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在金融開放領域的合作 促進數字貨幣合作

2020-12-04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王曉紅今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協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重要投資夥伴,要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指導下,深化雙邊在貿易投資、技術創新、數字經濟、文化交流、金融開放等領域合作。她認為,加強金融合作方面,要充分利用東協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推動我國與東協國家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雙向投資,發展離岸金融,加強數字貨幣合作。

  在其他服務貿易合作方面,王曉紅表示,要以中國-東協信息港為基礎,在南寧探索數字貿易港並擴大雙邊服務業開放,擴大數字貿易合作,在5G、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領域打造新亮點,加強合作。開展中醫藥、醫護人員培訓等合作,提高區域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共同應對全球疫情。開展跨境旅遊、合作辦學、文化創意等合作,促進人文交流。

相關焦點

  • 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實現區域共同繁榮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日電 題:《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實現區域共同繁榮》作者 王曉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11月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閉幕
  • 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 構建「雙循環」節點樞紐
    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高度評價中國和東協關係,明確提出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4點倡議,為廣西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南寧渠道」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賦能
    政治互信的「彩虹橋」東博會、峰會作為由中國與東協10國及東協秘書處共辦的國家一類展會,已經成功舉辦了17屆。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南寧渠道」,通過搭建開幕大會主旨演講、領導人會見、部長級磋商、主題國活動、政商對話和推介會等平臺,不斷推動雙方深化政治互信、擴大合作領域、促進全方位交流,推進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深入發展。
  • 光大銀行:深化跨境金融合作 共建金融開放門戶
    中國光大銀行南寧分行把握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和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重大發展機遇,充分發揮中國光大集團綜合金融、產融結合、陸港兩地的特色優勢,全力服務中國-東協各領域合作,助力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聚焦基建,搭建東協互聯互通橋梁。
  • OKEx晚報: 沙烏地阿拉伯和阿聯宣布央行數字貨幣試運行取得成功
    據Dailyhodl消息,沙特中央銀行(SAMA)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中央銀行(CBUAE)表示,經過成功的試運行,沙特和阿聯中央銀行的數字貨幣(CBDC)在技術上是可行的。12月3日,新加坡金融科技公司STACS宣布了上述最新進展。STACS是該項目的技術供應商。【行業】西班牙拼車巨頭Cabify藉助區塊鏈平臺追蹤汽車碳排放西班牙拼車巨頭Cabify宣布,已與西班牙區塊鏈金融科技公司ClimateTrade合作,對汽車碳排放進行數位化和追蹤。
  • 中國東協將緊抓數字經濟合作機遇
    日前,在多場中國與東協國家的經貿活動上,商界期望藉助《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籤署契機,緊抓數字經濟合作機遇,在經貿投資等領域繼續深化合作。  在2日舉行的中國—東南亞(緬甸)國際貿易數字展覽會開幕式上,緬甸駐華大使苗丹佩表示,今年RCEP籤署恰逢中緬建交70周年,緬甸期待乘勢加深與中國經貿和產業合作,雙方在通信設施、電子商務、網絡教育和醫療等數字經濟合作方面潛力巨大。  印尼工商會總主席羅山在開幕式上表示: 「RCEP的籤署將進一步促進相關國家的經濟聯繫,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
  • 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 譜寫廣西全方位開放發展新篇章
    我們將重點推動保險綜合創新試驗區創建和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積極申報金融服務鄉村振興試驗區,鼓勵開展面向東協的區域性人民幣離岸金融業務、區域性貨幣交易清算和跨境投融資服務,不斷完善跨境金融中介服務體系,打造面向東協的金融運營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金融信息服務基地和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四大基地」,健全中國—東協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區域股權投資市場和區域產權交易市場,推動中國—東協黃金產業園建設,
  • 《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經國務院...
    《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廣西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全國金融工作會議要求的重要舉措,是廣西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題詞精神,持續深入落實「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紮實」新要求的重要抓手,將進一步促進中國-東協構建更加緊密的命運共同體,推動廣西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
  • 廣西:奮力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
    2018年12月,經國務院批覆同意,中國人民銀行等13部委聯合印發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廣西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廣西擔負起為我國全面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探索經驗的重任。經過兩年的努力,建設成果顯著。
  • 中新金融峰會|中外行長探討金融合作 這些關鍵詞被頻頻提及
    交行行長:金融服務新範式匹配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交通銀行副董事長、執行董事、行長劉珺表示,在開放、交互、融合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需要有與之匹配的金融服務新範式。下一步中新深化金融合作就是要借天時地利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
  • 廣西打響「東協牌」構建金融開放門戶
    28日舉行的第12屆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上發布的消息稱,兩年來廣西深化與東協區域金融合作創新,圍繞廣西金融開放門戶建設的三大定位,在服務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多邊資本合作、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方面發力,打響「東協牌」,建立金融合作新高地。
  • 多項利好落地 中國-東協合作步入加速期
    「今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雙邊貿易額逆勢增長5%,充分說明雙方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融合和未來合作的巨大潛力。」商務部部長助理李成鋼指出,10年來,中國-東協自貿區推動雙邊經貿關係跨越式發展。10年來,中國和東協全面深化各領域合作。
  • 命運與共:開啟中國—東協合作共贏新篇章
    通過構建親誠惠容的周邊國際關係,調整產品結構和出口目的地,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的經貿往來關係不斷加強。在新的國際形勢下,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也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地區,必須推動中國-東協高質量合作關係走深走實。當前,中國與東協的合作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中國與東協形成了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良好格局。
  • 廣西:全力打造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
    廣西成功搭建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中國—東協金融合作與發展領袖論壇等一系列對話平臺,「南寧渠道」在中國—東協經濟金融交流合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廣西有東協留學生近萬人,開設了7類東協小語種教學。柬埔寨、寮國、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和越南6個東協國家在南寧設有總領事館。
  • 綜述:數字經濟、互聯互通、自由貿易——東協峰會及東亞合作領導人...
    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保護主義升溫、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新挑戰新機遇的背景下,與會各方圍繞數字經濟發展、互聯互通建設、自由貿易進程等熱點,展開建設性交流合作並取得一系列成果,彰顯了各方對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承諾。
  • 中國代表提出聯合國與東協深化合作三建議
    人民網聯合國1月30日電 (記者李曉宏)安理會30日召開「聯合國與東協的合作問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發言中呼籲聯合國與東協深化合作,捍衛多邊主義,尊重當事國的主導地位與作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互聯互通建設。
  • 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 中國-東協博覽會南寧開幕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揭幕。本次東博會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主題,通過展覽、論壇、活動,深化經貿、數字經濟、科技、衛生等多領域合作,推動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建設提升到新水平。
  • 中國與東協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_中國貿易報
    10年來,在升級後的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框架下,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2010年1月,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
  • 外匯局宣昌能: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 助力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宣昌能在開幕式暨主題會議上發表致辭表示,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是對接「一帶一路」、西部大開發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高起點、高水平、創新型示範性重點項目,在帶動中國西部地區開放發展乃至中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專訪:深化合作推動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訪印度尼西亞戰略...
    新華社雅加達12月3日電專訪:深化合作推動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訪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優素福·瓦南迪新華社記者梁輝「中國-東協不斷深化合作,將有力推動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