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媒體走轉改】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創新傳承理念 展現新時代活力

2020-12-16 央廣網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維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集這些響噹噹的名頭於一身的城市,便是廣東潮州。

  1月16日至17日,記者跟隨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一行來到潮州,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

  民間藝術豐富多彩 潮州致力「非遺」傳承發展

  潮州之行的第一站是潮州市工藝美術精品館,一進門,一扇巨大奪目的三折屏風便吸引了記者團成員們的眼球。

  潮州木雕非遺項目國家傳承人陳培臣所雕刻的三折式人物通雕大屏風,曾獲全國傳統工藝品展覽金獎。 攝影:劉維靖

  精雕細刻、金光燦爛,屏風上的人物栩栩如生,如果沒有講解人員的解說,簡直不敢相信這扇屏風竟是用木頭雕刻而成。

  潮州木雕以精雕細刻著稱,不僅繼承了我國傳統木雕的雕刻技藝,還吸取了石刻、繪畫、泥塑以及潮劇等不同民間藝術的某些長處,形成獨特的風格。

  工藝美術精品館展廳。

  在總面積約600平方米的精品館中展出有14大類300多件展品,除了潮州木雕工藝品外,還有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潮繡、潮州抽紗、潮州大吳泥塑、潮州鐵枝木偶、潮州花燈、潮州剪紙、潮州手工拉壺,以及省級、市級的非物質文化項目掐絲琺瑯、瓷板畫、潮州麥稈畫、潮州金銀飾品、釉變瓷、潮州婚紗晚禮服等。

  憑藉豐富的民間藝術精品,潮州工藝美術精品館在向國內外展示潮州文化、宣傳潮州文化、傳播潮州文化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想要傳承和發展民間藝術和文化,這還遠遠不夠。

  免費教學 推動產業化 潮繡傳承有創新

  「從2012年開始,我們把潮繡帶到學校中,免費教學生潮繡技藝。」在佘燕璇傳承基地裡,潮繡非遺傳承人佘燕璇向記者介紹道。

  在傳承基地內學習潮繡的學生們。 攝影:劉維靖

  作為高級工藝美術師,佘燕璇30年來潛心研究潮繡、粵繡的刺繡針法,作品先後獲省部級獎勵50項,獲得技術專利3項。近幾年,她致力於向年輕人推廣潮繡技藝,將潮繡帶入校園,範圍也從最早的職高和技校擴展到了小學。

  佘燕璇深知,潮繡文化想要發揚光大,只靠精緻的高端收藏品是不夠的,還需要創新,將潮繡產品化,使潮繡文化深入到百姓家會極大地推進潮繡文化的傳承。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衣服、包包、鞋子,還有家居裝飾,這些都可以使用潮繡元素。我們把潮繡工藝與產業化經營相結合,使潮繡文化更接地氣。」

  手拿潮繡手提包的佘燕璇。 攝影:劉維靖

  對於潮繡未來的傳承發展,佘燕璇很有信心。她說:「雖然目前潮繡的知名度沒有蘇繡高,但是政府對潮繡技藝的傳承和創新支持力度大,相信未來發展會越來越好。」她還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潮繡產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傳統文化結合時代精神 古巷展現新時代活力

  潮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潮州古城區保護和治理力度不斷升級,人民生活質量得到大幅提升。

  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潮州近年來打造了多條主題街巷,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的十九大精神等與潮州特色建築結合,展現潮州文化底蘊的同時,推動先進思想融入百姓生活。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街巷——甲第巷。 攝影:劉維靖

  主題街巷內張貼的公益廣告。 攝影:劉維靖

  17日上午,在廉政文化主題街巷義井巷的一家旅店院子裡,十幾位社區居民們正舉行交流會,他們輪流發言,內容有解讀十九大精神、推薦好家風,還有生活感想。

  社工小丁向記者介紹到,交流會活動是社區居委會組織的,一個月兩次到五次不等,目的除了學習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也是為了促進鄰裡之間和睦相處。

  社區居民舉行交流會。 攝影:劉維靖

  參加交流會的居民吳先生表示,交流會不強制大家參加,但是每次居民們都很積極,通過互相交流,居民們之間的相處確實更加融洽。

  在主題街巷內,青石板鋪成的路面、魚鱗瓦覆蓋的老房子與一幅幅富有韻味的公益廣告相得益彰,古巷中散發著的不僅是歷史名城的文化韻味,更有新時代的活力。

相關焦點

  • 潮州:改造活化,讓歷史名城煥發新活力
    近年來,我市秉承「尊重歷史、保護為先、合理利用、修舊如舊」理念,依託千年文化古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山水資源稟賦,做好古城的規劃建設,統籌整合古城、古寨、古村等資源,加強古城業態引導,激發古城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
  • 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原來這麼「潮」!
    潮州,一座活著的古城,一座好看、好玩還有好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客棧爆滿、街色如晝、人聲鼎沸,全市共接待遊客總數194.25萬人次,總收入達89009.65萬元。去年,潮州榮獲「文旅融合特色創新示範市」;今年,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區被省推薦為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推薦的城市。這是潮州近年來不斷釋放新活力的具體體現,也是潮州魅力的生動註腳。
  • 【網絡媒體走轉改】屈貴全:挖掘平凡生活中的動人故事
    今天,我省「溫暖中國(湖南)」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活動在湘潭市嶽塘區正式啟動,很有意義。在此,我謹代表省委網信辦對參加這次活動的網絡記者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對我們即將採訪對象至以崇高的敬意!對湘潭市為組織這次活動付出的辛勤勞動表示誠摯的感謝! 湖湘文化底蘊深厚,網絡媒體蓬勃發展。我省網媒記者 有著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
  • 【網絡媒體走轉改】麗水青田石雕 千年技藝傳承
    【網絡媒體走轉改】麗水青田石雕 千年技藝傳承 來源:人民網浙江頻道    2018年02月04日09:15 記者今天來到全國首家石雕文化主題博物館——青田石雕博物館,館中陳列著數個精巧別致的青田石雕。它跨越時空,是青田6000年石雕歷史的縮影,聚集了青田石雕的魂與魄、精與神、展示著青田石雕文化的內涵。 對於石雕,館中有不少聲名在外的新聞。來自青田這個「石雕之鄉」這個美譽家鄉的浙江工藝美術大師劉宙有著不少作品。
  • 網絡媒體走轉改|明星大婚偏愛龍鳳褂 原來它們出自潮繡!
    網絡媒體走轉改|明星大婚偏愛龍鳳褂 原來它們出自潮繡!1月17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媒體團一行來到潮州,走進這裡的民間藝術。深圳新聞網1月17日訊(記者劉夢婷)緊密交織的金絲銀線、立體的龍鳳圖案……這種在各地刺繡中絕無僅有的立體繡法來自潮州。
  • 潮州注重傳承保護 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守正創新,「潮」有魅力  潮州注重傳承保護,推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潮州文化,中華瑰寶。文化潮州,世人愛之。  潮州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多元文化在潮州融合發展,歷經千年,形成了獨特的潮州文化體系,更成了海內外潮人維繫血脈親情的紐帶。  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深入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街區等,對潮州文化高度稱讚,指出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強調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要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文脈,使歷史和當代相得益彰。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潮州
    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瓷都、中國婚紗晚禮服名城、民族民間藝術之鄉。潮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潮文化」的發祥地。歷代以來,潮州一直是粵東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傳承潮州文化精髓 再塑本土潮商風採
    傳承潮州文化精髓 再塑本土潮商風採  莊俊輝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商」。歷史上,潮人先輩乘紅頭船「闖南洋」,砥礪拼搏發展壯大,成為繼晉商、徽商之後,在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具影響力和生命力的潮商,湧現出了數不勝數的商界精英和世界巨賈。
  • 【網絡媒體走轉改】北京康莊鎮大營村:迎冬奧建世園 滿族文化過大年
    【網絡媒體走轉改】  光明網訊(記者 張薇 通訊員 王建波)康莊鎮大營村作為北京延慶縣為數不多的滿族村之一,近年來積極推進滿族文化建設,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讓這個猴年春節過得別有味道。
  • 千年潮州文化古城迸發經濟新活力
    千年潮州文化古城迸發經濟新活力  撰文:達海軍 蘇仕日 紀金娜 圖片由潮宣提供  大平臺加快發展,大項目頻頻落地!一組數據可以說明:潮州擁有1345處文物點,含9處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豐富的文物遺產資源;51項國家、省和市級非遺項目和40多項工藝美術;149名國家、省、市級傳承人和83個市級以上傳承基地、20個非遺展示館……潮州正認真按照省委關於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的部署要求,深入挖掘千年古城歷史文化底蘊,大力實施「文化+」戰略。
  • 潮州:千年歷史古城 傳承潮汕文化
    來源:【鳳凰網廣東綜合】五一假日期間,鳳凰網廣東一行前往潮州市湘橋區走訪千年古城歷史文化及旅遊景點等地,受到當地相關部門領導的熱情接待,並對該區域的名城古蹟、人文景觀等潮汕文化以及旅遊景區的相關領域進行了深入了解,且在湘橋區太平街道陳平書記的陪同下,一路參觀了多處景區,並詳細講解景點的人文薈萃及未來規劃等
  • 潮州:歷史與現代交織 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歷史與現代交織,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本報記者 李 剛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 歷史「遊」新意 文化「徑」上行 潮州3條歷史文化遊逕入選省級遊徑
    廣州市建築遺產保護協會副會長朱秋利曾多次到訪潮州,他感受深刻的一點便是,潮州在「微更新」中,尊重城市肌理,採用「繡花」功夫,充分發動老匠人、老技藝參與其中,採用傳統材料和工藝,把精細、精緻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讓巷道保存潮文化的精華,並體現古城風貌的原真性、多樣性。他稱讚道:「潮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典範」。
  • 廣言| 從永慶坊到牌坊街,持續煥發嶺南文化新魅力
    潮繡與粵繡,潮劇與粵劇,潮州木雕與廣州木雕,潮州菜與廣府美食……一張張文化名片,一道道文化風景,一次次「牽手」互動,展現著嶺南文化的蓬勃活力,也是廣東、廣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生動縮影。
  • 網絡媒體走轉改:探訪深圳蛇口改革開放博物館
    網絡媒體走轉改8) "← →"翻頁 2018年1月15日,「新時代新夢想」2018年網絡媒體走轉改暨新春走基層活動
  • 來論|傳承潮州文化精髓 再塑本土潮商風採
    潮商的成功,在於深厚的潮州文化所凝結的團結意識、拼搏精神、誠信理念、感恩情懷。這成為潮商幾百年來長盛不衰的源泉,是潮商發展壯大的重要軟實力,可謂潮商文化之魂。 一是精明強幹。上千年潮州精緻文化的滋養,精打細算的觀念深深地烙進潮商的靈魂和精神之中,成為潮商文化的精髓。
  • 【網絡媒體走轉改】用心記錄 融合報導 鑑證改革開放40年成果
    【網絡媒體走轉改】用心記錄 融合報導 鑑證改革開放40年成果 原標題:   中國青年網北京1月30日電(記者 張潼)2018  近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走進廣東。一周時間內,幾十家網絡媒體的記者、編輯走進深圳、汕頭、潮州、惠州、廣東,走進廣大農村、城市社區、工廠企業,用他們的眼與筆記錄著南粵大地上的新發展、新變化、新氣象。
  • ...媒體走轉改】刷屏近兩個月的「網絡媒體走轉改」究竟是個什麼梗?
    自八月底以來,一大波標題含有「網絡媒體走轉改」字樣的稿件集中刷屏網絡,常見於各大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甚至許多新媒體平臺。內容既有紅軍長徵勝利的光榮歷史,又有長徵沿途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二者巧妙的結合,組成一篇篇既接天線、又接地氣的新聞稿件。  據悉,這是中央網信辦組織的「長徵路上奔小康」網絡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活動。
  • 廣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新傳承
    中新社汕頭11月22日電 題:廣東潮州工夫茶文化的新傳承作者 李怡青 李慶鋒廣東省潮州市是潮州文化的發祥地,是世界潮州人根祖地和精神家園。以潮州話、工夫茶、潮州菜、潮繡、潮劇、潮州木雕、潮州大鑼鼓等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譽播海內外。日前,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中央及省市媒體赴潮州市開展主題採訪活動。記者走訪了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研究會,採訪了解潮州市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創新。潮州工夫茶是中國古老茶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 從潮州古韻到廣府文化,嶺南文化風正起時
    大洋網訊 2020年10月1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廣東省潮州市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察看文物修復保護、非遺文化傳承、文旅資源開發等情況。總書記講:「潮州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彌足珍貴,實屬難得。」總書記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一直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