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就叫變蛋,跟鹹蛋、糟蛋同屬於醃製蛋。皮蛋就是松花蛋和變蛋的總稱,最大區別是松花蛋是用鴨蛋做的,變蛋是用雞蛋做的。因為皮蛋打開來會看到像松花一樣漂亮的花紋,所以皮蛋又叫松花蛋或松花變蛋。簡而言之,三者其實是同一樣東西,只是叫法不一。
下面說說它的製作原理,然後你大概能知道你同學買的皮蛋是不是生的.
製作中最核心的步驟就是,把蛋浸泡在配製好的料液中,根據季節溫度不同,等待25~45天左右的成熟時間,成熟後蛋就可以出缸。
皮蛋加工的輔料有:
純鹼、生石灰:這兩種物質溶於水,反應生成鹼性氫氧化鈉(NaOH),可以使鮮蛋的蛋白凝固,變成膠狀有彈性,是變蛋形成最主要的原理。茶葉:茶葉中的物質能經過反應形成墨綠色,又能輔助凝固作用,緩和變蛋中的辛辣味。同時還能增色,紅茶是加工變蛋的上等輔料,想想皮蛋顏色是不是和茶葉顏色有點像?至於皮蛋中有不同顏色是由於蛋黃中的色素在不同酸鹼性(PH)下產生,會出現墨綠、草綠、茶褐、暗綠、橙黃等多種色彩。
食鹽:可以使鮮蛋凝固、收縮、離殼,還有增味、提鮮、防腐的作用。氧化鉛:在傳統工藝中,加入氧化鉛(PbO)可以凝固蛋白質,縮短成熟時間,最大的作用是,能夠保證成熟變蛋在料液中長時間浸泡而不出現已凝固的蛋白再「液化」現象(不用PbO的話浸泡時間過長蛋白會再次液化,蛋黃變成實心球的現象,即打開皮蛋只看到一灘水,就像你同學打開的皮蛋一樣)。但因為鉛會引起慢性鉛中毒,現在已經不使用,改為硫酸銅和硫酸鋅的無鉛工藝代替。柴灰、黃泥:包裹成熟出缸後的蛋,保護變蛋,防止細菌侵入,也能輔助蛋白凝固。所以會看到市場上賣的皮蛋都是裹著一層黑色泥灰的。
又回到松花蛋為什麼叫松花蛋的問題上,品質良好的變蛋,在蛋白上會呈現晶瑩剔透,形狀如松針的花紋。研究表明松花是纖維狀氫氧化鎂水合結晶,像這樣
而通常皮蛋買回家以後,都會煮熟一下再食用,可以去除一下皮蛋的辛辣味,吃起來風味更佳。不過,在外國人眼中最噁心的食物榜單中,中國皮蛋居了第一(⊙o⊙)哦~
「成都美味學院」專業致力於打造您私人訂製的高端美食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