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這個時間截點,放到當代家具行業的創業行列中來,不算早。楷模家具就是在這個不算早的時間截點誕生了。楷模家具的誕生沒有特別之處,沒有一鳴驚人,也沒有製造「新聞點」,甚至在當時的環境下連參展這條被稱之為「捷徑」的路也沒有走。只是默默地做了一個創業企業該做好的一切。
「做企業要務實,而不能務虛」,十年之後,當徐國芳在談對家具行業的見解時,我們隱約可以猜到當初創業之時選擇低調行事的答案。
創辦一個企業不算難,讓企業存活下來也不是一件難事,而能把企業從小做大,做到影響面在行業前列,這就需要「本事」。楷模家具就是一個有「本事」的企業。有本事之後,還能保持創業時的「接地氣」與不慕聲名,專注於腳踏實地做事的初心就更難得了。楷模家具就是把這種「難得」堅守到底。
企業做小的時候低調行事,人們會認為是因為自知自身在行業中的份量,那麼,做大之後的楷模家具,依然沒有在「聲勢」上有動作之舉,這就是企業的一種「性格」。楷模家具的性格就是務實的做事。比如楷模千平方米級的獨立店,已經超出了100多家,也就是說僅獨立店面的已經超過十萬平方米以上,在家具行業中獨立店的數量與級別已經是獨佔鰲頭,楷模家具還是沒有戒去「自誇」。再如定製版塊,當民用家具非常多的企業紛紛揚言要上定製時,楷模家具的成績單上早已經完成了過億的銷量,且排單都已經排到三個月開外。除了尚品宅配、索菲亞等幾家定製出身又做得早的企業外,楷模家具當屬家具行業後加入進定製領域的佼佼者。
再回過頭來看看楷模家具從小企業到航母級的隱形冠軍,楷模家具同樣創造了一個追求完美的歷程。為什麼楷模家具在「不算早」這個時間點創業能從小到大,能從單品到航母級的整體家居覆蓋。根源之處在於楷模家具從第一個系列品牌到今天的第十九個系列品牌,只要一經推出的系列品牌,楷模家具都像養育自己的孩子一樣,精心把孩子養大。熟知家具行業的都知曉,行業有一個怪像:新品層出不窮,但養不大的比比皆是。除了楷模家具之外,幾乎找不出第二家企業所推出的所有系列品牌都存活,且每一個系列品牌都經營的非常好。這個記錄在現代家具行業中是「前無古人」。這一點連向來桀驁不馴的兒童家具老大恆大美森美的創始人譚毅都罕見地發自內心贊言:家具行業我就服楷模徐國芳。
事實上,對楷模家具再深入地了解,楷模家具能把每一件想做的事做好,有兩點值得借鑑,一是對想做的事出發點是利他的,同時也摒去任何幹擾的雜念,換言之是利他的出發點是單純的;二是堅持,楷模在堅持這一點上同樣令人難得地敬重。以第三方角色進入楷模體系負責品質質檢的李為明這樣說:徐總認定一件事是好的,決定做了之後,他不會過多去看重前期的投入帶來的回報,哪怕是沒有回報,他也不會動搖堅持做好的決心。「事情做好了,回報自然也會有」。徐國芳的想法很樸實,也正是因為秉持這種樸實的理念,鑄就了一個不一樣的楷模。
因為務實,所以優秀。楷模家具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