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5 0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延遲退休有沒有「時間表」?
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
就大家最關心的一些問題
小編梳理了一些信息
一起來看
↓↓↓
「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的這一表述,受到社會高度關注。
問:延遲退休有多大必要性?
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40歲左右提高到了2019年的77.3歲,但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確定的男性60歲、女幹部55歲、女職工50歲的法定退休年齡,近70年未有調整。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金融系教授彭浩然認為,延遲退休是有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現實需要。從國際橫向比較,我國現行退休年齡明顯偏低。人社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美國、德國、日本等都將法定退休年齡逐步提高到了65歲甚至更高。
儘管對男女是否該同齡退休等問題,專家們還存在不同看法,具體取決於下一步如何規定,但女性延遲退休的速度略快一些、縮小男女之間退休年齡的差異,在學界已基本成為共識。
問:延遲退休會不會只利好一部分人?
答:一些人認為,延遲退休有利於機關、事業單位領導幹部以及國有企業負責人,能讓他們施展更多才幹,同時獲得較高的收入。而普通職工特別是基層企業職工相對缺乏積極性。
不同職業、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對延遲退休的期待也不一致。總體看,體力勞動者擔憂較多,腦力勞動者反應沒那麼強烈。一些醫學專家、科學家等「退而不休」,有的甚至七八十歲還在奮戰。部分專家建議,在具體實施延遲退休時,一是要解決激勵機制問題,二是要強調循序漸進,注重改革的公平性、制度的科學性。
問:養老金是不是不夠了?
答: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表示,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是養老保險工作的「底線」和「紅線」,絕不會突破。
「從前三季度企業養老保險基金實際運行情況看,總體較平穩,甚至還好於預期。從基金收支看,總收入2.1萬億元,總支出2.8萬億元。雖然短期收入低於支出,但基金累計結餘4.5萬億元。國家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這位負責人說。
問:延遲退休會對就業產生「擠出效應」嗎?
答:「短期內、在改革轉型期,不排除個別單位、企業可能會產生一些就業擠壓,但是長期看,不會對就業市場產生顯著影響。」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說,國際上其他國家延遲退休的實際經驗,也不支持這一結論,因為就業崗位不是一些人退出就業市場而產生的,主要還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也認為,就業市場裡年輕人有年輕人的崗位,老年人有老年人的崗位,相互很少交叉,因此延遲退休擠佔年輕人崗位的情況並不突出。
問:延遲退休何時能出「時間表」?
答:今年9月,人社部回答網民關於延遲退休政策提問時表示,正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適應人口老齡化和預期壽命延長的需求,認真研究相關政策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延遲退休不會一步到位,不太可能『斷崖式』進行改革,不會一年就推遲五歲退休。」鄭秉文說。
問:養老金水平能不能持續提高?
答:一些職工擔心交養老金的時間長,最後領的時間短,相當於少拿錢、吃了虧。
「未來一方面要開闢更廣泛的資金籌措來源,包括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加大國有資產劃撥水平等;另一方面還需進一步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設計,提高大家參保繳費的積極性。」彭浩然說。
近年來養老金待遇連續提高,在改革調整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少部分職工養老金「不看繳費長短,只看退休早晚」的現象。對此,人社部養老保險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參保人員養老金水平與其繳納時間長短、繳納金額高低密切相關,參保人員繳費的時間越長、繳得越多,退休後待遇水平會越高。我們正在加快健全「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
你怎麼看呢?
歡迎留言區討論
☞大家都在看
別人家的寒假提前至元旦前!別急,河北中小學寒假時間也來了......「如果周杰倫來吃你的灌餅,你會對他說啥?」河北「周餅倫」火了……加入我們!長城「青年說」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不會1年就推遲5歲退休……延遲退休何時出「時間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