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 構建「雙循環」節點樞紐

2020-12-04 廣西新聞網

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 構建「雙循環」節點樞紐

——習近平主席致辭在全區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朱槿花開攜手行,命運與共創未來。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高度評價中國和東協關係,明確提出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4點倡議,為廣西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在全區廣大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要依託廣西作為「一帶一路」交會對接和陸海統籌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加強與東協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推動與東協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進一步拓展雙方投資和貿易領域,努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為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作用。

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為廣西正在大力推進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注入澎湃動力。

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廣西穩步推進一批互聯互通項目,加快構建出省、出海、出邊的交通運輸網絡,初步形成面向東協的國際大通道。

「我們將以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深入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助力地區聯通和發展提速升級。」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廣西將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打造「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陸海交匯新樞紐;持續推進通往邊境地區、連接中南半島鐵路建設,加快形成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和通往中南半島快速鐵路通道;加快沿邊出邊骨幹公路建設,形成支撐沿邊開放開發的高效便捷公路網絡;推進南寧面向東協門戶樞紐機場建設,打造面向東協的國際航空大通道;積極推進跨境多式聯運對接,構建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

自治區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委員、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元利說:「我們將深入貫徹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按照自治區黨委部署,敢於擔當,守正創新,發揮職能作用,強化法治保障,聚焦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重點支撐和瓶頸堵點進行監督,重點審查監督財政資金保障支持國家賦予廣西的重大戰略、重大平臺、重大任務的支出政策、措施和力度等,在服務廣西與東協開放合作中貢獻力量。」

地處中國對東協開放前沿,憑祥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陸路「門戶」作用日益凸顯。「我們將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的重要倡議,進一步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快中越『兩國一檢』通道、中越『兩國雙園』平臺、境內口岸和互市點改造升級等建設,在硬體上為經貿往來、產業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產業發展局副局長賈耀鋒表示。

作為在鐵路部門工作的一線員工,廣西沿海鐵路公司欽州車務段副段長黃光輝說,聆聽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倍感振奮、深受鼓舞,「我們將繼續加快推進鐵山港至石頭埠鐵路支線、廣西沿海鐵路欽州港支線擴能改造等項目,高頻次開行廣西北部灣港到重慶、四川等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省區市的鐵海聯運班列,加快建設『一帶』和『一路』陸海貿易通道,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成為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

打造「三鏈」融合戰略高地

「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提出,提升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這為廣西近年來正在推進的沿邊經濟帶建設增添了發展動力。」自治區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主任楊和榮說。

楊和榮認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重要講話精神,廣西應充分利用民族地區、西部大開發、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多重優惠政策疊加的優勢,在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形勢下,做足「邊」的文章;著力推動廣西與東協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加快在沿邊地區建設一批加工貿易產業鏈市場、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工業配套產業園區,打造形成邊境地區承接產業轉移新高地,實現興邊富民、穩邊固邊。

廣西在推動與東協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三鏈」深度融合方面,已經有了不少生動實踐。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劉勝友表示,當前,廣西正在積極參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大力提升關鍵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和穩定性,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在汽車、金屬新材料、化工、電子信息等方面建設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產業鏈和重大產業集群,「相信經過努力,廣西將成為中國與東協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深度融合發展的戰略高地。」

廣西鼓勵國有企業擴大開放合作,積極穩妥向東協國家開展國際化經營,已取得積極成效。「我們將積極響應習近平主席倡議,進一步推動廣西國有企業深化與東協國家交流合作,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支持,統籌做好境外項目推進與疫情防控工作,深化央地合作,『借船出海』拓市場,共同實現關鍵產業鏈補鏈強鏈。」自治區國資委主任李傑雲說。

隨著中國與東協農業合作日益緊密,廣西成為全國對東協農產品出口最重要的省區市之一。「習近平主席的致辭,對廣西加強與東協的農業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描繪了更加廣闊的前景。作為『三農』工作隊伍中的一員,我們的信心更足,目標更明確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對外交流合作處鍾寰說,廣西與東協農業資源各有優勢,合作潛力巨大,將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的重要講話精神,在科技、人才、貿易等方面繼續與東協加強交流合作。

促進貿易更便利暢通

「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推動與東協國家在更多領域、更高水平開展經貿合作堅定了信心。」自治區商務廳廳長蔣連生說,要積極主動對標RCEP規則,進一步拓展投資和貿易領域,加快提升服務貿易,大力推進位度創新,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努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樞紐。

南寧海關關長王志表示,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提出,「在確保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採取措施便利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這為海關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全力服務中國—東協多式聯運發展,讓國際物流更加暢通,大力推行與東協國家的AEO互認合作等改革舉措,持續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動跨境電商、市場採購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支持邊境貿易創新發展,為提升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作出貢獻。」

東興市是我國唯一與越南等東協國家海陸河相連的國家一類口岸城市。近年來,東興積極探索「兩國一檢」和「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模式,促進通關效率大提升。「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表示,『中方願同東協方攜手努力,暢通貿易、促進投資,相互開放市場』,這將為擴大和深化同東協的開放合作帶來新機遇。」東興市商務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長甘峰說,東興市將緊抓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重大機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採取措施便利人員往來和貨物流通,不斷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激活發展新動能,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構建新時代沿邊開發開放新格局。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也給耕耘東協市場的廣西企業增添了信心和幹勁。作為廣西首批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走出去」的企業,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年產350萬噸鋼鐵項目,如今產品遠銷東協各國。「在國家和自治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繼續深化與東協國家的合作,建立互信、互通、互惠、互利的友好關係,共同促進企業以及地區經濟全面復甦。」廣西盛隆冶金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陳亮說。

習近平主席的倡議,讓太平財險廣西分公司總經理王渺吃了一顆「定心丸」,「未來將以廣西自貿試驗區和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為契機,加強與東協國家的海外業務合作,為東協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具有特色的保險保障服務。」

(記者 康安 蔣秋 周政光 羅繼梅 王春楠 駱萬麗 吳家躍 陳靜 張冠年 劉莉 喬曉瑩 通訊員 李宏權/文 周紅梅/執筆)

相關焦點

  • 廣西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
    記者從會上獲悉,這次全會強調廣西將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將區位優勢轉化為開放發展優勢,推動廣西經濟加快發展、轉型升級、全面提質。全會認為,進入新發展階段,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更加凸顯,在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戰略地位更加凸顯。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在「十四五」期間,廣西將積極參與國內大循環、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積極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區位優勢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
  • 開放合作互聯互通 不斷提升「南寧渠道」影響力
    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合作,加快推進現有經濟走廊和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構建中國-東協多式聯運聯盟。」   「習近平主席的致辭,為中國和東協的今後合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在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著力推進強樞紐工作同《東協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的有機銜接。」
  • 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實現區域共同繁榮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日電 題:《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實現區域共同繁榮》作者 王曉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11月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閉幕
  • 沈國兵:構建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統一大市場
    ,並強調「要優化升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體系,深化對內經濟聯繫、增加經濟縱深,增強暢通國內大循環和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功能,加快推進規則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率先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指出,「要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 日照頭條丨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陸橋節點城市
    市委十三屆九次全體會議提出,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陸橋節點城市。我市抓住機遇、找準位置、深度融入,主動參與大循環促進雙循環,加強招商引資,擴大高效投資,全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升級,在釋放內需潛力、增強發展動力上實現新突破。
  • 「雙循環」下,廣西戰略優勢凸顯,開啟桂黔合作新格局
    一、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提出2020年4月上旬,XDD明確指出:「國內循環越順暢,越能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引力場,越有利於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越有利於形成參與國際競爭和合作新優勢。」
  • 日照:融入新發展格局 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陸橋節點城市
    日照市委十三屆九次全體會議提出,要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陸橋節點城市。日照抓住機遇、找準位置、深度融入,主動參與大循環促進雙循環,加強招商引資,擴大高效投資,全面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升級,在釋放內需潛力、增強發展動力上實現新突破。
  • 廣西打響「東協牌」構建金融開放門戶
    28日舉行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發布的消息稱,兩年來廣西深化與東協區域金融合作創新,圍繞廣西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的三大定位,在服務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多邊資本合作、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方面發力,打響「東協牌」,建立金融合作新高地。
  • 中國-東協關係未來怎麼走?總書記的這番話,指明方向!
    廣西壯族自治區商務廳廳長 蔣連生: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的講話,為我們更高水平的開展經貿合作堅定了信心。我們還要繼續推動產業、產能的合作,推動我們投資和貿易的便利化,進一步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樞紐。
  • 廣西南寧提速構建面向東協國際物流「樞紐」
    中新社南寧12月4日電 (記者 黃豔梅)廣西南寧市官方4日介紹,南寧市將加快構建面向東協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加密和開通面向東協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全貨機國際航線,提升中越跨境電商鐵路貨運班列及跨境公路運輸的規模,將南寧打造為跨境運輸樞紐城市。
  • 命運與共:開啟中國—東協合作共贏新篇章
    通過構建親誠惠容的周邊國際關係,調整產品結構和出口目的地,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的經貿往來關係不斷加強。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也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必須推動中國-東協高質量合作關係走深走實。當前,中國與東協的合作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中國與東協形成了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良好格局。
  • 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在金融開放領域的合作 促進數字貨幣合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王曉紅今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協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重要投資夥伴,要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指導下,深化雙邊在貿易投資、技術創新、數字經濟、文化交流、金融開放等領域合作。
  • 廣西建「一帶一路」大通道 打「五通」牌凸顯樞紐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將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寶貴時間窗口和重要戰略機遇,以東協國家為重點,著力將廣西打造為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新門戶、新樞紐。  「國家實施『一帶一路』重大戰略及批准實施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修編,實現了國家戰略規劃對廣西的全覆蓋。」
  • 專訪:深化合作推動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訪印度尼西亞戰略...
    新華社雅加達12月3日電專訪:深化合作推動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訪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優素福·瓦南迪新華社記者梁輝「中國-東協不斷深化合作,將有力推動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復甦
  • 外匯局宣昌能: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 助力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項目實施五年來,深化中新雙方金融服務等各領域合作,促進『一帶一路』沿線資金融通,成為國際合作『新範本』。」宣昌能說。宣昌能表示,近三年來,重慶陸續實施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企業外債登記便利化等20多項外匯政策創新試點,金融外匯服務實體經濟效能不斷提升。
  • 中國代表提出聯合國與東協深化合作三建議
    人民網聯合國1月30日電 (記者李曉宏)安理會30日召開「聯合國與東協的合作問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發言中呼籲聯合國與東協深化合作,捍衛多邊主義,尊重當事國的主導地位與作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互聯互通建設。
  • 共建深度開放與融合的中國-東協大市場
    東協10國經貿部部長和東協秘書長線上參加論壇並視頻致辭。「中國-東協自貿區是優惠券,給雙邊人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藍天立表示,在日益緊密的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中,廣西既是積極的參與者,也是切實的受益者。廣西願充分發揮平臺作用和區位優勢,主動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與各方攜手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加強科技創新、港口物流、數字經濟、電子商務等產業合作,在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維護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李成鋼在致辭中表示,全面建成10年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已成為亞洲最成熟、最具活力、最富成果的自貿安排之一。
  • 徐立毅主持召開全市開放及樞紐建設工作座談會 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
    12月11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徐立毅主持召開全市開放及樞紐建設工作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認識、轉變思路,認真研究「十四五」時期擴大開放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加快推動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構建「樞紐+物流+開放」的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體系。  張延明、張俊峰、牛衛國、史佔勇出席會議。
  • 從口水戰到龍門陣,成渝地區是「雙循環」的門戶和樞紐
    來源:重慶發布自從年初中央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提出起來,川渝兩省市可謂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把多年以來一爭高低的口水戰化成細話合作的龍門陣,在全球經濟格局、中國發展格局之變的當下,成為聯動「雙循環」的門戶、樞紐。
  • 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自貿區深化改革的方向
    在去年底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以及近日赴廣州南沙調研檢查廣東自貿區建設情況時,省委書記胡春華強調要把廣東自貿試驗區打造成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支撐和引領全省新一輪對外開放。在當前經濟全球化進入減速轉型新階段的背景下,省委提出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為自貿試驗區深化改革試驗指明了方向,對於保持廣東改革開放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具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