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裡爭地寸把長,讓他三尺又何妨!襄州兩男子為5公分宅基地互毆雙雙...

2020-12-03 法制現場

「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這種鄰裡間化幹戈為玉帛的「六尺巷」的故事流傳至今,成為美談。可家住襄州區黃集鎮的兩個鄰裡,卻因5公分宅基地問題發生糾紛,進而大打出手,雙雙受傷,引發故意傷害案。近日,襄州法院依法審結該案,並以雙方均犯故意傷害罪,分別判處二人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

案情回顧

李四(化名)和王五(化名)均是襄州區黃集鎮居民,相鄰居住。2019年8月24日,王五在自家門口做地面硬化時,李四認為王五佔了其5公分宅基地,不讓王五施工,並將施工用的木板拆掉,二人遂發生爭執並相互廝打,李四將王五左耳部打傷,王五持鐵鍬將李四左小腿打傷。後經法醫鑑定,王五外傷致左耳鼓膜穿孔,屬輕傷二級;李四外傷致左側腓骨骨折,屬輕傷二級。

案發後,雙方經派出所調解,李四和王五各自負擔各自的醫療費用,並相互諒解。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李四和被告人王五相鄰居住,雙方因宅基地發生糾紛,本應通過基層組織解決糾紛,但其二人卻相互發生廝打導致雙雙受傷,且均為輕傷二級,二人行為構成故意傷害罪。案發後,二人經公安機關傳喚均主動到案,並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具有自首情節,且二人自願認罪認罰,可從輕處罰;另雙方相互也取得諒解,可酌情從輕處罰,遂作出上述判決。

法律連結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

【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相鄰是一種緣分,相處應互諒互讓,鄰裡之間應多些理解和謙讓,通過合法合理的方式解決糾紛。矛盾無處不在,務必冷靜對待鄰裡糾紛,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因一時不滿、憤怒,就失去理智,採用打架方式解決問題,其後果必然是受到法律制裁,害人更害己。

點擊下面連結看往期熱點文章

男子坑了200萬人,賺得10多處房產10幾輛豪車,全因抓住一個心理

「老賴」子女上私立學校受限!襄州法院失信被執行人曝光臺提醒你速來還款(113)

勞斯萊斯汽車成功拍賣!溢價56.3萬元刷新襄州法院網拍記錄

【來源:襄陽市襄州區人民法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⑥】對簿公堂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⑥】對簿公堂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2020-05-18 2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陽村民建房引鄰裡糾紛 研究生女兒巧勸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最後,侯宗欣夫妻聽取了女兒的建議,主動讓出約80釐米建房,在其和鄰居家的房屋中間開出了一條小巷子,並刻了一塊名曰「三尺巷」的小石碑豎在巷口。
  • 「讓他三尺又何妨?」老家建房引鄰裡糾紛,女研究生巧勸父母獲萬贊
    禮讓: 女兒勸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得知父母的苦惱,遠在海南的侯亞楠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的健康,「怕他們想不開,把身體搞垮了」。了解清楚事情原委後,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宅基地的著名典故,「感覺跟自己家發生的事情非常相似」,於是就隨口念出「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名句勸解父母,並詳細給父母講解了這個故事,希望父母也能「讓出三尺距離,化解鄰裡糾紛」。
  • 洛陽偃師現實版「三尺巷」: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最後,侯宗欣夫妻聽取了女兒的建議,主動讓出約80釐米建房,在其和鄰居家的房屋中間開出了一條小巷子,並刻了一塊名曰「三尺巷」的小石碑豎在巷口。
  • 女兒古語勸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曹傑吉小平通訊員趙朝軍文圖    前段時間,洛陽偃師農民侯宗欣因為蓋新房,與鄰居因宅基地邊界發生爭執,導致建房受阻,內心憤懣難平。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 ...勸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後續:讓了三尺宅基地獲得正能量...
    侯宗欣(右)楊便榮(左)夫婦高興地拿著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獲獎證書合影□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曹傑吉小平文圖大河報訊 洛陽偃師農民侯宗欣因為蓋新房,與鄰居因宅基地邊界發生爭執。在海南讀研的24歲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借用典故,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最終,侯宗欣夫妻聽取了女兒的建議,主動讓出約80釐米建房。在他們和鄰居家的房屋中間開出了一條小巷子,並刻了一塊寫著「三尺巷」的小石碑,豎在巷口。12月26日,大河報報導了「三尺巷事件」,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人們紛紛稱讚侯亞楠懂事,並且非常讚許侯宗欣一家處理鄰裡糾紛時的寬宏大氣度。
  • 百日糾葛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百日糾葛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2020-07-17 22: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洛陽村民建房糾紛 研究生女兒巧勸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最後,侯宗欣夫妻聽取了女兒的建議,主動讓出約80釐米建房,在其和鄰居家的房屋中間開出了一條小巷子,並刻了一塊名曰「三尺巷」的小石碑豎在巷口。
  • 洛陽村民建房引糾紛 研究生女兒傳話「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最後,侯宗欣夫妻聽取了女兒的建議,主動讓出約80釐米建房,在其和鄰居家的房屋中間開出了一條小巷子,並刻了一塊名曰「三尺巷」的小石碑豎在巷口。
  • 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在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收到家書,說家裡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裡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裡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 女生巧用「三尺巷」典故 化解鄰裡矛盾被稱讚
    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最後,侯宗欣夫妻聽取了女兒的建議,主動讓出約80釐米建房,在其和鄰居家的房屋中間開出了一條小巷子,並刻了一塊名曰「三尺巷」的小石碑豎在巷口。
  • 【司法為民】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司法為民】一張書來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2020-11-17 18: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研究生巧用「三尺巷」典故解決鄰裡糾紛,新「三尺巷」成網紅
    原來,前段時間,洛陽偃師農民侯宗欣因為蓋新房,與鄰居因宅基地邊界發生爭執,眼瞅著冬天臨近,新房遲遲無法施工,內心憤懣難平,便給在海南讀研究生的女兒侯亞楠打電話,想讓女兒給出出主意。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
  • 「讓他三尺又何妨」
    ,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他一天,接到了5個借錢的電話。 申志遠:而在12月25日舉行的川商總會2020新年會上,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談到馬雲被借錢時也表示, 2019年壓力很多,困難也很多,不知今年賺了還是虧了。
  • 【以案釋法】多年鄰居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以案釋法】多年鄰居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2020-04-29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女研究生讓了三尺宅基地,獲得正能量特別獎,這是幸福的一家人
    女研究生讓了三尺宅基地,獲得正能量特別獎,這是幸福的一家人近日,愛心企業和報社聯合起來授予在海南讀研的女學生侯亞楠一家天天正能量特別獎,獎勵獎金5000元。一、讓了三尺宅基地洛陽偃師農民侯宗欣因為蓋新房,與鄰居因宅基地邊界發生爭執。在海南讀研的24歲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她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宅基地的著名典故,於是就隨口念出「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 歷史小故事:讓他三尺又何妨?
    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
  • 巧用民俗典故 退地三尺何妨
    時報11月5日訊 (記者黃智義)歷城區農村多,山地多,國土執法人員往往出奇招,巧用民間風俗和歷史典故,化解鄰裡之間的矛盾,解決土地糾紛。在南部山區,一國土所執法人員就通過此招讓一村民自願退出不少土地。
  • 夜讀丨讓他三尺又何妨?
    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裡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幹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 河南女生巧用「三尺巷」典故化解鄰裡矛盾 網友:心有多寬,路就有多寬
    前段時間,洛陽偃師農民侯宗欣因為蓋新房,與鄰居因宅基地邊界發生爭執,導致建房受阻,內心憤懣難平。在海南讀研的女兒侯亞楠得知此事,擔心父母因此影響身體健康,遂給父母講述了清朝大學士張英勸解家人退讓三尺宅基的著名故事,並藉此勸解父母:「讓他三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