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兩大文豪吵架:魯迅曾寫一詩暗諷徐志摩,卻被後人當成搞笑詩

2020-12-16 騰訊網

眾所周知,魯迅的文筆向來以批判見長,其語言犀利冷峻,如同一把利刃,不僅刺穿敵人心臟,還刺痛著每一個麻木中國百姓的神經。

當然,魯迅的筆尖並非只指向敵軍,有時候還會指向同行。民國時期的文人爭鋒,堪比現在的娛樂圈大戲。畢竟那個沒有流量明星的年代,文人就是時代最耀眼的明星。各路大家觀點的博弈,思想的碰撞,擦出了巨大火花。而魯迅,則是漫天煙火裡最閃耀的那個。

據不完全統計,魯迅一生交鋒過的名人不下5個。甚至連他的親弟弟周作人,也和魯迅因為政治上的立場老死不相往來。而我國近代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也因為「女師大風潮」和魯迅結下了梁子。

事情起因是在1925年,當時魯迅反對由陳西瀅組成的壓迫女師大學生的「國立女子大學後援會」,李四光由於是會員之一,自然受到了魯迅的一致批判。李四光對此十分不滿,便發文攻擊魯迅,聲稱「負有指導青年重責的前輩,還要彼此辱罵」。結果魯迅又還以顏色,雙方有來有回,爭得不可開交。

而此時,徐志摩便站了出來裝和事佬,他也寫了一篇文章,意思是大家都是大學的教授,青年的楷模,不應該鬧得如此僵硬。同時,他還在文中申明,此後《晨報副刊》(魯迅和李四光吵架的報紙)不會再刊登攻擊文人的文字,就此打住,看起來相當剛正不阿。

那麼,徐志摩是真的公平嗎?非也,在他發表這篇聲明前,陳西瀅和李四光剛發文批判完魯迅。魯迅還沒來得及還口,就被徐志摩捂住了嘴。顯然,徐志摩是在拉偏架。

魯迅顯然咽不下這口氣,不但在《京報副刊》上發表《我不能「帶住」》,還暗戳戳地諷刺徐志摩,兩人也因此反目。

值得一提的是,魯迅早前對徐志摩就頗有意見了。1924年,徐志摩在《語絲》上發表了一首譯詩,講的是對音樂的理解。言語極盡誇張之能事,將已經提升到了人生、宇宙、無限之中。

而魯迅是個現實主義批判作家,對於徐志摩這種泛神論的做派自然看不慣。於是沒多久,便寫了一首《音樂?》,對徐志摩進行了調侃。而徐志摩也不是省油的燈,他是《晨報副刊》的主編,為了報復魯迅,他將魯迅原本計劃刊登在報上的詩作《我的失戀》直接刪了,讓魯迅大為光火。

其實,徐志摩執意要刪魯迅這首詩,除了《音樂?》那篇文章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魯迅在《我的失戀》裡對他進行了嘲諷。為何這麼說呢?我們先來看看這首詩(如下圖)。

不難看出,《我的失戀》談不上什麼辭藻華麗,倒更像是一首打油詩。而且,魯迅還寫下序言,說「因為諷刺當時盛行的失戀詩,特作《我的失戀》」。

而說到民國時期的著名失戀,自然還是發生在徐志摩身上的。他和林徽因愛恨糾纏多年,最終落了個無疾而終的下場,其也被時人戲稱為「失戀教主」,而當時大部分失戀詩,無外乎都是徐志摩寫的。魯迅此舉,即諷刺了徐志摩,又抨擊了他看不慣的肉麻文風,可謂是一石二鳥。

因為《我的失戀》裡寫的這些個失戀緣由,實在是相當荒誕滑稽,一直被後世許多不明真相的讀者誤認為是一首搞笑詩。其實,滿篇儘是魯迅以戲謔之口吻調侃徐志摩,筆者要是徐志摩本人,自然也不會讓這首詩發表。

至於後來徐志摩有沒有再寫文反擊回去,歷史上倒是沒有記載了。只不過,1931年徐志摩墜機身亡時,魯迅相當嘆惋,為此難過了好些時日。說白了,自古「文人相輕」確實不假,但不牽涉政治立場和階級對立,再怎麼拌嘴,也只是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罷了。

相關焦點

  • 冰心、魯迅、錢鍾書均寫文暗諷林徽因,她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那名媛的描寫頗像林徽因,而多情的詩人看上去像是徐志摩的設定。 再加上林徽因和冰心都是民國時期的才女,又同在北平,大家習慣將她們拿來作比較,難免會引起一些硝煙。 畢竟在那個時代,文字是作者最有力的武器,作家若是看不慣社會的黑暗現狀與人們虛偽的嘴臉,大可以將其寫入文章,盡情地嘲諷一番。
  • 魯迅寫過一首詩、一篇文嘲諷徐志摩,詩歌惹人狂笑,文章令人沉思
    徐志摩的表弟金庸,直接把他的筆名「雲中鶴」當作小說裡反派人物的名字,狠狠黑了一把;徐志摩曾發表過一篇散文《貓》,徐悲鴻便畫了一隻「無爪貓」揶揄他,目的是為諷刺徐志摩的文藝論。得知徐志摩的死訊後,冰心悼念道:我和他從來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憐惜他了,他真辜負了他的一股子勁!
  • 魯迅發文痛罵,冰心錢鍾書暗諷綠茶,民國大師為何都容不下林徽因
    連冰心、魯迅、錢鍾書都寫文暗諷她。如今人們都知道冰心和林徽因是一對冤家,她們相互較勁,相互嫌棄。一個是多才多藝、溫婉可人的才女; 一個是才華出眾,妙筆生花,溫柔慈祥,屹於文壇上一顆閃閃的繁星。才情相投的兩人本相互交好,卻因為一篇《我們太太的客廳》鬧掰了。
  • 徐志摩寫了篇詩評,魯迅看不下去寫這篇雜文諷刺,讓人從頭笑到尾
    1924年,徐志摩發表了篇詩評,評的是法國大詩人波德萊爾的《惡之花》。《惡之花》寫於1857年,抒寫的是當時西方社會的病態。說實話詩寫得不錯,但在當時卻受到了不小的爭議,因為全詩的語言露骨大膽,所以被人認為是傷風敗俗之作,波德萊爾甚至因此上了法庭。
  • 郭沫若和魯迅鬥嘴,魯迅不愧為一代文豪,連罵人的話都很「別致」
    郭沫若和魯迅鬥嘴,魯迅不愧為一代文豪,連罵人的話都很「別致」在文學界,互相寫文嘲笑挖苦對方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而在民國時期就有許多文人分別看不上對方,互相寫文攻擊對方的例子,比如魯迅和郭沫若。魯迅和郭沫若雖然是同時代的文人,但兩人從未見過面,可正是這樣兩個可能連對方張什麼樣都不太清楚的人卻在民國時相互鬥嘴了幾十年。
  • 魯迅著名的失戀詩,先讓「副刊大王」失業,後讓徐志摩被嘲50多年
    這一首詩的內容以今天的角度看來,簡直「直男」得令人噴飯。可它究竟在講些什麼,至今仍眾說紛紜。一、《我的失戀》與搞笑「直」譯一九二四年的十月,某一天,魯迅先生閒來無事,模仿古人張衡的《四愁詩》,提筆寫就一首打油詩《我的失戀》。
  • 魯迅假裝失戀寫下一首詩,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
    魯迅這首令人捧腹大笑的詩到底寫的什麼?讀來捧腹大笑,實則是在諷刺徐志摩魯迅與徐志摩的恩怨糾纏可謂是翻臉無情卻又惺惺相惜:起初,二人還像朋友一樣禮尚往來,鬧掰之後各行其是,互相隱罵,而在徐志摩飛機墜亡後,魯迅又覺得惋惜。
  • 冰心寫「太太的客廳」,諷刺林徽因招蜂引蝶,竟是因為徐志摩?
    等後來再聽到關於冰心的事,便是她寫了一篇名為《我們太太的客廳》的連載小說暗諷林徽因,而林徽因送她一罈子山西陳醋,冰心嫉妒林徽因的形象就留在了大家的心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冰心和林徽因又有什麼愛恨情仇呢?今天,子曰就給大家講一講冰心的故事。其實冰心的一生可謂是非常順利,她出生在一個富裕的權貴家庭裡,父母思想開明,又對她寵愛有加。
  • 魯迅先生在理髮後,曾寫了首經典的詩,最後一句風靡100多年
    魯迅先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大文豪,在我兒時的回憶中,魯迅先生在我的童年歲月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在我每次的考試中,魯迅先生的文章毫無疑問都會出現在後面的閱讀理解中,魯迅先生《吶喊》過也《彷徨》過,而我也為此糾結過,鬧心過。 魯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是中國人民處於水深火熱的年代。
  • 曾罵魯迅「刀筆儒酸浪得名」的林庚白說:魯迅的詩比李商隱寫得好
    1929年12月26日,大名士林庚白來魯迅先生位於上海景雲裡的寓所拜訪,由於魯迅先生正埋頭創作,沒有接見他。林庚白何許人也?民國文壇有名的狂士,南社主將,柳亞子仿「東林點將錄」、「乾嘉詩壇點將錄」給南社諸人排座次,蔡元培被推為託塔天王,林庚白排名第八,綽號「天猛星霹靂火林庚白」。
  • 徐志摩寫了一封情書,陸小曼看後肉麻得不行,還被魯迅嘲諷了一番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提起徐志摩,喜歡他的人通常會想到他詩裡的愛與美,性靈與自由,不喜歡他的人則給他貼上了「渣男」的標籤。他的《再別康橋》中醉人的詩意讓讀者對康橋充滿嚮往,但是他的「渣男行徑」也被許多人所詬病。
  • 徐志摩,一位無情的父親,也曾為孩子寫過詩
    這首詩既表現了花牛悠閒的生活,又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由的追崇。再看作者,徐志摩?是的,你沒有看錯,這首兒童詩就是徐志摩寫的。說起徐志摩,大家都知道他是新月派代表詩人,他的詩歌中蘊含著深刻的浪漫主義色彩,又充滿唯美、真摯的情感。《再別康橋》《偶然》《沙揚娜拉》等詩歌廣為流傳。
  • 「民國大懟王」魯迅的另一面
    在蕭紅還是小透明、過得很窘迫的階段,魯迅就曾接濟過她錢。後來蕭紅開始寫小說《生死場》,魯迅給她寫序並大力舉薦,使得蕭紅一度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丁玲在北京混得很迷茫、潦倒的時候,曾給魯迅寫過求助信,但魯迅以為是沈從文惡作劇寫的,沒有理會。後來丁玲在文壇初步嶄露頭角,魯迅覺得丁玲的文章寫得很對自己的胃口,還向她要了十幾本,分送給各位朋友。
  • 林徽因給徐志摩的兩首詩:一首寫分手一首寫悼念,字字唯美又深情
    最近很流行一句話,叫"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女子",我第一個便想到民國才女林徽因。上大學時,舍友忽然有一天無意間隨口吟誦了林徽因寫的一句話,他說:"愛的,不愛的,一直都在告別中。告別中,不越界,知進退,也學才有徘徊後的萬裡晴空。
  • 林徽因對徐志摩拋妻棄子不能接受,寫了首詩《情願》,寄給了對方
    林徽因是民國時期最有名氣的才女,但說到林徽因寫的詩,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詩是林徽因為自己的剛出生的兒子梁從誡所做。但另一方面,也有人說是林徽因是為了悼念在天國的徐志摩所做。林徽因寫的許多首詩都與徐志摩有關,或許是因為徐志摩是林徽因心中感情最初的萌芽,也是為數不多的知己。
  • 民國大師為何都容不下林徽因?魯迅痛罵,冰心諷刺,她到底做了啥
    民國女人在歲月的沉澱中散發出了迷人的魅力,後人對她們的才華她們的容貌大加稱讚時,民國中人卻有著不同的意見。林徽因便曾經受過魯迅、冰心和錢鍾書等民國大師的諷刺。
  • 造地動儀的張衡寫下千古名詩,魯迅仿作一首,卻是為了諷刺徐志摩
    此詩共分四章,張衡分別列舉東、西、南、北四個方位的一個遠處地名,表達詩人四處尋找美人而不可得的惆悵憂傷的心情,抒發內心深處不得君王賞識的悵恨。而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也模仿張衡這首《四愁詩》,寫過一首「失戀詩」。
  • 張幼儀寫了首小詩,暗諷林徽因是插足婚姻的第三者,手法高超!
    民國時期的奇女子很多!寫下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還是絕世名伶孟小冬?亦或是以「南唐北陸」著稱的名媛唐瑛、陸小曼等等! 當然,有這麼一位奇女子:不漂亮、不受重視 她出生於,民國時期的名門世家,嫁給了赫赫有名的浪漫詩人,最後卻遭到嫌棄,被逼離婚。
  • 魯迅:徐志摩就是一個「流氓」,郭沫若:他除了自己,什麼人都罵
    然而對於和他並沒有太多交集的著名民國網紅文人徐志摩,他也沒口下留情過。魯迅對徐志摩的幾次明嘲暗諷,起碼在話鋒上,始終佔據上風。「我更不喜歡徐志摩那樣的詩,而他偏愛到各處投稿,《語絲》一出版,他也就來了,有人贊成他,登了出來,我就做了一篇雜感,和他開一通玩笑,使他不能來,他也果然不來了。」
  • 端午節裡的懷念丨兩首小詩,看屈原的精神對魯迅潛移默化的影響
    屈原詩裡寫了很多的花和草,香花香草以喻善,邪花臭草以譬惡。「蘭」在屈原詩裡通常都是作為美好的形象出現的,僅以《離騷》言,詩中就多次寫到,如「紉秋蘭以為佩」「餘既滋蘭之九碗兮」「結幽蘭而延佇」等等。不僅古人愛寫詩,也不僅僅古人喜歡屈原。在近代的文人中,有很多人也喜歡用「蘭草」在詩中喻人喻物,以表達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