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辣不歡,長沙十大湘菜名店排行,這個味到位了!

2020-12-05 草野小兔

1.壹盞燈(螞蟻工房店)人均70元

長沙地道口味菜館。

一家很正宗同時也超火的湘菜口味館,哪怕之前有段時間樓外裝修,沒掛任何明顯標識,來吃飯的人幾乎還是沒斷過。環境也沿襲懷舊風,很大的大堂空間,偏灰極簡的工業風頂梁設計,舊時方桌長條凳,齊齊的擺滿了整個大堂。主打的是大碗菜,純粹長沙菜,厚油、重辣、重口味,大火快炒,一些主打菜口味較辣,不大能吃辣的寶寶們點菜時可以問下。鴨掌筋幾乎是每桌必點,辣的非常帶勁,吃進嘴很是勁道,很下飯。

地址: 東牌樓街螞蟻工房2樓

2.老街魚嘴巴(坡子街店)人均74元

有多家連鎖的老店,"來長沙一定要吃"店之一。

一份裡有十二三個魚嘴,量還是比較大的。預先煎過的魚嘴巴更加酥香,紅油浸泡著魔芋軟爛,吃起來剛剛好。魚嘴的膠原蛋白吃起來比較滑嫩彈牙,各種香料十分入味。豬油彰顯出的焦香,新鮮醇厚青椒熬出的辣,香辣香辣的味蕾刺激,簡直絕了!味道雖好,但偏油偏鹹,所以初次嘗試這一口的,最好配道清淡菜以及爽口下飯菜~

地址: 坡子街87號(坡子街正牌坊旁)

3.魯哥飯店人均65元

"沙碼子才懂的味"。

這又是一家老店啦,最早開在中山路居民樓裡,沒門頭沒招牌的,卻以口味取勝,江湖人稱中山亭"三劍客"之一,也是很多老長沙最喜歡的"蒼蠅"館子之一!由於城建,新店搬到了北正街,就餐環境也蹭蹭蹭直線提高啦。兩層的店面,典型的湘式文化裝修風,飯菜還是一樣的配方,一樣的味道。它家的菜品都算可以,葷素小炒都很下飯。茄子鹹蛋黃幾乎是每桌必點了,茄子被切得很細很細,每一條都均勻裹上了鹹蛋黃,再淋上一點肉末汁,帶點湯汁的吃上一口,真的很鮮香!

地址: 黃興北路北正街253號

4.鈺湘宴·園林餐廳(望月公園店) 人均134元

嵌在公園裡的湘菜館。

這家餐廳位於王陵公園東大門內的園林中,門面典雅小巧精緻,店內布局中式古典風格,清透明淨。這家店還上過《火星情報局》,汪涵、費玉清等許多明星都曾在此用餐。它家的招牌叫"椒豔美人魚頭",用的是新鮮有機雄魚頭,配以生薑大蒜洋蔥炒香,再蓋上秘制的剁椒,採用生焗的烹飪手法,最大限度的保持了魚頭的鮮嫩與剁椒的充分融合,鮮香味美,鮮辣爽口。還有一道招牌菜"湘宴滿堂彩"也值得推薦,最上面鋪了滿滿一層辣椒,色澤誘人,看起來都是辣椒挺嚇人,但是能承受的辣,很下飯。

地址: 景秀路幕語汽車影苑旁

5.娟娟餐館(文運街店)人均57元

老闆幫你選菜的菜館。

幾十年的老招牌,價格適中,味道很棒。無論是老長沙人吃飯還是帶外地朋友吃湘菜,都很合適。而且娟娟點菜很有意思,一般都是問問有沒有什麼忌口,再根據口味推薦出一套方案,葷素輕重搭配的很好,很省心很爽快,還會客氣的送小吃。鐵板鵝肉、美味鱸魚、石灰蒸雞蛋等菜,都有各自的特色,值得一吃。

地址: 南陽街22號(消防支隊旁,利平快捷酒店樓上)

6.炊煙時代小炒黃牛肉(五一華府店) 人均70元

在家難得吃到的上等湘菜。

炊煙時代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辣。小炒黃牛肉作為招牌,當然也少不了辣味,且牛肉很嫩,很下飯。另外還有酸辣跳跳蛙、海皇粉絲煲、香辣鱸魚等,可以說是很豐富、多種選擇的菜單了,適合喜歡重口味的朋友們哦。

地址: 東牌樓街58號五一華府1樓(近平和堂、王府井)

7.大夫第·明清官宅人均113元

在古色古香的宅院中品味湘菜。

把官宅作為餐廳,門臉不大,走進去別有洞天。店主收集了許多明清時候的老物件,有牌匾,有屏風,還有很多字畫,如果說一處一景也不為過。招牌的剁椒魚頭,都是選用六斤多的魚頭,造型不俗,魚嘴裡滿滿的剁椒,魚肉肉質細嫩。另外還有酸菜炒湯圓、招牌腊味飯、椰子雞湯等特色菜,與三五好友,氣味相投,品茶論道,共享美食的一個好去處。

地址: 愛民路100號(近新民路)

8.費大廚辣椒炒肉(悅方店) 人均52元

湖南招牌菜,很香很下飯。

費大廚傳承了兩代人的拿手菜,所有的門店菜品都不多,但每一道菜味道不錯的,精緻實惠!費大廚將辣椒炒作為主打,彰顯了自己的特色。辣椒炒肉作為湘菜的招牌,看似不難,實際上非常考驗廚師的手藝,費大廚的辣椒炒肉很可口,裡面有野木耳和獨頭蒜粒,爆炒以後有種獨特的焦香。火候到位,油鹽適中,肉質鮮美不膩。當然除了辣椒炒肉,香芋燉排骨、香煎鯽魚、柴火手撕雞等都值得一試。

地址: 坡子街216號悅方IDmall4層

9.江南公社(九龍倉店) 人均63元

充滿舊時回憶的餐館。

江南公社是做得比較成功的湘菜連鎖,味道正宗,裝修適宜,整齊乾淨,整體就餐氛圍不錯。這家的招牌湘菜比如剁椒魚頭、黃鴨叫、蒜蓉蝦、熱滷四合一、香芋排骨、辣椒肉等等,都是味道有保證的家常菜,性價比很高。其中最特色的剁椒魚頭,辣味適中,剛開始吃的魚肉就很嫩,多煮之後就進味,更濃鬱,最後還有一份土豆粉下進去吃,浸了湯汁也好吃。味辣且鮮的湯魚稱得上是湖南菜的寶中寶了。

地址: 五一商圈東牌樓街25號

10.何氏排骨(左家塘店)人均65元

專心做好排骨。

一家開了十年以上的老長沙家常菜館,主打排骨。其招牌的茸汁醇香排骨,湯汁濃厚有韻味,排骨口感糯軟、燉的很爛很入味,爛到什麼程度呢?可以把骨頭嚼碎和飯吃喲。這道菜姜味很濃,不吃薑的慎點,可以選擇其他口味的。此外,香辣霸王排骨、鐵板花菜等菜品,都是做了多年的菜品啦。

地址: 左家塘城南東路264號(近左家塘武警總隊招待所)

相關焦點

  • 湖南長沙最著名的湘菜餐廳,長沙人民都知道,代表菜原來並不辣
    「冰火樓」作為一家著名的連鎖湘菜餐廳品牌,現在已經幾乎遍布長沙全城,最近我在長沙旅遊,就來到了位於省政府附近的「冰火樓」餐廳,看看這裡的湘菜到底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走進「冰火樓」的大包房,感覺整個裝修古色古香,非常上檔次。在大家平時的印象中,湘菜似乎都是相當接地氣的樣子,雖然好吃,但卻不太上得了臺面。
  • 十大湘菜名店出爐 8大菜系排名湘菜躍升第3
    據三湘都市報7月28日報導 7月28日至31日,由湖南省文化廳、衛生廳、工商局、質監局、旅遊局、湘菜研究所六部門聯合主辦的「首屆湖南國際湘菜文化高峰論壇暨湖南美食文化展」在長沙召開。開幕式上,權威部門歷經4個月推定的湖南十大湘菜產業縣(區)、湖南十大湘菜名店、湖南十大地方特色湘菜店正式亮相。
  • 到長沙最愛的還是湘菜,30年的老店,來的都是老長沙人,地道
    不過,在現如今很多人的印象中,卻出現了湘菜「以辣出名」的誤區。尤其是第一次來長沙旅遊的朋友,吃湘菜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辣」,久而久之,也就演變成了湖南「無辣不歡」的印象。那麼,湘菜真的很愛辣椒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於這一點,土生土長的長沙人最有體會。
  • 2017湘菜年度盛典之十大人物
    如果要讚美最具時代感和創新意識的湘菜,那麼他們就是引領著湘菜變革前行的中堅力量。跨艱難而含笑,歷萬險而傲然,若無他們,怎能讓湘香飄得更遠、更長?致敬,向這群卓越的湘菜人! 2017年度湘菜十大人物(排名不分先後):
  • 宴長沙,八大傳統湘菜不可辜負
    宴長沙創始人、湖南省味宴餐飲連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晉伍 長沙曲塘路,有個宴長沙:民國風,旮旯巷,地道味,湘劇唱響。「老長沙的待客之道」——淺淺淡淡的儀式感,卻如此透心。 開業僅9個月,新店已然起航。宴長沙仿若湖湘人民牽念「情懷」的一個代名詞。然而,讓宴長沙「豔」長沙,終究離不開它「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食之道。 或食材、或用料、或技法、或裝盤,主推的八大湘菜,食物與文化的深情糅合,算得美食與愛最長情的告白吧。
  • 這座無辣不歡的城市,跟成都和重慶一樣厲害
    愛它的人愛得徹底,不愛它的人也恨得徹底。我國地大物博,偏偏很多城市無辣不歡,具有中國「四大火爐」之稱的長沙,就是一座喜歡吃辣的城市。長沙是湘菜的發源地之一,更被稱為是一座舌尖上的城市。除了嶽麓山、橘子洲頭、湖南大學這些知名景點外,臭豆腐、口味蝦、糖油粑粑……各色各樣的小吃讓人垂涎欲滴。
  • 長沙美食在《楚辭》裡都「有譜」?這幾位詩人對「湘菜」青睞有加
    說到長沙人的吃,很多外地人都會脫口而出一個字:辣!是的,咱湖南人就是無辣不歡!湘菜的口味,通常被認為主要是辣,雖然這並不全對。湖南人嗜辣,全國知名,甚至超過同樣嗜辣的四川人。其實,只說湘菜辣不完全,因為辣通行於中國西南「卑溼」地區。但各地的辣又不盡相同:四川是麻辣,貴州是香辣,雲南是鮮辣,陝南是鹹辣,湖南則是酸辣。這酸,不同於醋,酸而不酷,醇厚柔和,與辣組合,形成一種獨特的風味。「湖南人喜歡的酸辣是南來北往的人都能夠接受的那種。」
  • 八道湘菜告訴你:官府湘菜是什麼味?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都說湘菜以「辣」著稱,北京的各個湘菜小館也經常標榜自己的「辣」是正宗的湘菜「辣」。但是湘菜真的有那麼辣?與你一同品味九道官府湘菜,也許,你會看到不一樣的湘菜。
  • 滋味鮮濃透辣,讓人鮮入毛竅的湘菜!
    這個「辣」字不僅表現在它的菜餚上,而是表現在湘楚大地上人「辣」的個性和闖勁。湖南人的直爽和火辣辣的個性,就如同辣椒一般,辣的有味,辣得有勁!而今天要與你分享的是在上海灘的一個湘菜館的體驗,它使我對湘菜的創新發展有了深入的理解,對湘菜濃厚的情感更加強烈。
  • 抗日戰爭成就了湘菜的「辣名」
    1835年6月,著名書法家何紹基由北京南歸故鄉湖南,6月25日途經雄安,僕人買魚做飯,何紹基品嘗之後寫道「買魚不鮮,吃他做甚」。白洋澱附近的魚不能讓何紹基滿意,他對老家的美味有些眷戀,故而在30日晚上,這位已獲任一省學政的官宦子弟,冒雨採摘馬齒莧。山東本地人認為馬齒莧有毒,不肯食用,在何紹基看來大為奇怪,他品嘗得津津有味,聲稱「晚飯吃馬齒莧,極佳」。
  • 時間線丨抗日戰爭成就了湘菜的「辣名」
    今天,譚延闓的組庵湘菜甚至被認為是「湘菜之源」,組庵湘菜作為官府菜,已經成為湘菜中的著名系列和重要流派。其實,在「湘菜」這一詞語之前,譚延闓使用較為頻繁的是另一個詞語——「湘味」。譚延闓理解的「湘味」應當具備湖南的調料,如湘潭醬油。與「湘味」一道表示「湘菜」的詞語還有「湖南菜」。此後一直到抗戰後期,「湖南菜」三個字大量出現在各大報紙上。
  • 一碗無辣不歡的羊肉粉,辣得過癮
    中國無辣不歡的城市有很多,若比起吃辣,真的是一個比一個狠,四川雲南貴陽湖南,這些省份吃辣都是不在話下的事情,辣是常態,不辣才是違背他們生活常態的事情。問哪個城市吃辣更狠,重慶長沙成都貴陽昆明,真的是隨便挑一個城市裡的人來問,他們都敢說,我就是吃辣最狠的城市。
  • 湘菜是什麼地方的菜?有哪些代表菜
    說到吃,我國認第一,沒人敢認第二,中國的美食是舉世聞名的,種類多,各個地方都有各個地方的特色,今天,我和大家來聊一聊,湘菜是什麼地方的菜?湘菜的代表菜有哪些?一、湘菜是什麼地方的菜從名字就能看出來,湘菜就是湖南菜,我國有八大菜系,湘菜就是其中之一。湘菜的特點就一個字:辣。也難怪,湖南因為其地理位置好,氣溫舒適,空氣溼潤,所以當地人喜歡吃辣椒,因為辣椒可以去溼還能提神,所以,湖南人都是無辣不歡的。另外,湖南的做菜特色是爆炒和煨,形成了湖南獨特的飲食習俗。
  • 在西式卡座裡吃「粵式湘菜」
    廣州人,對湘菜可謂又愛又恨。愛的是那豐富的味感,怕的則是那種霸道的辣。正因如此,老牌湘菜品牌洞庭土菜館在北京路新開了家概念湘菜,店長王平告訴記者,針對很多廣東人不習慣湘菜辣的情況,概念湘菜取意菜式海納百川,用湖南的食材,通過不同的烹飪手法、不同的器皿做出一些適合廣東人口味的湘菜。
  • 湘菜自古就是「油多辣重」?其實只有20%的菜辣
    湖南·長沙·橘子洲頭提起湘菜,絕大多數都會條件反射般的「菊花一緊」,而後一個碩大的、紅彤彤的「辣」字浮現在腦海中。年輕一代人在「哪個省更能吃辣」的網絡大戰上,都漸漸同意了「湘菜就是辣」的觀點。只有美食經驗豐富的湖南「老口子」才知道——辣,只是湘菜的「紅蓋頭」。想要見到湘菜的全貌,還是得先拋開偏見。剁椒魚頭在比較全的湘菜菜譜中,只有約20%左右的菜是偏辣的。有湘菜泰鬥——石蔭祥大師所著的《湘菜集錦》為證,書中詳盡的記述的湘菜的「模樣」。「製作精細,用料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
  • 八大菜系湘菜發展史!湘菜才不是只有辣!
    在此之前,中國人的辣,被用於形容花椒、生薑、茱萸等作物。這些辣屬於麻辣、辛辣。而椒則指本土的花椒和從東漢傳入中原的胡椒。古時候的辣與現在的辣已經大不相同了。最初辣椒、番茄等蔬菜傳入中國是作為觀賞植物,但認識到他們的食用價值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海南有些地方稱其為番椒,四川則是海椒。
  • 湘菜分享:長沙奇峰閣「一鴨四吃」製作方法以及介紹
    大家好,今天繼續給大家講講湘菜!長沙街頭童謠雲:德園的包子,徐長興的鴨。徐長興如今在長沙早已沒落,但徐長興留下的掛爐烤鴨和「一鴨四吃」,流傳到了另一家老字號奇峰閣裡頭,奇峰閣成了到長沙品嘗傳統味道的一個好去處。
  • 湘菜以「辣」著稱,湘菜必須「重口味」嗎?
    湘菜,又叫湖南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漢族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都說湘菜以「辣」著稱,北京的各個湘菜小館,也經常標榜自己的「辣」是正宗的湘菜「辣」。但是湘菜真的有那麼辣嗎?
  • 無辣不歡的長沙味道,你吃過多少?
    每天的清晨時分,許多長沙人都會拿著大桶小桶到古井來取水,大家不爭不搶,整齊有序,將這些甘甜的井水帶回家去跟家人分享是此刻他們最為重要的事情。白沙古井的水冬暖夏涼,入口綿柔,回味甘甜,不愧為長沙第一泉。這時我們在人群當中發現了一位尤為顯眼的取水人,他取水的工具居然是個大木桶。
  • 老長沙|「剁椒魚頭」這道著名湘菜的來歷和文字獄有關?
    剁椒魚頭,又稱「鴻運當頭」「開門紅」,是著名的湘菜,聞名大江南北。剁椒魚頭鮮香撲鼻、辣味四射,魚肉嫩滑無比,並且配以湖南最特色的剁椒醬,醃製得十分入味,獨有一番風味,令廣大美食愛好者一見就食指大動、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