裝入袋中。很快,這些配方顆粒將會被送到全省30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臨床使用,部分也會捐贈到湖北等醫院使用。

戰疫情,藥是最重要的子彈。早在1月26日,一方製藥就緊急復工生產,隨著2月4日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肺炎一號方」顆粒醫療機構製劑應急審批通過,並由一方製藥受委託負責生產後,一方製藥正全力滿足所需,並準備了至少80萬袋的原料及包材。

不僅是一方製藥,在此次抗疫面前,包括德眾藥業、馮了性等一批佛山藥企全部恢復生產,為打贏抗擊疫情這場戰役提供源源不斷的藥品保障,貢獻佛山中醫藥力量。

「肺炎一號方」:臨床症狀總有效率達到94%

「肺炎一號方」是廣東省名中醫、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譚行華醫生的藥方,本來是院內製劑,這次特批在全省用於臨床,涉及16味中藥。在此次疫情當中,由一方製藥負責生產的「肺炎一號方」在全國可謂是家喻戶曉。

如此高的知名度得益於其顯著的療效。「肺炎一號方」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療中顯示: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輕症肺炎確診病人進行治療,經一周臨床觀察,全部患者體溫恢復正常,50%患者咳嗽症狀消失,52.4%咽痛症狀消失,69.6%乏力症狀消失,總體症狀明顯好轉,無一例患者轉重症。專家討論後認為,該「肺炎一號方」能夠明顯改善輕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症狀,有減少重型肺炎發生的趨勢,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

一方製藥副總經理魏梅說,一方製藥在1月31日接到協助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申報醫院製劑並負責配製的通知後,迅速組織技術、質量、生產及市場相關人員成立了聯合攻關小組,按照醫療機構製劑申報相關要求,加緊開展「肺炎一號方」醫療機構製劑的研究和申報工作,經過3天3夜的奮戰,完成了三批備案產品的生產和檢驗,向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了所有研究資料,獲得了製劑備案審批。

2月8日,廣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同意該產品在全省30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點救治醫院臨床使用。非定點醫院申請調劑使用透解祛瘟顆粒的,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予以優先審批。獲調劑的醫療機構可直接向一方製藥申請提供配送。

該配方的療效也讓外界備受鼓舞。數據顯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運用「肺炎1號方」治療確診病人184例中,接受一個療程(6天)或以上治療患者121例,經臨床觀察,84%體溫恢復正常,71%咳嗽症狀好轉,79%乏力症狀好轉,74%胸部CT好轉,目前已有39人治癒出院。研究結果提示患者總體臨床症狀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達到94%。

佛山藥企總動員保供應

佛山的中醫藥產業有400年根基,素有「嶺南成藥發祥地」之稱,在此次「抗疫戰」中,不僅是一方製藥,包括德眾藥業、馮了性等一批佛山藥企全部恢復生產,為打贏抗擊疫情這場戰役提供源源不斷的藥品保障。

總部位於佛山的中國中藥控股表示,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中藥控股第一時間成立了應急供應指揮中心,位於佛山的幾家子公司嚴陣以待,全力保障生產。

其中,一方製藥在1月26日緊急復工生產後,在1月27日迅速調撥一批價值200多萬元中藥配方顆粒,同時配備數套智能化配藥設備,安排專車星夜兼程馳援武漢,於1月28日凌晨抵達武漢金銀潭醫院。

德眾藥業在大年三十召集員工回廠,加班加點生產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用藥——維C銀翹片和金葉敗毒顆粒,確保藥品的及時供應;除夕當天下午,中藥控股還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贈了1000萬元的防控藥品。

而馮了性(佛山)藥材飲片有限公司也積極落實中央醫藥儲備應急調撥工作的相關要求,開展對中央醫藥儲備品種的清查和盤點工作,按照儲備計劃中的品規、數量進行足額儲備,並確保所儲備物資的狀態良好,等候隨時調撥使用。

親歷者說

必得福董事長鄧偉其:

為工人緊急響應支援生產而感動

還記得在1月24日接到任務需緊急復工,當天我便趕回工廠,開始布置生產線。根據工信部的要求,廣東省承擔供應醫用防護服1萬件的任務,其中佛山市承擔2000件防護服任務。而佛山這一任務交給了我們。

由於當時正值春節期間,生產一線員工極為短缺,為提高有限的產能,我決定從廠區內的不同車間迅速調配多臺機器設備,並召集廠長、生產總監等相關負責人,快速調整現有的生產線布局。

1月25日一早,我開車返回廠區,剛停好車,便與等候一旁的人力資源總監溝通,如何將現有的人力發揮最大的生產效能。前一晚,我已將想法寫在了兩張紙上,就是為了去到現場可立即開展相關工作。

一開始,廠長也對我的安排提出疑問。但我跟他說,特殊時期先聽我的。因為我在生產一線多年,對於生產設備擺放在哪個車間,生產線如何布局能更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都爛熟於心。

為了保障企業全力投入口罩、防護服等應急物資生產,每天早晚,我都會走進車間一線,了解工作開展情況,遇到問題及時協調解決。

當時,企業復工復產遇到最為棘手的兩個難題,一是人工短缺,二是部分原材料供應不足。已來到企業「駐點」辦公的政府相關部門,幫企業在佛山市內外協調資源,號召九江製衣企業員工、鹽步製衣協會工人加入,給企業加緊恢復生產帶來了很大的幫助。

讓我很感動的是,在大年初二,一大批九江本土製衣女工積極報名,走進企業支援防護服生產,也不在意加班的工錢,只希望儘自己一份力;有的人還諮詢是否要帶上飯盒,做好了在生產一線長期加班的準備。

九江女工也很熟手,非常厲害,我真為她們驕傲。特別是她們以前大多都沒接觸過防護服的生產,能做出這樣的成績真的不容易。在政府的幫助下,企業生產防護服所缺的透氣膜原料,也得到了三水企業華韓材料的積極支持。

在多方支持下,企業順利完成了2000件防護服的任務,隨即投入下一環節的應急物資生產。隨著企業復工復產逐步走上正軌,目前,企業的口罩日產能已從最開始的10萬至20萬個,提升至如今的36萬個。

最近這段時間,我瘦了近10斤,每晚只睡4小時。緊繃的神經一刻不敢鬆懈。即便到了如今,我的壓力依然很大。隨著佛山企業分批次開始復工復產,社會各界對口罩等產品的需求還在不斷增加。因此,企業也將加大馬力投入生產,希望日產能在保持穩定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相關焦點

  • 九江湖口:多個村莊被洪水圍困 救援物資今晚將抵達村民家中
    來源|都市現場原創發布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九江湖口縣的流芳鄉,受洪水影響,有好幾個村子的進出道路都被水淹沒了,受困村民出現了物資緊缺的情況,今天(7月20日)中午,一批救援物資和慰問物資正在運送給村民們
  • 佛山九江徵集20名熟手女工趕製防護服,瞬間53座大巴坐滿
    1月26日上午8時47分,一條朋友圈在佛山市南海區流傳開來:「剛才在鎮政府門口親眼見到這一幕:大年初二,寒風冷雨,第一批支援防護服趕製的九江本土「製衣大媽」上車出發必得福 ,原本計劃只是20人,結果53座大巴幾乎滿座。原來很多是收到徵集信息而自動請纓前來。」
  • 七十年代國營女工的芳華照片 一代人容顏老去的背後寫滿浮沉
    逐漸的在紡織、鋼鐵、機械、冶金等工廠內開始出現女工的身影。工廠女工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形象代言,強調女工與男工一樣的幹著艱苦工作,以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歌頌他們為國家所做出的貢獻。對於當時許多國營廠的女工來說,處對象一般不會找街道工廠,即所謂大集體的男的。因為國營工廠的工資標準和各項福利待遇都高於集體的街道工廠。
  • 女工寅時懷孕卯時被「炒」的背後
    (8月22日《北京晨報》)  公司在得知女員工懷孕後,在公司並未搬遷的情況下,突然通知懷孕女工第二天變更辦公地點,從通州趕到昌平上班,否則算員工主動離職。公司其他員工都在通州上班,讓懷孕女工一個人挺著大肚子來回倒騰公交、地鐵到昌平區上班。這不是強人所難嗎?企業的人文情懷何在?
  • 九江這些革命遺址 背後有段壯烈故事
    日前,佛山市革命遺址普查專家調研組到九江開展革命遺址普查調研,檢查指導九江鎮革命遺址普查工作,並與九江鎮內熱衷本土歷史文化研究的人士進行溝通交流。 本期,我們帶大家了解一下九江有哪些革命遺址,回憶它們背後的故事。
  • 流水線女工消失的背後,是三千萬光棍悲慘人生的開始
    在科技發展和性別比例逐漸失衡的今天,流水線上的女工群體在逐漸消失。越來越多的男性群體走上流水線的崗位,這讓想要脫單的小男生們尷尬滿屏。女性觀念和職業自由化程度的增加讓原本所謂的"廠妹"在減少,這些影響因素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 環衛女工:平凡崗位 綻放芳華
    據了解,目前,市區共有環衛女工645人,主要分布在機械保潔、人工保潔等崗位。3月8日上午,薌城區婦聯聯合愛心企業為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環衛女工送上節日問候,並捐贈3000個民用N95口罩。
  • 「抗疫九江故事」王徵遠:在哪裡都是為人民服務
    九江新聞網訊(九江報業融媒記者 汪良紅)戰疫情,前線「戰火紛飛」,後方全力支援。在這場關乎全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無論是一線「交鋒」,還是二線防控,或是後勤保障,同樣艱苦、同等重要,共同詮釋著中華兒女的眾志成城。
  • 怎能讓總理跳江——原九江市長劉積福回憶九江堵決口
    網易新聞:98年的九江堵決口是歷史上唯一的一次堵口成功嗎?決口前的抗洪形勢是怎樣的?江澤民同志說「九江堵口成功,創造了人間奇蹟!」,李瑞環同志也說「九江決口,震驚全國,堵口成功,振奮全國!」。
  • 女工造句和解釋_女工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魯迅《祝福》:「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裡要換女工。」]女工參考例句:1、我知道你和姓朱的女工弔膀子,你想哄騙她。2、紡織女工向秀麗為搶救國家財產而光榮犧牲。3、我母親從未對一個洗衣女工如此滿意。4、古代婦女個個擅長女工,連嫁妝都是親手縫繡的。5、她白天在工廠當女工,晚上在夜校上課,半工半讀的精神令人佩服。6、走到嘉莉附近時,他伸出右手擰住了一個女工的手臂。
  • 女工造句和解釋_女工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魯迅《祝福》:「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裡要換女工。」] 女工參考例句: 1、我知道你和姓朱的女工弔膀子,你想哄騙她。 2、紡織女工向秀麗為搶救國家財產而光榮犧牲。
  • 蘇喬:環衛女工新裝酷似空姐不僅是形象工程
    令人意外的是,環衛女工們的一身行頭酷似空姐,二七區環衛清潔服務總公司總經理郭廣林說,給新成立的二七區環衛清潔女子環衛大隊配備這套新裝,是為了給外界傳遞出一種整潔、統一的工作氛圍。  我不知道人們會不會將這批環衛女工的新裝與南航空姐上萬元的新裝聯繫在一起,但新聞報導刻意將「環衛女工新裝酷似空姐」這個細節拎到標題中,就已經讓人無法不產生聯想。
  • 九江黃梅,本是同根生
    因為九江一直太沒存在感,很多人知道廬山卻不知道在九江。很多去廬山旅遊的人到廬山才發現原來廬山是在九江在湖北暴發疫情時全國各省市派人支援湖北,江西也是帶著自己即將破千的確診人數衝在前面,分十三批派出一千多民醫護人員,幾十噸的蔬菜物資從江西源源不斷的輸入湖北,對接湖北疫情第四的隨州市前不久第一二批醫務人員才踏上返程。
  • 九江湖口楊沁父親楊勇簡歷資料 九江金融控股集團回應
    近日,江西湖口縣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發布了該縣副縣長楊沁的簡歷,這名1990年出生的女幹部此前為九江銀行湖口支行行長,於今年4月開始掛職。「29歲女行長掛職副縣長」一事經媒體報導後,引發社會各界廣泛爭議,輿論普遍質疑楊沁任職背後的選人機制。
  • 江西湖口緊急募集編織袋 九江一全職媽媽微信群「眾籌」半天募集...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由於鄱陽湖流域出現超歷史性洪水,江西多地險情不斷,搶險物資消耗極大。7月12日江西九江湖口縣水利局發布一則緊急募集防汛物資公告。江西九江一位全職媽媽看到消息後,第一時間組建了編織袋「眾籌」微信群,僅用半天就籌集到8200隻立即送往前線支援。7月12日一早,九江城區不遠處的長江水位還在上漲,已經快逼近1998年的最高水位。和往常一樣,做服裝生意的九江市民楊熒熒醒來後,下意識拿出手機,當她刷到一條「九江湖口水利局緊急募集防汛用的編織袋」的新聞後,她停住了。
  • 九江《鐵橋頭》地名的來歷
    在九江有很多年輕一代和外地的朋友們,都聽說過,九江城區裡有一個叫「鐵橋頭」的老地名,不知道在哪裡,我就給那些不知道這個地方的朋友們分享一下。位置大概就是今天中海酒店附近和橋頭百貨站批發市場之間的九龍街上,因九江發展的需要 填平了龍開河,就拆除了這座有歷史故事鐵橋了!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不知道歷史的朋友們不能理解這個地名,此處既沒有河,那裡來的橋!
  • 媒體稱東莞工人一夫多妻普遍 女工為競爭養男友
    而女工們每日忍受著單調乏味工作,業餘時間迫切需要一個男友帶來的慰藉,有些人即便得知男友腳踩幾隻船,也無怨無悔,甚至要加倍對男友好。  廠區的「一夫多妻」現象  女工小芳的男朋友有三個女朋友,並且她們彼此都知道對方的存在。  她的男友是個來自四川的普通男工,名叫李兵,由於關係的複雜,小琴和「對方」的故事,我們權且讓李兵代言。
  • 媒體:東莞工人「一夫多妻」很普遍女工爭養男友
    這個邏輯背後有這樣一組數據:廣東省婦女維權站東莞站調查數據顯示,60.5%的女工表示在東莞務工是為了賺錢養家,多數女工未來仍會選擇返鄉結婚或創業。廣東省婦女維權站東莞站長劉秀連常期接觸各類女工,她認為,女工們普遍比較單純,工廠裡年輕人聚在一起,許多女工會很輕易地與男性交往和發生關係。
  • 98英雄抗洪部隊舟橋旅再赴九江
    央廣網九江7月14日消息(記者胡嘯)鄱陽湖水位突破1998年以來歷史極值。7月13日,東部戰區陸軍某舟橋旅,400多名官兵聞令而動,向江西九江進發。馳援車輛滿載物資出發據了解,該舟橋旅作為常年鏖戰在長江流域的英雄部隊擔負著戰時應戰、平時應急的雙重使命任務。車隊行進途中該旅是「國家級抗洪搶險專業應急力量」名副其實的抗洪搶險「國家隊」。
  • 中國在羅馬尼亞女工罷工維權
    中國在羅馬尼亞女工罷工維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5日 13:2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專稿:2006年9月7日刊登的《中國女工在羅"遭囚"事件調查》一文,報導羅馬尼亞巴克烏市"WEAR製衣廠"中國女工被傳遭廠家囚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