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恩施市的快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城市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然而,舊城區在原有的城市格局、經濟模式等方面已經明顯暴露出與現代生活不適應的現狀:城市公共配套設施滯後、房屋破舊、居住擁擠、交通堵塞、環境汙染等問題日益凸顯。
為改善群眾居住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改變城市面貌,近日,州城鄉規劃管理局發布了恩施市中心城區舊城改造近期實施規劃項目,目前已有28個棚戶區被納入改造範圍。
棚戶區改造勢在必行
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棚戶區改造作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一項民生工程,更是一項發展工程。
12月25日,恩施市住改辦副主任向昌書介紹,棚戶區房屋建設年代久遠,大都在30年以上,主要有房屋結構簡易、配套設施不完善等特徵,例如六角亭街道辦事處轄區內的和平街、四維街、解放路等老舊改制小區,多為棚戶區。
在這些棚戶區的房屋大多面積窄小,居住者中,中低收入家庭比例高,下崗失業、退休和外來務工人員相對集中「。實施棚戶區改造,有利於改善這些家庭的居住環境和住房困難。」向昌書說。近年來,恩施市委、市政府對棚戶區改造工作非常重視。按照相關要求,各級政府作為主體責任單位,統籌梳理各轄區內情況,一旦發現有符合條件的,在納入棚戶區改造計劃後,將按程序申報規劃。
「棚戶區的改造都是要按照一定程序來的,首先要州規劃局同意改造,政府再討論做不做棚戶區改造。」向昌書說,通過政府討論後,下一步就會按照進程推進,包括徵收方案的定製、拆遷等。
恩施市各部門高度重視,要求一把手親自督辦,組建專班推進,環保、國土、林業等部門要提前介入,切實協調配合到位,確保項目有序推進。
從棚戶到樓房 從憂居到優居
據向昌書介紹,位於州城東風大道三立時代廣場背後的原州茶麻公司是一老舊改制小區,此處房屋多為30年以上的破舊房屋,且分布零散,結構不合理。從2012年開始,政府對該小區實行棚戶區原地改造,一期還建房屋190套。
「這裡的棚戶區改造讓該區域現有的車道擴寬了,街道、商業、居住空間也得到了改善。」恩施市內所有的棚戶區改造後,將形成系統、宜居的城市公共空間體系,成為州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同時也將帶動市區發展,使恩施城市框架進一步拉開,城市景觀進一步改善,城市品位進一步提升。讓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從棚戶到樓房,從憂居到優居,實現棚戶區老百姓的安居夢。
28個棚戶區已納入改造範圍
日前,州城鄉規劃管理局發布了恩施市中心城區舊城改造近期實施規劃,該項目採購進行公開招標。目前恩施市已有28個棚戶區被納入改造範圍,主要有以下棚戶區:
土橋壩老鷹壩片區(位於土橋壩三岔路口至州委黨校右側),該改造片區共涉及拆遷結核病防治所和280戶住戶,拆遷面積約44000平方米。
恩施製藥廠宿舍及土橋老街片區共292戶,該片區部分住房已經成為危房,且地勢較低,春夏季下暴雨時經常積水,居民要求改造意願強烈。州法院及原水泥製品廠宿舍片區約300戶。
煙建路片區,涉拆遷47戶,拆遷面積12343.4平方米。
麻紡廠片區共286戶,拆遷面積18700平方米。
工具廠片區共478戶。
恩施市二水廠片區115戶。
恩施市客運站片區350餘戶,改造該片區,可減輕交通擁堵壓力。
恩施市掛榜巖片區涉及拆遷車站、私房、直管公房約120戶。
恩施市人民路片區房屋密集、低矮、陳舊,部分已成危房,共涉拆遷416戶。
松潤書院新城片區分兩期實施,現一期已經完工,二期需拆遷47戶。
市府路入口南側片區40戶。
恩施市核桃壩片區拆遷130戶。
原新華印刷廠片區約140戶。
恩施市紙廠宿舍片區250戶。
恩施市旗峰壩片區200戶。
清江帶狀公園片區300戶。
舞陽壩車站片區250戶。
州木材廠片區73戶。
州外運小區100戶。
州檢察院、州移民局片區96戶。
紅廟老街片區120戶,還建270套,目前該片區拆遷已經結束。
青樹林片區涉及三辦一鎮,共1744戶,擬全部實施貨幣補償。
施南陽光城、市化肥廠、鹽水溪以及州檢察院片區。
今年起民營企業不再參與棚改拆遷
據向昌書介紹,以前是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到棚戶區改造項目中來,但由於補償標準不一致,今年,恩施市政府下了多個文件,所有棚戶區改造都是由政府來組織拆遷。棚戶區改造雖然對於老百姓和城市規劃建設來說是一件好事,但是相關部門的拆遷工作並不好開展。據悉,恩施市住改辦目前的工作主要是宣傳政策、擬定計劃、申報項目、檢查工作等。「我們工作的難度也很大,比如今年申報明年的項目計劃,今年就必須要開工。」向昌書說。
正是因為考慮到公平性等原因,從今年起,棚戶區改造項目不再有民營企業參與,而是政府親自組織。相關部門也希望棚戶區居民能看到棚戶區改造後帶來的諸多好處,棚戶區的改造是在綜合分析已有的規劃、舊城區的基礎條件、歷史文化資源以及發展要求下進行的。群眾要把公共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同時,政府也會切實讓百姓真正增強獲得感和幸福感。據悉,2018年,棚戶區改造工作將由新成立的棚戶區改造領導小組下設的辦公室來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