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起源於什麼時候?上古祭祀活動?

2020-12-21 六甲番人

今日看到有人在網絡提問: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是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民間節日嗎?六甲番人覺得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奇怪,有誤導的嫌疑,傳統節日與奴隸社會封建社會有什麼關聯?這是要給傳統節日貼上什麼標籤嗎?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被認為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都是古老的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也都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習俗,並流傳至今,有些習俗會帶著特定的歷史痕跡,但硬是將傳統節日貼上奴隸和封建的標籤,顯然是極其不妥的。

四大傳統節日中,春節是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最古老的節日,有人認為春節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其實還要更早,春節指農曆正月一日,在古代曾有上日、元日、改歲、三朝、正日、元辰、歲日、新正、新元、元旦等名稱,在民間通常稱為「過年」,「春節」這一名稱在民國時期開始才被逐漸使用,但節日習俗還是沿用原本的過年習俗。

上日指農曆初一,作為節日的「上日」早在堯舜時期就已出現,《史記·五帝本紀》就曾提到「正月上日,舜受終於文祖。文祖者,堯大祖也」,《尚書大傳》也有「正月上日,受終於文祖」等記載,這都說明了早在堯舜時期就有過年的習俗,並與歲首祈年祭祀有關。

清明節則是傳統祭祖節日,主題是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最早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時間不遲於周朝,後來又逐漸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最後於宋元時期定型。

端午節指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龍舟節、五月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最早源自天象崇拜,節日習俗與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及天象、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其中尤以龍舟競渡、吃粽子和掛艾草菖蒲最廣為人知,很多人誤以為端午節是因為屈原才出現的,但其實龍舟競渡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存在,是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中秋節指農曆八月十五,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習俗包括拜月、賞月、舞火龍、玩花燈等,包含月圓人圓、懷鄉思家、祈盼幸福等文化內核,中秋節也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雖在唐代才成為官方認定的全國性節日,但早在漢代就已普及,而祭月的習俗早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

綜上所述,四大傳統節日都源自祭祀活動,或是祭祀祖先,或是祭祀天象,後來在發展過程中,又融合了季節特徵、生活習慣和人們的情感心理訴求,而這些,與什麼社會形態毫無關聯,如果一定要按歷史時期劃分,那麼至少春節的起源會早於所謂的奴隸社會。

我是六甲番人,敬請大家關注。

相關焦點

  • 春節起源於什麼朝代 春節是起源於什麼朝代
    春節是我國最為隆重的傳統節日,人們在農曆年的歲首對新的一年寄託新的希望,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俗稱過年。每年春節都是一個濃墨重彩的日子,也是中國人非常重視的節日,大家在春節期間都會回家和家人團聚,在春節期間都是歡樂融融的。那麼你們知道春節起源於什麼朝代嗎?
  • 4月4日是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祭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今年4月4日是清明節,清明節又叫踏青節,三月節和祭祖節等。清明節兼具兩種作用,首先它是一年中24節氣中的一個節氣,即春分過半月後就是清明節。另外清明節是祭祀和緬懷先人的紀念日。比如在這一天農村人都要上墳燒紙,城裡人有的是回老家上墳燒紙,有的是在網上祭祀。
  • 四月四日是清明節,你知道清明節祭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嗎?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因為它在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我國的四大節日。清明節的傳承與發展在上古時期,春天的禮儀是很多的,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開始不斷的融合了一些節日,尤其是清明節,它就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因為寒食節和上巳節在今天來說已經沒有單獨拿出來過,所以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 清明節怎麼祭祀 看這裡了解下
    清明節怎麼祭祀 看這裡了解下時間:2020-04-04 16:4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怎麼祭祀 看這裡了解下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同時也與端午節、中秋節、春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 ...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
    2021年放假安排:明年五一休5天;現將2021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二、春節: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四、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
  • 你知道中秋節起源於哪個朝代嗎?為什麼叫中秋節
    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分別是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今天是中秋佳節,除了春節以外這是今年四大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團圓節日,那麼你知道中秋節是起源於哪個朝代嗎?為什麼叫做中秋節呢?今天我們是借著節日來聊聊這個團圓節日的由來故事。
  • 2008年節假日安排: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通知指出,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為便於各地區、各部門及早合理安排節假日旅遊、交通運輸、生產經營等有關工作,經國務院批准,2008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國際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具體安排如下:  三、清明節:4月4日—6日放假,共3天。
  • 2014清明節放假幾天?什麼時候放假?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13〕2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經國務院批准,現將2014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 中秋節月餅的典故故事——月餅起義
    中秋節源出上古時期對月亮的崇拜,是由上古時期秋夕祭月演變而來,其和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期,普及於漢朝,定型於唐朝,盛行於宋朝之後,其從上古流傳至今,經久而不息,可謂是歷史久遠。
  • 端午節祝福語,我們該說端午節快樂,還是端午節安康呢?
    端午節祝福語,我們該說端午節快樂,還是端午節安康呢?每一年的端午節馬上就要來了,對於端午節你知道多少?到底端午節說端午節快樂,還是端午節安康呢?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端午節,是集祈福攘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
  • 2021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放幾天假(圖)
    最新2021年中秋節放假安排時間表圖源:中國政府網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 中秋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吃月餅的習俗臨沂也有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傳統的節日,有很多的傳統習俗,我們經常說中秋節有幾千年的歷史,但是中秋節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可能很多人都說不上來。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被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
  •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由來與寓意
    在這個收穫季節,有一個特別的節日,中秋節。根據中國農曆,八月是在秋天的中間,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所以它被稱為「中秋」,八月十五是在「中秋」,所以它被稱為「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其他的名稱:因為中秋節是在八月十五日,所以它被稱為八月節,八月半,團圓節;因為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圍繞著「月亮」,所以它也被俗稱為「月亮節」和「月夕」;中秋節又叫中秋節。
  • 天天非遺丨端午節有20多個名字,你知道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 我國的中秋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中秋節和春節、端午節、清明節為我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其實,中秋節的起源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久遠。其一,唐宋以前的典籍中我們幾乎看不到任何有關中秋節的文字記錄,更沒有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記載。中國歲時節日典籍《荊楚歲時記》《玉燭寶典》《歲華紀麗》中,都沒有中秋節的記載。
  • 中秋節起源於什麼時候有什麼傳統活動 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盤點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的
    導語: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們便迎來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每當端午節到來之際,每家每戶都會包粽子來吃,這是端午節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習俗,具有一定的寓意。那麼,到底每年過端午節的意義是什麼呢?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的?一起來了解。
  •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外國人也過中秋節嗎?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外國人也過中秋節嗎?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祭月節、仲秋節、拜月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其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
  • 春節的來歷與歷史意義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傳統「年節」俗稱新禧,春節起源於上古時代,起源時間約4000年前左右,固定形式的春節於2000年前的西漢出現,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歷史悠久。新年快樂春節的起源蘊含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傳承著中國的5000年傳統文化,並且是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春節期間,全國各地舉行各式各樣的慶祝春節活動
  • 清明節和清明節前後的節日
    清明節眾所皆知,風俗習慣大家也都清楚明白,但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所以不得不再囉嗦一下。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是春分後第15天,一般在公曆4月5日前後。大家知道,清明節要祭祀,所以很多人都擠在4月5日這一天掃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