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立村 美化塑村 長垣市孟崗鎮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2020-12-22 瀟湘晨報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見習記者 張雲飛)12月16日,長垣市孟崗鎮二郎廟村主幹街道內一片繁忙的景象,該村黨支兩委班子、保潔員和自發參與的群眾代表一道對村莊房前屋後的雜物、垃圾、秸稈、磚頭瓦塊等進行了清理。現場群眾參與度熱情高漲一片宜居鄉村景象映入眼帘。

據記者了解,為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加快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近年來,長垣市孟崗鎮堅持「生態立村、美化塑村」引領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針對改廁、通路、村容村貌差等農村環境「短板」,全鎮上下發揮農民群眾主體作用,因地制宜、真抓實幹,發動廣大農民積極行動、全面參與,著力開展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等工作,使生態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相互促進、融合發展,引領鄉村振興,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切實提升鄉村環境整潔度,推動形成全民共建美麗宜居鄉村的良好社會氛圍。

孟崗鎮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鎮會以農村黨建和鄉村振興相融合,以黨員幹部帶頭,全民整治參與為契機,引導村民積極參與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遠長效長足發展,共同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

(映象網新鄉新聞熱線:18003711839,投稿郵箱:hnrcnxx@163.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來源:河南聯播】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長垣市孟崗鎮:黨建引領全民清潔助力建設美麗鄉村
    12月16日,長垣市孟崗鎮二郎廟村主幹街道內一片繁忙的景象,該村黨支兩委班子、保潔員和自發參與的群眾代表一道對村莊房前屋後的雜物、垃圾、秸稈、磚頭瓦塊等進行了清理。現場群眾參與度熱情高漲一片宜居鄉村景象映入眼帘。
  • 長垣市孟崗鎮:環境整治大提升 美麗鄉村換新顏
    映象網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張雲飛 通訊員 尚琦 劉君)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脫貧攻堅,長垣市孟崗鎮確立2020年為「環境衛生整治提升年」,經過全鎮上下的共同努力,環境美了,鄉村靚了,打造了良好的人居環境。
  • 上海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範區 打造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
    上海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範區 打造超大城市生態環境治理的「樣本」 2020-12-10 17:55:22、局長程鵬與奉賢區委副書記、區長郭芳籤署《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集成示範區戰略合作協議》。
  • 長垣縣孟崗鎮孔村——妙手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陽春三月,孟崗鎮的孔村,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據傳,此村原名姚莊,孔子周遊列國時曾在此講學。為感念孔夫子田園行教之義舉,改名孔村。   近年來,孔村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幹群攜手,合力繪就了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
  • 長垣市孟崗鎮:鄉賢解囊解民需 君子故裡傳佳話
    12月10日,長垣市孟崗鎮埝南張弓臣村村民開心地向映象播報記者說道。據了解,該村耕地比較集中在村北一帶,部分地塊距離河道較遠。由於缺少相關專業設備,早年村內所有的一口機井瀕臨閒置。12月5日,長垣市農技推广部門針對今年麥季播期推遲,苗情較差的情況下,發出了澆好越冬水的農技提示,並指出越冬水是保證小麥安全越冬的重要措施,既能防止小麥凍害死苗,還能為來年返青期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還可以踏實土壤,粉碎坷垃,消滅越冬危害。
  • 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實施意見》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精神,全力推進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結合我省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雲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
    雲南網訊(記者 雲仲肖)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於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
  • 長垣市孟崗鎮打響貧困戶「五有」提升攻堅戰
    映象網新鄉訊(記者 崔學慶 實習生 張雲飛 通訊員 侯志贇 王耀博)近日,長垣市孟崗鎮在落實「兩不愁三保障」、增收創收的同時,強力推進貧困戶「五有」提升工作。即在保障貧困戶有住房、有廚房、有廁所、有圍牆、有大門的五有基礎上,進行硬體設施的升級改造。
  • ...出席市委常委會研究部署基層黨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等工作
    12月9日,市委召開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基層黨建、市屬高中階段學校建設、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建設、辛丑年黃帝故裡拜祖大典籌備等工作。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主持會議。副省長、市長王新偉出席。周富強、楊福平、於東輝、牛衛國、黃卿、呂挺琳、杜新軍、白江民出席會議。胡荃、張延明、張俊峰等列席會議。
  • 雲南省著力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強化源頭預防 推進科學保護我省著力構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12月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近年來,我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和生態環境部安排,深入推進「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工作,到目前已初步建立了以「三線一單」為核心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
  • 銀川市水務局:推進「五水同治」 加快構建現代水網體系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市水務局將以「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統領水生態文明建設,以「重在保護、要在治理」為主線,堅持「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總基調,著力建設河段堤防安全標準區、生態保護修復示範區、環境汙染防治率先區、經濟轉型發展創新區、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加快構建以人水和諧的自然水系、保障供水安全的人工水網、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防禦體系
  • 濰坊三個村分別獲得國家和省級生態文化村稱號
    近日,山東省林業廳下發通知, 公布2017年度山東省生態文化村名單,濰坊市有村莊榜上有名。去年我市臨朐縣九山鎮牛寨村獲全國生態文化村稱號,青州市王府街道鳳山村和昌邑市飲馬鎮山陽村獲得山東省生態文化村稱號。
  • 湘村振興·生態宜居 | 寧鄉陳家橋村:全民齊發力 共建宜居「桃花源」
    陳家橋村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注重科學合理規劃,狠抓環境綜合治理,著力補齊精神短板,打造了乾淨整潔、優美靚麗、文明有序的宜居環境。走進陳家橋村,仿佛走進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 中共海南省委關於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加快推進海南...
    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加快構建現代基礎設施體系,提質升級光電路氣水「五網」基礎設施,重視建設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智慧海南」,形成對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有力支撐。10.緊扣堅持和完善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制度,廣泛凝聚全省人民拼搏實幹的強大精神力量。
  • 關於印發《曹遠鎮霞鶴村創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工作方案》的通知
    、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村貌秀美 鄉業興旺 民風清朗
    2003—2010年,我市實現村莊整治五大工程(村道硬化、垃圾處理、汙水治理、衛生改廁、村莊綠化)第一輪市域行政村全覆蓋。2011—2018年,我市實現美麗鄉村升級版(生活垃圾分類、生活汙水治理、衛生廁所改造、村莊治亂美化)第二輪市域行政村全覆蓋。
  • 人居環境換新顏 山綠村美鄉情濃
    武鳴區府城鎮西廂村豐頭嶺屯天藍水清地綠的人居環境讓人心情愉悅。汽車輪胎成為武鳴區盧覃村盧巖屯村民美化村落的裝飾品。武鳴區盧覃村盧巖屯村容村貌在「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中得到提升。自「美麗南寧」鄉村建設活動開展以來,武鳴區堅持政府引導,體現群眾主體,通過整治鄉村環境,建設基礎設施,保護自然生態,提升鄉村風貌,促進農民增收,增強人民幸福感,實現了「清潔環境、美化鄉村、培育新風、造福群眾」的目標,初步實現「無山不綠,有水皆清」的鄉村生態美景。
  • 構建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雲南探索
    在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藍圖中,雲南責無旁貸扛起「上遊責任」,把修復長江上遊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保制度。一項項制度出臺,搭建起雲南省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四梁八柱」;一次次重拳出擊,老大難問題逐一破解,「先汙染後治理」的觀念逐漸轉變;一個個硬招落地,制度力量更好地轉化為治理效能。
  • 蝶變大運村 中優新十陵
    提升人居環境 「城中村」轉型「大運村」 自成都吹響「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城市發展號角以來,又圍繞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社區為目標啟動城鄉社區發展治理「五大行動」;2019年3月,成都市獲得2021年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舉辦權;4月,「大運村」建設項目落地龍泉驛區十陵街道;2020年1
  • 梁家河村等6個村落入選「全國生態文化村」我省全國生態文化村達31個
    近日,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授予132個行政村為2019年「全國生態文化村」,我省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略陽縣金家河鎮金家河社區等6個村落入選,至此,全省全國生態文化村達到31個。梁家河村以爭創庭院綠化好、飲水乾淨好、戶用沼氣好等「十好生態戶」活動為載體,大力推廣農村沼氣建設,整個村秸稈綜合利用、村莊綠化、垃圾集中處理、自來水入戶,普及率連年提高。一個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村民富裕、文化繁榮、生態產業蒸蒸日上的新農村景象呈現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