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Ⅰ卷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春秋時期,齊國的公子糾與公子小白爭奪君位,管仲和鮑叔分別輔佐他們。管仲帶兵阻擊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帶鉤,小白裝死逃脫。後來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寫一篇發言稿。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做人當學鮑叔牙
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咱們讀了齊桓公、管仲、鮑叔牙的故事,你也許佩服齊桓公的雅量,不計前嫌;你也許欣賞管仲的才幹,在他輔佐下,齊國民富國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但我更欣賞鮑叔牙,我欣賞他的公而無私、家國情懷;知人善任、慧眼識才;心胸坦蕩、清正廉潔。我認為做人當學鮑叔牙。
做人當學鮑叔牙的公而無私、家國情懷。齊桓公想讓鮑叔牙當宰相,鮑叔牙誠懇地辭謝說:「主公如果只想管理好齊國,有高傒和我就夠了。如想建樹王霸天下的不世功業,那非用管仲不可!」《孔子家語》中有一個故事。子貢問孔子:「今之人臣,孰為賢乎?孔子回答說:「齊有鮑叔,鄭有子皮,則賢者矣。」子貢就問了:「齊國沒有管仲、鄭國沒有子產嗎?他們都不算是賢明的人嗎?」孔子就說:「我聽說,鮑叔牙推薦了管仲,能夠讓管仲顯達,子皮推薦了子產,能夠讓子產顯達,但是卻沒有聽說管仲和子產能夠推薦比自己更有才能的人。」真正賢明的人是能夠為領導者推薦比他更有能力的人,而且大公無私,絲毫沒有想到自己的私利,沒有擔心別人的位置、俸祿超過自己,這樣的人才是有公心的人。由於鮑叔牙公而忘私、一心為國推薦管仲稱相,甘為人梯,自願居於管仲之下,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在今年抗新冠病毒期間,正是廣大的醫務工作者公而忘私,舍小家,為大家;基層幹部一心為公,人民群眾以大局為重,才使我國兩個月之內控制病毒蔓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鮑叔牙不貪戀功名、國家至上的精神是值得人們學習的。
做人當學鮑叔牙的知人善任、慧眼識才。管仲曰「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鮑叔不以我為貪,知我貧也。吾嘗為鮑叔謀事而更窮困,鮑叔不以我為愚,知時有利不利也。吾嘗三仕三見逐於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叔不以我為無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鮑叔牙替管仲辯護,極力掩蓋管仲的缺點,成功時為他高興,失敗時為他分憂。在管仲死後,鮑叔牙堅持讓齊桓公辭退豎刁、易牙、開方三個奸臣,齊桓公未聽,果然使齊國由盛轉衰。齊桓公問鮑叔牙:「為什麼一定要用管仲做宰相呢?」鮑叔牙說:「以我與管仲相比,我有五點是不如他:寬厚仁慈,能安撫百姓,這我不如他;治理國家,能抓住根本,我不如他;忠信可結於諸侯,我不如他;能給國家制定規範和禮儀,我不如他;能站在軍門前指揮練武,使將士勇氣倍增,我更不如他。管仲當相,齊國必強。」桓公採納了這個建議。正是鮑叔牙的慧眼識才、知人善任成就了齊桓公的霸業。世上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鮑叔牙也算管仲之伯樂。唐朝詩人賈島、張祜雖滿腹才華,但未遇伯樂,也落得個「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喟然長嘆。
做人當學鮑叔牙的心胸坦蕩、清正廉潔。當齊桓公詢問管仲何人可做宰相時,管仲沒有推薦鮑叔牙,並讓齊桓公遠離易牙等三人。易牙對鮑叔牙說:「老將軍,誰不知道管仲做相是你推薦的?可他卻忘恩負義,國君要用你做相,他卻說了你一大堆壞話,推薦了隰朋,我真替你抱不平!」沒想到鮑叔牙聽了這話卻哈哈大笑,豎起大拇指說:「管仲忠於國家,不講私情,真是位好大臣。這正是我推薦他的原因啊,隰朋比我強多了。」由此可見,鮑叔牙坦蕩心胸和不謀私利的政治品質令人肅然起敬。管仲非常推崇鮑叔牙的清正廉潔,認為對國家很有利。
孔子曾經這樣評價鮑叔牙:「齊有鮑叔……知賢,智也;推賢,仁也;引賢,義也。」李白也有詩稱讚此事:「鮑生薦夷吾,一舉置齊相,斯人無良朋,豈有青雲望。」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你也許欣賞小白之量,也許欣賞管仲之才,但我更敬重鮑叔之識,因為他知道「敬一賢人而群賢畢至,相一良馬而萬馬奔騰」,某種程度上,他是優秀的「組織部長」,後來諸葛亮提倡的「親賢臣,遠小人」與此同理。假如我們都學鮑叔牙,那就不會有那麼多自私自利、爭名奪利;假如我們都學鮑叔牙,那就野無遺賢、人盡其才;假如我們都學鮑叔牙,那就都是心胸坦蕩、清正廉潔之人。
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
(石為璧2020年7月12晚上於南召,用時46分鐘)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