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只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島國,明治維新後,日本就像服了一劑靈丹妙藥,脫胎換骨一樣成了世界級強國,在這麼巨大的變化中,王陽明的心學可以說功不可沒。
那麼,王陽明心學是怎麼傳到日本,又如何在日本落地生根並茁壯成長起來的呢?
據說有個叫了庵桂梧的日本和尚曾在明朝時期出使中國,在中國期間,了庵桂梧認識了王陽明,二人交情頗深。1513年了庵桂梧回國時,王陽明還寫了一篇挺感人的文章為他送行。這個時間節點,王陽明已創建心學五年,了庵桂梧於是把這門不同於朱熹理學的心學帶回了日本,並開始在日本傳播。
後來,獨具慧眼的中江藤樹發現了王陽明心學的奇特價值,他不但把王陽明心學擺到了檯面上,也成就了他自己,同時成為日本陽明心學的創建者和傳播人。
中江藤樹異常聰明,他從小就接受了規範的朱熹理學教育,20多歲時對朱熹的《四書集注》就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因此在日本思想界很有名氣。
那時的日本武士講究的最高天理是「忠誠」和「勇氣」,即所謂的「武士道」精神。
但中江藤樹發現,這發展了幾百年的「武士道」竟沒有思想支撐,「忠誠」、「勇氣」只是些準則而已。
中江藤樹對此事一直感到很困惑。
中江藤樹在三十七歲的時候接觸到了《王陽明全書》,了解了王陽明心學的他,心中的困惑才得以釋然。
中江藤樹從王陽明心學得到了很多啟迪,他認為道德秩序的最高範疇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只要「明德」、「慎獨」、「格物」,人人都可以成為聖賢。
他還認為,當時日本武士遵循的那些準則都是外在的東西,而且是盲目地遵從。真正的武士應該和自己的心契合,需要為自己的良知獻出生命時才會毫不留戀、毫不顧忌、毫不猶豫,繼而達到武士道的最高境界。
從此,中江藤樹把他後半生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了修行和傳播陽明心學上,並把心學的精髓「練心」作為他自己和其弟子們的終生研修課程。王陽明心學就這樣慢慢但卻紮實地在日本落地生根了。
繼中江藤樹後,大鹽平八郎是又一位陽明心學瘋狂的傳播者。
大鹽平八郎接觸了王陽明心學思想後,立刻被徹底徵服。他把王陽明心學簡潔地理解為:人與生俱來就有一顆明辨是非善惡的心,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因欲望而遮蔽了這顆心,如果想讓這顆心重煥光彩,就必須「練心」,即知行合一及事上磨練。
陽明心學不僅帶給大鹽平八郎「心即理」的洗禮,還有人人平等思想的衝擊。而且他認為必須要讓百姓懂得「人人平等」這一點,並為爭取自己的權力而奮鬥。於是他開辦了「洗心洞」學堂,專門講授王陽明心學。
之後,大鹽平八郎還帶領一百多名要爭取自由平等的信徒衝擊了政府的糧倉,可惜很快被鎮壓屠殺。
但大鹽平八郎用自己生命對陽明心學「人人平等」思想的傳播,使民眾對「自由」和「平等」的意識開始覺醒,這也成為後來日本明治維新牢固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