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成家立業」,意思是先結婚後創業,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男人說:「我現在事業無成,還不能結婚」。那麼到底是應該先結婚還是先創業呢?其實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很好:「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遇良人先成家
在以前,「良人」就是夫妻之間的互稱,意思是丈夫可以稱呼妻子為良人,妻子也可以稱呼丈夫為良人。後來一般是妻子對丈夫的稱呼,其實這個詞語也指平民百姓,或者是清白人家的女子。也可以理解為善良的人,好人等。
「遇良人先成家」的意思就是遇見合適的人就先結婚。無論在以前還是現在,男女比例都是不均衡的,在和平年代一般是男多女少,因為人們都喜歡男孩,再加上以前人的男尊女卑思想,男孩要普遍多於女孩,這就意味著肯定有很多男人娶不上媳婦。
而到了戰爭年代,又會出現女多男少的現象,因為古代的戰爭都是靠人多來取勝的,一場戰爭下來,往往會犧牲很多男人。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還可能出現搶新郎的怪事,這也是因為男人少而導致的。
所以人生能遇到一個合適的人不容易,一旦錯過就是永遠,因此在遇見合適的人後,就應該先珍惜眼前人。要知道人的一生要幹的事情有很多,總有人覺得等我事業有成之後,再找對象也不遲。其實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等你事業有成之後,還能不能遇見合適的人呢?
遇貴人先立業
其實這句話與上一句意思差不多,以前的「貴人」是皇帝嬪妃的封號之一,在東漢時期,貴人的位置僅次於皇后,後來貴人的地位慢慢下滑,到了清朝時期,貴人的地位僅僅比答應、常在稍微高一點,不過這句話裡的「貴人」指的是對自己事業上有很大幫助的人。
人們常說「出門遇貴人」就是這個意思,「遇貴人先立業」意思就是如果此刻有貴人幫助你的事業,那就應該好好幹事業,別想其它的事情。等事業幹成之後,再幹其它的事也不遲。所以才有了「遇貴人先立業」的說法。
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
其實這句話也是告訴人們,在什麼樣的時期就幹什麼樣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在上學期間就想要打工賺錢,在工作的時候又想著要去上學,在結婚前總想著要結婚,在結婚後又想著要出去玩,總是對現狀不滿意。
其實人生就是該幹什麼的時候就幹什麼,比如上學的時候你就好好學習,工作的時候就好好工作,結婚後就好好經營婚姻,別等到失去後才感到後悔。要知道眼前能抓住的才是屬於你的,以後的事誰又能說得準呢?
所以「遇良人先成家,遇貴人先立業」這句話也是告誡人們,先把眼前能抓住的事情幹好,以後的事情等到以後再說,別為了抓芝麻卻把西瓜弄丟了,轉過身又想找西瓜,那只能後悔莫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