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穆滿起

喜茶背後的奶茶真相:一年新增企業2萬多家,90%都虧損

原創華商韜略2020-10-0410:35:40

所有人都要不斷進化、自我升級,才能活下來。

文| 華商韜略 三川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帶著他的團隊,喝了小米粥,開始「幹革命」。

誰也沒料到,雷軍的小米,竟意外給中國奶茶業帶來了一場「蝴蝶風暴」。

【奶茶300年】

從最早的奶茶到今天的喜茶,至少經歷了三個世紀的演變。

1680年代,英國皇室在喝下午茶時,琢磨出了在茶水中加鮮奶和砂糖的喝法,一時風靡英倫,成了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至今,奶茶還有「伯爵奶茶」、「皇室奶茶」的名稱存在。

後來,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英式奶茶先傳入中國香港,再傳入中國臺灣。

但奶茶真正開始在國內走紅,是在40年前。

1980年代,臺灣春水堂老闆劉漢介喜歡研究新式飲品,搞出了冰泡沫紅茶,大受年輕人歡迎。之後在一次內部新飲品競賽中,一位喜歡吃粉圓(一種地瓜粉、木薯粉製成的小吃)的店長將粉圓放入奶茶,製成了珍珠奶茶,結果大受好評。

短短幾個月,春水堂的珍珠奶茶賣瘋了。

隨後,臺灣出現了一大批面向年輕人的奶茶品牌,並開始走進大陸街頭。

1996年,仙蹤林和快可立先後在上海開出直營店,將珍珠奶茶、泡沫紅茶等茶飲帶進了大陸。90年代後期,Coco、避風塘、大卡司、50嵐(一點點前身)等奶茶品牌,很快開進了上海、廣州、蘇州等城市。

此時,奶茶的製作方式主要以奶精等粉末衝調為主,輔料除珍珠外,出現了椰果、果醬等。獨立的奶茶店僅需3-5平米,街邊攤也開始出現,經營方式以外帶為主,價格在1-10元之間。

雖然奶茶已經是西餐廳、咖啡廳中的時髦飲品,但口味上沒什麼改進。

直到2004年,85°C、快樂檸檬、貢茶、茶風暴等品牌出現,推動奶茶行業再次發生改變。

在製作上,奶茶開始以現場手搖的方式調製,用茶末、茶渣製成基底茶,再加入鮮奶等輔料。這種製作方式,提升了口感,增加了品類。如快樂檸檬,推出了蛋糕奶茶、盆栽奶茶、巖鹽芝士茶等創新品。

在包裝和營銷上,奶茶品牌開始採用有辨識度的Logo和包裝,並在店內放置濾水器等,以消除消費者在食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顧慮。

這一時期,是中國臺灣奶茶品牌在大陸市場大規模擴張的新階段。僅Coco,2010年就開出500多家門店。奶茶店也開始從街邊走入商場,並由單一奶茶連鎖店轉變為複合式店鋪,除了主營飲品外,還加入了甜品、漢堡等小吃。

奶茶也迅速成為飲料行業的競爭焦點,並催生出杯裝奶茶和瓶裝奶茶兩大新品類。一時間,香飄飄、優樂美、香約、阿薩姆、呦呦等品牌相繼出現,在得到消費者認可的同時快速崛起。

【新品牌崛起】

2010年4月6日,北京中關村銀谷大廈。雷軍帶著他的團隊,喝了小米粥,開始「幹革命」。

誰也沒料到,雷軍的小米,竟意外給中國奶茶業帶來一場「蝴蝶風暴」。

彼時,90後的聶雲宸大學剛畢業。他在廣州開了家手機店,每天忙著給客人免費越獄、刷機,好積攢人氣、多賣手機。

但隨著小米「網際網路手機」的崛起,橫行天下的山寨機,死得悄無聲息;聶雲宸的線下門店,變得門可羅雀。

迫於生計,2012年5月,聶雲宸關掉手機店,用賺來的20萬,轉行開出一家名叫「皇茶」的奶茶店——這正是當下估值160億的「喜茶」的前身。

聶雲宸轉變創業方向的背景是:作為茶飲大國,消費升級正推動奶茶市場規模成倍增長。

喜茶之後,2013-2016年間,奈雪的茶、鹿角巷、樂樂茶、茶顏悅色、煮葉等新式茶飲品牌,相繼崛起。

它們成長於大陸,開始通過口感、健康、時尚切入市場,吸引年輕消費者。在底茶萃取上,設備更專業,配料更新鮮,多用低脂奶和新鮮水果。

像喜茶,號稱堅持用100高溫水,60秒高壓萃取,每個茶袋只用一次;奈雪的茶主營「茶飲+軟歐包」,當日沒賣完的軟歐包會直接銷毀;茶顏悅色則結合濃厚的中式江南風元素;煮葉更強調傳統茶葉原理的新式體現。

新式茶飲,成功將奶茶從低端消費帶入高端消費的新臺階。市面上,一杯網紅奶茶的售價在15-36元之間,遠高於傳統奶茶,與一杯咖啡的價格接近。

2016年,凱度消費指數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二的消費者會對新鮮製作的飲料進行消費,並對其價格並不敏感。現制飲料的均價為15.2元,是超市包裝飲料的4倍。

舒適的茶飲環境,則是新式茶飲替代星巴克「第三空間」的新王牌。

相比以往,新式茶飲的店面更大、裝修風格更多樣、更時尚,北歐、工業、田園、日式、中式各式風格都有。

深圳喜茶LAB旗艦店和奈雪夢工廠店,面積都高達1000平米,店中除了主營茶飲、小吃,還將品類擴充到冰淇淋、特調雞尾酒、蛋糕等領域,在增加店面收入的同時,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粘性。

這些網紅店,甚至成為不少消費者擁有「特別經歷」的場所。

除了旗艦店,喜茶嘗試設計出各種風格店面:有以黑色為主、金色為輔的黑金店,定位摩登輕奢;有以粉色為主題的PINK店,定位年輕女性;也有與獨立設計師合作設計的DP店;還有含特別設計元素的茶空間店等。

藉助微信小程序和外賣,新式茶飲更吸引了大量線上訂單,預定單和到店自取等方式,大幅提升了店鋪坪效。

此外,新式茶飲的社交文化屬性更強。

對年輕人來說,跟朋友出門、逛街、買一杯新出的網紅奶茶,再自拍發朋友圈是一種社交儀式,即便是排長隊也心甘情願。

為了方便女性消費者自拍,奈雪的茶甚至把杯身設計得更纖細,便於單手持握。

這也是新式茶飲更注重創新與新媒體營銷的原因。

2017年,喜茶多家門店一開張,就被爆上百人排隊7小時,以及黃牛代排、限購10杯、不接受加盟等奇葩消息,引發網絡熱議。

有人因此質疑喜茶大搞「飢餓營銷」、「口碑營銷」,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卻堅決否認:我們沒有做過這種事。

不管起因如何,反正喜茶火了!

於是,其他奶茶品牌在宣傳上也是各顯神通。

2016年,劉強東和章澤天私人投資的因味茶,不但聯合京東推出了智能化圓葉膠囊泡茶機,還請來了「最強大腦」王昱珩站臺。2019年,快樂檸檬更與阿里合作,在上海開出一家無人智慧奶茶店。

為儘可能的吸引消費者,新式茶飲新品推出節奏很快,像喜茶和奈雪,每月至少有一款新品上線;起名和配料也玩盡了花樣,如芝芝芒芒、霸氣芝士嘿嘿莓、紅糖波霸髒髒茶等,讓人忍不住一試。

新式茶飲在贏得消費者的同時,再次引爆了奶茶行業。

2016-2018年,國內茶飲店的數量從19萬家增至41萬家,翻了兩倍多。

資本也在奶茶行業競相下注。2018-2019年,奶茶行業投融資額近30億元,騰訊、阿里、IDG、峰瑞資本等競相入場。2020年初,喜茶完成新一輪融資後,估值超160億,令29歲的聶雲宸身家達40億;奈雪的茶更是傳出了要IPO的消息。

奶茶行業的火爆,還蔓延到了其它領域。

呷哺呷哺在湊湊火鍋中,融入了自製奶茶;達美樂和必勝客受珍珠奶茶啟發,推出了黑糖珍珠披薩;阿奇儂、奧雪、德華等雪糕品牌,也在近兩年因為珍珠奶茶雪糕成為網紅;今年喜茶還與可愛多聯名,出了黑糖波波奶茶味冰淇淋。

黑糖珍珠披薩

黑糖波波奶茶味冰淇淋

今年7月,連中醫藥老字號同仁堂都在北京開出新式茶飲店,名為「知嘛健康」,推出主打健康配方的枸杞拿鐵、羅漢果美式等養生咖啡,以及蘆根荷葉山藥龍骨湯等滋補湯粥。

【活不下去的「好買賣」】

奶茶生意持續火熱,是因為這確實是一筆有較高利潤空間的好買賣。

一杯傳統奶茶,成本只有1.5-2元;一杯加了新鮮水果、芝士等配料的新式茶飲,成本也只有10元。這意味著,一杯奶茶的毛利率在50%-90%之間。

不同的城市、地段、消費水平、店面規模,會導致奶茶店淨利潤的巨大差異。但可供參考的是,奈雪的茶曾公開表示,在早期的深圳店鋪,客單價在40-50元之間,月營業額接近300萬。

此外,奶茶店的技術、資金門檻也不高,是很多年輕人第一個創業項目。

但伴隨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茶飲的成功,越來越多商家想進入這個競爭激烈的行業。

開奶茶店主要有三種方式:直營、加盟和代理。不論用哪種方式加入,並不是付得起加盟費和租金即可,設備、物料、裝修、培訓等費用甚至比前兩者都高,原材料成本也會不斷上漲。

奶茶製作也是看起來簡單、做好很複雜的事情。每個流程、每道工序都有講究,即便是同樣的茶葉、水果和輔料,如果配置比例不當或物料不夠新鮮,都會影響口感。比如,喜茶就要求加盟店至少有10人運營,飲品質量才有保障。

即便奶茶店能在幾個月回本,但想持續盈利,還要跟上潮流,不斷推陳出新來吸引年輕人。

不少奶茶創業者沒看清行業本質,就匆忙入局,結果做了虧本買賣。

2019年全國新增奶茶企業2萬多家,但因同質化嚴重,盈利的不到一成。據聯合利華發布的報告,從2018年起,一二線城市茶飲店關店率就超過了開店率。

即便闖出了名氣和品牌,山寨店又是個大問題。

以鹿角巷為例,2018年它僅有不到百家門店,但山寨店過千家。它們不但影響了原品牌的聲譽,還搶註商標。鹿角巷耗時兩年,耗資千萬,才終於拿回自己的商標。

不過,也有品牌不像鹿角巷那樣死磕的。喜茶原名皇茶,因山寨過多無法註冊,於是2016年改名為HEEKCAA喜茶;答案茶也因無力對抗山寨,後改名為1314茶。

新的競爭態勢下,所有人都要不斷進化、自我升級,才能活下來。

2019年,快樂檸檬創始人吳伯超在接受採訪表示,快樂檸檬沒有成功,只是還活著。這句話的背後是奶茶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提升業績,快樂檸檬不但把用了12年的Logo換了,對包裝和產品也進行了升級。

在Coco奶茶今年更新的製作流程中,第一道茶湯的制茶工序增加至12道,包括萎凋、浪菁、炒茶、揉碾、乾燥等。

深耕臺灣當地市場的春水堂,為了在口感方面保持競爭力,僅用本地最好的牛奶,珍珠煮過3小時即丟棄,用折光儀測試奶茶甜度是否合適;新員工培訓更不惜耗時6個月,只為選出真正喜愛奶茶文化的人。

要做好奶茶生意,越來越不容易。

【新挑戰和老出路】

奶茶好喝易上癮,在於其中的糖分和咖啡因。但在健康消費大趨勢下,年輕人越來越注重養生。

這對奶茶業可能不是一個好消息。

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對市面上51種奶茶調研後發現,1杯奶茶與5碗米飯或4.2斤香辣小龍蝦的熱量相同。寧波市消保委也發布過類似的報告,有的奶茶一杯的含糖量等於兩瓶500毫升可樂。

如今,不少品牌推出了「0卡糖」茶飲,用甜菊糖等代糖代替砂糖。這種代糖甜度高於蔗糖,熱量僅為蔗糖的1/300。雖是如此,網紅奶茶的配料如芝士奶蓋、珍珠波霸、果醬中的含糖量依然不少。

除了高糖,奶茶行業還存在染色劑超標、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衛生環境不合格等問題。

如今,網紅奶茶店在一二線城市趨於飽和,開始向三四線城市和海外市場拓展。據招商證券報告,一線城市茶飲門店經營已經趨於成熟和飽和,門店開店數量出現負增長,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開店數量增長率則超過138%。

但下沉市場客單價低,高端新式茶飲賣不上價,如何贏得這些市場的消費者也存在新挑戰。

為打入下沉市場,喜茶推出了新品牌喜小茶,定價在6-16元之間;奈雪的茶則通過營造更強社交空間的「BlaBlaBar奈雪酒屋」,用品牌跨界的方式拓展盈利空間,迎合熱愛社交的城市消費者。

BlaBlaBar奈雪酒屋

平價新式茶飲,雖然讓下沉市場消費者更易接受,但也容易喪失品牌光環。況且一點點、Coco、快樂檸檬等,本來就在下沉市場打拼多年,要拓展生存空間並非易事。

但喜茶則嘗試結合本地餐飲文化,迎合當地消費者。比如,四川人嗜辣好酒,喜茶就在成都開出一家黑金店,推出酒與水果混合的茶飲,甚至在其中加入藤椒。在長沙,喜茶又和臭豆腐品牌文和友,聯名推出臭豆腐甜品。

新式茶飲,看上去市場空間廣大。

36氪研究院發布的《2019新式茶飲白皮書》預估,2019年中國茶飲市場總規模突破4000億,是咖啡市場的兩倍。但數據不忍細看:這個4000億,實為「新式茶飲+傳統茶業」的銷售總額。

而前瞻產業研究院《2019奶茶行業發展報告》的數據是,中國奶茶市場容量為986億,尚不足千億。

究竟是看好未來的空間,還是當下的瓶頸,取決於你究竟是樂觀主義者,還是悲觀主義者。

而珍珠奶茶的鼻祖、臺灣春水堂老闆劉漢介,反倒成了行業的另類。他從業近40年,門店50家,不管寰球經濟起伏,一輩子保守又固執地就做奶茶。連競爭對手進店當臥底,最後都被他的愛茶之心折服。

這裡沒有網紅奶茶的爆火神話,憨憨的老闆,只是地信奉「思創新,走百年,用調和,融古今」的道理。可不管奶茶業怎麼發展,人們還是會追根溯源地來到這裡。

相關焦點

  • 一年新增奶茶店2萬多家,90%都虧損,這什麼情況?
    奶茶店的技術、資金門檻都不高,又利潤高,是很多年輕人初次創業的首選,不少奶茶創業者沒看清行業本質,就匆忙入局,結果做了虧本買賣。開奶茶店主要有三種方式:直營、加盟和代理。不論以何種方式進入奶茶這個行業,店租租金,市場環境,人員投入以及經營都是造成奶茶店是否能夠贏利的要素。
  • 一年註銷3000多家 奶茶生意為何越來越難做?
    最近有報導稱,目前能盈利的奶茶店不到10%,其他90%的店鋪都難以生存。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銷、註銷的企業共3478家,同時奶茶行業中經營異常的企業數達2.18萬家。據業內人士分析,奶茶行業已進入下半場洗牌階段,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中小品牌將更加寸步難行。
  • 90後賣奶茶7年估值百億,深度解析喜茶商業邏輯
    「喜茶是中國新茶飲領域標杆企業,2012年誕生於三線小城江門市。短短幾年,喜茶快速迭代,先後獲得IDG等知名機構數億元投資。截至目前,喜茶已累計融資5億,擁有門店190家,排隊盛況空前,網紅打卡必去,喜茶憑藉各大現象事件獲得了脫穎而出的熱度。喜茶還在持續擴張,喜茶火爆的背後有偶沒有可以借鑑的方法論,我們請來許曉輝老師為大家深度剖析喜茶案例。
  • 繼奈雪の茶、喜茶後,茶顏悅色再次爆紅,為啥奶茶生意這麼火?
    店內有品類豐富的周邊產品,其中帶「熱乾麵」字樣的茶杯、帶「黃鶴樓」圖案的徽章、江城過早主題的筆記本、隨行包等都是為武漢市場限定定製的新品。其實,茶顏悅色2013年在長沙創立,因為口感極佳、產品、裝修、周邊透出濃濃的中國風,因此受到年輕人的追捧,目前在長沙擁有100多家直營門店,它旗下還有子品牌「知乎茶也」。
  • 今年計劃新增100店 喜茶的選址拓店邏輯是什麼?
    然而,當行業大部分人還把焦點集中在產品配方的時候,喜茶創始人Neo卻認為,某款新品的研發、流行,背後的主導力量在於供應鏈,供應鏈才是茶飲產品穩定的真正壁壘。正如其說的,「世界不需要重複製造輪子,但這個世界永遠都需要更好的輪子」。
  • 在小縣城開奶茶店的老闆們,後來都成了炮灰
    僅在2019年,全國新增註冊奶茶企業超過兩萬家,一眼望去滿是繁榮景象。但在這派繁榮背後,是奶茶市場漂起的浮沫越來越多,尤其是下沉市場,在資本推動下正燃起新一輪戰火,同時也堆起更多炮灰。當五環外人群的消費力被拼多多挖掘後,奶茶的下沉之路是否同樣也會被買帳?又有哪些真相在人們的預料之外?
  • 估值200億的鄭州蜜雪冰城,憑什麼超喜茶成奶茶界「黑馬」?
    此前有網友表示,在不足一千米的商業步行街上,密布了14家茶飲門店。其中,蜜雪冰城有4家,書亦燒仙草有2家,此外還有奈雪的茶、都可、茶主播等大大小小的茶飲品牌。14家茶飲門店,分屬於10個茶飲品牌。現如今,蜜雪冰城已經把門店開到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大城市。
  • 奶茶生意90%毛利驚人,5億年輕人靠它「續命」?
    一5億年輕人,正在靠奶茶續命奶茶,幾乎已經稱為了當代年輕人的「剛需」,任何場景都適用,甚至有網友戲言「靠奶茶續命」。數據顯示,中國茶飲市場坐擁近5億消費者,佔總人口的36%。其中城市消費者就佔了2.54億,女性佔了71%。主流人群是以80和90後女性為主,這部分人群多為15-25歲年齡層為主。
  • 喜茶「打劫」零售業,靠什麼一夜賣出30萬瓶汽水
    它就是近兩年來迅速崛起的明星公司,這個品牌叫喜茶。據喜茶官方發布消息,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已在全球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較上一年新增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新增小程序用戶1582萬,小程序用戶總數達到2150萬。單店最大單日銷量達4879杯,單店全年最大銷量達1137690杯。銷量最高城市深圳全年突破2000萬杯。
  • 熹茶?喜茶?愛喝奶茶的你,可要擦亮眼睛了
    還記得喜茶剛開業時的盛況嗎?再長的隊伍也澆不滅排隊者的購買熱情。然而,不知不覺中,越來越多喜茶的「姐妹」如雨後春筍般冒出,HEEKTEA?HEITEA?HEETEA?傻傻分不清楚!近日,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辦理一起涉嫌假冒喜茶品牌的奶茶店。
  • 茶飲江湖兩立:喜茶們站在泡沫上,香飄飄們倒在車輪下
    茶顏悅色在武漢開出的第一家奶茶店,當天早上六點門前就開始排起長隊,排隊8小時只能一人限購四杯奶茶。喜茶每月都上新品、奈雪的茶雙11賣出12萬盒茶葉,用聯名、上新、周邊以及小清新的設計等花式營銷手段在全國輻射收穫迷弟迷妹。
  • 喜茶們的困境
    據IT桔子數據,這一年,該領域投融資事件數呈下滑趨勢。 一位新茶飲資深業內人士曾表示,2016年起,新茶飲品牌新鮮,年輕,有種勢能,但三年後,大家都有些疲憊。而行業疲態中透著不確定性。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曾說,這門生意沒大家想像得暴利。 過去一年,「奶茶加盟騙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行業梗頻繁登上微博熱搜。
  • 開茶飲店水有多深?全案解析喜茶、一點點、COCO、答案茶...為你...
    目前奈雪の茶在北京有8家店,喜茶有15家,幾乎少一倍。 在深圳,奈雪の茶有61家店,喜茶只有46家。其中二十多家雙方是開在一起的,喜茶100米內都會有奈雪の茶,就像麥當勞旁邊有肯德基一樣。 在商場裡開店有一個特點,就是奈雪の茶、喜茶、樂樂茶的定位與價格都相差無幾,一家商場有了其中一個品牌後,就不會再選另外一家。而北方城市重要的位置都被佔住了,奈雪の茶很難再做進來。
  • 為什麼喜茶和樂樂茶都在推它
    眼下,在奶茶店裡,這種技術獨特的牛奶終於被推至重要位置。在北京的樂樂茶君太百貨店,冰博克髒髒茶出現在點餐吧檯的醒目之處。這個系列還新增了白桃荔枝、葡萄凍凍等口味,樂樂茶的冰博克髒髒茶售價21元,相對整個產品系列30多元的均價並不高。這家門店的外賣訂單中,有不少冰博克髒髒茶的訂單。
  • 「一語道破」奈雪的茶要上市!新式茶飲能否驚豔一跳?
    無疑,新式奶茶是一門火爆的生意。消費者基數龐大,市場廣闊,新式奶茶企業們首要目標就是將產品模式、運營模式複製到其他城市,當這個需求在激烈的競爭下較為迫切時,就有些頭部企業要到資本市場籌錢了。在今年9月初,有傳言指喜茶和奈雪的茶兩家公司將尋求2021年在港股上市,分別籌資4億-5億港元。當時傳言盛行後,該兩家公司都低調回應:不予置評。
  • 「茶顏悅色」商標侵權案反訴的背後,是奶茶人的奶茶魂
    1月6日,觀察員在微博刷到一條#茶顏悅色反訴茶言觀色的話題點進去吃瓜,完整故事是這樣的:「茶顏悅色」與「茶顏觀色」有公開資料顯示,「茶顏悅色」奶茶店的第一家是2013年12月在長沙開辦的,到現在已經擁有了近兩百家分店。
  • 「噸噸噸」喝奶茶的時候,你我都是奶茶局中人
    蜜雪冰城以平均約1天開20家店的速度,在2020年6月完成了萬店目標,成為了茶飲企業第一家,8年時間門店數量翻了24倍。更是靠著均價僅6元奶茶和2元冰激凌,取得了一年高達65億的營收。 蜜雪冰城Since1997,最開始只有刨冰的蜜雪冰城,靠著贈券和2元冰激凌在小城翻紅。2012年,檸檬水的出世讓它的門店如雨後春筍般在小城市興起。
  • 90後竟然會為了盒馬和喜茶搬家
    而最近,喜茶榮升為年輕人的買房標杆。   說實話,剛開始我是不理解的,但很快就被打臉。   作為新式茶飲企業的標杆之一,喜茶單店日銷量高達2000餘杯,單店平均月營業額可達120萬元以上,市值甚至是零售商超巨頭家樂福的兩倍。
  • 鹿角巷、喜茶、一點點、奈雪、coco奶茶配方熱銷?恐怕沒那麼簡單
    「天天排隊去買的喜茶,竟然網上有賣號稱同款的企業配方?」市民雷女士日前發現,不少電商平臺上有賣家公然出售企業奶茶配方的全套資料,包括鹿角巷、喜茶、一點點、奈雪、coco等當下時興的網紅奶茶,「總共17個品牌的配方,全套下來不到50元,還能享受1對1指導,這是真的嗎?」
  • 喜茶創始人29歲身家40億:人不能被惰性裹挾
    2017年2月,喜茶在上海人民廣場開了第一家店,其後的一個月裡,曾創下過「上百人排隊,買一杯奶茶排隊數小時,現場黃牛加價轉賣輕鬆月入過萬」的驚人紀錄。此後,喜茶在哪裡開門店,哪裡就會引發排隊熱潮,導致線上點單不得不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