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指出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也就是說延遲退休,基本上是確定了。
事實上,「延遲退休」是近年來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早在去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為民就提到,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適時研究出臺逐步和推遲退休年齡等對策。
2022年的這個節點實際上是在2017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新聞發布會上。當時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提出的一個想法實際上並沒有以政策的形式落實到位,所以當他說在2017年,儘管他說我們的推遲退休的政策將在今年實行,然後將有一個五年的過渡期,然後將在2022年實施。
然而,這種真正的政策在當時實際上並沒有實行,因此不存在五年過渡期的問題。即使延遲退休政策在明年2021年確定並實施,也不應該改變五年過渡期。因此,在五年過渡期之後,推遲退休政策最早不應實施到2026年。
那麼為什麼要實施延遲退休?
這主要是因為我國人口平均壽命延長,老齡化逐漸加劇,老齡化進程不可逆,人口結構問題帶來的巨大壓力。據統計,2019年,中國16歲至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89640萬,佔總人口的64.0%;60歲及以上人口為25388萬,佔總人口的18.1%,即將邁進深度老齡化社會。
相關推薦
2021年養老金還繼續上漲嗎?2021年養老金大概能領多少?
中國大地保險:發揮好金融在產業扶貧中的風險管理和資源整合作用
延遲退休方案2022年正式實施是真的嗎?延遲退休會一刀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