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改造活化,讓歷史名城煥發新活力

2021-01-13 網易

  

  漫步古城,走古橋、逛古街、串舊巷、看老厝、進古寺、登韓祠,餓了饞了就點一份潮味美食,乏了困了找個特色客棧睡個美覺,累了渴了就在茶舍坐下聽曲品工夫茶,在清幽的茶香、悅耳的潮樂中體驗精緻的潮州慢生活。

  近年來,我市秉承「尊重歷史、保護為先、合理利用、修舊如舊」理念,依託千年文化古城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山水資源稟賦,做好古城的規劃建設,統籌整合古城、古寨、古村等資源,加強古城業態引導,激發古城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時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州有很多寶,潮繡、木雕、潮劇、工夫茶、潮州菜等,都很有特色,彌足珍貴,實屬難得。我們愛這個城市,就要呵護好她、建設好她。」

  即將實施的《潮州古城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5年)》,是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廣東、視察潮州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舉措。該計劃選取一批有針對性的項目進行重點突破,推進古城保育活化和綜合開發,加強潮州文化研究和傳承保護,促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全方位提升古城「食住行遊購娛」業態,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

  

  微更新後的甲第巷更加古香古色。

  用「繡花功夫」「微改造」

  從細節中感受古城溫度

  配色清新的牆面,古色古香的隔扇門,新穎別致的景觀燈……行走在市區西馬路,整潔的街景讓人耳目一新;下東平路,三線改造讓雜亂的巷道變得規整舒適,牆體彩繪圖文並茂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氣勢雄偉的牌坊,成為古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上東平路美食街的潮州美食撩動著過往遊客的味蕾,也讓遊客對潮州美食文化更為了解……

  

  古城區裡的不少老宅被改造成茶館,為遊客提供喝茶休息的好去處。

  為進一步提升古城各街區景觀景致,我市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及時總結工作經驗,以「繡花功夫」推動「微改造」等一系列項目在古城主要街巷的深入實施。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實施太平路、南門義興甲、許駙馬府等5個歷史文化街區以及中山路工藝街、義安路民宿街、上東平路美食街等5個主題街區「微改造」項目。如今,古城多條巷道燈光照明提升、外牆面更新、景觀小節點打造,古城面貌煥然一新。

  大街的改造在進行,小巷的更新也跟緊。

  「清新簡樸的環境、平坦整潔的青石路面,精緻的仿古燈飾、形式各異的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欄等,改造後的甲第巷煥發新活力,居民都自覺維護好自家門前的整潔,漫步於巷道十分愜意。閒時串門品上一杯茶,盡享古城區慢生活。」居民蔡曉冬說。

  近年來,我市發揚「繡花」功夫,把精細、精緻的「潮味」元素融入古城「微更新」工程,遵循修舊如舊原則,保持原居民生活的原真性,採用傳統材料和工藝,在保留古城肌理的基礎上進行更新改造,融入現代元素,使古城更具歷史層次感,讓居民從家門口看得到、摸得著的「小而美」中感受到「微幸福」,讓潮州這座「活著的古城」更具魅力。

  活化文物資源

  古建築煥發新活力

  潮州手拉朱泥壺、潮州木雕、潮繡……節假日,廣濟橋上「一裡長橋一裡市」非遺集市讓市民遊客在觀賞體驗之餘,感受非遺的魅力。

  海陽縣儒學宮內有現存大成殿、泮池、欞星門等建築,大成殿仍保留著明代宮殿式建築風格。自「百家修百厝(祠)」工程啟動以來,它是第一個完成修繕並對外開放的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儒學宮煥發古韻新容。

  

  修繕後的唐伯元故居成為展示潮州先賢事跡的文化公益場所。

  去年9月,在牌坊街與上水門街交界處,潮州目前現存年代最為久遠的古橋——太平橋得以重光,8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銅製雕塑也在牌坊街北段展示,吸引了眾多市民和遊客駐足欣賞。

  今年1月1日,位於古城區的潮人美食城正式開業,是我市首個古城保育活化的BOT項目。項目致力於推進古城區公房利用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古城歷史街區的保育活化以及提升發展「擴容」「賦能」。

  ……

  潮州古城名勝古蹟眾多,品類齊全,古城區內古牌坊、古府第、古民居、古井隨處可見。如何將珍貴的文物古蹟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2018年以來,我市實施「百家修百厝」工作,首期啟動了海陽縣儒學宮、唐伯元故居等15處古民居修繕工程,已完成海陽縣儒學宮、唐伯元故居、雙忠廟等修繕工程,並向公眾開放。同時,積極動員社會資本採用BOT模式修復舊城肌理,推進危舊房和國有房產的保育活化,加快文物修復活化,延續城市文脈,讓古城風貌更加規整、文化韻味更加濃厚,讓海內外潮人找到「根脈」,留住鄉愁。

  在潮州,不僅古城古街古橋得以活化利用,在古城16公裡之外,龍湖古寨也在煥發新生機。「夜景提升」工程讓夜晚的龍湖古寨別具一番風味;南粵古驛道定向大賽活動的舉辦讓龍湖古寨這段千年驛路「閃爍」著運動之光,也讓龍湖古寨被更多人所認識。

  推動文旅融合

  打響文化潮州品牌

  古色古香的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等標誌性景點讓遊客感受潮州悠久的歷史文化;精美絕倫的潮州木雕、潮繡、陶瓷等非遺工藝讓遊客讚嘆不已;美味的蠔烙、鴨母捻、牛肉丸等潮州美食讓遊客流連忘返……今年元旦,潮州古城人流熙熙攘攘,不少遊客慕名而來,開啟一場精緻的潮文化之旅,感受潮州深厚的歷史底蘊。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潮州時指出,「要保護好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老城區,彰顯城市特色,增強文化旅遊內涵,讓人們受到更多教育。」潮州在古城保育活化方面下足「繡花」功夫,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加強保護傳承,積極推動古城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在文旅融合中保護擦亮歷史文化品牌,延續城市文脈,奮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打造以文化旅遊為龍頭,是潮州邁向全域旅遊的重要步伐。去年,潮州規劃實施韓江(潮州段)全國示範河湖4條主題遊徑,完成濱江徒步攻略手冊以及旅遊標識牌建設。推動研學遊,打造了3條省級歷史文化遊徑、1條省級工業旅遊精品線路、17個市級文化研學遊基地。廣東首推3條非遺主題旅遊線路,潮州為粵東始發點。推動鄉村旅遊,打造了省級旅遊風情小鎮、省級鄉村旅遊示範鎮鳳凰鎮,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桂坑村,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獅峰村,以及4個省級文化和旅遊特色村,20個市級文旅特色村。規劃2條省級鄉村旅遊精品線路、4條市級鄉村遊精品線路,形成多點開花、串點成線的格局。

  潮州充分發揮潮文化特色優勢,激發古城街區活力,以保護活化古民居為切入點,充分利用牌坊街、中山路、上東平路、水平路深厚的歷史文化及豐富的旅遊商品資源,進一步科學引導街區各業態合理布局發展。同時,將民宿客棧業管理納入了管理體系,在民宿客棧數量持續增長的基礎上,不斷實現品質的提升,讓古城民宿客棧成為留住蒞潮過夜遊客的重要舉措,促進民宿客棧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完善基礎設施

  優化提升街區環境

  為規範古城牌坊街交通管理,涉及牌坊街及周邊街巷共32個路口,採用智能電子樁代替移動花箱,實現智能化管理,在滿足交通管制區域內遊客、行人及自行車暢行的前提下,對機動車進行管控限行,同時確保應急或救援車輛進入古城時,能夠順利快速通過,進一步優化古城及周邊交通環境,打通城市道路微循環。

  為解決古城區停車難問題,我市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啟動市區智慧停車系統建設項目,在古城區道路採取在公共停車泊位收取停車泊位佔用費,利用經濟槓桿,引導車主短停快走,提高道路停車位的使用率和周轉率。據了解,該項目建成上線運營停車位4070個。項目自運營以來,停車泊位平均周轉率從項目實施前的1.2%,提升到目前的6.6%,平均停車泊位利用率達到56%,最大化利用道路停車資源。

  在牌坊街不少店鋪大門旁邊,懸掛著一塊寫著「潮州古城·廁所開放聯盟」的木質標識牌,標識牌上還寫有英文標識,方便外國遊客識別。小廁所大民生。為更好提升古城區服務水平,解決市民遊客旅途中如廁問題,繼我市獲評「全國廁所革命優秀城市獎」後,我市持續發力,在古城區全面推進旅遊廁所建設。積極探索廁所共享模式,推動「廁所開放聯盟」,目前共有77家商鋪、茶館、客棧等單位加入,對外開放衛生間,供市民和遊客免費使用。

  「門前三包」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對維護市容市貌、環境衛生、交通秩序具有重大意義。對此我市加強環境整治,制定《牌坊街共治公約》和《中山路共治公約》,督促街道落實商戶「門前三包」並「坐店經商」,不斷優化古城人居環境和歷史人文環境。2018年1月份,「文化古城·天下名街—牌坊街」項目獲省住建廳授予「廣東省宜居環境範例獎」,古城旅遊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短評

  以歷史文化 引領古城「蝶變」

  古城在改造提升的過程中,如何處理好新與舊、傳統與現代的關係,是一個重要的課題。街巷「微更新」保留街道建築的傳統元素、「百家修百厝」重新煥發歷史建築的古韻、把古城區破舊現代建築改造成潮派建築,將文化元素植入古城建設中……近年來,潮州在古城改造提升過程中,堅持保護好歷史文化遺存,延續古城文脈,使歷史與當代相得益彰。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潮州期間,充分肯定「潮州古城比較完好地保留下來,實屬難得,彌足珍貴」,並深情囑託潮州要「研究好、呵護好、建設好」。歷史文化以各種方式保留在城市肌體裡,沉澱為獨特的記憶和標識,潮州古城便承載著潮州深厚的歷史文化。

  在推進古城改造提升的過程中,只有切實守護好古城的歷史文化,讓改造提升與文化保護相輔相成,才能讓歷史文化與現代生活交相輝映。潮州在古城提升中,一直堅持「尊重歷史、保護為先、合理利用、修舊如舊」的理念,呵護好古城文化底蘊。如古城甲第巷、義井巷等33條街巷進行「微更新」,以「繡花」功夫,在更新改造中盡力將建築、街巷原有的傳統元素保留下來,營造「沉浸式」文化保護利用街區;保留修繕義安路和西馬路騎樓街風貌,結合古城街道人文歷史,配合清代麒麟照壁修復,使街道成為展現歷史底蘊的特色街景……在這場全方位的改造提升下,一座宜居、宜遊的古城呼之欲出。潮州古城,正在漸進式的保育活化中迎來蝶變。

  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是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在古城提升的過程中,處理好發展與文化保護的關係,必須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納入城市的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先行,推動古城提升與文化保護融合發展。與此同時,要強化監管,對破壞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行為依法予以懲處。只有以歷史文化引領古城改造提升,在提升改造中更好地保護文化,才能保留城市歷史文化記憶,把潮州建設得更加美麗。

  來源:潮州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老城市如何煥發新活力?廣州汕頭佛山潮州四城話你知
    老城市如何煥發新活力?10月2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廣州塔舉辦「老城市新活力」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汕頭、佛山、潮州四座老城市共話新活力,鍾南山院士也發來視頻為廣州「老城市新活力」點讚。
  • 延續歷史文脈 煥發老街活力
    本報訊 (記者鍾智躍)昨日,市委書記陳敏到梅江區,深入江北歷史文化街區等地,就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精神,謀劃做好「十四五」時期工作進行調研。
  • 陳敏到梅江區調研:延續歷史文脈 煥發老街活力
    陳敏到梅江區調研:延續歷史文脈 煥發老街活力 2020-12-11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廣州佛山汕頭潮州四城共同推動「老城市,新活力」
    10月24日上午,主題為「老城市新活力」的廣州市2020年第210場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在廣州塔舉行。廣州、佛山、汕頭、潮州四市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各城市「老城市,新活力」和文化出新出彩的相關成果。廣州正努力擦亮「廣州名片」,讓嶺南文化「活」起來,綻放新魅力。
  • 千年潮州文化古城迸發經濟新活力
    千年潮州文化古城迸發經濟新活力  撰文:達海軍 蘇仕日 紀金娜 圖片由潮宣提供  大平臺加快發展,大項目頻頻落地!新加坡益海嘉裡糧油加工基地、碧桂園全球智能衛浴產城融合、萬達世界潮人文旅城、恆力集團、蒙牛集團等8個世界500強投資的實體經濟項目以及華瀛、華豐、深能源、太安堂醫藥、深圳華僑城等一批投資均超過10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紛紛落地建設……連日來,潮州產業項目建設捷報頻傳,產業競爭新優勢蓬勃而起,千年古城正迸發出經濟新活力。
  • 活態保護讓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 聚焦泉州文化保護經驗成效
    兩天時間裡,採訪團深入泉州的大街小巷,市鎮鄉村,在金魚巷、中山中路和閩南技藝展示館等老宅舊街巷中探訪歷史文脈的清晰延續,在晉江梧林傳統村落中體會尚未商業化的閩南特色歷史風貌,在源和1916創意產業園中感受舊工廠園區如何煥發新活力,了解泉州在傳統文化活態保護方面的成效與先進經驗。
  • 【網絡媒體走轉改】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創新傳承理念 展現新時代活力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劉維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瓷都」、「中國工藝美術之都」,集這些響噹噹的名頭於一身的城市,便是廣東潮州。  1月16日至17日,記者跟隨由中央網信辦主辦、廣東省委網信辦承辦的2018年「新時代、新夢想」網絡媒體新春走基層(廣東站)活動一行來到潮州,感受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
  • 廣言| 從永慶坊到牌坊街,持續煥發嶺南文化新魅力
    今天,我們以「從永慶坊到牌坊街」為脈絡,觀察潮州文化與嶺南文化的互動,展現廣東牢記重託、擔當作為,持續煥發嶺南文化新魅力的鮮活實踐。圖源:央視新聞 12日下午,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古城,考察廣濟橋、廣濟樓、牌坊街等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情況。他強調,潮州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潮汕文化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強調,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傳承歷史文脈。
  • 潮州:歷史與現代交織 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歷史與現代交織,城市文脈延續傳承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本報記者 李 剛 潮州,是一座從歷史中走來的古城。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 潮州 古城觀新潮
    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 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 廣東汕頭·潮州:用潮汕傳統文化滋養新時代城市魂
    非遺項目布馬舞在潮州牌坊街展演。資料圖片遊客們參觀汕頭市西堤公園的「記憶之流」。資料圖片【新階段新理念新徵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強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
  • 潮州 古城觀新潮(解碼·城市味道)
    工夫茶、潮州木雕、老民居……既沉澱著古城的深厚歷史,又展現了古城的活力與魅力。如今,古城保護傳承與活化利用並舉,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潮之州,大海在其南。」登上廣東潮州古城城牆,韓江、韓山立於左,古老的廣濟橋橫臥江面;騎樓老城立於右,「外曲內方、四橫三縱」的歷史格局依然如故,綿延著歷史文脈和城市記憶。
  • 佛山獅山800年古村煥發新活力
    佛山獅山800年古村煥發新活力 2020-09-0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鬼樓」荔灣廣場要拆除了 廣州上下九將煥發新活力
    「鬼樓」荔灣廣場要拆除了 廣州上下九將煥發新活力來源:聯商網2020-03-09 16:59聯商網消息:上下九步行街是「中國第一條開通的商業步行街」,是廣州舊城「西關騎樓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是在嶺南地區以騎樓為主體的商業步行街的代表之一
  • 廈門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爭取新「城市名片」
    我市將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昨日,由市政府印發的《廈門市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出爐。這意味著,我市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將全力爭取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張新的「城市名片」。市資源規劃局、市文旅局牽頭落實,摸清全市文化遺產家底、推動歷史風貌建築修繕與活化利用、強化文物保護能力……通過種種舉措,全力推動申報工作開展,促使廈門傳承歷史文脈、提升文化品位,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煥發高素質、高顏值的城市風採。
  • 歷史文化名城潮州,原來這麼「潮」!
    潮州,一座活著的古城,一座好看、好玩還有好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中秋雙節長假,潮州旅遊市場熱度重燃,客棧爆滿、街色如晝、人聲鼎沸,全市共接待遊客總數194.25萬人次,總收入達89009.65萬元。去年,潮州榮獲「文旅融合特色創新示範市」;今年,潮州古城文化旅遊區被省推薦為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成為全省唯一一個被推薦的城市。這是潮州近年來不斷釋放新活力的具體體現,也是潮州魅力的生動註腳。
  • 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上海黃浦區拉開新一輪城市更新
    杲雲介紹說,外灘歷史文化風貌區也是上海12個風貌區當中唯一一個國家級歷史文化街區,區域內有177棟樓都是1949年之前的歷史建築。為最大限度保護空間的肌理格局、更好地保留城市記憶、煥發城市活力,黃浦區一直高度重視城市更新,並借用社會力量、多策並舉地來推動歷史文化街區實現高質量地迭代活化。
  • 潮州湘橋區:新擔當新作為加快湘橋高質量提升發展
    在具有1600多年歷史的潮州,作為中心的湘橋正在煥發出新的迷人光彩:在古城裡,新的茶館、客棧相繼從舊房子中脫胎換骨,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在東岸,一大批特色產業項目落地,教育醫療逐步配套,城市環境日臻完善。  新時代有新的要求,這座古老的城市如何適應新時代的新發展要求?
  • 國務院點名表揚廣州,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釋放消費新活力
    11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報,對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的43項典型經驗做法給予表揚,其中廣東省被點名表揚的3項花落廣州、深圳、東莞,第一項就是廣州市越秀區推動「四個結合」釋放北京路步行街消費升級新活力。
  • 何曉軍:打造歷史文化新地標 煥發潮府古城新魅力
    關注「文化潮州」 搶先了解潮州文化廣電旅遊體育資訊 關注 何曉軍部署推進古城建設提升工作強調 打造歷史文化新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