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實現區域共同繁榮

2020-12-12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日電 題:《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經貿合作 實現區域共同繁榮》

作者 王曉紅(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

11月30日,第17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閉幕。東協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重要投資夥伴,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穩步推進,中國與東協的戰略對接、互聯互通、經貿合作、人文交往日益增強。繼續深化與東協的經貿合作,對於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尤其是後疫情時代提高中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國際競爭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為此,要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指導下,用好東博會平臺功能,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用,高標準建設中國-東協自貿區,深化雙邊在貿易投資、技術創新、數字經濟、文化交流、金融開放等領域合作,進一步提升戰略互信,加強規劃對接,擴大市場開放,提升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提高雙邊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融合度和競爭力。

一要繼續加強設施聯通。依託陸海新通道建設,加強鐵路、公路、港口、機場、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合作,實現海、陸、空、網全聯通,擴大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信息技術在東協的應用。

二要提高貨物貿易合作水平。在全球疫情大流行,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不斷升溫的情況下,要繼續削減關稅和非關稅壁壘,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國際規則標準對接,最大限度地發揮雙邊互補優勢,提高區域市場活力,增強貿易創造效應,不斷擴大中國與東協在機電產品、中間品、農產品、高技術產品等領域的貿易規模,積極擴大對東協進口,分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紅利,促進東協經濟加快復甦。

三要積極擴大服務貿易合作。擴大雙邊服務業開放,促進技術、人員、資金、數據等要素跨境自由流動,打造「數字絲綢之路」「健康絲路」「文化絲路」。擴大數字貿易合作,在5G、智慧城市、電子商務、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遠程醫療、遠程教育等領域打造新亮點,加強合作。以中國-東協信息港為基礎,在南寧探索數字貿易港。開展中醫藥、醫護人員培訓等合作,提高區域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共同應對全球疫情。開展跨境旅遊、合作辦學、文化創意等合作,促進人文交流。加強金融合作,充分利用東協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推動中國與東協國家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雙向投資,發展離岸金融,加強數字貨幣合作。

四要加強產業投資合作。全球疫情發生以來,各國基於安全考慮,產業鏈供應鏈的區域化、近岸化、本土化趨勢更加明顯,要積極擴大中國對東協在製造業、服務業、農業領域投資,完善雙邊的產業鏈分工體系,推動東協國家的工業化、信息化進程,同時也為中國深度參與區域分工合作,構建自主、安全、可控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創造有利條件。

五要提高開放合作創新水平。多數東協國家技術相對落後,對於中國技術服務出口具有廣闊市場需求。應以東博會為依託推動東協的智慧財產權出口,加速中國技術創新成果在東協市場的應用轉化,加強在數位技術、生物醫藥研發、生物育種、海洋空間開發、節能環保等領域創新合作,打造全球新技術、新產業策源地,助力東協國家產業升級,也將擴大中國參與制定全球規則標準的話語權。(中新經緯APP)

王曉紅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焦點

  • 王曉紅:深化中國—東協在金融開放領域的合作 促進數字貨幣合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教授王曉紅今日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東協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和重要投資夥伴,要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的指導下,深化雙邊在貿易投資、技術創新、數字經濟、文化交流、金融開放等領域合作。
  • 湖南對接東協經貿合作座談會在南寧舉行 我省與東協經貿合作不斷深化
    湖南對接東協經貿合作座談會在南寧舉行我省與東協經貿合作不斷深化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6日訊(記者 劉奕楠)湖南對接東協經貿合作座談會今天在廣西南寧召開,副省長何報翔出席會議時強調,企業、政府、商會三方要共同發力,不斷深化湖南與東協的經貿合作。
  • 中青網評:提升中國-東協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
    11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強調,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願同東協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並就提升中國-東協經貿合作,加快地區經濟全面復甦提出倡議
  • 外交部發言人就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中方是否將同拜登團隊接觸等...
    新華社北京11月26日電(記者成欣)在26日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就中國—東協經貿合作、中方是否將同拜登團隊接觸等回答了記者提問。中國願進一步深化同東協經貿合作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將於11月27日在廣西南寧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發表視頻致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將出席開幕式等活動。
  • 中國代表提出聯合國與東協深化合作三建議
    人民網聯合國1月30日電 (記者李曉宏)安理會30日召開「聯合國與東協的合作問題」公開會,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在發言中呼籲聯合國與東協深化合作,捍衛多邊主義,尊重當事國的主導地位與作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互聯互通建設。
  • 願湘桂共同繁榮 訪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陸兵
    湖南日報記者陶海音  「湖南是廣西北上挺進中原的必經之路,廣西是湖南南下出海走向東協的必由之路。古老的靈渠和美麗的湘江把兩省區的經濟文化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雙方優勢互補,深化合作,一定能夠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發展。」5月28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主席陸兵在接受湖南媒體聯合採訪時,開門見山地表達了自己的誠意。
  • 「南寧渠道」為中國與東協合作賦能
    本報記者 李湘萍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與鄰為善,以鄰為伴,互聯互通,共同繁榮。廣西,是中國與東協唯一陸海相連的省區,擁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中國—東協博覽會、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為深化中國—東協合作「量身定製」,並形成「南寧渠道」。
  • 中國與東協國家深化影視合作助推民心相通
    新華社南寧11月24日電(記者黃慶剛)中國—東協電視周視聽傳播峰會24日在廣西桂林舉行。峰會期間,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發布《中國—東協視聽節目傳播智庫報告》,梳理近年來中國和東協國家視聽節目交流傳播情況,助推中國—東協視聽媒體交流合作。
  • 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 構建「雙循環」節點樞紐
    11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致辭,高度評價中國和東協關係,明確提出了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4點倡議,為廣西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深化與東協開放合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杜特爾特:菲律賓一直是促進中國—東協共同繁榮的堅定夥伴
    杜特爾特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視頻致辭。俞靖 攝 (聚焦東博會)杜特爾特:菲律賓一直是促進中國—東協共同繁榮的堅定夥伴 中新網南寧11月27日電 (陳秋霞)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今天在此間說,菲律賓一直是促進中國—東協自貿區共同繁榮的堅定夥伴。 11月27日,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開幕。
  • 泰國專家稱中泰經貿合作成效顯著,戰略對接背景下未來合作可期
    與泰國合作是中國實現與東協經濟一體化的必要條件 當前「一帶一路」倡議與泰國「工業4.0」戰略對接的背景為中泰經貿合作的發展創造了難得的機遇。吳森提蘭谷分析稱,這些機遇在東南亞區域層面表現為中國-東協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在雙邊關係層面體現在中泰產業互補性逐漸增強,而在泰國國內層面則表現為政治局勢趨穩和發展需求明確。在此基礎上,未來可以加強交通設施建設合作,以金融合作為新的著力點,進一步完善雙邊經濟外交的頂層制度設計,通過開拓與日本、新加坡和韓國等發達國家在泰國的第三方市場合作來深化中泰經貿關係。
  • 中國-瓜地馬拉經貿研討會探討深化中危經貿合作
    新華社馬那瓜1月26日電(記者劉璇 許雷)瓜地馬拉城消息:中國-瓜地馬拉經貿研討會25日在瓜地馬拉城舉行,與會代表共同探討深化中危合作,進一步實現互利共贏。  這一研討會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瓜地馬拉-中國貿易與合作商會(危中商會)共同主辦。
  • 人民網評: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中方視東協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中方願同東協一道,在《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指導下,推進各領域合作,維護本地區繁榮發展良好勢頭,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全面建成十周年回顧與展望
    【關鍵詞】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經貿合作 產業鏈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2020年是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全面建成10周年,從倡議提出到全面建成,再到進階升級,中國—東協自貿區一路縱深發展,經貿合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自「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永久落戶南寧以來,為推動我國與東協拓展區域合作和深化經貿發展發揮了顯著的平臺作用。
  • 攜手開拓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題:攜手開拓更為廣闊的合作空間——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為區域共同發展注入新動能新華社記者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
  • 中國與東協譜寫合作共贏新篇章_中國貿易報
    10年來,在升級後的中國—東協「10+1」共贏模式框架下,中國與東協雙邊貿易快步增長,雙向投資穩中有升,經濟技術合作不斷深入。中國—東協自貿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具活力、最富成效的自貿區之一,有力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 2002年,中國與東協籤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正式啟動。2010年1月,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
  • 專訪:深化合作推動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訪印度尼西亞戰略...
    新華社雅加達12月3日電專訪:深化合作推動建設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訪印度尼西亞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優素福·瓦南迪新華社記者梁輝「中國-東協不斷深化合作,將有力推動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經濟復甦
  • 觀中國|從5個「10+1」到1個「10+5」:RCEP助力中國-東協合作
    導讀RCEP將為中國和東協企業提供更加開放繁榮的區域大市場,促進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夥伴關係,將助力構建更加緊密、包容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RCEP未來還有望吸納新成員加入,推動形成更高水平、更大範圍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中國與東協引領新時代的區域經濟合作提供更加廣闊的舞臺。
  • 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
    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血脈相親,友好關係源遠流長。2013年,我提出願同東協國家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共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中國—東協自貿區「黃金十年」成就區域合作典範
    2002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啟動時,中國—東協貿易總額548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這一數字已飆升至4818.1億美元,中國與東協實現互為第一大貿易夥伴的歷史性突破。從事乳膠製品生產貿易的泰國客商艾鍾坦言,得益於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在2010年中國—東協自貿區全面建成至今的「黃金十年」,他們公司的乳膠產品在中國及周邊多個國家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