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蕭何韓信張良VS朱元璋李善長徐達劉伯溫

2020-12-16 彬哥聊史

如果他們都在同一時代,哪一方可成就霸業?

朱元璋八次北伐蒙古,把蒙古人打殘廢!打的蒙古人跪地喊爹!見了明軍就躲!劉邦?差點被匈奴人活捉!之後就嚇得不敢打了!

一個名相,一個兵仙,一個謀聖,個個都帶尊稱。

在各自領域都是歷史前幾的存在。

有的認為:有劉邦在,劉伯溫敢跟著朱元璋混,他這是要要造祖宗的反啊,死了想埋哪,沒有劉伯溫朱元璋團隊大打折扣!

如果身份不變,都是在秦末,劉邦組合有天然優勢,劉邦,蕭何都算是基層公務員,張良還是舊韓國貴族,號召力上就比和尚朱元璋強好多。

有的認為:朱元璋啊,朱元璋及其暴力,橫掃蒙古騎兵,而且秦兵是項羽幹掉的,不是劉邦,如果沒有韓信這個天才將領,劉邦能不能奪天下還不一定。

面對蒙古人,朱元璋就是一個字,打!一直到把蒙古人打殘廢為止!

有的認為:第六次北伐,捕魚兒海一戰,朱元璋的軍隊直接將北元貴族,皇室,朝廷一鍋端!幾千蒙古貴胄被押解到南京!這是漢人王朝歷史對遊牧民族上最偉大的勝利!

從此,蒙古草原四分五裂,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土崩瓦解!劉邦做得到?

有的認為:論治國,朱元璋勵精圖治,愛民如子!一手打造太平盛世,洪武之治就是最好的證明!為大一統的大明帝國276基業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反觀劉邦,他創造了什麼治世?治國能力在哪裡?

有的認為:比拼團隊能力,朱元璋團隊完爆劉邦團隊!什麼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個人能力遠勝於劉邦!

相關焦點

  • 蕭何、張良、韓信和李善長、劉伯溫、徐達對比,哪邊更厲害?
    歷史上有兩位帝王的成長之路極為相似,那就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和明朝的開國之君朱元璋。兩人都是底層出身,劉邦出身略強於朱元璋,兩人都有一些文臣武將輔佐於自己共創大業,由於兩位帝王共同點很多人會把兩位帝王手下的功臣比較一番。劉邦的三傑蕭何、張良、韓信和朱元璋的三傑李善長、劉伯溫、徐達哪邊更牛?
  • 漢初三傑的功勞,蕭何、張良、韓信,在劉邦的心中是怎麼排名?
    蕭何、張良、韓信這三個人代表的是劉邦手下的三個派別。劉邦統一天下時間是,沛縣起兵到平定異姓諸侯王,這十四年的時間。朱元璋封功臣其實和劉邦很像,徐達被稱為明朝開國第一功臣,常遇春被稱為第二功臣,這兩位都掛了,朱元璋提李善長功第一,他和蕭何一樣是後勤總管。
  • 朱元璋將李善長比作蕭何,劉基比作張良,為何一個封公一個只封伯
    導語:劉邦曾經評價自己的股肱之臣張良、蕭何、韓信時說道: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更是直言,三人能夠為其所用,才是他能夠取得成功的依仗。
  • 假設劉邦集團和朱元璋集團並存生在一個時代,誰會問鼎天下
    劉邦集團文有張良,蕭何,武有韓信、樊噲英布等,朱元璋集團文有劉基,李善長,武有徐達、常遇春、湯和等。下面咱們就全方位的對比兩大集團的優劣。軍師對比:張良vs劉基張良是劉邦集團的首席謀士,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
  • 劉邦論功封侯時,為何蕭何排名第1,韓信第21,張良卻屈居第62?
    張良、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他們也是知名度最高的西漢開國功臣。在世人眼中,張良運籌帷幄,蕭何坐鎮後方,韓信徵戰沙場,三人雖然擅長領域不同,但能力和功績不相上下。 不過,作為「漢初三傑」的直屬領導,漢高祖劉邦或許有不同看法。
  • 為什麼劉邦能放走張良,朱元璋卻不能放走劉伯溫?看完後明白了!
    眾所周知,張良是漢初三傑之一,被劉邦譽為「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漢朝建議後,張良有感政權日益穩固,於是提出辭呈,劉邦答應了。劉伯溫是朱元璋身邊的首席軍師,在民間更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美名,可是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卻不肯放走劉伯溫,最後不得善終。
  • 劉邦大封功臣,為什麼蕭何第1,韓信第21名,而張良只排第62名?
    雖然蕭何、韓信、張良三人都是劉邦帳下不可或缺的人才,但三人所擅長的領域卻大不相同,蕭何善於管理後勤處理政務,韓信有勇有謀是難得的將才,張良善謀能夠運籌帷幄,三人在反秦戰爭和楚漢戰爭中都立下了汗馬功勞,不過西漢建立之後,劉邦大封群臣的時候,三人的排名卻有很大的差別,這又是為什麼呢?
  • 劉邦vs朱元璋:布衣天子哪家強?
    而劉邦就不同了,父親是平民百姓,自己四十多歲時還是個亭長。朱元璋就更慘了,父親是平民不說,自己為了吃口飯去當了和尚,後來乾脆成了要飯的乞丐。史學家孟森表示:劉邦和朱元璋都是布衣出身,沒有可以憑藉的政治身世和門閥勢力,沒有謀權篡位的圖謀。「中國自三代以後,得國最正者,惟漢與明。」朱元璋和劉邦相比,誰開創王朝的難度會更大?還有同為得位最正者,劉邦和朱元璋有什麼共同點呢?
  • 為什麼朱元璋更喜歡李善長封他為公,劉伯溫則為伯?
    洪武三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大封開國君臣,以六公二十八侯為主,封李善長為韓國公、徐達為魏國公、常茂為鄭國公、李文忠為曹國公、馮勝為宋國公、鄧愈為衛國公,李善長為公爵之首,又是文臣之首,和徐達一起為大明文武領袖。
  • 與劉邦、朱元璋相比,李自成為何失敗了?
    如劉邦被曹無傷出賣,項羽以劉邦要稱漢王為由要剿滅劉邦時,張良為劉邦支招,陪同劉邦參加項羽的鴻門宴,不但化解危機,而且離間了項羽與謀士範增的關係。劉邦身邊還有個陳平,每當生死關頭,陳平總能讓劉邦死裡逃生。如劉邦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差一點死在白登山,是陳平用計讓劉邦脫離困境!朱元璋集團有劉伯溫。
  •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頂級謀士,為何劉邦放了張良,朱元璋沒放劉伯溫
    張良和劉伯溫都是謀士,都是大才,他們都輔助了開國皇帝。不過兩個人的命運不一樣,張良是得到了善終的。但是,劉伯溫的死就有點蹊蹺了,確切地說他成為了政治的犧牲品。那麼,問題來了張良得到了善終,是不是劉邦放過張良的原因呢?劉伯溫不能得到善終,是朱元璋導致的嗎?
  • 劉邦論功行賞時候的排名?為什麼張良只排在六十二?
    在世人眼中,張良運籌帷幄,蕭何坐鎮後方,韓信徵戰沙場,三人雖然擅長領域不同,但能力和功績不相上下。不過,作為「漢初三傑」的直屬領導,漢高祖劉邦或許有不同看法。首先,對於蕭何排名第一的原因,劉邦是給出過解釋的,既著名的「功人功狗論」。劉邦決意把「西漢王朝開國第一功臣」的寶座給蕭何,當時,很多武將表示不服,認為蕭何不曾以身犯險,衝鋒陷陣,沒資格獲此殊榮。
  • 中國歷史上兩大農民起義皇帝,朱元璋團隊和劉邦團隊誰更厲害?
    劉邦團隊劉邦的團隊在起兵時就有沛縣班底,像蕭何、曹參、樊噲、周勃、盧綰、夏候嬰等人,這樣的班子也被稱為史上最強起兵班底。後來劉邦又招攬的張良、韓信、陳平、酈食其等。有漢初三傑坐鎮,蕭何作為後勤大總管,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 滿腹經綸的李善長,建議朱元璋學劉邦,自己跟了韓信,忘了張良?
    現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元帥你的戶口在濠州,離劉邦老家不遠,就算沒有王氣所在,也多少能沾點邊。」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然後強調了最關鍵的兩句話:「只要元帥能向劉邦學習,按照他的行為去做,天下就一定是你的!」朱元璋詫異地看著眼前的這個讀書人。這劉邦打天下我從小就知曉,我也是這樣想的,我為什麼做不到?這人厲害!能夠看透我。
  • 明朝開國第一功臣之爭:朱元璋舍徐達選李善長,背後邏輯鮮有人懂
    也就是說,朱元璋欽定的「明朝開國第一功臣」是李善長而非徐達,後來是因為李善長獲罪除爵,這個榮耀頭銜才被順延給了徐達。這或許會讓一眾徐達粉絲表示不服,但朱元璋如此決斷,自然有其背後的邏輯。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 劉邦集團、李淵集團、朱元璋集團,哪個實力最強,哪個能力最強
    、韓信、蕭何那樣明確。三、朱元璋集團朱元璋集團與劉邦集團在出身上有些相似,都是出身平民階層,朱元璋本人就是窮苦的農民,手下人才也一大幫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有,朱元璋的手下人才主要有徐達、常遇春、李文忠、馮勝、李善長、鄧愈、劉伯溫等,這其中只有李善長和劉伯溫是謀士,其他都是武將,朱元璋的手下團隊除了謀士就是武將
  • 朱元璋說劉伯溫是他的張良,為什麼劉基最終結局遠不如張良?
    中國古代被稱為謀聖的有四人,分別是姜子牙、鬼谷子、張良、範蠡。如果你經常翻史書,你會發現很多人喜歡將自己的謀臣稱為張良。比如曹操稱荀彧是他的張良,司馬昭稱鍾會是他的張良,朱元璋說劉伯溫是他的張良。知常容就以劉伯溫與張良為例進行比較,討論為什麼劉伯溫不如張良的結局好。劉伯溫與張良在很多情景中都很相似。劉邦對張良很敬重,當蕭何和曹參在為誰是功第一暗中較勁之時,劉邦對張良說,我封你三萬戶,地方隨便你挑。朱元璋對劉基也十分信任,每一次發言朱元璋都會認真聽,而且不呼劉基名字,稱其為老先生,他們經常會進入內室密談,朱元璋數次想讓劉基當丞相都被推辭了。
  • 李善長被朱元璋稱為「再世蕭何」,為什麼結局卻和韓信一樣慘!
    反觀蕭何,在漢朝和李善長扮演同樣的角色,卻沒有因為居高位而弄廟堂。在漢政治體系,蕭何是名副其實的「沛縣集團」領袖,他很精明的定位自己,一直追隨劉邦的腳步共進退,我們在《史記》中統計發現蕭何主要幹了五件大事:第一,擁護劉邦造反。
  • 劉邦和朱元璋的崛起之路和創業班底
    創業團隊劉邦劉邦年少時的「狐朋狗友」樊噲、盧綰、周勃等是其原始的創業團隊;蕭何、曹參等末流小吏為其注入活力;張良等六國時期舊貴族勢力為其撐了門面,同時又得到了高級顧問;韓信韓信曾說「大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韓信的評價直觀反映了劉邦卓越的人力管理能力。劉邦曾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 劉邦和朱元璋:兩個傳奇,誰更牛?
    創業團隊劉邦劉邦年少時的「狐朋狗友」樊噲、盧綰、周勃等是其原始的創業團隊;蕭何、曹參等末流小吏為其注入活力;張良等六國時期舊貴族勢力為其撐了門面,同時又得到了高級顧問;韓信、陳平、酈食其等高級專業人才的加入使劉邦團隊的業務能力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