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與蘇軾的恩怨情仇相愛相殺

2021-02-13 拾趣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漫天雪花樹」,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中國歷史上,不乏文人們感天動地的真摯友誼,比如嵇康阮籍,李白杜甫。當然也少不了相愛相殺的孽緣,其中最巔峰的,莫過於王安石和蘇軾了。畢竟蘇軾的悲劇人生,算是王安石創造的。

要知道蘇軾會試寫的文章嚇得主考官歐陽修看後表示「吾當避此人出一頭地」。接著蘇軾風光滿面參加制科考試,王安石雖然不是考官,但擔任知制誥。在眾人交口稱讚蘇軾文章的時候,王安石卻認為「全類戰國文章」,表示了自己對於蘇軾「縱橫家之學」的不認可。然而並不妨礙蘇軾最終取得制科考試第三等的成績。這是個什麼級別呢?狀元三年出一個,制科考試第三等整個宋朝就蘇軾一個。按理來說平步青雲不是問題,但蘇軾跟王安石之間的梁子算是就此結下。

王安石年長蘇軾15歲,出道早,名望高,人品好,兄弟多,寫文章也是一代宗師,還受皇帝信任,主導著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熙寧二年,宋神宗不知道抽什麼風,要求大臣商議科舉改革,這下給兩人直接開闢了戰場。蘇軾按要求上書了,然後蘇軾投了反對票。

宋神宗召見他,無論問他啥,蘇軾一律表示王安石「求治太急」,還數次上書無腦黑新法。從這段時期蘇軾的奏章來看,要不是後來舊黨對他的追捧,在《宋史》裡列入《奸臣傳》可能都不意外。沒辦法,年輕氣盛嘛。沒過多久,蘇軾不出意外地被貶出朝廷。王安石位高權重,對於蘇軾撕他毫不在意,畢竟當時全天下都在撕他。

雖說兩人政見不合,在眾多故事傳說裡都以敵對狀態出場,但某些時候還是有那麼一丟丟惺惺相惜的。比如烏臺詩案蘇軾差點被砍頭,王安石當時雖然已經罷相,上書「安有聖世而殺才士乎?」力保蘇軾。比如貶謫黃州的蘇軾讀到王安石的詞時深受感動,損他「野狐精」,認為他的詞已至化境。

後來王安石歸隱江寧,歷經苦難的蘇軾終於受召回京,路過江寧時一生為敵的兩人破天荒吃了頓飯,還留下了兩首互相唱和的詩,頗有一笑泯恩仇的感覺。 

 

相關焦點

  • 一對相愛相殺的文壇巨匠:王安石與蘇軾
    歷史上,王安石和蘇東坡就是一對相愛相殺的人。他們敬佩彼此的才華,但是不贊同對方的政治見解。經過政壇上的起起落落後,二人殊途同歸,握手言歡。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是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 王安石和蘇軾是著名的兩大詩人,同朝為官,為什麼卻「相愛相殺」
    王安石的變法曾遭受過許多挫折,他也因變法兩次被迫辭官,蘇軾等中國歷史上享有盛譽的人也反對王安石的變法,所以大家很難想像王安石的變法是如何的艱難。據史書記載中,王安石和蘇軾並沒有因為政治意見的不同而相互仇視,反而在晚年以書信來往,王安石和蘇軾之間發生過了什麼呢?
  • 王安石與蘇軾:早年「互懟」相愛相殺,晚年卻要做鄰居
    王安石和蘇軾一家,就是這樣的情況。從蘇洵入朝為官開始,就與王安石政見不和,蘇軾自然是與自己老爹一派的。王安石變法,蘇軾看不慣,但王安石有皇帝的支持,蘇軾幹不過,索性破罐子破摔,申請到外地做官,對王安石和他所主持的變法眼不見為淨。當然有如此脾氣的東坡大文人,經過許多人生中的大起大落自然也成了慣例。
  • 從政治到知音:王安石與蘇軾,相愛相殺一生
    裡面有一段話用語極其狠毒:「今有人,口誦孔、老之言……收召好名之士、不得志之人,相與造作言語,私立名字……是王衍、盧杞合而為一人也。其禍豈可勝言哉?」而當時王安石又幹了一件,蘇軾極其反感的事情——為了讓自己的觀點在禮法上能站得住腳,「竄改」對經典的解釋,讓「合法性」站在自己這一邊。還發明了一種學說,叫「文字學」。蘇軾開始就在各種場合來冷嘲熱諷王安石的觀點。
  • 三個男人一臺戲: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的相愛相殺
    1061年,25歲的蘇軾和弟弟蘇轍參加制科考試,王安石、司馬光、歐陽修、蔡襄等人出任考官。主考應考的陣容都很強大。更重要的是,本齣戲的三個主人公終於到齊了。蘇軾在考卷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王安石——他許多觀點正好與王安石兩年前轟動一時的萬言書截然相反。比如,王安石說要「依法治國」,蘇軾就提出「以德治國」。王安石說改革勢在必行,蘇軾則說只要用人得當,不改革也可以。
  • 北宋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蘇軾四位大師的恩怨情仇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都是北宋時期如雷貫耳、光照千秋的人物,其中蘇軾、王安石、歐陽修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而司馬光以一部《資治通鑑》就足以名垂青史。司馬光聞訊後,十分悲戚,唯恐王安石死後會受到小人的凌辱,立即寫信給右相呂公著,「介甫文章節義,過人處甚多……今方矯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謝世,反覆之徒必詆毀百端,光意以謂朝廷宜優加厚禮,以振起浮薄之風。」 在司馬光的建議下,朝廷追贈王安石為太傅。 中國自古變法者都沒有好下場,王安石能壽終正寢,死後哀榮,也算個異數。
  • 《秦時明月》衛莊和蓋聶一直相愛相殺,鬼谷縱橫都有什麼恩怨情仇
    只有你是秦時明月的粉絲,大概都會知道,衛莊和蓋聶一直相愛相殺,到底鬼谷縱橫都有什麼恩怨情仇呢?故事是這樣的:某日鬼谷子向蓋聶介紹一位少年!聶兒!他叫衛莊!另一個被老虎吃掉衛莊殺了那隻老虎為他報了仇。而蓋聶一個也救不了。不是武功不行,是他猶猶豫豫的兩個都想救,結果一個也救不了。後來兩人畢業後下山歷練。蓋聶去了秦國成為秦王嬴政的第一護衛。而衛莊則選擇去了韓國,與韓非一起創建流沙。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都走錯了路!二人選擇的道路有違縱橫理念。
  • 文人的相輕、相愛與相殺
    可天有不測風雲,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將李賀的錦繡前程衝得七零八落。這位「程咬金」也是一位詩人,他是和白居易並稱元白的元稹。元稹上書稱,李賀父親名李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這是犯了名諱,必須將李賀除名,才合乎朝廷的禮法。為何元稹要這麼跟李賀過不去呢?原來是李賀得罪過元稹。李賀少年成名,自是十分驕傲。一日元稹去拜訪李賀。
  • 《天下足球》豪門恩怨:米蘭VS尤文,神聖同盟相愛相殺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天下足球》豪門恩怨:米蘭VS尤文,神聖同盟相愛相殺 《天下足球》豪門恩怨:米蘭VS尤文,神聖同盟相愛相殺 懂球號作者: 沉默的聒噪 07-27 21:37
  • 北宋文學大家蘇軾與同時代改革家王安石的愛恨情仇
    很多人對蘇軾這個人很了解,但都是因為他的詩詞,他的詩詞寫滿了貶謫之苦,流放之路上的艱難處境,以及處江湖之遠而憂國憂民的大義。今天我們說說蘇軾這個人,以及他和同時代一位文學家的愛恨情仇。蘇軾家族極具聲望,一門兩進士蘇軾與其父蘇洵和其弟蘇轍並稱三蘇,位列唐宋八大家。
  • 大宋第一孽緣:蘇軾與王安石
    中國歷史上不乏文人們感天動地的友情,也少不了相愛相殺的孽緣,其中最巔峰的,當屬蘇軾與王安石。
  • 蘇軾和王安石,登上名山後,分別寫了一首千古名詩,誰更勝一籌
    王安石和蘇東坡,在北宋中期的政壇、在文壇上,都分別有不俗的建樹,不過他們雖然由衷欣賞彼此的才華,但是對於對方的政見卻不能苟同,於是在官場上針鋒相對。可以算得上是一對「相愛相殺」的政敵了。在文壇上兩人可謂惺惺相惜。
  • 司馬光和王安石的相愛相殺,蘇軾說兩人都是犟驢
    慶曆新政和熙寧變法司馬光和王安石都推崇堯、舜、禹、湯、周,尤其是王安石,他本人瞧不起魏徵和諸葛亮,為的就是要效法上古聖王君臣。明儒王夫之對此有些看不慣,發過牢騷,也比較嚴謹的指出了王安石變法的問題所在。
  • 蘇軾與王安石的仇,在兩句詩中反轉,半生對頭變知己
    宋神宗的時代,政壇波譎雲詭,在新法與舊法的針鋒相對中,誕生了無數恩怨情仇,其中尤以蘇軾和王安石的友誼最激蕩人心。蘇軾與身居相位的王安石在變法問題上政見不合,被排擠出朝廷,外放作地方官,起初任杭州通判,繼而改任密州、徐州,不久貶官黃州、常州。
  • 情仇姐妹:與傑奎琳 · 甘迺迪相愛相殺的一生
    原標題:情仇姐妹:與傑奎琳 · 甘迺迪相愛相殺的一生 命運讓她們相遇 也讓她們彼此離間 歷史上有兩對傳奇的姐妹,她們從小一起生長,她們在各自的領域裡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她們終生相愛相殺,這兩對姐妹在社會上非常出名。
  •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四人是什麼關係?
    早年相愛,晚年相殺。這八字總結他們之間的關係最好不過。四個人裡,歐陽修年紀最大,王安石司馬光相仿,於是兩個人關係也極好,但是後來也極差,有同齡兄弟或者好同學的人大概能理解這點,年齡越近就容易相愛相殺。而蘇軾就是個後來者了,算是歐陽修的「弟子」(因為當時歐陽修是蘇軾的主考官,古代科舉有此說法),司馬光和蘇軾的交集並不多,而王安石和蘇軾離忘年交就差得遠了,但是也算是互相欣賞,又相殺過,晚年重歸於好。故事的開始:歐陽修?當了文壇老大。歐陽修其實是個「勤奮」模版的人物,自幼跟著母親,因為父親去世,又跟著叔叔學習。
  • 王安石與蘇軾的「文人相親」
    而最令王安石忍無可忍的是蘇軾的《擬進士對御試策》,其中提到:「晉武平吳,獨斷而克;苻堅伐晉,獨斷而亡;齊桓專任管仲而霸,燕噲專任子之而敗;事同功異。」蘇軾藉助歷史含沙射影地批判王安石在變法過程中不顧阻撓的「獨斷專行」。恰巧朝中有人告發蘇軾兄弟在運父靈回鄉的過程中偷運私鹽,王安石立即下令徹查,並拘捕相關人員審問。
  • 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這個四人,分別是什麼關係?
    前段時間熱播的《清平樂》讓北宋男子天團好好出了一場風頭,而談及北宋名臣,就絕對越不過蘇軾、王安石、歐陽修、司馬光四人。這四位名臣時而親如手足,時而針鋒相對,期間的愛恨情仇,就算拉出來講個一天一夜也不為過。歐陽修VS王安石,恩師變政敵要論年紀和身份,歐陽修在四人中可謂是榜首。
  • 蘇軾一生最重要的4個人,每個都姓「王」,蘇軾:我都愛!
    蘇軾一生中最重要的4個人,指的就是他三任妻子,和最大的政敵。第一任妻子:王弗、第二任妻子:王閏之、侍妾:王朝雲。而最大的政敵:王安石看看,果然各個都姓「王」,來看看蘇軾這一生和「王」姓4人的愛恨情仇。蘇軾與蘇軾相愛相殺的王安石王安石比蘇軾大十六歲。當48歲的王安石當上宰相的時候,蘇軾是個32歲的激進青年。
  • 王安石與蘇軾的「愛恨情仇」:從「不共戴天」到「文人相親」典範
    他在奏疏中提到王安石專制蠻橫獨行,不聽他人勸諫。王安石聽過之後怒不可遏,立馬上奏皇帝說蘇軾不堪重用,言辭中大有蘇軾不適合被皇帝用的意思,恰好這個時候有人參了蘇軾一本,說蘇軾偷運私鹽,蘇軾於是被外放到了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