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著力清除戰爭遺患 促進沿邊開發開放中越邊境廣西段遺留雷場處置工作啟動
本報廣西憑祥11月20日電 陸蘇寧、特約記者羅文義報導:「轟隆隆、轟隆隆……」今天上午9時,廣西憑祥市友誼關口岸響起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隨後廣西軍區數十名工兵冒著硝煙挺進雷場展開實地作業。這標誌著中越邊境廣西段遺留雷場處置工作正式啟動。
上世紀末以來,廣西邊境雖然經過幾次邊境大排雷,但「雷患」問題沒有徹底解決,成為影響和制約邊疆發展的障礙。現場指揮的廣西軍區副參謀長閆禮祥告訴記者,這次排雷作業將徹底清除戰爭遺患,促進沿邊開放開發,拓寬面向東協門戶,推動廣西融入「一帶一路」戰略通道,為實現邊疆地區長期繁榮發展奠定基礎。
「搜排組對爆破地域進行搜排!」通道清障作業結束後,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12名身著防護服、手持探雷器的搜排手小心翼翼地進入雷區,一邊仔細搜排殘留地雷,一邊給安全地段插上小黃旗。大約15分鐘後,一名搜排手報告:「發現防步兵地雷一枚。」指揮員果斷指揮排爆手用炸藥誘爆了這枚地雷。
目睹地雷被官兵成功排爆,昔日的雷區將變成邊貿地段,憑祥市市長孫睿君說:「今天的爆破是為邊境地區和平發展鳴放的禮炮。」
中越邊境廣西段屬亞熱帶叢林地區,山高坡陡、植被茂密,作業難度大,危險係數高。廣大官兵踴躍報名參加此次排雷,決心以實際行動為消除戰爭遺患、促進邊疆發展作貢獻。
據了解,此次中越邊境廣西段遺留雷場處置集中在寧明縣、憑祥市、大新縣、靖西市等8個縣市,共有雷場53處,總面積約200萬平方米。為確保任務順利完成,廣西軍區於7月下旬組建了邊境遺留雷場處置工作指揮部,並組織了全區排雷骨幹培訓,封圍了部分雷區,預計遺留雷場處置工作將於2016年12月結束。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