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快探索高質量發展之路(下)

2020-12-13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春入河邊草,花開水上槎。西山國家森林公園裡的榆葉梅、玉淵潭公園的櫻花,這段時間成了北京市民「朋友圈」裡刷屏的主角,張張圖片的背景都是碧空如洗。

這番美麗的景象淡化了人們對曾經遮天蔽日的沙塵暴的記憶,也舒緩了霧霾天裡人們被迫戴著口罩出行的憋悶。有人調侃說,風和日麗是春風的功勞。其實,在天幫忙的同時,首都人民打造天藍水綠美好生態環境的努力從未停歇。近年來,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逐漸有機統一,藍天、碧水、淨土成為首都高質量發展的一把把標尺。

「藍天獲得感」日益增強

還記得嗎?2013年1月下旬,霧鎖京城,連續3天空氣汙染達到最高級,街頭少人出行,口罩幾乎斷貨。

幾年過去了,今年年初,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細顆粒物(PM2.5)較2013年下降43%,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空氣優良天數佔比超六成。廣大市民的「藍天獲得感」不斷提升。

北京是如何實現這一點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北京的生態環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這些都為我們推進首都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京華大地落地生根,形成生動實踐。」北京市委書記蔡奇表示。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於建華說,做好大氣汙染防治工作,要「一個微克一個微克去摳」。聚焦機動車、揚塵、揮發性有機物三大汙染源,北京突出抓好柴油貨車汙染防治,嚴控油品質量監管和機動車排放標準,細化揚塵控制措施,加強區域聯防聯控。

為保證統籌調度,嚴格落實責任,北京市出臺了《關於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北京市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北京市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重要政策。

2013年以來,北京全市共淘汰4萬蒸噸燃煤鍋爐,報廢轉出老舊機動車221.4萬輛,推廣20餘萬輛新能源汽車,淘汰退出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一般製造業汙染企業2648家,平原區基本「無煤化」。

2019年3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北京二十年大氣汙染治理歷程與展望》,明確提到,北京在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方面所作的努力,為全球其他城市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城市提供了值得借鑑的經驗。

大氣汙染治理非朝夕之功,於建華表示,2019年將堅持工程減排與管理減排並重,更加注重法治、精治、共治,綜合施策、持續發力,提升大氣汙染防治精細化管理水平。

「留白增綠」提高宜居指數

前門近來成為年輕人相約遊玩的新選擇,正在前門三裡河畔拍照的耿女士告訴記者,「去年夏天我就來過,看到河邊的蘆葦和庭院,仿佛置身江南水鄉」。

三裡河是老北京城護城河的洩水河道,由於長期不疏浚,成了一條臭水溝,後改為地下暗溝。2016年8月,三裡河綠化景觀項目啟動,依據歷史的河道位置和走向進行還原。舊河流被賦予了新生命,湖心島中間保留了原住居民院裡已有上百年歷史的香椿樹,河邊的石磨盤是修河時從地下挖出來的老物件,連記者腳下的石板路,也是用老舊石料鋪成的。

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林克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高質量發展反過來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減量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特徵。

本著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北京市通過減量發展,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治理「大城市病」,改善人居環境,倒逼集約高效發展。記者了解到,僅2018年北京全市就有1683公頃騰退土地實現「留白增綠」,綠色空間增加,交通擁堵緩解,宜居指數不斷提高。

環境整治、景觀改造大大提升了北京居民的生活品質,也擦亮了北京新名片。

據了解,2018年北京新增造林26.9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3.5%,全年新增城市綠地710公頃,全市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0%。

西城區的百姓遛彎兒也有了新去處,歷時5個多月的修建,什剎海西海溼地公園完工,7處堵點全部被打通,圍繞什剎海的步行道全面貫通,建成後的什剎海西海溼地公園佔地總面積10.5公頃。

朝陽區副區長劉海濤告訴記者,朝陽累計新增、改造綠化面積1365公頃,平原造林1.2萬餘畝,新增改造望和公園等71個大中小微型公園,眾多跑友有了新去處……

輕裝上陣、騰籠換鳥,北京正以全新的高「顏值」,詮釋首都形象。

鄉村振興綠意濃

走進大棚,一片粉紅花海映入記者眼帘。3月底,在順義區趙全營鎮北郎中村花木中心,負責人李旭告訴記者:「這樣的蝴蝶蘭,年銷量可達50萬株!」

這不僅是好看的鮮花,更是「有錢花」。該中心培育的蝴蝶蘭種苗、成花和鮮切菊近年來經濟效益顯著。2018年,北郎中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4.1萬元。

搬遷種豬場、清退養殖小區,大力發展以花卉、蔬菜為主的籽種產業,完善農產品加工企業……北郎中村是北京市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進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北京深入把握「大城市小農業」「大京郊小城區」的市情和鄉村發展規律,紮實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硬約束,推動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

幾天走訪下來,記者了解到,北京紮實推進調結構、轉方式、發展高效節水農業,農業生態服務價值從9431億元提高到10769億元;做精做優品牌,推動農業特色發展,評定了19個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鄉鎮;強化旅遊富農,結合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力發展休閒觀光農業;實施科技興農,建設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積極打造「種業之都」。

奮鬥正當時,圍繞「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重大時代課題,北京穩中求進,創新發展,正在繪就更亮麗的首都底色!

相關焦點

  • 因勢利導 夯實高質量發展之路
    原標題:因勢利導 夯實高質量發展之路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國經濟造成較大衝擊,特別是短期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但我們應清醒地認識到,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暫時的、有限的,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支持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素條件沒有改變。
  • 加快創新驅動,促進高質量發展 | 第六屆中國寧波人力資源服務與...
    本屆大會以「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驅動促進人力資源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匯聚光輝國際、安永、富蘭克林柯維等全球領先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方太集團、太平鳥集團等資深企業人力資源專家,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討論、人力資源新產品/新技術發布等形式,深入研討新形勢下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新機遇、新挑戰,深度挖掘後疫情時期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新潛力、新動力,深刻解讀新時代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新理論、新實踐,共同探討如何在國際國內雙循環的大背景下
  • 「十四五」新起點下, 智庫建言新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十四五」新起點下  智庫建言新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王牌智庫關於新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研究報告》在當地政府的不懈努力下,新縣已然具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  1.刻入新縣血脈的大別山精神紅色基因  自2015年6月,國家發改委印發《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以來,鄂豫皖三省紛紛印發實施方案全面推動大別山革命老區振興工作。
  • 在「世界地圖」上描繪出彩中原——河南探索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新華社鄭州3月1日電 題:在「世界地圖」上描繪出彩中原——河南探索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之路新華社記者王丁、宋曉東、牛少傑作為一個不沿邊、不靠海、不臨江的「三不沾」內陸省份,近年來河南抓住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發展機遇,瞄準「世界地圖」,不斷提升開放發展水平,以此倒逼政府改革、激發創新活力,探索出了一條內陸地區開放引領
  • 大道之行 鼎力「築峰」——山東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之路
    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鄧雲鋒說,國科大是科教融合的「國家隊」,雙方開展全方位合作,必將帶動山東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科學研究水平和服務社會能力的快速提升,為山東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強大助力。  2019年,山東強化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全省上下傾力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全面起勢。
  • 重報圓桌會 | 如何走出有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核心提示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強調,要保持高質量發展方向不動搖,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十四五」時期,重慶高質量發展之路怎麼走?本報邀請了相關市級部門、區縣負責人和專家參加重報圓桌會,來聽聽他們的看法。高標準的市場體系如何建?
  • 馬鞍山這個中心城區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如何走?答案在這裡!
    市委九屆七次全會勝利閉幕後,花山區委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認為,全會強調,要在發揮「產業、區位、環境、人文」四大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和開放聯動戰略」兩大戰略,實現「經濟發展高質量、城鄉建設高顏值、人民生活高品質」三大目標,體現了現實性與創新性的有機結合,對馬鞍山轉型升級加快發展具有裡程碑意義,也為花山區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 「穩」字當頭 質效優先 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羅強主持召開2019年三季度經濟形勢分析工作專題會時強調 「穩」字當頭 質效優先 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
  • 北京市發改委重磅發布《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
    9月19日,北京市發改委重磅發布《促進城市南部地區加快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城南地區,指的是豐臺區、房山區、大興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日報了解到,未來3年,北京將啟動新一輪城南行動計劃,逐步將城南地區打造為首都功能梯度轉移的承接區、高質量發展的試驗區、和諧宜居的示範區,成為首都發展的新高地。
  • 棗莊出臺產業發展規劃 探索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持續發展之路
    齊魯網11月5日訊近日,棗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了《棗莊市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的通知。在2018-2022年,棗莊根據全市「產業地圖」,引導區(市)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探索資源型城市創新轉型持續發展之路。山東積極推進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強力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膨脹壯大,構建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基地。
  • 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共同體
    加快打造高質量發展共同體 2019-08-16 21: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做高質量發展的參謀部和助推器
    作為《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和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的一項重要任務,機構改革的基本完成意味著經開區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改革鏈條進一步完善。新機構、新職能、新舉措、新面貌,本報從5月23日開始陸續推出相關部門負責人訪談,帶您深入了解改革帶來的新變化。
  • 金鼎、六安鋼鐵:共同走上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
    「我們將堅定戰略定力,匯聚全員合力,用過硬的質量打造企業品牌,助力實現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堅實中國鋼鐵製造業發展「脊梁」!」在11月18日~20日召開的六安鋼鐵控股集團與金鼎鋼鐵集團2020年高端客戶論壇上,金鼎鋼鐵集團總裁助理孫樹權這樣表示。
  • 奮力走好海陸豐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之路
    日前,汕尾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曉強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汕尾將緊緊抓住「雙區」建設、「雙城」聯動和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重大機遇,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深圳全面對口幫扶等優勢,藉助深汕特別合作區這個對接融入深圳的「窗口」,在學習追趕中加速發展,在加壓奮進中後發崛起,走實走好汕尾高質量發展之路,為全省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
  • 加快建設現代農業 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省政協副主席牛立文】我發言的題目是《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主體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年初,中共安徽省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把「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列入省政協年度民主協商計劃,並明確曙光副省長和我共同牽頭負責。省農委、省政協人資環委、農工黨省委承辦,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農科院協辦。
  • 綠之韻積極探索直銷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
    究其原因,概括來說就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驅動、以消費者滿意為己任,探索直銷行業高質量發展之路。積極承擔企業公民責任庚子新春,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發生以來,舉國上下打響了抗擊疫情阻擊戰。抗疫當前,綠之韻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小組。
  • 煙臺市蓬萊區加快推進裝配式建築產業高質量發展
    水母網09月8日訊(通訊員 徐太超)煙臺市蓬萊區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發展裝配式建築文件精神,加快推進傳統建築產業轉型升級,積極做好裝配式建築推廣應用,探索走出了一條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的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之路,被評為「省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榮譽稱號。
  • 加快推進能化產業高端化發展 努力構建陝西能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陝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福堂出席,介紹「加快推進能化產業高端化發展、努力構建陝西能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期間,作出「奮力譜寫陝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重要指示,提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等五項要求,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之路的鄂爾多斯探索
    不懈探索得出的寶貴經驗70年來,鄂爾多斯人民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模式,開闢出一條中國西部生態脆弱地區實現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嶄新途徑。走好「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之路的幾點思考鄂爾多斯最大的優勢是資源,最突出的短板是環境。堅定不移地走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對鄂爾多斯來說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 專家談丨裴成榮:加快培育陝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時提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更大步伐」的要求。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分析陝西經濟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破解陝西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制約,關鍵在於加快推動陝西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積極培育陝西創新發展活力,多層次構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長效機制。