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博商務區,高層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環繞地鐵站。
↑ 萬博商務區的「地下城」,是全市首個將市政路、地鐵公交換乘站場等移入地下空間的試點。
預見城市經濟地理新格局
番禺萬博商務區
開欄語:產業功能區,已經成為一個城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重要載體。2018年度廣州城市治理榜中,首次增設「最具發展潛力功能區」子榜單,經過評審委員會的評選,最終有8個產業功能區從15個候選功能區中脫穎而出,他們不僅承擔了廣州在城市拓展、區域合作以及產業創新等方面的期望,更是高端產業與城市配套相融合的「試驗田」。即日起,南方都市報推出「產業功能區 廣州新動能」系列報導,緊追這些潛力功能區的發展動態,觀察區域發展動能變化、總結其創新經驗,也為其他區域進一步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鑑。
每天的早高峰,對番禺上班一族來說可以說是日復一日的煎熬。淋漓的汗水,漫長的排隊,為了擠進地鐵車廂不得不暫時放棄尊嚴……每個白領離開「五星級的家」,到走進光鮮的寫字樓之間,都有一段難以描述的辛酸上班路。
自上世紀末,番禺華南新城落成以來,一直有一種呼聲,呼籲番禺擺脫「睡城」,應該在番禺華南板塊配套建設商務區,讓番禺人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再需要勞碌往來於中心城區。
經過十年的建設,總佔地面積1.5平方公裡的萬博商務區,已陸續建成,將於今年底投入使用,為番禺提供一個高端產業落戶的載體,這是廣州繼珠江新城、琶洲總部經濟區後,又一高端辦公區域。該區域目前已有基金和網際網路企業落戶,未來將新增數以萬計的高端就業崗位,大量優質的酒店、商場、辦公樓將在萬博商務區投入使用,番禺居民有望不用擠去市區,就近享受各種高端便利的配套服務。
9月23日上午,番禺區舉辦漢溪長隆萬博片區投資發展推介活動。在此之前,南都記者深入走訪建設完工階段的萬博商務區,並採訪了番禺區萬博商務區建設指揮部,對即將在今年陸續投入使用的萬博商務區,給市民帶來的一系列利好進行了深入採訪。
總投資450億,兩條地鐵交會
9月20日,從地鐵南村萬博站走出萬博商務區,仿若15年前的珠江新城,環繞地鐵站的高層寫字樓和商業綜合體,正在緊張施工,嶄新的大理石道磚還沒拭去黃土,地鐵站外就是即將通車的漢溪大道萬博段。
萬博商務區地處番禺北部,是華南板塊的中心,距離珠江新城約23公裡,總用地面積1.5平方公裡,規劃總建築面積548萬平方米,總投資超過450億元人民幣,是廣州市和番禺區的重點建設項目,是廣州繼珠江新城後,又一個整體投入使用的城市高端商務區域。
值得關注的是,已開通的地鐵七號線和正在建設的南大幹線,使萬博商務區處於廣州南站——長隆旅遊度假區——廣州大學城的軸線上,在建的地鐵十八號線也從中穿過,與地鐵7號線交會於南村萬博站,這意味著日後從廣州南站去往廣州大學城乃至地鐵十八號線沿途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都將經過萬博商務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地位不言而喻。
十年來,周邊的市民,見證這一片摩天大樓群,在一天天長高。據番禺區萬博商務區建設指揮部介紹,至2019年7月,萬博商務區的大型商業項目中,番禺萬達廣場、奧園國際中心、廣汽四海城東區、華新匯、海大大廈、招商城市主場、荔園悅星、諾德中心等項目均已建成;德舜大廈、廣晟萬博城、粵海廣場、廣汽四海城西區、公共地下商業空間等項目均已結構封頂;敏捷廣場等項目也在加緊建設當中。
7月31日,高220米的奧園國際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而同在萬博商務區內,高266米的廣晟萬博城也已經封頂,兩者接連刷新了番禺的天際線高度。從奧園國際中心俯瞰,同在廣州新中軸線上的珠江新城,與萬博商務區兩大高樓群,一南一北遙相呼應,白雲山、海珠湖、珠江構成的自然山水格局,穿插在水泥鋼筋高樓群中間,讓人對廣州這座城市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如果說,高樓群只是萬博商務區的外在印象的話,那麼其內涵,也十分豐富。萬博商務區的「地下城」,總建築面積180萬平方米,是目前廣州最大的城市地下空間,面積是珠江新城地下空間的三倍,是全市首個將城市市政路、地鐵公交換乘站場等市政設施移入地下空間的試點。
市政配套設施建設方面,目前萬博四路、萬博二路北段等番禺萬達廣場周邊市政道路已建成通車;2019年6月已先行開通漢溪大道和萬博二路部分車道。地下環路及綜合管溝等市政道路的建設工作也在緊張施工;同時為了在萬博商務區落實低碳、節能、環保的發展理念,番禺區政府正全力推動分布式能源站項目的建設工作;萬博商務區公共綠地景觀工程已完成施工圖設計;110千伏番禺新城變電站項目正在進行內部裝修及部分主設備安裝工作;地鐵十八號線萬博站正在抓緊推進建設工作。
已入駐4000家企業,去年營收總額483億
儘管萬博商務區尚未全面投入使用,但很多企業嗅到了萬博發展的財富機遇,搶先布局落戶萬博。早在2015年,番禺區就成立了萬博商務區招商服務中心,統籌整個萬博商務區的招商工作。先後引進了思科(中國)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海大集團、小米公司、攜程公司,歡聚時代公司等龍頭企業進駐,同時依託這些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力爭吸引更多上下遊優質企業落戶。
至今,思科公司及其31家合作夥伴公司、歡聚時代公司及其超過46家關聯企業、攜程公司及其4家關聯企業已落戶萬博。2016年萬博商務區被授予全省首個基金小鎮牌子,目前註冊各類投資基金企業超過290家,預計管理基金規模超過千億元。
據萬博商務區招商服務中心介紹,截至2019年8月,萬博商務區商事登記企業累計已超4000家,2018年全年營收總額約483億元,納稅總額約22億元。2018年5月11日,虎牙科技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成為國內首個上市的遊戲直播平臺,也是萬博商務區內第4家上市企業。為更好地服務入駐企業,萬博商務區於2017年10月設立了萬博商務區政務服務分中心;為加強企業扶持力度,番禺區專門出臺了《番禺區促進萬博基金小鎮建設扶持辦法》,並即將出臺萬博商務區招商政策,希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落戶集聚發展。
打造漢溪長隆萬博文商旅融合發展片區
9月23日,番禺區舉辦漢溪長隆萬博片區投資發展系列推介活動,會上,番禺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卡就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建設情況和未來發展藍圖作詳細介紹,據悉,漢溪、長隆、萬博三大板塊依託廣州地鐵7號線相連,將打造成為文商旅融合發展片區。
黃卡表示,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位置,位於廣州「南拓」軸與珠三角東西岸融合帶交會處,南鄰南沙自貿試驗區,北連廣州金融中心珠江新城,總佔地面積約15平方公裡。毗鄰華南地區最大的高鐵客運樞紐——廣州南站,日均客流量超50萬人次,1小時內可通達粵港澳大灣區所有城市,8小時內可達國內主要城市。片區及周邊交通縱橫交錯,地上有番禺大道、南大幹線、漢溪大道等主幹道環繞,地下有地鐵3號線、7號線和在建的18號線等軌道交會,周邊有東新高速、廣明高速、京珠高速、南沙港快速等高快速路配套,15分鐘內可便捷通達珠江新城、南沙自貿區和廣州大學城。
漢溪長隆萬博片區主要由漢溪、長隆、萬博三大板塊組成。
漢溪板塊位於廣州地鐵7號線漢溪長隆站點上蓋,擁有保利大都匯、奧園城市天地、時代E—PARK、新世界—廣州地鐵漢溪長隆綜合樞紐等一批高端商貿項目,建築面積達150萬平方米,已進駐三菱電機、中國鐵建、虎牙直播、康師傅集團、有家實業、亞太天能等多家知名企業。
長隆板塊(長隆國際旅遊度假區)集五A級旅遊景區、酒店餐飲、娛樂休閒於一體,佔地5平方公裡,位列「全球最佳主題樂園」三甲,擁有長隆野生動物世界、歡樂世界、水上樂園、國際大馬戲、長隆酒店和高爾夫練習中心等設施,是番禺成功創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重要節點,年接待遊客連續多年超過千萬人次。
「這裡是一個『辦公就在家門口』的宜業宜居CBD。」黃卡表示,漢溪長隆萬博片區周邊匯聚了華南碧桂園、雅居樂、萬科、錦繡香江等大量高端住宅群,擁有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北師大南奧實驗學校、廣外番禺外國語學校等一大批優質醫療教育資源,雲集了番禺大道五星商旅帶、中華美食城、智慧地鐵街區、O2O輕奢跨境電商旗艦以及希爾頓、喜來登等世界知名五星級酒店,為近百萬高端人口提供了辦公就在家門口的便利。
下一步,番禺區委、區政府將充分發揮漢溪長隆萬博片區的資源優勢,不斷加大招商力度,全力把漢溪長隆萬博片區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文商旅融合發展典範區域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的標杆平臺。
揭秘
萬博「黑科技」提升市政配套水平
雨水回收利用:創新的綠色市政技術,通過收集雨水等排水進行處理回收,用於建築物的降溫等用途,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實現節能環保。
綜合管溝:將各種基礎設施管線安裝在綜合管溝內,維修保養無需開挖道路,而是在綜合管溝內進行,減少市政設施保養對城市運營的幹擾。
地下環狀市政路:萬博商務區的又一創新,提前規劃將環狀市政路連接到每一座商業組團地下入口,也設多個地面入口,如同一座建於地下的立交橋,減輕對地面交通的壓力。
分布式能源站:在萬博商務區內建設分布式能源站,滿足冷熱及電力需求,同時能源站可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熱島效應,保護環境。該項目可向番禺萬博商圈內的酒店、公寓、商場等場所提供中壓蒸汽、低壓蒸汽、生活熱水熱媒水以及冷凍水,同時作為公用電廠向近區用電負荷供應電力。
對 話
萬博商務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王靖宇: 地下環路系統將各大商業項目連成一體
作為廣州又一高端產業載體和建設地下空間的試點,萬博商務區無論城建、交通還是區位方面的多項創新亮點,隨著項目的全面投入使用,萬博未來將如何創新發展?變身城市CBD後如何通過有效的運營解決交通壓力問題?針對以上問題,南方都市報記者專訪了萬博商務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王靖宇。
如何進一步形成產業鏈?
南都: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離不開創新驅動。萬博商務區未來的招商布局,主要面向哪些產業和企業,圍繞現有落戶的企業,如何進一步形成產業鏈?
王靖宇:規劃前期,萬博商務區便以產業導入為基礎,以區屬國有企業信投公司主導,引進了萬達、奧園、華新、敏捷、廣晟、粵海、四海、佳創等企業合作開發,同時要求上述企業在核心區相應項目建成後進一步引進相關產業。
2019年,按照區委、區政府的部署,萬博將和漢溪長隆連片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商旅融合發展典範區域。未來,萬博商務區將著力發展科技、信息技術、金融、基金、文商旅產業,大量吸引總部企業進駐,把萬博商務區建設成為現代服務業總部經濟集聚區。採取聯合招商、上門招商、專業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推動招商工作,出臺扶持政策,加大招商推介力度。隨著萬博商務區先後吸引了思科、歡聚時代等知名企業,已初步顯露出總部經濟的集聚效應,未來還將依託這些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力爭吸引更多上下遊優質企業落戶,形成全新的商業生態鏈。
如何盤活地下空間的物業價值?
南都:萬博商務區作為首個地下空間實施交通及商業工業功能,未來將如何運營,如何通過精細化運營盤活地下空間的物業價值?
王靖宇:萬博商務區充分利用南高北低的地理條件,在廣州打造立體化的地下空間,實現和商業系統整合資源,形成集地鐵、公交、車行、人行便捷交換的地下交通網絡,準確快捷地疏導地面交通,全面聯通各項目的商業業態。
立體化的四層地下空間項目,實現核心區內各項目地下空間的無縫連接,該地下空間項目由佳創集團和信投公司合作成立的廣州萬璟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負責開發建設,未來地下物業的運營、管理工作將充分利用佳創集團在該方面的經驗優勢,實現地下空間物業價值的有效盤活;環繞萬博商務區核心區的地下環路系統將核心區各主要商業項目連成一體,結合地面市政道路,共同組成核心區內的市政道路網絡,通過打造智慧交通與停車管理系統,實現車輛的便捷停車與快速通行;在萬博商務區地下空間內建設綜合管廊,由區屬國有企業通信管道公司實行對管線的統一集中管理,減少市政道路因管線維護而重複開挖等老問題。
如何保障未來的交通配套需求?
南都:萬博商務區地下換乘樞紐建設已進入快車道,南村萬博地鐵站如何有效與周邊商業、公交、社會車輛有效互聯互通?
王靖宇:萬博商務區的四層空間中,負一層以商業服務為主,負二層為商業服務、停車及地鐵站廳,負三層為停車,負四層為停車及地鐵站臺。而環繞萬博商務區核心區的地下環路,與地面市政道路形成一個龐大的立體交通體系,在市政道路交通上將萬博商務區的德舜大廈、廣晟萬博城、番禺粵海廣場、奧園國際中心、四海城、敏捷廣場、地下空間等項目連成一體,通過多個出入口,方便車輛直接停靠到各個項目,公交、地鐵、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各行其道、互不打擾。因此,萬博商務區建成後,市民從地鐵7號線或18號線的南村萬博站出站後可從地下直接通行至萬博商務區核心區各商業體及地下停車場,或便捷接駁地面各公交站場,實現地鐵與其他城市交通工具的高效換乘。
南都:隨著企業總部的入駐和商業的成熟,萬博將迎來巨量的交通流量,目前僅有南大幹線、番禺大道等道路接入,且這些道路已是滿負荷運轉,如何保障未來萬博商務區的交通配套需求?
王靖宇:萬博商務區建成後,一是通過地上地下兩套交通體系實現商務區與外部交通的聯繫,其中地上主要通過南大幹線、番禺大道和漢溪大道實現車輛的出入通行,地下則主要通過地鐵7號線、18號線兩條地鐵線路實現人員的出入運輸;二是通過萬博商務區內的地下環路及地面市政道路,形成立體化的交通體系,及時有效地疏導交通車流;三是通過打造萬博商務區智慧交通與停車管理系統提升商務區內車輛的通行效率,該系統運用信息化技術實現車輛在商務區內各項目的便捷停車及快速通行,可有效減輕內部市政道路的交通運輸壓力,提高整體交通運作效率。
02-03版 統籌:南都記者 尹來 鄒琳
採寫:南都記者 吳廣宇 實習生 梁小容 通訊員 潘萱
攝影:南都記者 梁煒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